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脏腑风湿理论角度思考特应性皮炎辨证论治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王若伊
宋坪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82-284,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脏腑风湿理论角度论述了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由于素体脾胃不足,从母体感受寒湿邪气,久伏于脾胃,复从肌表与胃肠表感受风寒湿邪,蕴于二表,阻滞气机,化热化火,显象于外而发病。结合疾病始发因素之风寒湿邪及脾胃与肌表、胃肠表的关系,提出治疗可用小儿化湿汤、升阳散火汤与升阳益胃汤从肌表及胃肠表透散伏风寒湿,调节脾胃升降,恢复脾胃功能,从而致密腠理,防止邪气再犯。
-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脏腑风湿理论
辨证论治
风寒湿邪
-
分类号
R241.6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范瑞强教授从风与湿论治湿疹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叶韵婷
范瑞强
陈信生
袁娟娜
吴元胜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0期146-149,162,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第三批名中医师承项目——范瑞强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文摘
湿疹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本文介绍了范瑞强教授诊治湿疹的经验。范瑞强教授认为,风与湿是湿疹的主要致病因素。范瑞强教授丰富了风与湿致病的内涵,指出风性开泄为外界的有害之虫、不净之物的入侵打开了门路,同时湿性黏滞使致病物质滞于肌表、充于腠理,两者共同作用使卫表受侵而诱发湿疹。范瑞强教授指出风与湿两者杂糅,相互搏结、交争,进一步激化,随后或化热,或化火,或伤血,或伤阴,形成各种变证。本病早期、进展期常见证型有风湿困表、湿热毒盛,慢性期常见证型有脾虚湿蕴、血虚风燥、阴虚风燥。治疗方面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消风除湿之法,综合中药内服、中医外治、西医治疗等不同手段,可获得良好效果。
-
关键词
湿疹
中医药
风湿理论
临床经验
-
Keywords
Eczem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nd and dampness theory
Clinical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75
[医药卫生—中医皮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