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守财 陶堰成 +5 位作者 马浩天 杨成龙 赵国辉 江伊鹏 胡尕伟 李庆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6-812,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non-rheumatic valvuiar heart disease,NRVHD)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NRVHD相关数据,分析这一时期NRVHD的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non-rheumatic valvuiar heart disease,NRVHD)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NRVHD相关数据,分析这一时期NRVHD的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数据,并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0~2029年中国NRVHD负担状况。结果:中国NRVHD粗发病率、粗患病率和粗DALY率从1990年的7.87/10万、123.21/10万和9.83/10万上升到2019年的22.85/10万、374.16/10万和11.95/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从1990年的9.22/10万、169.04/10万上升到2019年的15.30/10万、262.85/10万,女性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DALY率从1990年的13.43/10万下降到2019年的9.07/10万,女性均高于男性。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86%、1.72%和-1.66%],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990~2019年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其粗发病率、粗患病率及粗DALY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疾病负担的主要群体。灰色预测模型GM(1,1)结果显示,至2029年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增加到18.51/10万、303.26/10万,年龄标化DALY率下降到7.42/10万。结论:1990~2019年中国NRVHD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NRVHD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女性和高龄人群尤其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变化趋势 Joinpoint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风湿性心脏病动物模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岳璐 王琨 +1 位作者 苗明三 白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0-3245,共6页
目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模型进行总结,并从其优缺点方面进行分析,系统评价模型与临床的吻合度。方法通过总结现有的RHD动物模型中西医病因病机及相关检测指标,分析模型优缺点并在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基... 目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模型进行总结,并从其优缺点方面进行分析,系统评价模型与临床的吻合度。方法通过总结现有的RHD动物模型中西医病因病机及相关检测指标,分析模型优缺点并在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吻合度分析。结果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汇总分析结果显示,RH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未灭活诱导法、GAS-M蛋白诱导法和GAS灭活诱导法三大类;其中,以GAS未灭活静脉注射法的西医临床吻合度最高,与RHD的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及病理指标等比较符合,具有参考意义。但现有RHD动物模型中医吻合度普遍较低,缺乏中医干扰因素及评价体系,且模型评价多以西医病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依据,缺少对表观指标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RHD动物模型可以中医病机为依据,增加对动物表观行为的观察,提高对中医四诊及证候的体现,建立更加完善的具有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RH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 风湿性心脏病 病证特点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前后房颤发生率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莉 张宝仁 +6 位作者 汪曾炜 朱家麟 郝家骅 梁焕炜 张新波 王华 郭素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手术前后房颤(Af)发生率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4年561例风心病手术患者Af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的病史、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手术资料和...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手术前后房颤(Af)发生率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4年561例风心病手术患者Af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的病史、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手术资料和术后6~40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风心病的Af发生率为65.24%,其中二尖瓣病变为75.26%,高于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生率(15.38%)。二尖瓣手术后Af持续的患者占93.89%,自然转为窦律者6.10%,术前窦律术后变为Af的占15.71%。二尖瓣手术后半年随访Af的发生率为80.09%。二尖瓣术后半年有28例行直流电转复,成功率为82.14%,与心胸比值、心衰持续时间、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有关。风心病中Af组的左房血栓检出率和脑栓塞发生率分别为7.65%和5.73%,显著高于窦律组。Af组的围术期和随访期死亡率分别为5.74%和3.28%,与窦律组无显著差别。结论:风心病伴慢性Af患者的术后Af自然转复律低,有80%经治疗后仍为Af持续状态。Af患者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率明显增高,心脏扩大和左心功能减退则影响Af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及风心病心脏手术后合并妊娠的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陶莉莉 王智琼 +2 位作者 陈党生 李大慈 李国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5,共3页
风湿性心脏病及风心病心脏手术后合并妊娠的处理陶莉莉①王智琼①陈党生①李大慈②李国梁②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如加强对高危妊娠管理,并给予合理的处理,母婴预后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 风湿性心脏病及风心病心脏手术后合并妊娠的处理陶莉莉①王智琼①陈党生①李大慈②李国梁②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如加强对高危妊娠管理,并给予合理的处理,母婴预后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着重讨论风心病对妊娠的影响及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 妊娠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肖海波 梅举 +1 位作者 丁芳宝 鲍春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继发性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无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术后7~10d检测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41.9±8.9)mmHgvs(85.1±13.8)mmHg](P<0.01)。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减少心肌及肺损伤是提高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病人肺缺血-再灌损伤的延迟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胜喜 王为 +2 位作者 黄凌瑾 蒋海河 张位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9,共9页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病人肺缺血 再灌损伤的延迟期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病人被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与对照组。卡托普利组于术前 96~ 4 8h口服 1mg·kg- 1 ·d- 1 的卡托普利片 ,对照组...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病人肺缺血 再灌损伤的延迟期保护作用。方法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病人被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与对照组。