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1
作者 张敏 富尔雅 +2 位作者 王蕾 吴妍 张俊玲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8期193-194,197,200,共4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东北林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为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教学模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润物细无...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东北林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为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教学模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BOPPPS教学模型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 一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双万计划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究
2
作者 张敏 富尔雅 +2 位作者 曹阳 杨眉 张俊玲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6期175-177,共3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为例,聚焦“双万计划”,结合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特征,从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思政教育、优化教学设计、更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6个方面介绍了... 以东北林业大学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为例,聚焦“双万计划”,结合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特征,从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思政教育、优化教学设计、更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6个方面介绍了该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措施和实施路径,为丰富风景园林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成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万计划 混合式一流课程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高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本科课程内容比较研究——基于国内11所具有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点高校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张劼 李凤仪 +4 位作者 孙迎坤 张颖 董欣冉 邵明浩 周春玲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2期164-166,共3页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8个核心知识领域之一,其课程内容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通过对国内11所具有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点高校的调研与比较,分别从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内容广度、课程内容特色3个方面,分析了...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8个核心知识领域之一,其课程内容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通过对国内11所具有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点高校的调研与比较,分别从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内容广度、课程内容特色3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本科课程内容的特点,探讨了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遗产 保护与利用 课程内容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考古的重庆金碧山风景遗产阐释与保护研究
4
作者 罗评 汤思琦 +1 位作者 覃远 毛华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9,共8页
风景遗产作为城市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对于自然与文化要素具有统筹作用,是文化遗产整体性与系统性保护的空间锚点。以具有形胜风景遗产典型性的重庆金碧山为例,以内外相连、古今一体的景观考古作为研究方法,基于“信息构建-空间还原-文... 风景遗产作为城市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对于自然与文化要素具有统筹作用,是文化遗产整体性与系统性保护的空间锚点。以具有形胜风景遗产典型性的重庆金碧山为例,以内外相连、古今一体的景观考古作为研究方法,基于“信息构建-空间还原-文化分析”的研究路径,进行了金碧山风景遗产信息提取、空间还原与演变梳理,归纳、阐释了其山水秩序、功能结构、支撑系统及其文化过程。剖析了金碧山风景遗产山水高地意象消解、空间关联断裂、保护规划片段化等危机,总结了景观考古在风景遗产价值阐释、保护对象识别与保护认知上的意义与作用。这在风景遗产价值与特征的进一步揭示,以及风景遗产阐释研究的景观考古方法示范方面,对于推动风景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阐释与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遗产 景观考古学 遗产阐释 整体性保护 金碧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构建策略——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晓岚 李哲惠 《风景园林》 2020年第S02期12-17,共6页
知识是教师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教师团队配置、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双一流""新工科"建设新要求的必经之路。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通过梳理遗产保护的... 知识是教师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教师团队配置、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双一流""新工科"建设新要求的必经之路。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通过梳理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剖析新时期教学任务与存在问题,在学科基础平台(T-M-C)建设的前提下,探索多元融合的方式,提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中国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培养专业人才,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知识共同体 教学团队 知识库 南京林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专业遗产保护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索
6
作者 李果 焦一卓 邢文 《广东园林》 2023年第4期94-97,共4页
对风景园林遗产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然而,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作为未来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人才,普遍存在对遗产的属性理解浅显、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够和保护经验缺乏的问题。通过剖析问题成因,并结合风景园林... 对风景园林遗产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然而,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作为未来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人才,普遍存在对遗产的属性理解浅显、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够和保护经验缺乏的问题。通过剖析问题成因,并结合风景园林遗产的自然和文化基本属性特征与课程知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目标。然后,从遗产保护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方面,探讨了显性和隐性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保护:文化景观与美国的风景园林行业 被引量:10
7
作者 丹尼尔.纳德切克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3,共5页
