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凹坑地形风流结构对污染物散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红年
蒋维楣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建立的三维非静力高分辨率高阶湍流闭合模式与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研究了一个深凹露天矿区污染物散布的规律,同时在风洞中进行了示踪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凹坑内复环流结构的存在,使得坑内污染物浓度较大,且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源的上...
利用建立的三维非静力高分辨率高阶湍流闭合模式与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研究了一个深凹露天矿区污染物散布的规律,同时在风洞中进行了示踪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凹坑内复环流结构的存在,使得坑内污染物浓度较大,且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源的上风侧。数值试验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风流结构
扩散模式
风洞模拟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FD的软密封控尘系统气流结构及其除尘性能研究
2
作者
包永志
方连鑫
+3 位作者
于岩斌
崔柏闻
李明扬
王曼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针对装车站冲击产尘浓度高,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新型通风系统下流场风流结构和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并与传统通风系统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通过流场顶部提供上升气流,四周提供具有...
针对装车站冲击产尘浓度高,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新型通风系统下流场风流结构和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并与传统通风系统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通过流场顶部提供上升气流,四周提供具有水平剪切力的诱导旋流的方式可以成功生成作用范围和气流强度可控的涡流场;相比于传统通风系统,软密封控尘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流场中部区域内的静压值,使流场中部区域与流场外围空间产生较大的压差,对粉尘的轴向捕集距离延长了近1倍,更好地实现对粉尘的长距离捕集;在软密封控尘系统下粉尘浓度由107.14 mg/m^(3)降低至20.81 mg/m^(3),说明该通风系统能够对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进行有效地捕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密封控尘系统
风流结构
轴向捕尘距离
粉尘捕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掘进工作面射流通风流场研究
被引量:
63
3
作者
王海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8-501,共4页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的受限贴附射流通风. 根据流体力学和射流理论, 分析了掘进通风射流产生过程及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风流结构. 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 给出了回流区平均速度、最大...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的受限贴附射流通风. 根据流体力学和射流理论, 分析了掘进通风射流产生过程及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风流结构. 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 给出了回流区平均速度、最大回流速度及射流作用距离的计算模型, 为掘进工作面合理有效通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风流结构
回流速度
矿井
射流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凹坑地形风流结构对污染物散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红年
蒋维楣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文摘
利用建立的三维非静力高分辨率高阶湍流闭合模式与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研究了一个深凹露天矿区污染物散布的规律,同时在风洞中进行了示踪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凹坑内复环流结构的存在,使得坑内污染物浓度较大,且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源的上风侧。数值试验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风流结构
扩散模式
风洞模拟
污染物
Keywords
complex terrain non-hydrostatic higher-order turbulence closure model dispersion model fluid modeling in wind tunnel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P425.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FD的软密封控尘系统气流结构及其除尘性能研究
2
作者
包永志
方连鑫
于岩斌
崔柏闻
李明扬
王曼琳
机构
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17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ZR2023YQ047)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2021KJ010)。
文摘
针对装车站冲击产尘浓度高,且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软密封控尘系统,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新型通风系统下流场风流结构和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并与传统通风系统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通过流场顶部提供上升气流,四周提供具有水平剪切力的诱导旋流的方式可以成功生成作用范围和气流强度可控的涡流场;相比于传统通风系统,软密封控尘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流场中部区域内的静压值,使流场中部区域与流场外围空间产生较大的压差,对粉尘的轴向捕集距离延长了近1倍,更好地实现对粉尘的长距离捕集;在软密封控尘系统下粉尘浓度由107.14 mg/m^(3)降低至20.81 mg/m^(3),说明该通风系统能够对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进行有效地捕控。
关键词
软密封控尘系统
风流结构
轴向捕尘距离
粉尘捕控
Keywords
soft seal dust control system
airflow structure
axial dust catching distance
dust capture control
分类号
TD71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掘进工作面射流通风流场研究
被引量:
63
3
作者
王海桥
机构
湘潭工学院资源工程系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8-50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的受限贴附射流通风. 根据流体力学和射流理论, 分析了掘进通风射流产生过程及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风流结构. 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 给出了回流区平均速度、最大回流速度及射流作用距离的计算模型, 为掘进工作面合理有效通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风流结构
回流速度
矿井
射流通风
Keywords
heading face
restrained wall attached jet
flow field
back flow speed
jet effect distance
分类号
TD724.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凹坑地形风流结构对污染物散布的模拟研究
刘红年
蒋维楣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FD的软密封控尘系统气流结构及其除尘性能研究
包永志
方连鑫
于岩斌
崔柏闻
李明扬
王曼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掘进工作面射流通风流场研究
王海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