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成像非接触转捩测量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耿子海 何显中 +2 位作者 王勋年 陈鹏 张扬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82,共6页
发展红外成像非接触转捩测量低速风洞试验技术,旨在解决特殊气动布局外形及金属材料模型转捩位置测量问题。通过在模型表面产生热壁面、现场测试模型表面发射率、使用遮蔽板、在金属模型表面喷涂隔热氟碳漆等措施,解决了环境条件、发射... 发展红外成像非接触转捩测量低速风洞试验技术,旨在解决特殊气动布局外形及金属材料模型转捩位置测量问题。通过在模型表面产生热壁面、现场测试模型表面发射率、使用遮蔽板、在金属模型表面喷涂隔热氟碳漆等措施,解决了环境条件、发射率、辐射传递干扰、金属模型材料特性等阻碍红外成像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及试验测试得到模型热壁面与环境温差在20℃范围内,热壁面背景温度对转捩位置基本没有影响,解决了热壁面对转捩位置影响问题;通过试验原理、试验方法、关键参数测试、转捩判据、准度考核等研究工作,构建了红外成像非接触转捩测量低速风洞试验技术;通过引导试验考核了试验系统。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转捩测量 热壁面 风洞试验技术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气动力直接测量风洞试验技术探索 被引量:16
2
作者 焦予秦 张彬乾 +2 位作者 金承信 段卓毅 于欣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二元试验段内开展了翼型气动力直接测量试验技术的探索性研究。描述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给出了试验结果,并与通过模型表面测压和尾迹测量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翼型气动力直接测量技术关键在于解决... 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二元试验段内开展了翼型气动力直接测量试验技术的探索性研究。描述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给出了试验结果,并与通过模型表面测压和尾迹测量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翼型气动力直接测量技术关键在于解决测力中段和外段的传力及缝道流动问题;笔者提出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直接测量的翼型气动力和表面测压和尾迹测量技术所得结果在中小迎角范围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测量 气动力 风洞试验技术 翼型 NF-3风洞 西北工业大学 测量技术 探索性研究 试验设备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流动问题 方法比较 试验 测量法 尾迹 测压 表面 迎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多体分离风洞试验技术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增辉 薛飞 +2 位作者 鲁伟 宋威 王誉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721,共7页
为完善非定常多体分离风洞试验技术,增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该类试验技术的了解,对两种研究飞行器多体分离问题的非定常风洞试验技术——多体分离风洞自由飞试验技术和风洞投放模型试验技术,技术特点、相似准则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共... 为完善非定常多体分离风洞试验技术,增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该类试验技术的了解,对两种研究飞行器多体分离问题的非定常风洞试验技术——多体分离风洞自由飞试验技术和风洞投放模型试验技术,技术特点、相似准则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共性特点和差异作了总结和分析。比较了两种试验技术相似准则问题中的轻、重模型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两种非定常多体分离风洞试验技术在级间分离、子母弹抛撒分离和导弹蒙皮/壳片抛撒分离、重块抛撒分离和整流罩分离、飞机外挂物投放分离和内埋武器投放分离等各类多体分离问题的适用性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分离 非定常风洞试验技术 多体分离风洞自由飞试验 风洞投放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共轴刚性旋翼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畅 黄明其 +2 位作者 彭先敏 章贵川 唐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200,共7页
为在■3.2 m风洞开展高速直升机共轴刚性旋翼风洞试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hina Aerodynam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ARDC)开展了分离式共轴刚性旋翼风洞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双旋翼共轴反向驱动、双旋翼联动... 为在■3.2 m风洞开展高速直升机共轴刚性旋翼风洞试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hina Aerodynam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ARDC)开展了分离式共轴刚性旋翼风洞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双旋翼共轴反向驱动、双旋翼联动和差动变距操纵、旋翼气动力分离测量、旋翼间距调整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2 m直径共轴刚性旋翼试验台和旋翼天平、旋翼操纵系统,实现了旋翼共轴等速反向旋转、双旋翼联动和差动变距操纵、旋翼升力偏置调整、旋翼气动力孤立测量、旋翼间距调整等功能。通过开展风洞试验,验证了该试验技术,表明试验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度高、数据重复性精度高、可调节参数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刚性旋翼 高速直升机 风洞试验技术 升力偏置 旋翼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等离子体流动控制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战培国 胥家常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大量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组成且总体上呈中性的物质聚集体,它不同于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在航空航天器隐身、降噪、推进及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一直是国外发达国家的重点研究领域...