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气连续泄漏扩散的风洞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3
1
作者 姜传胜 丁辉 +3 位作者 刘国梁 杜可 宣捷 赵汝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3,共6页
将重气连续泄漏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与SLAB重气扩散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剖析了重气连续扩散的特点 ,特别是风速对重气连续泄漏扩散的影响 。
关键词 重气 连续泄漏 风洞模拟实验 扩散模型 有毒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大型水电站泻洪水雾输送与扩散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维楣 刘红年 孙鉴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1-345,共5页
根据大气环境物理模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在南京大学NJU大气环境风洞中 ,实施了一项风洞模型实验 ,模拟对象是一个地处河谷山地的水电站坝址 ,旨在研究建坝前后的气流分布和变化以及水电站大坝泻洪水雾的输送与扩散范围 .实验结果表明 ... 根据大气环境物理模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在南京大学NJU大气环境风洞中 ,实施了一项风洞模型实验 ,模拟对象是一个地处河谷山地的水电站坝址 ,旨在研究建坝前后的气流分布和变化以及水电站大坝泻洪水雾的输送与扩散范围 .实验结果表明 :拟建水电站大坝会对坝址区流场有一定影响 ,但相当有限 ,垂直影响层高度约在 1.5倍坝高 ;水平范围则在 1km范围 .而摄录的示踪水雾图象显示水雾散布的影响范围则主要限于离站址 0 .5km范围内 .这些结果与已经进行的数值模拟的结果一致 .这样 ,一方面用现代先进的数码摄像和照相技术显示了水电站大坝泻洪水雾输送扩散的模拟图象 ,另一方面通过气流测量的结果也为数值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输送 环境风洞模拟实验 大气扩散 大型水电站 泻洪水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玉平 于云江 于志勇 《甘肃林业科技》 1994年第3期21-24,共4页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刘玉平,于云江,于志勇(兰州铁路局科研所)阻沙措施作为综合防沙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兰州铁路局管辖内沙害地区,广泛应用的阻沙措施有防沙栅栏、挡沙墙、防护林等。为了摸...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刘玉平,于云江,于志勇(兰州铁路局科研所)阻沙措施作为综合防沙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兰州铁路局管辖内沙害地区,广泛应用的阻沙措施有防沙栅栏、挡沙墙、防护林等。为了摸清这些措施的防风作用机理及防护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林 风洞模拟实验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配置防护林防风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琦 马瑞 +5 位作者 刘虎俊 刘淑娟 万翔 刘开琳 李菁菁 李学敏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测定了3种配置仿真防护林带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变化,分析其防风效能。结果表明:2种非均匀配置防护林带风速降低的观测点分别为84.61%和82.00%,而均匀结构防护林风速降低的测点只有74.61%。在水平方向,非均匀结构防...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测定了3种配置仿真防护林带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变化,分析其防风效能。结果表明:2种非均匀配置防护林带风速降低的观测点分别为84.61%和82.00%,而均匀结构防护林风速降低的测点只有74.61%。在水平方向,非均匀结构防护林的前高后低型配置的林带风速降低最大区域出现在林带后树高的2~4倍和林带前1.5~2倍树高范围,有2个风速明显降低区;前低后高型仿真防护林则在树高的1~2倍,而均匀结构林带的风速降低区在林带后树高的4~5倍范围。在垂直方向,前高后低型林带的风速降低最大区域为树高0.5~1倍树高范围,前低后高型林带的风速降低最大区域在0.5~0.75倍树高范围,均匀型林带的风速降低率较大区域高度为0.75~1倍树高范围。防护林组成前高(3行)后低(3行)非均匀配置防护林的防风效能相对均匀结构较大,是一种相对较优的防护林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配置 非均匀 风速 防风效能 风洞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湾核电厂址大气弥散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仁太 乔清党 +2 位作者 郝宏伟 郭占杰 张茂栓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14,共9页
介绍了田湾核电工程复杂地形厂址地区山体对流动和扩散影响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果。该实验以厂址为中心应用 X型热线探头探测了不同风向下的平均流和湍流结构。用乙烯示踪扩散实验法研究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 介绍了田湾核电工程复杂地形厂址地区山体对流动和扩散影响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方法和结果。该实验以厂址为中心应用 X型热线探头探测了不同风向下的平均流和湍流结构。用乙烯示踪扩散实验法研究复杂地形污染物扩散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估算复杂地形扩散参数的经验方法 ,还给出了一个估算复杂地形大气扩散的模式 ,该模式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验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风洞模拟实验 田湾核电厂 厂址选择 辐射防护 大气弥散 污染物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尘的风洞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季 高永 +1 位作者 刘艳萍 付晓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依据相似性理论,采用风洞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内不同位置降尘量分布规律是第二条林带后或第二网格内降尘量最多,然后依次减少...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依据相似性理论,采用风洞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内不同位置降尘量分布规律是第二条林带后或第二网格内降尘量最多,然后依次减少。在同一网格内风速低时,从网格的前端到后端降尘量在逐渐增加;风速高时,网格中间降尘量少,两端降尘量多。从每一点的绝对降尘量来看,网格的前端是高风速降尘量大于低风速,中间往后是低风速的降尘量大于高风速降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量 近地表 风速 沙尘 网格 分布规律 林带 降解 风洞模拟实验 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电视塔气动弹性风洞模拟试验
7
作者 魏庆鼎 陈军 +1 位作者 杜向东 张伯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7,共8页
按照空气动力弹性相似性准则设计了中央电视塔准仿气动弹性模型,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应用应变仪测定了塔根部的动态弯矩,利用光纤-光点摄影摄像法测定了塔楼和天线顶端的风振运动轨迹,从而得到了中央电视塔对风响应的有... 按照空气动力弹性相似性准则设计了中央电视塔准仿气动弹性模型,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应用应变仪测定了塔根部的动态弯矩,利用光纤-光点摄影摄像法测定了塔楼和天线顶端的风振运动轨迹,从而得到了中央电视塔对风响应的有关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塔 空气动力弹性 风洞模拟实验 结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屈建军 凌裕泉 +3 位作者 刘贤万 雷加强 李芳 于志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通过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野外监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A字形尼龙网栅栏防沙体系 ,不仅具有阻沙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导沙功能 ,扩展了栅栏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戈壁风沙的防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尼龙网栅栏兼有疏透... 通过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野外监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的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A字形尼龙网栅栏防沙体系 ,不仅具有阻沙功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导沙功能 ,扩展了栅栏的应用范围 ,同时也为戈壁风沙的防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尼龙网栅栏兼有疏透和通风两种形式 ,是一种比木质栅栏更优良的防沙材料 .其最佳孔隙度为 4 0 %~ 4 5 % ,保护区达 30 H以上 ,积沙效率在中速时超过70 % ,在特大风时也超过 5 0 % .尼龙网栅栏具有导沙性能 ,其临界角为 4 5°,如果超过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网栅栏 防沙效应 风洞模拟实验 防沙工程 积沙效率 导沙效率 风沙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最雄 张虎元 王旭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7,共17页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李最雄,张虎元,王旭东一、前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境内,遗存下许多古代土建筑遗址,如著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西安近郊的半坡村和甘肃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李最雄,张虎元,王旭东一、前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境内,遗存下许多古代土建筑遗址,如著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西安近郊的半坡村和甘肃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以及甘肃安西县的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墙 现场试验 加固效果 破城子 干密度 遗址 喷涂 低密度 风洞模拟实验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气象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1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气象学 中国环境 风洞模拟实验 扩散参数 大气污染事件 环境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院 初期扩散 污染物扩散 科学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