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LIM平台构建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湧 胡洁 +1 位作者 郑越 尤嘉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需要面向设计实践的体系化应用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相结合的L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方法,以形成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企业LIM平台。研究采取基于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法,历经理论研究阶段、系统规划阶段、分步实施阶段,构建了以LIM工作流为核心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原型。该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开发Autodesk Civil 3D和Revit等关键软件的企业模板,部署基于雾计算的LIM协同设计平台,编制LIM平台使用管理手册等。12项实践项目的验证结果表明:LIM平台是具有实践意义的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 lim平台 应用实验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实践探究与应用实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舒斌龙 王忠杰 +1 位作者 王兆辰 孙明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8,共6页
在风景园林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应用愈发重要和迫切。以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公园项目为例,结合Autodesk Civil 3D和Revit等软件,从地形、道路与铺装场地、建构筑物、给排水工程、植物景观,以... 在风景园林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的推广和实践应用愈发重要和迫切。以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公园项目为例,结合Autodesk Civil 3D和Revit等软件,从地形、道路与铺装场地、建构筑物、给排水工程、植物景观,以及模型协同组织6个方面介绍公园类实践项目中LIM模型的组织构建方法。以LIM模型中的数据信息为核心,探索图纸类、数据类信息的获取,以及将模型作为成果进行整体交付的方式。将建模方法与应用需求相结合,总结L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路径,并对LIM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潜在应用领域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lim BIM 信息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发展现况及前景评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邓楷 赖文波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23-28,共6页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环境恶化和生态修复是风景园林的重要议题,风景园林信息数字化的引入使得项目信息无损交换、建设成本降低及施工工期减短成为可能。文章基于对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概念及发展现状的相关阐述,探索其在行业内的应用,...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环境恶化和生态修复是风景园林的重要议题,风景园林信息数字化的引入使得项目信息无损交换、建设成本降低及施工工期减短成为可能。文章基于对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概念及发展现状的相关阐述,探索其在行业内的应用,并认为需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相关标准的制定、信息数据兼容、技术软件的专业化升级、景观要素数据库及相关技术开发团队的建立等方面推进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发展,以期为今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信息化趋势的下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应用价值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兆辰 舒斌龙 孙明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8-192,共5页
风景园林行业的信息化趋势从合作模式、工具、思维等方面,对规划设计所应用的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作为应对这一趋势的核心技术,需要满足行业各方面参与者的需求.从服务政府平台、辅助规划设计、优化施工管理3... 风景园林行业的信息化趋势从合作模式、工具、思维等方面,对规划设计所应用的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作为应对这一趋势的核心技术,需要满足行业各方面参与者的需求.从服务政府平台、辅助规划设计、优化施工管理3个方面出发,探寻LIM在规划设计各个方面的应用领域:包括对接城市运行平台、供给公众参与平台、参与省部级信息系统、方案建模、分析评价、数据窗口、解决传统施工问题、对接施工管理平台和数字化建造技术.针对各方参与者提出建设性意见与警示性反思,对行业的信息化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信息 lim BIM 设计 项目审查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应用体系 被引量:24
5
作者 郭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2,共6页
在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以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作为风景园林信息化实践的技术路径,论述了LIM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其技术思想和工具发展溯源。从LIM应用政策、数据标准研究、理论构建和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国家政策导... 在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以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作为风景园林信息化实践的技术路径,论述了LIM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其技术思想和工具发展溯源。从LIM应用政策、数据标准研究、理论构建和人才培养,以及中国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新要求等方面论述了LIM的发展现状。根据基于企业平台的研究成果,提出LIM的技术应用体系,包括LIM应用场景、LIM应用技术和LIM实施框架,并就3个方面的发展提出LIM研究的拓展方向:LIM数据标准研究、LIM工程项目应用研究,以及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LIM应用技术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技术应用体系 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与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湧 刘新栋 +1 位作者 王庆 胡宏昌 《园林》 2022年第5期37-43,共7页
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东部东瀑沙河、西瀑沙河和东浞河为研究对象,利用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ing,LIM)对三个流域进行数字流域模型构建并开展水文水动力数值模拟,探究流域水系空间特征和水文时空变化。模拟结果... 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东部东瀑沙河、西瀑沙河和东浞河为研究对象,利用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ing,LIM)对三个流域进行数字流域模型构建并开展水文水动力数值模拟,探究流域水系空间特征和水文时空变化。模拟结果应用于该区域的景观规划,以应对该流域常年无稳定径流,河道汇水流域水体生态供水量时空动态变化导致水质影响等问题。研究采取工程项目实施、技术实验和科学探索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统筹综合的研究路径,整合数字模型构建和数值模拟,针对研究对象构建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精确反映其空间特征;构建数字水系,研究流域和水系的分布特点;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和预演河流水文过程。研究成果通过LIM模型与水文水动力数值模拟联动的工作流作用于规划决策。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揭示了潍坊市高新区东三河自然汇水流域的形态和分布,解释了东三河流域的地形汇水过程;(2)通过水文水动力模拟,揭示了东三河河道的水文特征;(3)验证了数字水系在规划应用中的可信性与有效性,提高了水系在规划中的整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水动力模拟 规划应用 数字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炜 颜雅涵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0,共9页
