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装螺栓对风电变桨轴承套圈结构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迪 李云峰 《轴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3,共5页
风电变桨轴承的安装方式不同于传统轴承,在受载时,套圈存在结构变形。采用非线性弹簧替代球与沟道的接触,梁单元替代轮毂与变桨轴承以及叶片与变桨轴承之间的安装螺栓,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轴承的载荷分布,并与传统计算方法对比,验证了... 风电变桨轴承的安装方式不同于传统轴承,在受载时,套圈存在结构变形。采用非线性弹簧替代球与沟道的接触,梁单元替代轮毂与变桨轴承以及叶片与变桨轴承之间的安装螺栓,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轴承的载荷分布,并与传统计算方法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讨论了螺栓预紧力及螺栓个数对变桨轴承套圈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圈存在径向平面内的弯曲变形以及轴承截面的扭转变形,随预紧力降低,螺栓个数的减小,轴承套圈径向平面内的弯曲和截面扭转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变桨轴承 有限元分析 载荷分布 螺栓 预紧力 套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变桨轴承工况条件下非均匀接触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奚卉 乐意 王凤才 《轴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2,共5页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弹塑性接触系统有限元模型,用于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接触特性分析。同时,采用解析方法计算分析了最大承载球接触载荷,用于验证有限元接触模型的合理性。在给定设计参数及特定工况下,得到了轴...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弹塑性接触系统有限元模型,用于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接触特性分析。同时,采用解析方法计算分析了最大承载球接触载荷,用于验证有限元接触模型的合理性。在给定设计参数及特定工况下,得到了轴承最大位移量、最大接触应力以及球最大接触载荷,并分析轴承沟道典型制造偏差对球与沟道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在倾覆力矩、轴向和径向载荷同时存在时,过大的轴承沟道制造偏差将导致球与沟道发生极端非均匀接触现象,同时,随着轴承沟道制造偏差增大,球与沟道总体非均匀接触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变桨轴承 双列四点接触球轴承 有限元法 位移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小波BP神经网络风电变桨系统故障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肖成 刘作军 张磊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为了提高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故障预测变得尤为重要。故障预测方法在判断设备隐患、制定合理的风电场运维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围绕变桨系统故障预测的问题,文章利用小波对机... 为了提高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故障预测变得尤为重要。故障预测方法在判断设备隐患、制定合理的风电场运维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围绕变桨系统故障预测的问题,文章利用小波对机械信号特征敏感的优点,引入自适应阈值函数实现对小波降噪的改进,结合具有自学习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强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自适应阈值的小波BP神经网络故障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小波分析的技术特点,减少了噪声对预测模型的干扰,模型简洁、易实现。应用该网络预测模型,提前15 d对变桨系统故障预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系统 故障预测 自适应阈值 小波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MW风电机组变桨减速器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聪芳 谭援强 杨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3-2056,2060,共5页
根据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分别建立了行星传动系统中齿轮、行星轮轴、轴承、花键等重要零件的可靠度模型,基于行星传动是串并联混合的混联系统的特点和系统可靠性理论推导出了多级行星传动的系统可靠性模型,用VC++程序开发了相应的可... 根据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分别建立了行星传动系统中齿轮、行星轮轴、轴承、花键等重要零件的可靠度模型,基于行星传动是串并联混合的混联系统的特点和系统可靠性理论推导出了多级行星传动的系统可靠性模型,用VC++程序开发了相应的可靠性分析软件。运用软件计算了自主研制的风电机组变桨减速器和国外同型号产品,结果显示可靠性水平相当。针对变桨减速器初始设计可靠性分析结果,取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并重新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可靠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 系统可靠性 应力-强度干涉理论 风电变桨减速器 可靠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高风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斌 吴焱 +2 位作者 丁宏 杨卫民 余华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83,共3页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由于主要部件风轮机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在高风速下不能用常规的PI控制变桨系统。为解决该问题,对变速恒频顺桨调节类风电机组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了根据桨距角度的分段PI控制方式,在该方式的控... 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由于主要部件风轮机的高度非线性,导致在高风速下不能用常规的PI控制变桨系统。为解决该问题,对变速恒频顺桨调节类风电机组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了根据桨距角度的分段PI控制方式,在该方式的控制下,风轮机的变桨过程既能保证不同角度下的快速调整,又能保证PI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最终通过自建的小功率风电试验平台,验证了分段PI控制方式的实现效果,试验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组 控制 分段PI控制 风电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桨距风电机组自适应PI优化控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爽心 李朝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9-1586,共8页
