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密度与配置梭梭林防风效果的风洞模拟试验
1
作者 王湘莲 张友焱 +3 位作者 韩政伟 雷春英 程金花 朱美菲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13-5425,共13页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我国干旱区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树种,为了探究梭梭林合理的密度和配置方式以提升林带的防风效果,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在10 m/s风速条件下,对3种密度和4种配置共计12种梭梭林带模型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了研...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我国干旱区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树种,为了探究梭梭林合理的密度和配置方式以提升林带的防风效果,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在10 m/s风速条件下,对3种密度和4种配置共计12种梭梭林带模型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优化干旱区防护林的结构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密度相同时,均匀分布的林带风速减速区的面积最大,减速幅度更明显;配置方式相同时,密度的提升并未导致风速减速区面积呈严格的比例变化,不同配置方式下适用的密度水平存在着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的增加促进了更大范围风速减速区。(2)中低密度条件下选择一行一带或者二行一带的配置方式防风效果较好,高密度条件下,二行一带或者均匀分布显著提升了防风效应。林带的风速变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冠部,在冠下,林分密度越大,平均风速越小,其中,高密度二行一带的林带的冠下平均风速最小(2.30 m/s)。(3)在30 cm、15 cm和3 cm高度,林带的防风效能整体均表现为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强,且高密度二行一带的林带防风效应最好。本研究不仅成功筛选出梭梭林种植的合理密度与配置模式,而且为防风固沙林的建设及其优化配置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配置方式 梭梭林 防风效应 风洞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连续波随钻测量系统设计及风洞模拟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新平 薛希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186,共5页
针对目前随钻测量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低及设计过程中试验难度大等问题,设计基于调频传输模式的钻井液连续波随钻测量系统,并对其进行风洞模拟试验。设计基于钻井液连续波的数字通信系统,采用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方式实现井下数据上传。随... 针对目前随钻测量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低及设计过程中试验难度大等问题,设计基于调频传输模式的钻井液连续波随钻测量系统,并对其进行风洞模拟试验。设计基于钻井液连续波的数字通信系统,采用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方式实现井下数据上传。随钻测量系统结构包括地面信号收发装置、井底信号收发装置以及数据传输通道3个部分,给出扇形和圆形两种转阀结构的设计方案。根据相似性原理设计风洞试验的模型结构,并对数据传输进行一系列风洞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调频传输模式的钻井液连续波随钻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工作可靠性,同时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钻井液连续波遥测 调频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率 风洞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林胶茶人工群落减弱台风对橡胶林破坏机理的风洞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娄良石 赵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本文研究台风登陆时(中性大气层结)胶茶人工群落内部及上部风速的变化,湍流结构的变化及阻力的变化,来分析判断其减弱台风破坏的机理,评定最佳防风效果的林胶茶人工群落方案。试验研究证明台风吹向胶茶人工群落,台风越过和穿过林带,由... 本文研究台风登陆时(中性大气层结)胶茶人工群落内部及上部风速的变化,湍流结构的变化及阻力的变化,来分析判断其减弱台风破坏的机理,评定最佳防风效果的林胶茶人工群落方案。试验研究证明台风吹向胶茶人工群落,台风越过和穿过林带,由于气流与树冠、枝叶的冲击与摩擦作用,使台风风速大大降低,使动能大大损失,使原来动能强和湍流弱的较大尺度旋涡的台风,变成旋涡尺度较小的动能弱湍流强的湍流,湍流能量的增强反映了风速递减率增大,湍流交换减弱,从而达到减弱台风对橡胶林破坏的目的;由于双列丛种式林胶茶人工群落的内部风速递减率最大,湍流交换最小,因此其防风效果最佳,是减弱台风破坏橡胶林的最佳林胶茶人工群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递减率 湍流输动 风洞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覆冰导线空气动力学特性数值和试验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新民 朱宽军 刘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7-433,共7页
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是由覆冰导线气动力引起的,因此了解覆冰导线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是研究其舞动的关键因素。为此,结合覆冰导线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采用Spalart-Allmaras(SA)湍流计算模型和ADINA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覆冰厚度的典型新月... 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是由覆冰导线气动力引起的,因此了解覆冰导线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是研究其舞动的关键因素。为此,结合覆冰导线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采用Spalart-Allmaras(SA)湍流计算模型和ADINA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覆冰厚度的典型新月型、翼型、扇型和D型覆冰导线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扭矩系数等空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流场压力分布特性对空气动力学参数随攻角变化出现的尖峰突跳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覆冰导线空气动力学参数仅与导线规格、覆冰厚度、覆冰类型和攻角有关,受测试风速影响较小。随着导线覆冰厚度的增加,覆冰导线空气动力参数曲线负斜率和变化率变大,即线路起舞阈值降低,发生舞动的可能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覆冰导线 绕流气动分析 SA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风洞模拟试验 空气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洞模拟的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抗蚀特征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永强 李治国 +3 位作者 董智 王忠武 屈志强 韩国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亚带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在长期随机区组放牧试验地(对照样地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的放牧强度分别为0,0.93,1.82,2.71只羊/hm^2)取原状土样,并进行室内风洞吹蚀试验,研究荒漠草原放牧强度与... 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亚带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在长期随机区组放牧试验地(对照样地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的放牧强度分别为0,0.93,1.82,2.71只羊/hm^2)取原状土样,并进行室内风洞吹蚀试验,研究荒漠草原放牧强度与风蚀速率的定量关系及估测不同放牧强度荒漠草原风蚀总量。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区的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显著(p<0.05),但土壤结皮和0—5cm深度土壤粒径组成仅粘粒含量差异显著,其他粒径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区风速风蚀速率方程有较好的指数拟合,HG和MG区的方程拟合系数R^2大于LG和CK区,且表征风速敏感性的参数B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从CK的0.15增加到HG区的0.21,表明在放牧条件下,风蚀速率对风速增加更加敏感;风蚀率与风速和放牧强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01和r=0.563,p<0.01),与盖度和高度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44和r=-0.535,p<0.05);基于试验区2年的小气象站数据和土壤风蚀方程,短花针茅草原年均风蚀量在110~680t/(km^2·a)之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单位面积年均风蚀量逐渐增加,CK处理区年均风蚀量为115.24t/(km^2·a),大约为HG区风蚀量648.95t/(km^2·a)的17%,MG区和LG区分别是重度放牧区的60%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抗风蚀 风洞模拟试验 荒漠草原 风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风环境的风洞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会知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发展带来了不舒适的风环境问题,通过风洞模拟试验研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大气边界层模拟、建筑模型风洞试验、风统计特性、风环境舒适性判断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风环境风洞模拟研究方法.
