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风电-光伏功率相关性的因子分析-极限学习机聚合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林 马明顺 +3 位作者 靳晶新 李卓 李镓辰 周天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1-40,共10页
针对风电和光伏时序数据单独聚合改变风电-光伏序列相关性的问题,提出因子分析-极限学习机聚合方法。首先,将z-score标准化的风电-光伏原始日场景集分解为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和波动分量日场景集。其次,对水平分量日场景集进行近邻传播聚类... 针对风电和光伏时序数据单独聚合改变风电-光伏序列相关性的问题,提出因子分析-极限学习机聚合方法。首先,将z-score标准化的风电-光伏原始日场景集分解为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和波动分量日场景集。其次,对水平分量日场景集进行近邻传播聚类,得到K类场景簇,再通过分层抽样获取2n天的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在标准化的风电-光伏原始日场景集中选取对应2n天的原始日场景集,分别得到n天的训练集和n天的测试集。然后,通过极限学习机获取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和原始日场景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输出拟合功率日场景集。最后,通过反标准化,分别得到n天的风电和光伏功率的聚合序列,并通过概率统计指标、相关系数、仿真计算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风电-光伏功率相关性 极限学习机 时序数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补全算法的极端天气短期风力-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
2
作者 许青 丁坤 +3 位作者 徐铭 王新颖 李天寿 刘正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6,共7页
极端天气情景下风力-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数据量较少、随机性较强.针对极端高温场景,建立综合高温指数,实现极端高温场景的判别和数据筛选,提出一种基于张量低秩算法的风力-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补全模型,用于修正缺失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 极端天气情景下风力-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数据量较少、随机性较强.针对极端高温场景,建立综合高温指数,实现极端高温场景的判别和数据筛选,提出一种基于张量低秩算法的风力-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补全模型,用于修正缺失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风力-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输入特征量,构建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改进型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短期风力-光伏联合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并以实际数据进行仿真,证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风力-发电功率联合预测 高温场景 张量补全 相关性分析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因素的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
3
作者 王宇航 李斌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236,共9页
针对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因两种发电方式特性不同导致功率输出波动大、影响整体能效,且当前控制方法未考虑天气因素、缺少前期功率主动抑制思维的问题,提出考虑气象因素的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技术。考虑天气条件对光... 针对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因两种发电方式特性不同导致功率输出波动大、影响整体能效,且当前控制方法未考虑天气因素、缺少前期功率主动抑制思维的问题,提出考虑气象因素的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技术。考虑天气条件对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直接影响,并对天气因素进行分类与分析。通过预测和控制系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输出功率,从而不再依赖于单一的后置终端信息。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K均值算法对输出功率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以获得更全面的功率输出信息。在此基础上,将概率分布区域功率数据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完成输出功率的控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电池温度30℃和串联数量为3的条件下,无遮蔽和完全遮蔽以及遮蔽后有效光辐照度为无遮蔽时的25%和50%这4种情况均可有效控制光伏-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且Skill值整体降幅以及曲面波动幅度较小,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和均方误差(MSE)值均约在0.3,说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提高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的作用,实际应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混合发电系统 功率控制 概率神经网络 概率分布属性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的时空特征融合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晓辉 刘钰婷 +1 位作者 马锴 钟嘉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1-244,共14页
准确的光伏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和电站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DPV)系统受多种时空因素影响,传统基于单一模型的方法难以充分挖掘其时序变化规律与空间相关特性,导致预测精度低、模型适应性弱。该... 准确的光伏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度和电站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DPV)系统受多种时空因素影响,传统基于单一模型的方法难以充分挖掘其时序变化规律与空间相关特性,导致预测精度低、模型适应性弱。