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直流故障引发风机脱网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01
1
作者 屠竞哲 张健 +5 位作者 刘明松 易俊 贺庆 罗煦之 马士聪 卜广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33-3338,共6页
随着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出现及不断投运,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风电、火电、直流在无功电压方面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开展深入研究。为此,首先分析了直流闭锁故障引发风机高压脱网的机制及应对措施,然后分析了直流换相失... 随着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出现及不断投运,为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风电、火电、直流在无功电压方面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开展深入研究。为此,首先分析了直流闭锁故障引发风机高压脱网的机制及应对措施,然后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引发风机高压脱网的机制及应对措施,最后探讨了风电与直流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火电的支撑作用,采用规划的西北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直流故障后的滤波器无功盈余加上风电场无功补偿电压效应是引起风机高压脱网的原因,需要对风电、火电、直流进行协调控制。研究结果可以为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稳定性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 直流闭锁故障 直流换相失败 风机高压脱网 机制分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直流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协调控制策略及配置方案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云灏 夏懿 +4 位作者 周勤勇 宋汶秦 孙玉娇 刘崇茹 李庚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81-2086,共6页
在风火打捆经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功率波动将加重送端系统调峰调频压力,当直流系统采用变功率定电压输电控制策略时,可将送端调峰调频压力通过直流系统转移到网架结构较强、有充分调峰调频能力的受端地区,但同时将增加电容器等常规无功... 在风火打捆经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功率波动将加重送端系统调峰调频压力,当直流系统采用变功率定电压输电控制策略时,可将送端调峰调频压力通过直流系统转移到网架结构较强、有充分调峰调频能力的受端地区,但同时将增加电容器等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为减少直流跟随风电波动时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提出了使用SVC替代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案,并提出相应的SVC和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及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优化配置方案。PSCAD/EMTDC仿真表明,所提SVC和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策略可在不改变直流输电系统常规无功补偿装置基本控制策略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此过程中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次数。同时容量优化配置结果表明,所提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优化配置方案可在满足换流母线电压约束和常规无功补偿装置投切次数约束的前提下,对SVC和常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使SVC和常规无功补偿装置的总投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直流系统 无功补偿装置 控制策略 容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SG的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米合丽班.阿不都哈力里 王维庆 王海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5-79,92,共6页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是解决能源丰富基地电力消纳问题及负荷中心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方案。随着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大,研究基于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的风火打捆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的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扩展等面积准...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是解决能源丰富基地电力消纳问题及负荷中心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方案。随着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大,研究基于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的风火打捆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的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研究了由D-PMSG构成的风电场与附近火电厂打捆并经直流线路外送系统的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当风火打捆系统中D-PMSG输入的功率由受扰严重群减机械功率来平衡的情况下,系统遭受大扰动时,其功角暂态稳定性比纯火电系统的好,且输电方式为直流线路时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比交流输电方式的好。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由此可知,由D-PMSG构成的风电场与附近火电厂打捆,经直流线路外送的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的功角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直流 D-PMSG 功角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场调控裕度的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无功电压紧急控制策略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文俊 曹毅 +3 位作者 李杰 金涛 陈文剑 周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7,共11页
为抑制直流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充分发挥风电在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功率调节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场调控裕度的无功电压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换相失败故障下风火打捆系统电气量变化及故障引发直流送端过电压机理;其次,在遭遇换... 为抑制直流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充分发挥风电在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功率调节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场调控裕度的无功电压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换相失败故障下风火打捆系统电气量变化及故障引发直流送端过电压机理;其次,在遭遇换相失败故障后通过降低直流输送功率抑制直流系统连续换相失败,减少故障恢复期间系统无功需求,分析功率速降后系统无功潮流变化;再次,针对盈余无功导致送端暂态高压提出直流送端无功电压紧急控制策略,根据超短期预测风速对风电场无功裕度进行分配,针对不同情形设计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风机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直流送端暂态过电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直流 电压越限 自适应无功控制策略 自适应下垂控制 有功削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机低穿动态的风火打捆外送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胡艺雯 李秉芳 +3 位作者 杨松浩 赵天骐 谢欢 郝治国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风火打捆外送系统中,风机的低电压穿越及恢复控制会影响火电机组的转子动态,可能诱发首摆或多摆失稳。