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大量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组成且总体上呈中性的物质聚集体,它不同于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在航空航天器隐身、降噪、推进及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一直是国外发达国家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归纳总结了国外研究的主要等离子体风洞形式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形式;探讨了低、跨、超声速风洞模型上等离子体的作用机理和产生的现象,介绍了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方面开展的风洞实验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风洞 等离子体发生器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民机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现状与差距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勋年 祝明红 龚小东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测力试验的精细化、支撑干扰的准确扣除、大载荷杆式天平的设计、校准技术、半模型试验技术以及地面效应影响研究方面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随着结冰风洞和声学风洞的建成,相关的试验技术研究也需尽快建立,以满足大型民机的需要。
关键词 风洞试验技术 民机 差距 低速 测力试验 支撑干扰 校准技术 地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风洞超大迎角试验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范召林 吴军强 +4 位作者 贺中 董臻东 武春祥 刘伟 朱庆洪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42,共7页
大迎角风洞试验技术是先进高机动飞行器研制必需的关键技术。气动中心发展的高速风洞超大迎角试验技术 ,包括大迎角机构、模型、天平等。 1 .2m风洞超大迎角试验结果与 2 .4m量级的大风洞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试验精度基本达到了&... 大迎角风洞试验技术是先进高机动飞行器研制必需的关键技术。气动中心发展的高速风洞超大迎角试验技术 ,包括大迎角机构、模型、天平等。 1 .2m风洞超大迎角试验结果与 2 .4m量级的大风洞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试验精度基本达到了××标准对小迎角试验精度的要求 ,表明 1 .2m风洞超大迎角试验技术研究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风洞 飞行器研制 大迎角空气动力学 大迎角试验 风洞试验技术 大迎角机构 模型 天平 大迎角风洞试验技术 支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m 风洞大攻角动导数试验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忠良 任斌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8年第1期56-62,共7页
介绍了1.2m风洞攻角达30°的动导数试验装置与测量系统以及在1.2m风洞中对标准动态模型(SDM模型)所作的一系列试验结果。试验的马赫数为0.6~1.2,攻角为0~30°,振动频率为8~14Hz,试验雷诺数... 介绍了1.2m风洞攻角达30°的动导数试验装置与测量系统以及在1.2m风洞中对标准动态模型(SDM模型)所作的一系列试验结果。试验的马赫数为0.6~1.2,攻角为0~30°,振动频率为8~14Hz,试验雷诺数为1.2×107~2.3×107/m。试验所得的阻尼导数包括俯仰、偏航、滚转及滚转引起的偏航动导数随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而减缩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天平与测试系统的重复性精度小于15%。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导数 动导数天平 风洞试验技术 S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涂料技术在风洞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永存 陈柳生 +2 位作者 阎莉 邓学蓥 程厚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94,共6页
压敏涂料技术是重要的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量技术之一。作者介绍了压敏涂料的研制及该技术应用于风洞试验时的自动化试验图像采集技术、试验数据处理与修正技术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给出了在飞机机翼、边条、前缘襟翼、副翼表面,压敏... 压敏涂料技术是重要的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量技术之一。作者介绍了压敏涂料的研制及该技术应用于风洞试验时的自动化试验图像采集技术、试验数据处理与修正技术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给出了在飞机机翼、边条、前缘襟翼、副翼表面,压敏涂料技术与常规测压孔技术测量结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涂料技术 压敏涂料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金华 孙海生 +1 位作者 沈志洪 姜裕标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研究飞机在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在Φ5m立式风洞开展了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本文推导了在旋转流场下识别组合动导数的方法,介绍了试验设备,获得了在旋转的同时,由振荡产生的... 为研究飞机在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在Φ5m立式风洞开展了旋转流场下的振荡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本文推导了在旋转流场下识别组合动导数的方法,介绍了试验设备,获得了在旋转的同时,由振荡产生的3个组合动导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将单自由度动导数结果与Φ3.2m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旋转/振荡耦合试验结果表明:旋转运动使得俯仰组合动导数变得不稳定,而对于横向组合动导数,大转速则会显著增大非线性。该试验技术能够为研究旋转流场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提供一个有效的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流场 振荡 动导数 尾旋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滚转阻尼导数测量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彬 赵俊波 +2 位作者 付增良 高清 张石玉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6,共6页