美国对历史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在持续上升,保护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这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许多研究和实践的机会;同时,这一领域也尤其需要风景园林行业的介入,因为它是历史、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的融合。从美国历史景观保护... 美国对历史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在持续上升,保护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这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许多研究和实践的机会;同时,这一领域也尤其需要风景园林行业的介入,因为它是历史、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的融合。从美国历史景观保护的演变、人类学景观保护、乡土景观保护、景观保护中的遗产和自然系统以及与景观保护与现实经济发展的关联等方面阐述了这一道理,并介绍了乔治亚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做的相关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本科课程教学案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隽宇 陈康富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2期72-77,共6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的应用探索,一方面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观念,重视文化遗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课程教学的应用探索,一方面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观念,重视文化遗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在分析GIS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关系的基础上,讨论GIS技术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并通过文化遗产廊道实践教学案例说明GIS技术应用在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探讨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GIS技术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聊城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彤 于守超 《现代园艺》 2022年第6期165-167,共3页
近年来,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已经渐渐成为阻碍我国继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经过国内外相关实践证明,在设计与建设城市景观的过程中融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能扩展保护和利用城市文化遗产的思路,同时有利于... 近年来,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已经渐渐成为阻碍我国继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经过国内外相关实践证明,在设计与建设城市景观的过程中融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能扩展保护和利用城市文化遗产的思路,同时有利于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城市文化遗产,深入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密切联系,以聊城市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为例,探讨风景园林视角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风景园林 设计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永续的未来:园林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青萍 《园林》 2024年第2期2-3,共2页
自1982年《佛罗伦萨宪章》提出“历史园林”的概念以来,针对园林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随着《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修订与实施,以及对园林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价值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独到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园林... 自1982年《佛罗伦萨宪章》提出“历史园林”的概念以来,针对园林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随着《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修订与实施,以及对园林遗产的保护、修复和价值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独到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园林遗产保护主要针对静态的园林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具体涉及保护、修复与监测预警三个方面。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大多数项目侧重于“抢救性保护”,并以地方园林及绿化管理机构为主导,缺少系统性的保护,公众参与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园林遗产朝着更加体系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遗产 绿化管理 历史园林 世界遗产公约 公众参与 操作指南 监测预警 保护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视角下上海城市历史公园保护管理方法研究
11
作者 戴代新 张宜湄 陈敏思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城市历史公园作为历史记忆与年代信息的载体,现亦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兼具公众服务功能。然而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城市历史公园常面临着遗产特性消失、公众感知降低等问题,难以平衡保护与发展的需求。随着新时代城市建设的转型,城市历史公... 城市历史公园作为历史记忆与年代信息的载体,现亦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兼具公众服务功能。然而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城市历史公园常面临着遗产特性消失、公众感知降低等问题,难以平衡保护与发展的需求。随着新时代城市建设的转型,城市历史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亟须转向遗产保护视角。通过访谈上海城市历史公园管理人员并进行质性分析可知,当前城市历史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围绕着“动态监测、修复维护、景观优化、文化建设”四项核心内容,存在信息资料保存不善、管理制度规范不明、修缮技术支撑不够和历史价值宣传不足等主要问题。随着视角转变,城市历史公园的保护管理应更加注重保护与管理的动态过程和循环的全周期性,从“遗产调查、动态监测、评估分析、实施处置、遗产解说”五个环节建立起全过程保护管理工作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保护管理 城市历史公园 信息流 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仲轩 陈凤仪 +1 位作者 黄予欣 周曦曦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3期31-32,共2页
我国对于遗产廊道的研究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从景观视角下分析文化遗产,简要概括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景观视角下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阐述文化遗产的空间、时间及文化属性,总结遗产廊道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 我国对于遗产廊道的研究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从景观视角下分析文化遗产,简要概括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景观视角下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阐述文化遗产的空间、时间及文化属性,总结遗产廊道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类课程“传统园林技艺”慕课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雪 李自若 高伟 《广东园林》 2022年第3期31-34,共4页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类课程“传统园林技艺”面向设计实践类专业人才,从知识、能力与素养方面开展园林匠作技艺文化遗产的熏陶与培养,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慕课(MOOC)建设解决线下教学组织协调难的问题...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类课程“传统园林技艺”面向设计实践类专业人才,从知识、能力与素养方面开展园林匠作技艺文化遗产的熏陶与培养,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高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慕课(MOOC)建设解决线下教学组织协调难的问题,让学生以更为具体可感的方式直观体验园林匠作技艺遗产,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留下记录并扩大教学影响力与辐射面。课程从教学主体、内容与形式进行改革,以岭南园林匠作技艺体系为主要内容与载体,以高校教师理论讲解与技艺传承人实操演示相结合,并在应用中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类课程 传统园林技艺 慕课 建设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辉辉 韩炳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遗产区...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传统中轴线 园林绿地 历史遗产价值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中国风景园林”专类遗产体系刍议——以园林遗产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63,共6页