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特征,结合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极端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差分移动自回归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的DPV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筛选与历史光伏功率高度相关的气象因素,并将其输入到SSA优化的XGBoost模型中,以提取和预测时间相关性特征;然后,结合日累计发电量与功率变化率,提出一种基于天气类型的光伏功率数据分类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利用斯皮尔曼分析识别与目标站点功率高度相关的参考电站;在此基础上,构建结合动态权重的ARIMA模型,实现对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建模与预测;最后,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加权的时空特征融合框架模型,根据时间与空间预测模型的误差动态调整其贡献度,生成融合预测结果。以f1电站为研究对象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在预测精度与鲁棒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单一模型,验证了其在DPV功率预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时空特征融合 功率预测 麻雀搜索算法-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差分移动自回归平均模型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立平 马实一 +4 位作者 郭旭 李清 汪梦军 李杨 叶超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3,共6页
为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协同互补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参与日前市场和实时平衡市场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考虑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峰值密度聚类算法生... 为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协同互补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参与日前市场和实时平衡市场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考虑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峰值密度聚类算法生成风电、光伏发电联合出力典型场景;基于抽水蓄能的灵活调节特性,并考虑风电和光伏发电实时出力引起的平衡成本,构建了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参与日前市场和实时平衡市场的两阶段随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最大化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发电系统的收益。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发电-抽水蓄能联合发电系统 日前市场 实时平衡市场 场景生成 两阶段随机优化 协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与预调度框架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林 裴铭 +3 位作者 李卓 宋旭日 罗雅迪 汤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23-3836,共14页
随着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光伏功率的联合预测和协调调度是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为此,从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出发,对风电-光伏功率时空耦合、风电光伏联合预测建模、风电光伏联... 随着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光伏功率的联合预测和协调调度是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为此,从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出发,对风电-光伏功率时空耦合、风电光伏联合预测建模、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模型参数优化、考虑风电-光伏联合预测的电力系统预调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研究揭示风电-光伏功率在时间-空间上的交互影响机理,提出面向多时间尺度的风电-光伏功率时间互补性分析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发电空间相关性量化模型,构建基于多阶图卷积神经网络风电-光伏发电时空耦合模型;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融合异构图神经网络的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方法,建立了风电-光伏联合预测模型参数优化模型,构建了新能源有功功率预测误差矢量评价体系,为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的协调调度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撑;在风电-光伏联合发电预测的基础上,采用风电、光伏发电时间互补、空间互济的思路探讨了风电-光伏联合的电力系统预调度策略和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风电-光伏的协调调度策略进行了剖析,建立了电网-区域-集群-场站空间递阶的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分层调度框架。最后,展望了未来风电-光伏联合预测与预调度方面应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联合预测 时空相关性 异构图神经网络 风电-协调调度 电力系统预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分布优化器的混合光伏-温差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博 谢蕊 +1 位作者 武少聪 韩一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25,共14页
为解决混合光伏-温差(photovoltaic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PV-TEG)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问题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分布优化器(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er,E... 为解决混合光伏-温差(photovoltaic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PV-TEG)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问题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分布优化器(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er,EDO)的混合PV-TEG系统MPPT技术。EDO通过模拟指数分布的随机变化来搜索潜在的解空间,由于随机性,算法可有效避免在局部遮蔽条件(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PSC)下陷入局部最优,并在搜索空间中广泛探索以找到最优解。算例研究包括启动测试、太阳辐照度阶跃变化、随机变化、香港地区四季实际算例4个部分,并与其他5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以较为全面地验证所提EDO技术在混合系统MPPT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EDO的混合PV-TEG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均能稳定、高效地实现最优越的MPPT性能,尤其是在春季低辐照度的条件下,EDO产生的能量分别超过蜻蜓算法(dragonfly algorithm,DA)、增量电导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INC)、扰动观测法(perturbation observation method,P&O)能量输出的68.85%、66.13%和5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分布优化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混合-温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异常识别方法