建立了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模型,揭示了风电场输出功率变化对火电机组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等面积定则,... 风火打捆外送系统中,风机的低电压穿越及恢复控制会影响火电机组的转子动态,可能诱发首摆或多摆失稳。建立了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模型,揭示了风电场输出功率变化对火电机组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等面积定则,分析了不同低电压穿越深度、低电压穿越恢复速率以及风机接入位置对功角失稳形态及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机及多机系统仿真验证了增加风机低电压穿越深度、减缓低电压穿越恢复速度可增强火电机组首摆稳定性,但增大了其多摆失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系统 等面积定则 暂态功角稳定性 低电压穿越 多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传统直流外送系统中控制环节对轴系-控制交互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春义 刘晓颖 +1 位作者 吕乃航 张加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63-3475,I0010,共14页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场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系统可能会激发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文章首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值分析法识别出LCC-HVDC...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场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系统可能会激发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文章首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值分析法识别出LCC-HVDC定电流、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是影响轴系-控制交互模式的关键控制环节。然后,通过推导系统传递函数,提取出反映LCC-HVDC定电流和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对轴系-控制交互模式影响的多条关键控制路径,包括HVDC定电流控制路径、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路径和两者间交互控制路径。进一步,定量计算每条作用路径在轴系-控制交互模式处的阻尼系数,并通过相位补偿在关键控制路径上分别设计附加阻尼控制来提高对应阻尼系数,从而抑制火电机组轴系扭振。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 轴系-控制交互模式 关键控制环节 关键控制路径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定义时间分数阶滑模控制的风火打捆外送系统振荡抑制策略
7
作者 郑力文 马世英 王青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00,共6页
针对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振荡抑制问题,对直驱风电场换流器和同步发电机分别提出了一种预定义时间分数阶滑模控制(PTFOSMC)。PTFOSMC采用分数阶微分的形式,其表达式为连续描述,可以更好地减弱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抖振现象;通过Lyapunov函数... 针对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振荡抑制问题,对直驱风电场换流器和同步发电机分别提出了一种预定义时间分数阶滑模控制(PTFOSMC)。PTFOSMC采用分数阶微分的形式,其表达式为连续描述,可以更好地减弱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抖振现象;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PTFOSMC能够保证系统在有界的收敛时间内稳定,且收敛时间与初始状态无关。仿真结果表明,与比例积分控制和固定时间分数阶滑模控制相比,系统在PTFOSMC的作用下具有更短的收敛时间和更小的振荡幅度,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系统 振荡抑制 预定义时间分数阶滑模控制 分数阶微分 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基地柔直外送系统送端故障恢复后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电压跌落机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枢昊 钟庆 +3 位作者 冯俊杰 李海锋 汪隆君 王钢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大规模光伏基地柔直外送系统范围广,电气距离长,送端短路故障恢复后,光伏逆变器直流侧会出现电压跌落现象,该现象是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1种新的电能质量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分析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与逆变器输出功率间平衡状态对逆变器直... 大规模光伏基地柔直外送系统范围广,电气距离长,送端短路故障恢复后,光伏逆变器直流侧会出现电压跌落现象,该现象是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1种新的电能质量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分析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与逆变器输出功率间平衡状态对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影响,主要考虑了光伏阵列的电压功率特性和逆变器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输出功率特性;然后根据光伏阵列运行点位置和光伏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构建了逆变器的4种运行工况,并分别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演化特性,从而分析得出系统故障恢复过程中,逆变器功率不平衡导致的光伏阵列运行点变化与逆变器控制策略切换是造成逆变器直流侧电压跌落的根本原因;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直流侧电压跌落 大规模光伏基地 柔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运行方式下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刘会强 辛力坚 +3 位作者 张爱军 刘石川 慕腾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利用能源的互补性,通过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源平稳注入电网,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并网产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器优化策略。首先,搭建风光火系统模型...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利用能源的互补性,通过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源平稳注入电网,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并网产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器优化策略。首先,搭建风光火系统模型和控制器模型;其次,设计了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EWOA);最后,利用EWOA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功率振荡阻尼器(UPFC-POD)参数进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协调参数后的控制器能充分利用其协调作用,有效提高系统多运行工况下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系统 多运行方式 低频振荡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多控制器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光水配比下多类型电源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颖 郭春义 迟永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051-5062,I0003,共13页
