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维振动特性辨识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孙晨晋
周孟德
+4 位作者
任宇航
张新雨
赵麒
闫欢欢
刘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6,共9页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正弦扫频-频谱细化-频响函数”振动特性辨识方法,并依据辨识结果建立了振动状态估计模型,将其引入控制闭环形成了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最后开展了脉冲响应试验与锤击试验,并对比了传统方法与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的抑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俯仰、偏航维度频率响应辨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4 0 g/V、0.007 5 g/V;且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将俯仰、偏航维度的等效阻尼比分别提升了1.48倍、3.00倍,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模型
-支撑
系统
多维振动特性
辨识方法
振动状态估计
模型
基于辨识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压电陶瓷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抑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壮
周孟德
+3 位作者
温正权
唐琳琳
王琴琴
刘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5,共6页
为达到在脉动气流激励下抑制风洞模型振动的目的,该文提出了基于压电陶瓷作动器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洞模型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风洞模型系统振动特性,建立了内嵌式压电陶瓷作动器的主动振动控制系统,通过模型...
为达到在脉动气流激励下抑制风洞模型振动的目的,该文提出了基于压电陶瓷作动器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洞模型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风洞模型系统振动特性,建立了内嵌式压电陶瓷作动器的主动振动控制系统,通过模型质心加速度推算出压电陶瓷作动器期望输出抑振力。然后,建立了压电陶瓷作动器期望输出抑振力-激励电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实时解算加速度为激励电压的控制方法。最后,通过地面试验对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在锤击试验中,振动加速度衰减时间相比于压电方程线性控制时减小了54.46%,系统阻尼比增大了1.58倍,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型系统
主动振动控制
压电陶瓷作动器
迟滞特性
神经网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维振动特性辨识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孙晨晋
周孟德
任宇航
张新雨
赵麒
闫欢欢
刘巍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基金(2018YFA0703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5543,52125504)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22M71059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TQ0056)。
文摘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正弦扫频-频谱细化-频响函数”振动特性辨识方法,并依据辨识结果建立了振动状态估计模型,将其引入控制闭环形成了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最后开展了脉冲响应试验与锤击试验,并对比了传统方法与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的抑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俯仰、偏航维度频率响应辨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4 0 g/V、0.007 5 g/V;且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将俯仰、偏航维度的等效阻尼比分别提升了1.48倍、3.00倍,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风洞
模型
-支撑
系统
多维振动特性
辨识方法
振动状态估计
模型
基于辨识的控制
Keywords
wind tunnel model-support system
multidimension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method
vibration state estimation model
identification-based control
分类号
V214.3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压电陶瓷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抑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壮
周孟德
温正权
唐琳琳
王琴琴
刘巍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8YFA0703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21064)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青年拔尖人才基金资助项目(XLYC1807086)。
文摘
为达到在脉动气流激励下抑制风洞模型振动的目的,该文提出了基于压电陶瓷作动器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洞模型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风洞模型系统振动特性,建立了内嵌式压电陶瓷作动器的主动振动控制系统,通过模型质心加速度推算出压电陶瓷作动器期望输出抑振力。然后,建立了压电陶瓷作动器期望输出抑振力-激励电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实时解算加速度为激励电压的控制方法。最后,通过地面试验对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在锤击试验中,振动加速度衰减时间相比于压电方程线性控制时减小了54.46%,系统阻尼比增大了1.58倍,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风洞模型系统
主动振动控制
压电陶瓷作动器
迟滞特性
神经网络
模型
Keywords
wind tunnel model system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piezoelectric ceramic actuator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
neural network model
分类号
TN3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M28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维振动特性辨识与试验研究
孙晨晋
周孟德
任宇航
张新雨
赵麒
闫欢欢
刘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压电陶瓷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抑振研究
姚壮
周孟德
温正权
唐琳琳
王琴琴
刘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