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高分辨率业务化风暴潮模式的业务化预报检验 被引量:21
1
作者 董剑希 付翔 +2 位作者 吴玮 赵联大 于福江 《海洋预报》 2008年第2期11-17,共7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了中国海高分辨率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模式在水平分辨率和网格的嵌套方面都较以往的业务化模式有改进和提高。自2003年起将模式投入业务化运行以来,连续三年共对11个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跟踪预报,并将数值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了中国海高分辨率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模式在水平分辨率和网格的嵌套方面都较以往的业务化模式有改进和提高。自2003年起将模式投入业务化运行以来,连续三年共对11个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跟踪预报,并将数值预报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对比。本文将对预报模式三年来的预报结果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高分辨率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稳态Kalman滤波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福江 张占海 林一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5,共10页
利用Kalman滤波资料同化技术将海洋站水位观测资料融入二维线性风暴潮模式中 ,研制具有资料同化能力的风暴潮预报模式 ,改进风暴潮模式计算结果 .通过在风暴潮模式的动量方程中加入模式噪声项来修正模式本身和气象强迫力的不确定性 .确... 利用Kalman滤波资料同化技术将海洋站水位观测资料融入二维线性风暴潮模式中 ,研制具有资料同化能力的风暴潮预报模式 ,改进风暴潮模式计算结果 .通过在风暴潮模式的动量方程中加入模式噪声项来修正模式本身和气象强迫力的不确定性 .确定性模式的输出通过带有观测噪声的观测方程与可利用的海洋站的潮位观测资料联系起来 .假定初始的模式噪声和观测噪声满足均值为 0的高斯分布 ,用迭代法得到计算区域的状态向量的稳态Kalman滤波 ,进而得到风暴潮模式输出的最优线性校正结果 .利用这种资料同化技术 ,对 1 956年发生在东海的一次强风暴潮过程进行了后报试验 ,结果表明 ,该同化方法对短期风暴潮水位后 (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风暴潮模式 KALMAN滤波 资料同化技术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man滤波风暴潮数值预报四维同化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于福江 张占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Kalman滤波在风暴潮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特别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发展的一些在实际中可行的次优化Kalman滤波算法。并通过一个稳态Kalman滤波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的实例表明,使用资料同化可以明显改进风... 本文首先介绍了Kalman滤波在风暴潮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特别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发展的一些在实际中可行的次优化Kalman滤波算法。并通过一个稳态Kalman滤波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的实例表明,使用资料同化可以明显改进风暴潮后报结果;资料同化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预报初始场,对风暴潮的短期预报有较明显的改进。一旦没有资料同化到模式中去,预报结果很快接近确定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模式 KALMAN滤波 数值预报 资料同化 协方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福建沿岸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莉 商少平 +1 位作者 谢燕双 张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福建沿岸的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FETSCM),模式采用三角网格,在福建沿岸平均网格分辨率为1 km,最高500 m.利用福建沿岸6个潮位站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天文潮模拟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5个站位平...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适用于福建沿岸的天文潮-风暴潮耦合预报模式(FETSCM),模式采用三角网格,在福建沿岸平均网格分辨率为1 km,最高500 m.利用福建沿岸6个潮位站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天文潮模拟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5个站位平均绝对误差为22 cm;31场历史台风期间6个站位风暴潮后报模拟误差为24 cm;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总水位的平均极值误差为20 cm,表明该耦合预报模式对福建沿岸的台风灾害预警有较好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有限元 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模式 数值计算 福建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邬惠明 高清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9,共9页
设计两个模拟台风,以北上型台风路径对东海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高桥水文站的风暴潮计算结果,分析了台风引起的最大增水及出现时间对台风中心经度、纬度、中心气压和最大风圈半径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最大风暴增水... 设计两个模拟台风,以北上型台风路径对东海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高桥水文站的风暴潮计算结果,分析了台风引起的最大增水及出现时间对台风中心经度、纬度、中心气压和最大风圈半径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最大风暴增水的数值对台风中心纬度并不敏感,对台风中心气压、最大风圈半径有一定的敏感,但也并不显著,而对台风中心经度最为敏感。最大增水出现的时间则对台风中心气压、最大风圈半径并不敏感,对台风中心经度和纬度较为敏感,尤其是纬度最为显著。在设计的两种模拟台风中,最大增水出现的时间表现出对台风中心纬度以及台风移速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 敏感性 最大风暴增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风暴潮概况及温带风暴潮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6
