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的STAGN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潘超 王超 +1 位作者 孙惠 孟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9,共13页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数据关联性与误差修正适应性问题,提出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注意力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改进开普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然后,考虑风电场数据与预测误差之...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数据关联性与误差修正适应性问题,提出基于超参数优化和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构建时空注意力门控网络预测模型,利用改进开普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然后,考虑风电场数据与预测误差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构建误差修正自适应单元。同时挖掘风速时序变化特征,构建深度学习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风速矩阵梯度的误差修正单元切换策略。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风场的功率预测并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其他方法,且在风速复杂多变的风场仍具有较高预测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改进开普勒算法 误差修正 速矩阵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武 范鑫豪 +1 位作者 沈智方 刘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0-648,共9页
针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特征提取尺度单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MTPNet)。首先,在Transformer构架的基础上,利用维数不变嵌入,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挖掘风电功率序列本身时序特征,保证了... 针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特征提取尺度单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MTPNet)。首先,在Transformer构架的基础上,利用维数不变嵌入,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挖掘风电功率序列本身时序特征,保证了特征提取时维数不被破坏;其次,利用融合自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挖掘气象条件与功率之间的全局依赖关系;最后,融合风电功率序列本身时序特征和气象条件依赖关系,实现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MTPNet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提升;消融实验证明了模型各模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特征提取 长短期记忆网络 维数不变嵌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的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婷婷 李斯胜 +4 位作者 于伟 能锋田 李星南 杨佳琳 熊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风电功率,减少大量风电入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对我国北方某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采用粒子群优...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电在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风电功率,减少大量风电入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ERA5数据对我国北方某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algorithm,PSO)算法优化模型,结合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风电功率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模型训练集中预测与实测风电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同增同减的趋势,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02.12 W,均方根误差为1000.18 W,相关系数为0.91,PSO-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00.75 W,均方根误差为995.16 W,相关系数为0.94;测试集中ERA5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风电功率,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61.09 W,均方根误差为1150.86 W,相关系数为0.81;PSO-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829.55 W,均方根误差为1117.39 W,相关系数为0.83,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好,PSO-BP模型相较于BP模型的预测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该区域的风电功率预测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缺乏观测数据或观测数据质量不高的地区预测风电功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发电 BP神经网络 ERA5再分析资料 粒子群优化算法 风电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分解和横向联邦学习的分布式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4
作者 臧海祥 李叶阳 +4 位作者 张越 高革命 刘亚楠 卫志农 孙国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共8页
针对现有风电功率预测精度较低且未考虑多风电场数据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分解和横向联邦学习的多风电场分布式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获得风电功率的多模态分量,利用奇异谱分析对高频非线... 针对现有风电功率预测精度较低且未考虑多风电场数据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分解和横向联邦学习的多风电场分布式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获得风电功率的多模态分量,利用奇异谱分析对高频非线性分量进行二次分解,并基于近似熵复杂度量化结果对多模态分量进行重构;在横向联邦学习框架下,采用随机控制平均算法实现深度置信网络参数的更新与聚合,以获得各重构分量的预测结果;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确定重构分量的叠加系数,获得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值。基于5座风电场数据进行的算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考虑多风电场数据安全问题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好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组合分解 横向联邦学习 深度置信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PE-GDBO-LSSVM的风电功率预测
5