风景园林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其行业实践涵盖园林、城乡景观、风景名胜区等,具体到历史性遗存,中国古代造园体系与近现代园林的优秀代表实例丰富。然而,在遗产保护领域,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传统文物保护体系中的重要门类,但其丰富内涵尚未... 风景园林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其行业实践涵盖园林、城乡景观、风景名胜区等,具体到历史性遗存,中国古代造园体系与近现代园林的优秀代表实例丰富。然而,在遗产保护领域,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传统文物保护体系中的重要门类,但其丰富内涵尚未得到完全反映,且传统文物保护体系也不能完全满足园林保护的特定技术要求。试以近年涌现的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遗产等遗产门类为参照,以中国园林具备的专类遗产基本条件为例,分析建立“中国风景园林”专类遗产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探讨“中国风景园林遗产名录的代表性园林”的评选维度和方向,以期为以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风景园林遗产的更好保护提供研究探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物保护体系 专类遗产体系 中国风景园林遗产 中国重点园林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古迹遗产预防性保护策略及技术实践研究与启示——以莱顿城堡为例
16
作者 郑静 闫树睿 陈顺和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荷兰古迹遗产预防性保护具有高效和条理化的保护管理模式,策略与技术实施要点主要体现在:保护组织架构与法规体系的政策指引,专业技术与监测团队建设支撑,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日常照管,高效的古迹信息化维护诊断管理系统建设,遗产本体与环... 荷兰古迹遗产预防性保护具有高效和条理化的保护管理模式,策略与技术实施要点主要体现在:保护组织架构与法规体系的政策指引,专业技术与监测团队建设支撑,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日常照管,高效的古迹信息化维护诊断管理系统建设,遗产本体与环境风险的保护研究与实践,推广遗产教育与公众化参与机制等方面。总结对比我国与荷兰的状况,为我国遗产预防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迹遗产 预防性保护 古迹管理 监测与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敏 《南方农业》 2024年第9期251-253,264,共4页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生态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高效施工设备与技术应用不足、生态材料应用与管理落后、景观施工精细化操作不足、施...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生态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存在的高效施工设备与技术应用不足、生态材料应用与管理落后、景观施工精细化操作不足、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执行力弱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效施工设备与技术应用、推广生态材料的先进应用与管理方法、提高景观施工的精细化操作水平、加强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的执行与监管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景园林 施工技术 精细化管理 生态保护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我们共同的遗产 兼论风景园林学的未来
18
作者 赵智聪 《风景园林》 2015年第4期125-126,共2页
求学风景园林10余年,我逐渐更多的接触到风景区规划和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实践项目,所看到的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大多集中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这一分支。在这一领域中,既有从古至今积淀的智慧和文明,也有前辈学者在保护实... 求学风景园林10余年,我逐渐更多的接触到风景区规划和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实践项目,所看到的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大多集中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这一分支。在这一领域中,既有从古至今积淀的智慧和文明,也有前辈学者在保护实践方面的努力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风景区规划 园林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格局识别
19
作者 廖常左 李睿达 吴彦灵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的精细化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助力实现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方法】以元阳县为研究对象,整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 【目的】构建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哈尼梯田的精细化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助力实现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方法】以元阳县为研究对象,整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和景观连通性分析识别生态源地,结合生境质量倒数构建生态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及节点,构建其生态安全格局,提出整体性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结果】1)元阳县共有180个生态源地,面积为552.8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4.98%,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县国有林场,是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区和敏感区。2)识别323条生态廊道,长度为717.93 km,保障生态源地间的连通性;识别生态夹点91个,总面积为5.49 km^(2),多位于生态廊道间,是未来优先保护区域;生态障碍点100个,总面积为3.45 km^(2),位于生态廊道周边或生态源地边缘,据此划分不同级别的未来重点修复区域。【结论】构建以“青山绿水林田为基础,一带两轴六区多核为一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格局,量化“山-水-林-田”要素的协同关系,划定保护与修复区域、提出治理策略,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可推广的“系统识别-空间优化-格局划定”技术框架。未来需结合区域特征优化参数体系,构建动态适应性管理模型,重点解决保护修复措施的空间适配性与时序协同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农业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修复 生态环境区划与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的系统性保护实践:争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典范
20
作者 王旭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13,共8页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力推进“四个故宫”建设,努力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力推进“四个故宫”建设,努力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世界文化遗产 系统性保护管理典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