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梳理及组织特征探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毛华松
梁斐斐
熊瑞迪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27-33,共7页
区域城镇风景特征与自然基底、历史进程、产业、人文等密切相关,梳理传统城镇风景要素及其空间分布、组织特征,对当代语境下的地域性城镇风景体系重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川江流域城镇地处峡江地带,属典型的山地城镇,加之受悠久...
区域城镇风景特征与自然基底、历史进程、产业、人文等密切相关,梳理传统城镇风景要素及其空间分布、组织特征,对当代语境下的地域性城镇风景体系重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川江流域城镇地处峡江地带,属典型的山地城镇,加之受悠久的演进历程和地域多元文化影响,其城镇风景极具历史及地方性特征。通过对方志、文集、诗歌等文字记载和相关图画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图文对照分析,梳理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数量、类型及位置分布;同时借助HGIS技术对城镇古代舆图、城图等进行地理信息的空间表达。归纳宏观视域下风景分布与山水构架的耦合关系,以及城镇及周边视域下城镇与风景互为补充和参照的融合关系。为构建多元的城镇风景要素、强化地方山水格局、促进城镇与风景协同发展等提供研究方法探究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园林
传统城镇
风景
川江流域
风景要素
组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要素的运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欣宇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期64-65,共2页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具有美化和净化环境的效果。分析了园林绿化中风景要素的重要价值,包括美化环境、节约绿化成本、增加绿化的艺术性等。同时,提出了运用风景要素的措施,包括注重风景的多元化融合,注重色调和人...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具有美化和净化环境的效果。分析了园林绿化中风景要素的重要价值,包括美化环境、节约绿化成本、增加绿化的艺术性等。同时,提出了运用风景要素的措施,包括注重风景的多元化融合,注重色调和人文要素的应用,注重艺术性和功能性,注重乡土元素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风景要素
乡土元素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影响作用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华敏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城市热岛现象严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对风景园林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营造,能够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保持人体舒适温度,可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本文以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从...
城市热岛现象严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对风景园林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营造,能够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保持人体舒适温度,可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本文以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水体、植物、铺装材料和地形等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小气候的关系。总结出水体、植物、铺装材料、地形等景观要素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园林
要素
城市
小气候
气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抚育模式对侧柏游憩林风景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汪平
邢长山
+2 位作者
贾黎明
温静
贠小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92,共8页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B1,B2,B3)中的B1较B2和B3效果更好;3)综合考虑抚育的效应及持续时间,认为阴坡林分更适合采用A3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0%+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为2年;阳坡林分更适合采用B1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5%+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至少为4年。从森林美学角度提出的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可为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的抚育决策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林
抚育模式
抚育间隔期
SBE法
喜好度
风景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风景城市形成及发展模式初探——以杭州、桂林为例
5
作者
郑心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6,共6页
以我国风景城市为讨论对象 ,着重分析了我国风景城市的形成机理 ,指出城市与风景要素构成的“共生关系”是我国风景城市得以形成和特色得以延续的关键。在总结、评价我国风景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风景城市的发展模式 ,对今...
以我国风景城市为讨论对象 ,着重分析了我国风景城市的形成机理 ,指出城市与风景要素构成的“共生关系”是我国风景城市得以形成和特色得以延续的关键。在总结、评价我国风景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风景城市的发展模式 ,对今后风景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以求促进我国风景城市的健康发展 ,并对一般城市的规划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模式
风景
城市
风景要素
杭州市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景观视觉感知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为例
被引量:
3
6
作者
刘思雨
宋希法
王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9,共8页
基于多人群视觉感知视角,以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为研究对象,借助眼动试验、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稳健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风景要素、风景结构与视觉感知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提取出“小起伏农田植被景观”等6类基础风景类型,发现起伏度、农...