9
作者 王晓倩 周羽生 +3 位作者 毛源军 李彬 周文晴 苏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6-844,共9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点多面广,缺乏科学规范的运维管理体系,同时可用数据匮乏,难以准确识别由气象波动干扰导致的光伏设备异常.针对分布式光伏的运维现状和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QRNN)的光伏发电功率异常检测方法.首...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点多面广,缺乏科学规范的运维管理体系,同时可用数据匮乏,难以准确识别由气象波动干扰导致的光伏设备异常.针对分布式光伏的运维现状和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QRNN)的光伏发电功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分析晴天的太阳辐照度特性,利用晴朗日筛选方法排除阴雨天气的干扰影响;然后对不同电站的出力相关性进行分析,以获取出力相关性高的光伏电站作为横向参考;再将待测电站在不同晴朗日的出力曲线进行纵向对比,排除天气与环境条件等干扰因素.将排除干扰的计量出力有功功率数据输入QRNN模型,得到光伏正常有功功率出力区间,以正常出力区间的功率阈值识别光伏发电功率的异常.对某实际光伏系统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排除气象因素的干扰,准确识别出存在故障的光伏系统,推动分布式光伏的精细化运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功率异常检测 晴朗日筛选 神经网络分位数 出力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BiLSTM-RFR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沛儒 江桂芬 +2 位作者 徐加银 叶剑桥 李生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5-1962,共8页
由于短期光伏预测中气象因素的时间尺度不同,直接分析其对光伏功率的相关性,易忽略时间尺度的影响,进而导致预测模型误差。为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构建了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mpirical mode decomp... 由于短期光伏预测中气象因素的时间尺度不同,直接分析其对光伏功率的相关性,易忽略时间尺度的影响,进而导致预测模型误差。为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构建了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将光伏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光伏分量;然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光伏分量与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度、风速、风向和空气湿度的关系,对于强相关分量建立关于气象因素的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预测模型,弱相关分量直接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BiLSTM)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求和输出。通过安徽省蚌埠市光伏电站7月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CEEMD-BiLSTM-RFR相比传统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预测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关性分析 BiLSTM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增益的合作博弈分配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佳南 谢俊 邢单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80,I0002,I0003,共11页
根据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需求,提出基于合作博弈论的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增益分配策略.为兼顾系统运行安全性,构建上网出力互补性评价指标.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利益主体通过内部电量交易进行合作... 根据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需求,提出基于合作博弈论的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增益分配策略.为兼顾系统运行安全性,构建上网出力互补性评价指标.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利益主体通过内部电量交易进行合作,以系统运行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根据调度结果,应用合作博弈论中的最大最小成本法分配系统合作增量收益.利用风电-光伏-抽蓄-电制氢清洁能源示范基地12利益主体系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联合优化运行可实现各利益主体自身收益正增长,抽蓄库容、上网电价以及运行安全性需求会影响系统的合作增量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抽蓄-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 短期调度 增益分配策略 合作博弈论 最大最小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霜冰优化算法的混合风-光-波一体化系统阵列优化
12
作者 杨博 张芮 +3 位作者 胡袁炜骥 李鸿彪 郜登科 陆海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1,共12页
在国际社会提振气候环境治理的决心与我国“双碳”政策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多重驱动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新型发电资源,其中波浪能发电由于资源丰富、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单一波浪能装置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 在国际社会提振气候环境治理的决心与我国“双碳”政策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多重驱动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新型发电资源,其中波浪能发电由于资源丰富、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单一波浪能装置发电系统能源利用率低的缺点,混合风-光-波一体化系统(hybrid wind-solar-wave system,HWSWS)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多能互补。因此,提升HWSWS的效率和产量具有深远意义。