介绍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针对滚转阻尼导数试验中不同试验要求,为航空航天飞行器开展的多项滚转阻尼导数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模型,分别采用一体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组合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和基于气浮轴承... 介绍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针对滚转阻尼导数试验中不同试验要求,为航空航天飞行器开展的多项滚转阻尼导数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模型,分别采用一体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组合式弹性铰自由振动试验技术和基于气浮轴承的自由滚转试验技术进行了多项试验,对机械阻尼特性、试验频率和抗载荷能力等关键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各项试验技术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大小合理、规律性好;各试验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的试验振动频率范围,并且体现出了机械阻尼量级的规律性变化。针对不同飞行器外形进行风洞试验时,应结合试验要求和多方面因素选取合适的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滚转阻尼导数 风洞试验技术 弹性铰链 气浮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通气模型测力试验技术研究
12
作者 王泽江 宋文萍 +3 位作者 杨波 曾学军 孙鹏 唐小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94-2400,共7页
由于内阻测量方法限制,来流Ma_∞>4时常规通气模型测力试验精度无法满足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和性能评估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试验精度满足飞行器研究需要,探索了将天平测量内阻技术引入常规通气模型测力试验的可行性。从... 由于内阻测量方法限制,来流Ma_∞>4时常规通气模型测力试验精度无法满足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和性能评估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试验精度满足飞行器研究需要,探索了将天平测量内阻技术引入常规通气模型测力试验的可行性。从改进试验方法角度提出了一种回避内阻测量难题的新型试验方法:采用"尾支+六分量天平"直接测量通气模型的气动特性(机体控制体产生的气动力载荷),并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由于减少了内阻测量环节,新型测力试验技术的精度高,Ma_∞=6时的阻力系数误差小于2%,远低于常规通气模型测力试验误差,具有精度高、模型相对简单、技术复杂程度较低、推广应用可能性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风洞试验技术 测力试验 通气模型 天平 气动力 内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大偏角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平 陈德华 黄勇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6年第3期46-52,共7页
导弹大偏角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研究是在同一外形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案分别在0.6米×0.6米和1.2米×1.2米风洞进行的.结果表明,采用横轴式天平和纵轴式天平均能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采用纵轴式天平时,必须作出... 导弹大偏角舵面铰链力矩试验技术研究是在同一外形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案分别在0.6米×0.6米和1.2米×1.2米风洞进行的.结果表明,采用横轴式天平和纵轴式天平均能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采用纵轴式天平时,必须作出本文提到的改进才能简化天平,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增加天平的抗冲击能力,并便于同时采用多台天平测力以提高风洞的试验效率和节省试验经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风洞试验技术 大偏角舵面 铰链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量压敏涂料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永存 陈柳生 +7 位作者 马晓光 陈雪原 阎莉 赵文涛 尚金奎 郭法春 邓学蓥 程厚梅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489,共5页
介绍了压敏涂料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给出了在飞机机翼表面,压敏涂料技术与常规测压孔技术测量结果的比较得出:国产压敏涂料的性能优于进口产品,可替代进口产品;使用国产双分量压敏涂料的压敏涂料技术可用于型号研制压力测量试验。
关键词 压敏涂料技术 双分量压敏涂料 风洞试验技术 测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体飞行器尾喷流模拟气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晓斌 舒海峰 +2 位作者 徐筠 谢飞 孙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0,共5页