使用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变桨距风电机组动态模型。鉴于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传统PI控制器由于其固定的控制参数无法对时变性和非线性严重的风电系统进行精确恒功率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小世界优化算法的自适应在线整定PI控... 使用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变桨距风电机组动态模型。鉴于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传统PI控制器由于其固定的控制参数无法对时变性和非线性严重的风电系统进行精确恒功率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小世界优化算法的自适应在线整定PI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BP神经网络对被控对象进行在线辨识,为确定控制参数提供精确的实时变化信息,同时引入小世界优化算法实现对PI参数快速、准确在线整定,以达到最优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控制风电机组在高风速下的输出功率,效果优于单纯的PI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神经网络辨识 自适应PI控制 小世界优化算法 在线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电机组变桨用超级电容模组健康状态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石建 周腊吾 +1 位作者 葛召炎 陈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风电机组变桨用超级电容模组的可靠性变的越来越重要。为了实时监测超级电容模组健康状态保证模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在线监测模组健康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在主控系统中编程测量在开路电压法与电流... 随着风电机组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风电机组变桨用超级电容模组的可靠性变的越来越重要。为了实时监测超级电容模组健康状态保证模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在线监测模组健康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在主控系统中编程测量在开路电压法与电流积分法两种测量方法下风电机组掉电低电压穿越和顺桨时超级电容模组放电电荷量,然后根据两种方法估算的电荷量差值与模组失效阈值之比判断其健康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主控系统能实时监测到超级电容模组健康状态,特别是当超级电容老化失效发生时,可进行实时报警。该方法有效地实时监测了风电机组变桨用超级电容模组健康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风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距系统 超级电容模组 健康状态 老化失效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变桨后备电源智能管理系统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雅君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6期203-206,210,共5页
风电变桨系统工作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常规电源已无法满足风机正常运行的需要。在此通过比较各种充电策略的优缺点,结合风电变桨后备电源的需要,提出针对风电变桨用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优化充电策略;通过分析各种在线监测方案,设计... 风电变桨系统工作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常规电源已无法满足风机正常运行的需要。在此通过比较各种充电策略的优缺点,结合风电变桨后备电源的需要,提出针对风电变桨用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优化充电策略;通过分析各种在线监测方案,设计出一种巧妙的单体电压巡检方案;最后设计出完整的风力发电变桨后备电源智能管理系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变桨 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多阶段充电策略 单体电压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平衡控制原理的双馈风电机组辅助调频方法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伟 陈炜 +4 位作者 吴军 刘涤尘 吴琛 程旻 陈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2,共7页
高比例的风电并网给电网的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变速风电机组的有功备用潜力,研究风电场快速可控的调频控制方法成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关键问题。提出适用于全风速工况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改进型有功控... 高比例的风电并网给电网的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变速风电机组的有功备用潜力,研究风电场快速可控的调频控制方法成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关键问题。提出适用于全风速工况的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的改进型有功控制策略,有效地实现了风电场响应电网功率调度指令减载运行并提供旋转备用。考虑风电场分散接入场景,针对机组跳机和负荷脱网等可监测的、大容量的单一扰动/故障事件,基于功率平衡控制原理提出风电场的辅助调频协调控制新方法,在电网功率发生突变时,根据风电场与扰动节点的最短电气距离,合理启动和分配不同风电场的紧急功率控制容量。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风电场有功-频率控制方案能从降低暂态频率偏差幅值及减小频率恢复时间两方面,有效地提升系统发生扰动后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功率平衡控制 紧急功率控制 电气距离 有功-频率控制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