为充分发挥风、光、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霜冰优化算法(improved 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RIME)的HWSWS阵列优化布局策略。通过整合Logistic混沌映射、黄金正弦策略和莱维飞行策略对原始的霜冰优化算法(r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IME)进行改进。为了验证IRIME在优化HWSWS阵列方面的有效性,分别在5个HWSWS和9个HWSWS的规模下对阵列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经IRIME优化后的HWSWS的可实现最大功率输出,相较于RIME、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和天鹰优化算法(aquila optimizer,AO),5个HWSWS规模的输出功率分别提高36.2 kW、83.3 kW、27.6 kW和38.0 kW,9个HWSWS规模的输出功率分别提高45.5 kW、191.2 kW、168.5 kW和66.5 kW,证明了IRIME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霜冰优化算法 波浪能转换器 漂浮式 漂浮式风电 混合风--波一体化系统 SimuNP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燃料储能的离网式风-光-储混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及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倩鹏 陈晓文 +3 位作者 王辉 贾鹏程 岳宗宇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针对风-光-储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储能时间尺度配置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风-光-电池-储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运行策略协同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现有综合系统规划模型方面研究在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多目标... 针对风-光-储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储能时间尺度配置规划问题,构建了基于风-光-电池-储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规划-运行策略协同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现有综合系统规划模型方面研究在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多目标优化的同时对于兼顾跨季节储能的研究较少,并存在无法兼顾和平衡经济性和稳定性以获得最优配置规划方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储氢和氢内燃机发电作为储能系统的一部分,减少了电池的配置容量,同时氢内燃机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上比燃料电池存在一定的优势,既降低了系统成本,又实现了长时储能.首先通过单目标优化,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确定系统经济性最优的条件,再通过多目标优化,基于粒子群算法以系统运行负荷缺电率最小和系统平准化度电成本最小为目标获取最优配置方案.通过模拟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建立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基于当地气象数据与用电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得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电池-储氢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缺电率 平准化度电成本 跨季节储能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中计及时序性与相关性的分布式光伏并网规划 被引量:68
14
作者 贾清泉 赵美超 +3 位作者 孙玲玲 杜广玉 范君 孙海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9-1728,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中计及时序性与相关性的分布式光伏长短期规划-运行双层机会约束优化模型。下层短期模型考虑了每个时段内主动配电网运行优化从而决定最佳主动管理策略,上层长期规划以下层短期优化为基础,考虑主动配电网整个规... 该文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中计及时序性与相关性的分布式光伏长短期规划-运行双层机会约束优化模型。下层短期模型考虑了每个时段内主动配电网运行优化从而决定最佳主动管理策略,上层长期规划以下层短期优化为基础,考虑主动配电网整个规划阶段年综合经济成本最优从而决定光伏安装位置与容量。针对光伏与负荷之间相关性、概率分布时序差异性特点,提出改进相关矩阵法与拉丁超立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通过划分时段对光伏与负荷的出力进行时序相关性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潮流法与嵌套的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APSO)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选取IEEE33系统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 时序性与相关性 机会约束规划 规划-运行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损耗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出力优化及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崔杨 潘宇 +1 位作者 王泽洋 孙兆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分布式光伏与储能(PV-BES)接入配电网可将不可控的光伏电源转化为可控电源,进而减小功率损耗并提高电压水平与稳定性。文章建立了以功率损耗变化率为判据的含有功、无功损耗的PV-BES系统出力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在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与储能(PV-BES)接入配电网可将不可控的光伏电源转化为可控电源,进而减小功率损耗并提高电压水平与稳定性。文章建立了以功率损耗变化率为判据的含有功、无功损耗的PV-BES系统出力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在配电网不同负荷水平下对PV-BES系统出力进行优化;考虑成本经济性对光伏、储能系统容量进行配置。基于IEEE33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方法与传统解析法相比,能明显降低功率损耗并提高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系统 可控电源 功率损耗 电压水平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控制策略的光伏-蓄电池系统动态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 被引量:14
16