关键词 风环境 风洞模拟试验 城市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风洞——高雷诺数地面模拟试验设备
7
作者 钱福星 王幼纯 +1 位作者 李明娟 张绵纯 《力学进展》 EI 1979年第4期44-55,共12页
管风洞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下吹式风洞。它是西德格廷根大学Ludwieg(1955)首先提出的。起初,它作为超音速或高超音速风洞而受到注意,后来在迫切需要建立高雷诺数风洞的背景下,作为一种高雷诺数跨音速风洞而问世。 一、产生管风洞... 管风洞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下吹式风洞。它是西德格廷根大学Ludwieg(1955)首先提出的。起初,它作为超音速或高超音速风洞而受到注意,后来在迫切需要建立高雷诺数风洞的背景下,作为一种高雷诺数跨音速风洞而问世。 一、产生管风洞的背景 1.飞行雷诺数的提高与试验设备可达雷诺数的差距 对于气动力模拟来说,主要的模拟参数是飞行马赫数和雷诺数。但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贮气 下吹式风洞 雷诺数 路德维希管 高雷诺数风洞 REYNOLDS数 三速风洞 跨音速风洞 风洞模拟试验 风洞试验 飞行M数 飞行马赫数 地面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及测试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鹏 施宗城 +1 位作者 陈伟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总结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挡板、二元尖塔、分布粗糙元和格栅这几类模拟装置 ,在小、中、大三种类型风洞中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的特性 .除了纵向风场特性 ,还首次报道了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测得的横向和竖向风场的特... 总结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挡板、二元尖塔、分布粗糙元和格栅这几类模拟装置 ,在小、中、大三种类型风洞中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的特性 .除了纵向风场特性 ,还首次报道了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测得的横向和竖向风场的特性 ,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被动模拟 行人风环境探头 风洞模拟试验 风工程 纵向风场 横向风场 竖向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风环境模拟及其舒适性判断 被引量:9
9
作者 吴义章 李阳 齐常生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某些建筑布局会引起很强的局部风 ,带来不舒适的风环境问题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研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从大气边界层模拟、建筑模型风洞试验、风统计特性。
关键词 风环境 风洞模拟试验 舒适性 建筑布局 大气边界层模拟 风统计特性 局部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式集沙仪在地表输沙率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冬梅 图雅 李巨河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集沙仪是测定地表风沙流结构的关键设备。旋风分离器的收集率随土样粒径增大而提高,最高可达99%。在室内风洞模拟试验条件下,该集沙仪可精确测定在各种风速条件下的输沙率,并通过指数函数描述出输沙率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关系。裸地的输... 集沙仪是测定地表风沙流结构的关键设备。旋风分离器的收集率随土样粒径增大而提高,最高可达99%。在室内风洞模拟试验条件下,该集沙仪可精确测定在各种风速条件下的输沙率,并通过指数函数描述出输沙率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关系。裸地的输沙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20%、40%、50%覆盖度水平下的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则遵循递增-递减-平缓的变化规律。因此,旋风分离式集沙仪可收集不同高度的风蚀物,用于不同地表风蚀状况的对比分析,能为土壤风蚀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集沙仪 风洞模拟试验 输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流体力学2008年分类总目次
11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4,共5页
关键词 实验研究 风洞试验 风洞模拟试验 跨声速风洞 曾学军 PIV 程克明 目次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动力学学报》全年总目次
12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3-740,共8页
关键词 气动特性 空气动力特性 拟变分原理 数值研究 风洞试验 风洞模拟试验 多段翼型 JUN 高超声速进气道 侧向喷流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第4卷(1~6期)总目次
13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I0001-I0003,共3页
关键词 铁道科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陈秀方 钢筋混凝土梁 风洞试验 风洞模拟试验 自锚式悬索桥 目次 曾庆元 曾志 碳纤维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第45卷分类总目录
14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冷弯薄壁 题目 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柱 钢管混凝土框架 轴压性能 框架梁柱节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极限承载力试验 受力性能 物理性能 振动台试验 中长柱 组合梁 王元清 风洞试验 风洞模拟试验 冷成型钢 钢筋混凝土梁 《土木工程学报》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