风光水打捆经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系统中,风光水配比不同会影响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文章首先建立风光水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状态空... 风光水打捆经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系统中,风光水配比不同会影响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文章首先建立风光水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提出综合考虑稳态运行约束条件和小信号稳定性约束条件的系统功率传输能力计算方法及流程,掌握不同功率水平下系统稳定运行区域及边界的变化特征,最终得到不同水电出力下的直流外送系统功率传输范围、特定传输功率下所允许的水电出力最小值、风光配比与小信号稳定性的定量关系。通过该方法定量评估风光水配比不同时直流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从而优化选取风光水配比。结果表明,水电出力较小时,系统传输功率上限受小信号稳定性制约,下限受电压偏移约束制约;水电出力较大时,系统传输功率上限受LCC-HVDC安全运行约束制约,下限受逆变侧电压偏移、系统潮流约束制约;在功率运行点不变时,风光配比平衡工况系统更加稳定。最后,通过PSCAD/EMTDC下的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上述功率传输能力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水打捆直流系统 功率传输能力 稳态运行约束条件 小信号稳定性约束条件 风光水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交互影响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吴萍 陈昊 +3 位作者 赵兵 徐式蕴 易俊 张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34-1942,共9页
风电或光伏与火电打捆通过交直流系统外送是我国大型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建立的风光火打捆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研究了配套火电对直流、风电和光伏以及联网交流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直流运行异常对风电和光伏... 风电或光伏与火电打捆通过交直流系统外送是我国大型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建立的风光火打捆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研究了配套火电对直流、风电和光伏以及联网交流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直流运行异常对风电和光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了风电和光伏的脱网时序,定性并定量分析了新能源脱网对联网交流系统重要交流断面的影响。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行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系统 火电配比 脱网时序 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闭锁下的多馈出直流外送系统无功分布与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忠山 李凤婷 +2 位作者 尹纯亚 刘江山 陈睿康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7,共8页
针对直流闭锁下的多馈出直流外送系统暂态无功分布机理不明确、暂态过电压计算不精确的问题,首先,基于多馈出交互影响因子分析闭锁直流与健全直流交互作用下的无功分布特性,得出闭锁直流无功配置、馈出直流数量与多馈出交互影响因子是... 针对直流闭锁下的多馈出直流外送系统暂态无功分布机理不明确、暂态过电压计算不精确的问题,首先,基于多馈出交互影响因子分析闭锁直流与健全直流交互作用下的无功分布特性,得出闭锁直流无功配置、馈出直流数量与多馈出交互影响因子是影响无功分布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考虑了多馈出直流系统电压耦合特性,分别提出了单条直流闭锁下闭锁直流与健全直流换流母线处的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与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建立了双馈出直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所提方法可为评估多馈出系统稳定性、指导保护措施、优化设计和运行策略以及规划和扩容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出直流系统 无功分布 暂态过电压 多馈出交互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郑风火打捆特高压直流外送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强 张新燕 +1 位作者 王维庆 常喜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5-380,共6页
针对新疆电网弱送端风火打捆特高压直流外送系统,利用DIg SILENT/Power Factory建立包含哈郑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模型,研究不同网源无功分配比例对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稳态工况... 针对新疆电网弱送端风火打捆特高压直流外送系统,利用DIg SILENT/Power Factory建立包含哈郑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模型,研究不同网源无功分配比例对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直流配套火电机组输出较大无功功率,有助于提高发生短路故障暂态电压稳定性;交流滤波器输出较大无功功率,有助于清除短路故障后的电压恢复。若交流网与送端换流站无功交换值由原来的1 200 MVar设为8 00 MVar,则有助于提高哈郑直流外送系统的静态以及暂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直流 网源无功分配 电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功率差的风电经直流外送系统源端交流线路纵联保护
14
作者 王亚臣 马瑞辰 +2 位作者 张佳丽 李艳 马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21,共9页
针对送端交流线路受风场及直流系统接入影响,故障特征迥异,以及传统继电保护原理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功率差的风电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首先,在单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风场各设备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双馈风场短路电流表达式... 针对送端交流线路受风场及直流系统接入影响,故障特征迥异,以及传统继电保护原理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功率差的风电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首先,在单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风场各设备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双馈风场短路电流表达式。结合直流系统网络拓扑,建立送出线路背侧系统馈入线路模功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外故障网络拓扑变化引起模功率异变的特性,构造模功率差与模型差异性相关联的保护判据,用以识别交流线路区内外故障。最后,基于RT-LAB平台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直流系统 双馈风场 纵联保护 模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外送系统220 kV电网次同步振荡监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超 王维庆 +2 位作者 王海云 邱衍江 常喜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采用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将电能输送至用电紧缺的地区,但是由于系统网架结构相对薄弱等特点,经常发生无规律的次同步振荡。基于以往对风电场群次同步振荡监控策略的研究,当风电场群次同步振荡发生漏监时,通过对谐波产生... 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采用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将电能输送至用电紧缺的地区,但是由于系统网架结构相对薄弱等特点,经常发生无规律的次同步振荡。基于以往对风电场群次同步振荡监控策略的研究,当风电场群次同步振荡发生漏监时,通过对谐波产生原因及传播路径的分析,在最佳监控点220 kV电网处构架了由PMU等装置组建的监视系统,并提出分轮分级次同步振荡安全控制策略。最后,将监控策略应用于新疆麻黄沟地区,通过对振荡前后采样值波形图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系统 次同步振荡 风电场群 220 KV电网 监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直流外送方案与系统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99