卡托普利组于术前 96~ 4 8h口服 1mg·kg- 1 ·d- 1 的卡托普利片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分别于CPB前 ,CPB后 1h ,3h ,6h ,12h测量肺血管阻力 (PVR)及肺泡—动脉血氧梯度差 (A aDO2 ) ,并于CPB前、CPB后 30min检测左、右心房血中性粒细胞 (PMN)及左房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SOD MDA) ,NO ,AngⅡ值。结果 :CPB后各时间点卡托普利组PVR均较对照组为低。CPB后 1h ,3h ,6h卡托普利组A aDO2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PB后 30min卡托普利组右房—左房血PMN计数差值、MDA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 ,左房血SOD ,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CPB后 30min左房血Ang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换瓣病人术前 96~ 72h口服卡托普利片 (1mg·kg- 1 ·d- 1 )对病人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延迟期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手术 卡托普利 缺血-再灌损伤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健康教育对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秀银 朱凤 +1 位作者 王爱新 李桂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即遵循系统化、互动化、全程化、...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即遵循系统化、互动化、全程化、个体化、重点化原则,分住院一、二、三阶段及出院前4阶段教育,并根据患者反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及形式。教育形式有口授式讲解、谈心式调查、一对一个别宣教、召开患者座谈会及口试反馈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改善更为显著(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出院后3个月PT延长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系统健康教育 外科手术 遵医行为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肖雨雄 范锐斌 +1 位作者 姜月平 万仁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79-258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45例RHD患者手术前后及42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45例RHD患者手术前后及42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45例RHD患者中,术前右房、右室明显扩大,三尖瓣返流和肺动脉高压,术后右房、右室缩小(P<0.05),三尖瓣返流减轻,肺动脉压下降(P<0.05)。45例患者术前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延长,射血时间缩短,Tei指数明显升高(P<0.01),术后1~3个月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较术前缩短,射血时间延长,Tei指数明显减低。结论:用右室三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地反映RHD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旭东 王奎荣 温小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和先天性心脏病人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5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其中风心组19例,先心组16例,用放免法分别于诱导前、后及术毕测定T3、T4、FT3、FT4...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和先天性心脏病人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5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其中风心组19例,先心组16例,用放免法分别于诱导前、后及术毕测定T3、T4、FT3、FT4、及TSH。结果:两组病人术毕T3、FT3显著低于术前;风心组术前、术毕T3、FT3均显著低于先心组;风心组心功能Ⅳ级病人术前、术毕T3均显著低于心功能Ⅱ~Ⅲ级者。结论:我们认为,T3替代疗法主要适用于术前心功能较差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甲状腺激素 心内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同期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手术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正刚 刘小斌 +5 位作者 向道康 龚启华 张大国 朱西安 罗洪波 高鲁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535-3536,共2页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心血管功能性标志物,研究发现NT-Pro BNP与心房颤动(AF)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预测密切相关[1]。本研究通过测定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AF患者手术前后血清NT-pro BN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心血管功能性标志物,研究发现NT-Pro BNP与心房颤动(AF)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预测密切相关[1]。本研究通过测定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AF患者手术前后血清NT-pro BN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NT-proBNP 二尖瓣置换 水平变化 双极射频 利钠肽 预后预测 心功能 心房颤动 窦性心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体外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美高 赵曙光 +1 位作者 施霖 陈燕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常温体外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心外科杨美高,赵曙光,施霖,陈燕燕编者按本文采用全身常温体外循环及心脏局部深低温方法取得满意效果。它不同于一般温血心脏外科含义。我们认为应根据病人具... 常温体外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心外科杨美高,赵曙光,施霖,陈燕燕编者按本文采用全身常温体外循环及心脏局部深低温方法取得满意效果。它不同于一般温血心脏外科含义。我们认为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本单位条件合理选择体外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恶病质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春生 景华 +5 位作者 张石江 李德闽 李忠东 顾卫东 许飚 唐绍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并发恶病质的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10例.术前充分准备,很好保护心肌;术中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通气;术后严密监护和围手术期营...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并发恶病质的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10例.术前充分准备,很好保护心肌;术中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通气;术后严密监护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结果:死亡2例(6.1%),术后早期生存31例(93.9%),出院时心功能均为Ⅲ级,腹水完全消退,肝脾明显缩小,肺淤血明显改善.随访表明,31例生存超过1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体重平均增加14.1%,心胸比率平均为61.7%. 结论:尽管手术风险很大,但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后严密监护和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患者出院时心功能和全身情况明显改善,说明早期效果满意,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说明围手术期处理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恶病质 瓣膜置换 手术 并发症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在风湿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丛 李朝先 +2 位作者 向小勇 蒋迎久 黄阳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中对血液动力学、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研究例风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术病人。组例(年月225A10819921~年月);组例(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中对血液动力学、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研究例风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术病人。组例(年月225A10819921~年月);组例(年月~年月),组术前静脉给小剂量前列腺素19971B1171997120006BE1(PGE1,~10ng/kg/min20ng/kg/),μ,术前周;术后同样用法周。其它治疗方案同组。