作者 吴少华 王喜年 +2 位作者 戴明瑞 宋珊 马毓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4,共7页
分析研究表明 ,天津沿海是世界上风暴潮最频发区和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风暴潮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除夏季有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外 ,春、秋、冬季均有灾害性温带风暴潮发生 .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二维风暴潮模式 ,对 1 96 9年 4月 2 3日引起... 分析研究表明 ,天津沿海是世界上风暴潮最频发区和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风暴潮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除夏季有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外 ,春、秋、冬季均有灾害性温带风暴潮发生 .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二维风暴潮模式 ,对 1 96 9年 4月 2 3日引起渤海最大温带风暴增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对风场和增水过程的计算结果验证表明 ,该模式可用于温带风暴潮的工程计算 ,并且只要依据文中方法计算出预报气压场和风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风暴潮 渤海 二维风暴潮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印度洋天气和风暴潮预报系统的初步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毅能 彭世球 +3 位作者 周峰华 朱宇航 王东晓 亢振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61-369,共9页
东印度洋天气和风暴潮实时预报系统(EPMEF_EIO)由区域大气模式和区域风暴潮模型组成,每天实时运行4次.大气初边场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全球预测系统(GFS),通过区域嵌套得到印度洋-东印度洋-斯里兰卡区域的3 d预报结果.大气... 东印度洋天气和风暴潮实时预报系统(EPMEF_EIO)由区域大气模式和区域风暴潮模型组成,每天实时运行4次.大气初边场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全球预测系统(GFS),通过区域嵌套得到印度洋-东印度洋-斯里兰卡区域的3 d预报结果.大气模式的10 m预报风场驱动风暴潮模式,得到东印度洋-斯里兰卡区域的潮汐和风暴潮3 d预报结果.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斯里兰卡站气象塔观测数据、最优台风路径数据和科伦坡水位站数据对比,发现模式预报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较观测值偏小,气温总体RMSE为1.26℃,相关系数为0.8,相对湿度的总体RMSE为7.0%,相关系数为0.7;模式预报风速以整体偏大为主,总体RMSE为2.3 m/s,相关系数为0.65;模式预报风向能把握主要的变化趋势,RMSE在20°~32°之间,相关系数约0.65;模式24、48和72 h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110.5、166.4和181.0 km.此外,模式水位预报的RMSE为0.035 m,占最大振幅约5%,与观测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这说明了模式可以用于预报潮汐和风暴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印度洋 预报系统 大气模式 风暴潮模式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风暴潮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8
作者 付翔 董剑希 +2 位作者 马经广 仉天宇 于福江 《海洋预报》 2009年第4期68-75,共8页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是12年来袭击粤西最强的台风,由于它移动速度快、登陆强度强,给粤西沿海带来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珠江口至阳江一带有多个潮位站的高潮位超过历史极值。本文根据珠江口、粤西、雷州半岛等几个潮位...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是12年来袭击粤西最强的台风,由于它移动速度快、登陆强度强,给粤西沿海带来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珠江口至阳江一带有多个潮位站的高潮位超过历史极值。本文根据珠江口、粤西、雷州半岛等几个潮位站资料探讨了"黑格比"台风的风暴增水特征;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的风暴潮集合预报模式对本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814台风 风暴增水特征 风暴潮集合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MAMS)及其业务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春霞 赵中阔 +2 位作者 袁金南 温冠环 毕雪岩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0-899,共10页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建立的南海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MAMS)框架、系统中各模式特点以及针对模式所做的改进工作;并基于广东省沿海浮标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系统中各个专业模式预报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从...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建立的南海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MAMS)框架、系统中各模式特点以及针对模式所做的改进工作;并基于广东省沿海浮标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系统中各个专业模式预报性能。得到如下结论:(1)从给出的统计检验和技巧评分来看,区域海浪模式逐年改进,具有一定预报能力;区域海浪模式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海浪模式相比,前者预报技巧TS评分大于后者;(2)实测海表温度的同化明显改进了区域海洋环流模式对海表温度的预报,检验结果显示海表温度预报与浮标观测海表温度相关系数在0.7左右,通过了α=0.01显著性检验;(3)将基于广东茂名科学试验基地得到的拖曳系数计算方案引入风暴潮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风暴潮模式对强台风"威马逊"风暴增水预报,2013—2015年6个风暴潮模式预报检验显示,模式可以提前20 h以上给出最大风暴增水预报,而且最大风暴增水预报与实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数值预报 海浪模式 风暴潮模式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