尾喷流对升力体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影响显著,风洞喷流模拟测力试验是研究升力体飞行器尾喷流干扰效应的重要手段。在尾喷流模拟气动力试验中,选取恰当的喷流模拟参数,以及克服喷流供气管路对天平测力的干扰以提高测量精准度,是需... 尾喷流对升力体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影响显著,风洞喷流模拟测力试验是研究升力体飞行器尾喷流干扰效应的重要手段。在尾喷流模拟气动力试验中,选取恰当的喷流模拟参数,以及克服喷流供气管路对天平测力的干扰以提高测量精准度,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在CARDC的Ф1米高超声速风洞中,研究了采用冷喷流模拟、飞行器整体模型测力的升力体飞行器尾喷流模拟测力试验方法。通过优化模型结构设计、选用小干扰的喷管分断缝隙密封措施,解决了带尾喷流模拟条件下的升力体飞行器气动力精确测量问题,提高了带喷流气动力试验数据精度,接近常规气动力试验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飞行器 升力体 喷流模拟 气动力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外民机重大研究计划看我国大型民机发展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姜澄宇 宋笔锋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研制大型民机已被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我国民机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本文提出我国要实现大型民机的跨越式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包括:高效气动设计技术和关键风洞试验技术,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降... 研制大型民机已被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我国民机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本文提出我国要实现大型民机的跨越式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包括:高效气动设计技术和关键风洞试验技术,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降低排放物污染技术,降噪技术,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技术,飞机系统技术等。在大型民机发展中,应始终以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攻克各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技术 民机 机重 国外 跨越式发展 可靠性设计 气动设计 结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M标模大迎角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忠良 李其畅 +1 位作者 余立 杨海泳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66-70,77,共6页
介绍了CARDC高速所进行的SDM模型大迎角的动导数和大迎角大振幅动态试验情况与试验结果。SDM标模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试验结果随马赫数和迎角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而减缩频率的影响并不显... 介绍了CARDC高速所进行的SDM模型大迎角的动导数和大迎角大振幅动态试验情况与试验结果。SDM标模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试验结果随马赫数和迎角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而减缩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天平与测试系统的重复性精度较高。在试验条件下,减缩频率、振幅、平均迎角及来流M数均对模型的动态气动特性有影响,其影响量值的大小与具体的试验条件有关。在迎角约为15°-75°范围内,试验曲线存在着迟滞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M标模 动导数 动态失速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叶片腹支-尾支组合支撑的干扰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良锐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4年第4期40-47,共8页
选择合适的支撑型式并扣除干扰是大飞机试验技术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翼型叶片腹支、尾支撑的干扰特性以及它们组合后产生的二次干扰问题。全面分析了支撑几何参数、纵向位置对干扰的影响,提供了工程实用支撑系统总... 选择合适的支撑型式并扣除干扰是大飞机试验技术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翼型叶片腹支、尾支撑的干扰特性以及它们组合后产生的二次干扰问题。全面分析了支撑几何参数、纵向位置对干扰的影响,提供了工程实用支撑系统总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大展弦比飞机 风洞试验技术 翼型叶片腹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动态气动特性研究的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潜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11-120,共10页
本文介绍了飞行器动态气动特性研究的几个问题,包括:大攻角动稳定性的提法;大攻角动稳定性风洞试验技术;大攻角非定常气动力的典型特性;和大攻角非定常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等。这些问题关系到飞行器安全飞行包线和飞行器的机动性和... 本文介绍了飞行器动态气动特性研究的几个问题,包括:大攻角动稳定性的提法;大攻角动稳定性风洞试验技术;大攻角非定常气动力的典型特性;和大攻角非定常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等。这些问题关系到飞行器安全飞行包线和飞行器的机动性和可控制性,因而,在新一代先进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稳定性 非定常气动力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9年总目次
20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6-I0013,共8页
关键词 SIMULATION 《空气动力学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风洞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