min100g/d21A结果:PGE1具有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率等作用。结论:PGE1在风心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中具有较理想的药理效果和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风湿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单瓣置换手术病人住院日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苗志敏 张云 +4 位作者 牟伟益 兰奎旭 林萍 陶诚 侯英 《中国医院》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对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7年~2008年风湿性心脏病采用单瓣置换手术治疗住院的病人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入院情况、术前天、治疗效果。据此提出,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实行疾病的急慢分流和单病... 通过对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7年~2008年风湿性心脏病采用单瓣置换手术治疗住院的病人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入院情况、术前天、治疗效果。据此提出,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实行疾病的急慢分流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优化医疗流程,加强医院工作质量管理;抓住重点环节,完善医院内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住院日 单病种质控 风湿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3700米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外科手术12例
15
作者 王军 王志农 +5 位作者 李素芝 陈忠东 王洪亚 张胜天 易映红 李少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29-930,共2页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人中 8例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 ,4例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12例病人均治愈。结...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人中 8例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 ,4例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12例病人均治愈。结论 :海拔 3 70 0米地区绝非心脏外科手术禁忌 ,加强心肌保护 ,做好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助救治落后地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国心脏外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开普敦宣言评述
16
作者 王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5-835,共1页
时值丁酉寒冬,有幸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纪念第一例心脏移植50周年大会",荣耀属于大家。1967-12-03南非开普敦的Christiaan Barnard教授首次成功完成了人类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虽然患者术后因为肺部感染仅存活了18天,但Barnard... 时值丁酉寒冬,有幸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参加"纪念第一例心脏移植50周年大会",荣耀属于大家。1967-12-03南非开普敦的Christiaan Barnard教授首次成功完成了人类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虽然患者术后因为肺部感染仅存活了18天,但Barnard迈出的这一小步却是心脏移植史上重要的一大步。2017-12-03全世界心脏外科、流行病学以及医学管理的专家齐聚南非开普敦纪念世界第一例心脏移植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患者 心脏外科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 中国 风湿性 宣言 责任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树春 廖学文 +2 位作者 李莉 张罗漫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6-709,共4页
目的筛选危险因素,建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危险度预测模型,以指导冠脉造影检查的选择。方法基于1998~2009年我院连续585例患者的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 目的筛选危险因素,建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危险度预测模型,以指导冠脉造影检查的选择。方法基于1998~2009年我院连续585例患者的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度预测模型并以bootstrap方法优化,以预测概率P〈0.05为低危险度。以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比较该模型和国外类似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老年RHVD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影响突出的是:男性、年龄、心绞痛、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成功建立危险度预测模型。151例患者被定义为低危险度,其中4例合并冠心病,均为单支血管病变。ROC曲线下面积0.793,对国人老年RHVD患者术前冠心病危险度具有较优预测效能。结论成功构建了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有利于我国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脏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重症辨证施治
18
作者 俞慎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年第6期29-29,共1页
吴××,女,53岁。1990年4月24日,福建省××研究所心外科邀余会诊。“会诊纪录”载:“患者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分离术后14年,再度狭窄、关闭不全,5天前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作二尖瓣机械瓣27号置换术。术中经过良... 吴××,女,53岁。1990年4月24日,福建省××研究所心外科邀余会诊。“会诊纪录”载:“患者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分离术后14年,再度狭窄、关闭不全,5天前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作二尖瓣机械瓣27号置换术。术中经过良好,术后恢复尚好,唯目前咳嗽较多,食欲欠佳,难以入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外科手术 咳嗽/中医药疗法 补气(中医) 安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家新 纪宏文 陈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美托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恶病质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春生 张石江 +3 位作者 景华 李德闽 李忠东 阮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合并心源性恶病质病人围手术的营养支持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方法 :35例风心病合并心源性恶病质的病人分成两组 (营养组和对照组 ) ,术前测定两组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体重指数 (BMI)、血清营养指...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合并心源性恶病质病人围手术的营养支持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方法 :35例风心病合并心源性恶病质的病人分成两组 (营养组和对照组 ) ,术前测定两组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体重指数 (BMI)、血清营养指标参数、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观察手术后心包、纵隔引流液量、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结果 :营养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治疗前的各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BMI、血清营养指标参数、TLC明显增加 (P <0 .0 5 ) ,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P <0 .0 5 ) ,多巴胺用量及心包纵隔引流液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并发症明显减少 (P <0 .0 5 )。死亡 2例均为对照组病人。 结论 :术前的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风心病恶病质综合征 (SOCC)瓣膜病病人的心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 ,缩短术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减少心包、纵隔引流液量 ,促进切口的愈合 ,降低术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合并症 恶病质 手术 营养支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