作者 汪繁荣 张旭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7-62,共6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的高比例接入,电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挑战。为准确预测风电功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排列熵(PE)-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GDBO)-最小支持二乘向量机(LSSVM... 随着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的高比例接入,电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挑战。为准确预测风电功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排列熵(PE)-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GDBO)-最小支持二乘向量机(LSSVM)的组合模型。首先使用ICEEMDAN对风电数据进行分解,从而降低复杂度;之后根据PE对分解后得到的各分量进行聚合,再使用GDBO算法对LSSVM的关键参数进行寻优,以得到最佳预测模型;最后使用优化模型对各聚合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和叠加,得到总的预测结果。基于国内风电场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比单一的LSSVM模型低61.39%,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 排列熵 改进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最小支持二乘向量机 分量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蒲晓云 杨靖 +1 位作者 杨兴 宁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间歇性等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组合预测模型,以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于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和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间歇性等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分解技术的IZOA-Transformer-BiGRU组合预测模型,以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采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子模态数,将具有较强随机波动性的原始风电功率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从而更加充分地提取时序特征。其次,构建Transformer-BiGRU模型,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并行处理多个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利用BiGRU捕捉时序序列间的前后依赖性,从而提升预测性能。为了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采用融合Singer混沌映射、透镜折射反向学习和单纯形法策略的改进斑马优化算法(IZOA),对Transformer-BiGRU模型的隐藏层神经元数、初始学习率、正则化系数和多头注意力头数四个关键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IZOA-Transformer-BiGRU对分解后的各子序列进行预测,经过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BiGRU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决定系数提升了5.10%,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56.17%、54.58%、54.5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TRANSFORMER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能量差值法 斑马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方法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与研究方向概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谭 刘娜 +4 位作者 刘贵平 刘坤杰 刘敏 庄旭菲 张中豪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2-622,共21页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风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率的准确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风功率预测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构建复杂的非线性模型,深度学...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风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率的准确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风功率预测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构建复杂的非线性模型,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风功率数据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从风电功率预测的分类、实现一般思路和评估方法概述了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综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风功率预测中的应用,在对深度学习技术做出细致的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基于空间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基于时间的深度学习模型及其相关变体模型所克服的问题和性能表现,并对所提模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及对应解决方法进行总结。从数据处理、参数优化算法和风电功率预测模型优化方法三个方面概述了基于深度学习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进展。对未来风电功率预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帝王蝶算法的CNN-GRU-LightGBM模型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向阳 刘亚娟 +2 位作者 孙志伟 张效宁 卢建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风电集群大规模并网和跨季节使用产生的不确定性对风电功率预测播报的准确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帝王蝶优化算法(MBO)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梯度提升学习(LightGBM)复合风电功率... 风电集群大规模并网和跨季节使用产生的不确定性对风电功率预测播报的准确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帝王蝶优化算法(MBO)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梯度提升学习(LightGBM)复合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分别建立CNN-GRU和LightGBM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利用方差倒数法将两个模型加权组合为CNN-GRU-LightGBM复合模型;为优化模型中的连续参数,使用MBO对模型进行超参数优化。最后,选取珠海某海上风电场的短期风电功率数据对所提方法与已有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结合了CNN-GRU、LightGBM等模型的优点,预测误差更小,预测精度更高,拥有更强的季节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梯度提升学习 帝王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蜣螂优化算法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旭东 汪繁荣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准度,提出使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并结合多策略改进蜣螂优化算法(multi-strategy enhan... 为进一步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准度,提出使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并结合多策略改进蜣螂优化算法(multi-strategy enhance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MDBO)来优化融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的风电预测方法。首先,使用CEEMDAN分解算法对初始风力发电功率进行分解,以降低风电数据的非线性和随机性;之后,在预测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M),对分解得到的各分量分别使用经MDBO算法寻优得到的CNN-BiLSTM-AM模型进行预测;最后,把各子分量的预测值进行叠加聚合得到总的预测值,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环境特征对风电功率的相关性,保留相关性强的环境特征以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使用所提CEEMDAN-MDBO-CNN-BiLSTM-AM算法进行风电功率预测,预测结果有着较高的预测精准度,其均方根误差较CNN和BiLSTM单一预测模型分别降低了65.12%和64.00%,相较于CNN-BiLSTM其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3.20%和53.98%,其回归系数提升了7.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风电功率预测 蜣螂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和自编码器的极端天气自适应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0
作者 李宇佳 陈富豪 +3 位作者 阎洁 葛畅 韩爽 刘永前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5-95,共11页