基于多人群视觉感知视角,以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为研究对象,借助眼动试验、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稳健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风景要素、风景结构与视觉感知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提取出“小起伏农田植被景观”等6类基础风景类型,发现起伏度、农田(梯田、园地)作为重要的风景要素对人群视觉感知具有直接作用,贡献率为9.45%、7.05%;“农田与起伏度”“农田与建筑”作为风景主体结构时对人群视觉感知具有更强烈的作用力,贡献率为28.53%、28.22%。结合基础风景类型的分布情况,可知高美景度风景区域主要位于地形起伏度35~118 m,植被覆盖度为18%~60%,以梯田农业景观为主,以聚落景观为重要视觉焦点。研究认为保护、应用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要素及结构,解析其中的形态韵律与作用关系,有益于推进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保护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视觉感知特征
眼动实验
风景要素
风景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梳理及组织特征探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毛华松
梁斐斐
熊瑞迪
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处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27-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宋代城市风景的营建机制及空间模式研究”(编号5187808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峡库区‘文化空间’的生成机制及再生利用研究”(编号2016M6007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宋代城市风景的文化生成机制研究”(编号18YJA770008)~~
文摘
区域城镇风景特征与自然基底、历史进程、产业、人文等密切相关,梳理传统城镇风景要素及其空间分布、组织特征,对当代语境下的地域性城镇风景体系重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川江流域城镇地处峡江地带,属典型的山地城镇,加之受悠久的演进历程和地域多元文化影响,其城镇风景极具历史及地方性特征。通过对方志、文集、诗歌等文字记载和相关图画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图文对照分析,梳理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数量、类型及位置分布;同时借助HGIS技术对城镇古代舆图、城图等进行地理信息的空间表达。归纳宏观视域下风景分布与山水构架的耦合关系,以及城镇及周边视域下城镇与风景互为补充和参照的融合关系。为构建多元的城镇风景要素、强化地方山水格局、促进城镇与风景协同发展等提供研究方法探究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风景
园林
传统城镇
风景
川江流域
风景要素
组织特征
Keywords
landscape town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urban landscape
Chuanjiang River Basin
landscape elements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要素的运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欣宇
机构
大庆市大同区园林绿化管理站
出处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期64-65,共2页
文摘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具有美化和净化环境的效果。分析了园林绿化中风景要素的重要价值,包括美化环境、节约绿化成本、增加绿化的艺术性等。同时,提出了运用风景要素的措施,包括注重风景的多元化融合,注重色调和人文要素的应用,注重艺术性和功能性,注重乡土元素等方面。
关键词
园林绿化
风景要素
乡土元素
艺术性
分类号
TU98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影响作用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华敏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文摘
城市热岛现象严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对风景园林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营造,能够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保持人体舒适温度,可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本文以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水体、植物、铺装材料和地形等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小气候的关系。总结出水体、植物、铺装材料、地形等景观要素对小气候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风景
园林
要素
城市
小气候
气候效应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抚育模式对侧柏游憩林风景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汪平
邢长山
贾黎明
温静
贠小琴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共青林场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92,共8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项目(SYSBL2009)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006066000070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建设项目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CXYBL2008-2010)
文摘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B1,B2,B3)中的B1较B2和B3效果更好;3)综合考虑抚育的效应及持续时间,认为阴坡林分更适合采用A3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0%+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为2年;阳坡林分更适合采用B1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5%+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至少为4年。从森林美学角度提出的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可为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的抚育决策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游憩林
抚育模式
抚育间隔期
SBE法
喜好度
风景要素
Keywords
recreational forest
tending regime
tending interval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preference degree
scenic factor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风景城市形成及发展模式初探——以杭州、桂林为例
5
作者
郑心舟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6,共6页
文摘
以我国风景城市为讨论对象 ,着重分析了我国风景城市的形成机理 ,指出城市与风景要素构成的“共生关系”是我国风景城市得以形成和特色得以延续的关键。在总结、评价我国风景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风景城市的发展模式 ,对今后风景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以求促进我国风景城市的健康发展 ,并对一般城市的规划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发展模式
风景
城市
风景要素
杭州市
桂林市
Keywords
scenic city
landscape factors
city
Hangzhou
Guilin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景观视觉感知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为例
被引量:
3
6
作者
刘思雨
宋希法
王玏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农业农村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9,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662021JC002)。
文摘
基于多人群视觉感知视角,以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为研究对象,借助眼动试验、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稳健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风景要素、风景结构与视觉感知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提取出“小起伏农田植被景观”等6类基础风景类型,发现起伏度、农田(梯田、园地)作为重要的风景要素对人群视觉感知具有直接作用,贡献率为9.45%、7.05%;“农田与起伏度”“农田与建筑”作为风景主体结构时对人群视觉感知具有更强烈的作用力,贡献率为28.53%、28.22%。结合基础风景类型的分布情况,可知高美景度风景区域主要位于地形起伏度35~118 m,植被覆盖度为18%~60%,以梯田农业景观为主,以聚落景观为重要视觉焦点。研究认为保护、应用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要素及结构,解析其中的形态韵律与作用关系,有益于推进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保护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视觉感知特征
眼动实验
风景要素
风景
结构
Keywords
rural landscape
visual perception characteristics
eye movement experiment
landscape element
landscape structure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江流域传统城镇风景要素梳理及组织特征探究
毛华松
梁斐斐
熊瑞迪
《风景园林》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要素的运用
张欣宇
《现代园艺》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风景园林要素对小气候影响作用分析
胡华敏
《现代园艺》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抚育模式对侧柏游憩林风景质量的影响
汪平
邢长山
贾黎明
温静
贠小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风景城市形成及发展模式初探——以杭州、桂林为例
郑心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乡村景观视觉感知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紫鹊界龙普梯田群为例
刘思雨
宋希法
王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