16
作者 郭小江 马世英 +1 位作者 申洪 丁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7-115,共9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集中外送,论证了风电孤岛直流外送、风火打捆孤岛直流外送、风火打捆联网直流外送3种方案,重点从频率稳定、电压稳定方面研究各方案的安全稳定问题,分析了风功率波动、送端交流线路短路等典型扰动形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针对大规模风电集中外送,论证了风电孤岛直流外送、风火打捆孤岛直流外送、风火打捆联网直流外送3种方案,重点从频率稳定、电压稳定方面研究各方案的安全稳定问题,分析了风功率波动、送端交流线路短路等典型扰动形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比较给出了合理的大规模风电直流外送方案。在此基础上,以酒泉风火打捆特高压直流外送规划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安全稳定问题,提出了利用直流调制跟随风功率波动、改善系统稳定性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流输电 风火打捆 直流调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在风火打捆并网中的应用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武家辉 王海云 +1 位作者 王维庆 张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共7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外送可靠性问题,提出风火打捆经混合三端直流输电并网系统拓扑结构并设计各换流器的控制策略。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发电端由两个自然换相(LCC)整流器组成,受端由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VSC)与外电网相连。风电场群侧LCC1... 针对大规模风电外送可靠性问题,提出风火打捆经混合三端直流输电并网系统拓扑结构并设计各换流器的控制策略。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发电端由两个自然换相(LCC)整流器组成,受端由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VSC)与外电网相连。风电场群侧LCC1换流器采用定有功功率的控制策略,可以追踪最大功率;火电厂侧LCC2换流器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策略,可以平抑风功率波动。受端换流站控制器VSC采用定直流电压和定无功功率控制策略,能有效应对换流站侧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和负荷突变等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这种输电模式能够综合利用常规直流输电和轻型直流输电各自的优点,有效扩展常规风火打捆直流输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直流输电 混合多端直流系统 换流站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孤岛特高压直流送端电压和频率控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爱玲 李少华 +3 位作者 张崇见 李生福 郝正航 陈卓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5,共7页
为了解决"风火打捆"孤岛特高压直流输送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问题,从双馈型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孤岛附加控制策略。该附加控制策略通过系统频率的变化改变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功率或电流指... 为了解决"风火打捆"孤岛特高压直流输送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问题,从双馈型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孤岛附加控制策略。该附加控制策略通过系统频率的变化改变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功率或电流指令,实现系统功率的平衡,提高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最后采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对该系统电压和频率稳定性及所提出的孤岛附加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该附加控制策略可以明显增强"风火打捆"电源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配合时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特高压直流输电 孤岛系统 附加控制 实时数字仿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附加控制能力的近端地方电网与直流外送系统的接入模式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俐 郭恒 +1 位作者 周正 戚庆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4,共9页
针对能源基地近端、规模小、网架结构弱的地方电网的并网需求,提出考虑直流附加控制能力的近端地方电网与直流外送系统的接入模式选择方法。首先,在总结联网和孤岛接入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直流紧急功率控制和直流附加频率控制对... 针对能源基地近端、规模小、网架结构弱的地方电网的并网需求,提出考虑直流附加控制能力的近端地方电网与直流外送系统的接入模式选择方法。首先,在总结联网和孤岛接入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直流紧急功率控制和直流附加频率控制对送端系统稳定的影响,明确了直流附加控制能力对小容量地方电网接入模式选择的显著作用。进一步地,给出了模式选择原则,借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等的相关规定,计及潮流、短路电流的要求,综合考虑故障发生几率及其对送端系统稳定影响的严重程度,确定第一级、第二级暂态安全稳定校验顺序和标准,根据交、直流特征量反映系统稳定的敏感程度,给出暂稳校验判据。最后,以某实际直流工程为算例,验证了模式选择方法的有效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接入模式 直流附加控制 模式选择方法 校验顺序和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调相机配置研究 被引量:70
20
作者 索之闻 刘建琴 +2 位作者 蒋维勇 李志强 杨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129,共6页
针对抑制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的技术需求,首先分析了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了直流外送试验仿真系统,基于机电暂态仿真,考虑分布式调相机及其分层分散配置的作用,分别提出了调相机集中和分散接入不同电压等级配置方案;最... 针对抑制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的技术需求,首先分析了送端电网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了直流外送试验仿真系统,基于机电暂态仿真,考虑分布式调相机及其分层分散配置的作用,分别提出了调相机集中和分散接入不同电压等级配置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各方案给出了大规模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调相机配置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新能源汇集站低电压等级侧分散配置小型化调相机,不仅可以全面解决送端系统的暂态过电压问题,还能进一步提高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新能源直流系统 安全稳定 暂态分析 暂态过电压 分布式调相机 分层分散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