针对寒潮、台风、覆冰等极端天气下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气象因子的极端天气事件判别方法,以及基于迁移学习和自编码器的极端天气事件自适应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气象要素和机组出力间的耦合特性,定义极... 针对寒潮、台风、覆冰等极端天气下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气象因子的极端天气事件判别方法,以及基于迁移学习和自编码器的极端天气事件自适应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气象要素和机组出力间的耦合特性,定义极端天气判别标准,识别未来将要发生的天气事件类型。其次,基于自编码器预测模型的自相关机制增加长时间序列信息利用率,采用迁移学习的“预训练-微调”策略,先利用正常天气下的充足样本对预测模型预训练,再针对极端天气下有限样本数据进行微调,根据判别得到的天气事件,自适应地采用该类天气事件下的预测模型进行短期风电功率预测。选取12个风电场的数据集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模型在极端天气和所有天气条件下的预测表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预知未来是否会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并大幅提升极端天气事件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风电功率预测 自编码器 预训练 微调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学习偏移修正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11
作者 陈延旭 潘世纪 +1 位作者 赵永宁 叶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6-108,共13页
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学习偏移性问题,使得模型有偏向性地学习分布集中的部分数据样本,导致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泛化能力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学习偏移修正的短期风电功率预... 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学习偏移性问题,使得模型有偏向性地学习分布集中的部分数据样本,导致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泛化能力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学习偏移修正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挖掘差异化样本造成模型预测性能偏移的作用原理,对时序样本进行分类表征。之后,针对历史数据中难以预测的极端天气样本、异常样本和相似不平衡样本,分别采用场景生成、渐进式掩码检测和样本特征增强策略联合修正模型学习的偏移性。最后,利用Shapley值法对各类样本进行重要性评估,以验证该偏移修正策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实际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各类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在多场景模式下均具备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模型学习偏移 数据增强 样本特征 样本提取 多场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OT算法的VMD-HPCA-GRU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2
作者 何星月 杨靖 +2 位作者 朱兆强 杨斌 覃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1725,共10页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子模态数,从而将具有强非线性的原始功率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模态。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高维气象特征与功率序列的关联度值并进行排序分层,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分层特征变量的第一主成分,实现对高维气象特征的降维。最后,引入COOT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加速模型收敛速度,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贵州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RU模型的预测结果,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下降了67.41%、72.25%、45.69%,且预测精度高于其他4种组合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分层主成分分析 COOT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TC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13
作者 李敖 冉华军 +2 位作者 李林蔚 王新权 高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规划和日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规划和日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间卷积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初始风电功率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多个相对稳定的子数据序列;然后将其分别作为时间卷积网络的输入,利用时间卷积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功率预测;最后将所有预测值进行汇总,得到最终的功率预测值。使用宁夏某地区真实风电功率数据进行验证,并与传统预测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等相关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时间卷积网络(TCN) 特征提取 预测精度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波动特性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4
作者 乔倜傥 谢丽蓉 +2 位作者 叶家豪 高阳 代兵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5,共8页
为解决风速剧烈变化导致风电功率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速波动特性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文中通过设定风速波动阈值将历史数据集中的大波动序列划分为上升风、波动风、下降风三个阶段,动态时间归整算法挖掘历史数据... 为解决风速剧烈变化导致风电功率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速波动特性划分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文中通过设定风速波动阈值将历史数据集中的大波动序列划分为上升风、波动风、下降风三个阶段,动态时间归整算法挖掘历史数据中的波动风相似数据,结合相应历史风电功率构建训练样本数据集,利用饥饿博弈搜索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的超参数,建立三种波动阶段的组合预测模型,将不同风速波动过程的风电功率预测值在时序上进行重新组合,得到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采用新疆风电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饥饿博弈搜索 门控循环单元 动态时间规整 速波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误差概率分布及波动特性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宫婷 车建峰 +2 位作者 王勃 柴荣繁 杨耘博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9-389,共11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风力发电装机占比持续增高,强随机波动的大规模风电出力给电力系统的“保消纳、保供电”带来严峻挑战,高精度的风电功率预测是解决上述挑战的重要基础手段,风电场和电网调度中心均将持续提升风电功率预...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风力发电装机占比持续增高,强随机波动的大规模风电出力给电力系统的“保消纳、保供电”带来严峻挑战,高精度的风电功率预测是解决上述挑战的重要基础手段,风电场和电网调度中心均将持续提升风电功率预测精度视为长期重点工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布特性统计与波动特性分析的风电功率预测修正方法。首先,考虑误差时序-条件特点对误差进行基于改进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的误差概率密度分布特性分析,得出不同置信水平下的风电功率预测置信区间,以实现预测误差的分层划分。其次,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序列分解为趋势分量和随机分量,针对2类误差分量特点展开分类预测,并对最终所得误差结果进行波动性分析。最后,结合误差分层划分结果与误差波动特性分析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针对各类情况的误差补偿方案,从而获得修正后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值。实际算例表明,所提误差补偿方法可将风电功率月均方根误差较补偿前减少2.6个百分点,平均绝对误差较补偿前减少2.4个百分点,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提升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误差概率分布 误差分层分析 误差波动性分析 误差分解-重构预测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6
