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原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预激综合征二尖瓣替换一例报告
1
作者 王志农 张宝仁 +3 位作者 李素芝 王洪亚 陈忠东 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69,380,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女性,汉族,38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13年,晕厥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患者于13年前分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症状时发时愈;4年前上述症状... 1 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女性,汉族,38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13年,晕厥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患者于13年前分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症状时发时愈;4年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经常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和晕厥;曾因二尖瓣狭窄伴预激综合征,2年前在外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和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心率96次/min,第一心音低钝,P2亢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中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右心室大、预激综合征(A型);X线胸片:肺淤血、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54;心脏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0.72、短轴缩短率0.40、左心室舒张末容量82 ml;血红蛋白168 g/L、动脉血氧饱和度87.4%,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中度)、预激综合征(A型)、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人工心脏瓣膜 体外循环 高原地区 合并症 二尖瓣替换术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预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时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的超声研究
2
作者 王振康 张振 +1 位作者 王武军 谢志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3-24,共2页
目的通过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无创监测手段,了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时肺动脉压力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1年4月间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单纯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 目的通过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无创监测手段,了解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时肺动脉压力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1年4月间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单纯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时肺动脉收缩压、左房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及左室功能等指标,计算二尖瓣跨瓣压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累单纯二尖瓣狭窄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合并关闭不全组。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肺动脉收缩压同二尖瓣舒张期跨瓣压差间呈线形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肺动脉收缩压同二尖瓣跨瓣压差间的差值显著高于非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无创手段可监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时肺动脉收缩压变化情况,此时肺动脉收缩压变化同二尖瓣跨瓣压差呈线性相关性。二级狭窄在肺动脉压力的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收缩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综合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忠义 王喜明 +3 位作者 卯甜甜 马祥云 法宪恩 赵根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69-3272,共4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综合成形术(COMVA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二尖瓣手术的6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行二尖瓣综合成形术的患者为瓣膜成形组(n=30),行二尖瓣... 目的探讨二尖瓣综合成形术(COMVA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二尖瓣手术的6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行二尖瓣综合成形术的患者为瓣膜成形组(n=30),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为瓣膜置换组(n=30)。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心脏彩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脏彩超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且瓣膜成形组优于瓣膜置换组(P <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瓣膜成形组短期随访情况优于瓣膜置换组(P <0.05)。结论二尖瓣综合成形术(COMVA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综合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复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丽嵘 王晨霞 白延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10-4012,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min,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min,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高心病最常见,部分长时间阵发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律方法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甲状腺功能亢进 无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房室交界区 永久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