作者 肖朝霞 樊世军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光伏-蓄电池组合发电系统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的新方案,可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减少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增加用户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在综合考虑并网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光照条件及负荷功率瞬时变化等实...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光伏-蓄电池组合发电系统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的新方案,可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减少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增加用户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在综合考虑并网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光照条件及负荷功率瞬时变化等实际情况下,分析系统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实现了运行状态的无缝转换,保证在逆变器额定容量下输出有功的同时提供无功补偿以动态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当电网需求逆变器输出无功较多导致有功输出受限而光伏仍有更多有功输出时,将光伏剩余出力储存至蓄电池以尽可能减少弃光,提高光伏利用率。在低光照或夜间时,蓄电池放电维持直流母线电压,使逆变器可继续发出无功功率,同时实现光伏软关闭。建立了多功能光伏-蓄电池发电仿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蓄电池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分层控制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的光伏电池参数辨识与最大功率点基准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庆燚 王冰 +1 位作者 张鹏飞 荣军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3-1808,共6页
光伏电池的I-V输出特性包含超越方程。文章首先利用光伏生产商提供的标准条件下的数据手册,基于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参数求解方法;然后,根据模型参数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出任意环境条件下最大功率点的... 光伏电池的I-V输出特性包含超越方程。文章首先利用光伏生产商提供的标准条件下的数据手册,基于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参数求解方法;然后,根据模型参数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出任意环境条件下最大功率点的基准值(功率、电流、电压),并且给出了最大功率点基准曲线的绘制方法;最后,通过将实际光伏电站求得的基准值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参数辨识 最大功率 基准曲线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LSTformer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世鹏 宁德军 马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325,共9页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时序数据融合的Transformer生成式预测模型:LSTformer,能准确有效地预测光伏发电功率。LSTformer创新性地提出了时序分析模块(time series analysis,TSA)、时序特征融合模块(time ser...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时序数据融合的Transformer生成式预测模型:LSTformer,能准确有效地预测光伏发电功率。LSTformer创新性地提出了时序分析模块(time series analysis,TSA)、时序特征融合模块(time series feature fusion,TSFF)和多周期嵌入模块(cycleEmbed),利用数据融合解决难以提取多时间尺度时序特征问题。设计时间卷积前馈(time convolution feedforward,TCNforward)单元,在编解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取时序特征。利用某光伏电站实际历史发电数据,通过实验验证LSTformer模型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领域得到最低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并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各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长短期记忆网络 跳跃-门控循环单元 发电功率预测 时序数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功率扫描的光伏多峰快速MPPT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宁平华 胡雪峰 +2 位作者 陈乐柱 丁鑫龙 张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30,74,共9页
针对现有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技术在功率多峰值情况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功率扫描的多峰快速MPPT方法。首先通过仿真分析了光伏陈列在局部阴影状态下的输出特性;然后提出通过对光伏输出端并联... 针对现有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技术在功率多峰值情况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功率扫描的多峰快速MPPT方法。首先通过仿真分析了光伏陈列在局部阴影状态下的输出特性;然后提出通过对光伏输出端并联电容的电压-功率扫描实现现况下全局最大功率点识别的总体思路;紧接着给出了实现端口电压扫描的主电路拓扑,并对其进行了状态分析和控制算法设计;最后对所提方案进行了Mat?lab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稳定、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全局最大功率点的追踪与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功率扫描 功率多峰值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神经分层插值模型的光伏功率超短期多步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楠 刘佳佳 +3 位作者 赖心怡 杨志远 王泽亮 文福拴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针对光伏功率预测准确性受数据质量和外部变量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外生变量分析、数据质量控制以及时间序列神经分层插值(N-HiTS)模型的光伏功率超短期多步预测方法。首先,提出用于筛选外生变量的综合相关性度量(ICM)指标,并采用K近... 针对光伏功率预测准确性受数据质量和外部变量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外生变量分析、数据质量控制以及时间序列神经分层插值(N-HiTS)模型的光伏功率超短期多步预测方法。首先,提出用于筛选外生变量的综合相关性度量(ICM)指标,并采用K近邻(KNN)算法与线性插值策略处理数据缺失问题。然后,引入N-HiTS长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多尺度信号采样和分层插值提高模型对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提方法与传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预测 时间序列神经分层插值模型(N-HiTS) 综合相关性度量(ICM) K近邻(KNN) 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