作者 蒋建东 张海峰 郭嘉琦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为了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建立了一种基于POTDBO-VMD-CNN-Bi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融合Piecewise混沌映射、鱼鹰优化算法和自适应T分布扰动3种策略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平衡蜣螂优化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 为了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度,建立了一种基于POTDBO-VMD-CNN-Bi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融合Piecewise混沌映射、鱼鹰优化算法和自适应T分布扰动3种策略对蜣螂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以平衡蜣螂优化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并加快其收敛速度;其次,用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POTDBO)对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寻优处理,提高VMD的分解效果,再用POTDBO-VMD模型对风电功率进行分解;最后,将分解的各频率分量以及残差分量分别输入到CNN-BiLSTM混合模型中预测,再将各频率分量以及残差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序列重构得到风电功率预测结果。通过新疆某风电场和吉林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对所提出模型进行实验,并和CNN-BiLST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模型在决定系数R^(2)上分别增加了4.21%,7.69%,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优化堆叠模型的风电功率预测
17
作者 戚焕兴 卓毅鑫 +3 位作者 李凌 殷林飞 秦意茗 蒙文川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9,共11页
鉴于当前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在堆叠建模过程所存在试错性与弱解释性问题,提出一类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测的可解释性优化堆叠模型(interpretable optimal stacking model,IOSM)。首先,建立初始冗余基学习器并进行特征权重解释;其次,构建一个... 鉴于当前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在堆叠建模过程所存在试错性与弱解释性问题,提出一类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测的可解释性优化堆叠模型(interpretable optimal stacking model,IOSM)。首先,建立初始冗余基学习器并进行特征权重解释;其次,构建一个综合衡量模型性能与计算代价的特征优化度量,优化关键特征并训练形成优化后的基学习器;最终,根据特征优化度量对基学习器进行优化选择,搭建得到元学习器。经如上步骤,即完成搭建IOSM。所提算法在广西典型风电场的算例表明,IOSM相对于最优单一模型的RMSE与MAE指标上分别降低13.01%和18.23%;相对于其他各类主流组合预测算法,该文算法在RMSE与MAE指标分别降低8.24%与10.28%的同时,至少降低了142.38%的建模计算代价。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先进性得到验证,为风电功率预测的可解释性优化建模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可解释性 堆叠模型 特征优化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与相似样本融合的LSTM-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8
作者 吴琛 崔秋实 +5 位作者 谢一工 黄润 张海涛 方斯顿 牛涛 陈冠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如何精准有效地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机安全并网和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现有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存在输入特征冗余、泛化能力不足和未能充分捕捉风电出力内在特性等问题...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如何精准有效地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机安全并网和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现有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存在输入特征冗余、泛化能力不足和未能充分捕捉风电出力内在特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选与相似相本融合的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long short term memory-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A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输入特征优选,减少冗余;然后,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建立LSTM-AM融合网络模型;最后,通过欧氏距离计算提取相似历史样本,与模型输出加权作为最终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方法预测性能更优,在风电功率预测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能够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可再生能源的深入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AM融合模型 风电功率预测 相似样本提取 电力规划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IBWO-Bi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19
作者 黄益 胡骅 魏云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电场稳定运行和电网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融合Logistics混沌映射、折射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白鲸优... 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电场稳定运行和电网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融合Logistics混沌映射、折射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白鲸优化算法(improved beluga whale optimization,IBWO)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首先,利用模糊熵为适应度函数的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VMD的核心参数,通过NGO-VMD对采集到的原始风电功率数据分解,得到模态分量。然后,利用改进白鲸优化算法IBWO对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中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再使用IBWO-BiLSTM模型对各模态分量预测。最后,将各模态分量的预测值叠加得到风电功率的预测值。实验表明,该组合模型较其他普通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Informer的风电功率预测
20
作者 郭阳 李勇 刘语忱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214-221,共8页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中因波动性与随机性导致的精度不足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Informer模型的混合预测框架——LSTM-Informer,旨在协同挖掘风电数据中的多尺度时序特征。构建了系统化数据预处理流程,结合箱线图... 针对风电功率预测中因波动性与随机性导致的精度不足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Informer模型的混合预测框架——LSTM-Informer,旨在协同挖掘风电数据中的多尺度时序特征。构建了系统化数据预处理流程,结合箱线图法与3σ准则剔除异常值,采用差异化插值策略填补缺失数据,并通过归一化消除特征量纲差异;设计分层特征提取架构,利用LSTM捕捉短期动态波动,结合Informer的稀疏自注意力机制建模长时全局依赖,通过生成式解码器实现未来时间步的高效预测。通过实证案例,验证了模型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决定系数等指标上均优于单一预测模型,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与稳定性,为电网调度决策优化和新能源高效消纳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In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