【目的】在空间信息模型、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绿地植被作为生命体,其分枝形态和生长过程有别于其他基础设施类型,基于构件的传统信息模型并不能满足绿地的数字... 【目的】在空间信息模型、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标准已获得广泛应用。绿地植被作为生命体,其分枝形态和生长过程有别于其他基础设施类型,基于构件的传统信息模型并不能满足绿地的数字化需求。针对绿地特征,提出城市绿地信息模型构建方法,用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评估实践。【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数字信息模型标准中绿地相关部分的总结和分析,结合不同应用需求,从模型组成部分、数据逻辑和评估应用途径3个方面,探讨适用于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表达方式。【结果】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空间几何模型和属性关联模型,模型各部分需要基于不同绿地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数据结构化表达。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数据逻辑包含细节层级划分、三维模型构建和生长过程模拟3个部分。在评估分析方面,城市绿地信息模型可以满足三维绿量指标计算、三维景观格局分析和三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实践需求。【结论】基于城市绿地信息模型的构建需求,可以建立相应的框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途径,包括建模标准构建、共享平台开发和生成算法研究3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三维绿量 建筑信息模型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植物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信息模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程文宇 祁舒翔 《花卉》 2020年第6期92-93,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以景观信息模型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探索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景观信息模型在风景园林中的实践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 景观信息模型 风景园林 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LIM数字平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栾玮琪 夏天 +1 位作者 夏提古力.阿扎提 罗梓蔚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2期10-13,共4页
以山东省菏泽市郓城采煤沉陷区湿地公园规划为契机,应用Autodesk Civil 3D和Infra Works等软件对采煤沉陷区湿地公园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建试验,探索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路径。模型融合菏泽市区、郓城县区、公园范围3个尺度的地形数... 以山东省菏泽市郓城采煤沉陷区湿地公园规划为契机,应用Autodesk Civil 3D和Infra Works等软件对采煤沉陷区湿地公园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建试验,探索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路径。模型融合菏泽市区、郓城县区、公园范围3个尺度的地形数据,模拟湿地公园所处的地理景观,研究LIM数字平台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 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中的信息技术
10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共2页
2016年我在设计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时曾面临不少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这些采石场的地貌极为复杂,且由于刚停采不久,崖壁还不稳定,时有坍塌,地下水位也在不断变化,而测绘图纸只是一组乱线,根本无法呈现地形的起伏、岩石的凹凸,以及崖壁和... 2016年我在设计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时曾面临不少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这些采石场的地貌极为复杂,且由于刚停采不久,崖壁还不稳定,时有坍塌,地下水位也在不断变化,而测绘图纸只是一组乱线,根本无法呈现地形的起伏、岩石的凹凸,以及崖壁和水位的动态变化,所以无法依据二维的图纸进行设计。为了获得准确的采石坑形态,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扫描,得到了整个采石区域非常准确的三维空间模型。这为我们精准地研究现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更让我们有条件从一开始就从空间上而不是从平面上进行思考和设计。从方案构思一直到施工图设计,项目一直是依据这个空间模型和现场观察不断推进的,这保证了我们在每一个采石场能够选择恰当的位置设置人工介入,并选择合理的观赏路径和观赏点来强化游人对采石场险峻、苍凉和雄壮的感受。如果没有这个三维空间模型,设计很难与现场高度吻合,也难以在错综复杂的场地条件下达到最终的建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模型 无人机航拍 信息技术 风景园林 现场观察 方案构思 施工图设计 场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信息模型(LIM)框架构建研究——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赖文波 杜春兰 +1 位作者 贾铠针 江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30,共5页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的学者与实践者们在BIM技术与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了适合多尺度适应性的景观信息模型(LIM)。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对整个三角地景观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场地、流程、软...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的学者与实践者们在BIM技术与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了适合多尺度适应性的景观信息模型(LIM)。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对整个三角地景观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场地、流程、软件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构建景观信息模型(LIM)框架,以期为今后的社区景观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信息模型(lim) 框架构建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信息模型(LIM)的大学校园雨水花园建造 被引量:8
12
作者 赖文波 蒋璐 《南方建筑》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景观信息模型(LIM)运用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通过对景观环境的调查、分析与认知,为景观设计中的各环节提供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文章以重庆大学校园雨水花园建造为例,对其建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其景... 景观信息模型(LIM)运用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通过对景观环境的调查、分析与认知,为景观设计中的各环节提供数字化、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文章以重庆大学校园雨水花园建造为例,对其建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其景观信息模型(LIM),以期对大学校园雨水花园的建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信息模型(lim) 大学校园 雨水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园林行业建筑信息模型发展前景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继涛 李雷 《风景园林》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等工程行业内迅猛发展,园林业内也在对BIM相关技术进行探索。但与其它工程行业相比,园林行业BIM的发展相对迟缓,主要是因为来自业主、施工方等方面的需求不足、规划设计中缺乏分析与评价体系、行业规模限制、以及技术...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等工程行业内迅猛发展,园林业内也在对BIM相关技术进行探索。但与其它工程行业相比,园林行业BIM的发展相对迟缓,主要是因为来自业主、施工方等方面的需求不足、规划设计中缺乏分析与评价体系、行业规模限制、以及技术难度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园林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对BIM技术的需求也很急切。园林工程独有的特色使得开发BIM技术的难度较大,需要充分利用相关行业BIM技术的成果,按园林工程的要求进行改造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筑信息模型 评论 园林工程 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
14
作者 李桂华 闵芝菲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而后以某平台热搜榜基于“标识”设计的信息操纵为对象,引入用以拟合社交网络扩散行为的LIM模型,采用非参数方法建模,证明不合规标识个案存在热度异常现象,多个案对比分析证明热度异常是不合规标识影响所致,验证信息操纵效果。[结论/发现]验证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的存在,对预期趋势和实际结果的进一步模型拟合表明操纵的后续效应,对比实验分析说明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可能是平台话题热度异常背后的原因所在。[创新/价值]梳理信息操纵概念及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分析信息操纵策略及其效应,提供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影响用户行为的实证依据,为推进负责任平台建设、政府网络治理、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lim模型 交互设计 平台治理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风景园林行业的BIM之路——数字化竖向设计教育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邓楷(译)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8-12,共5页
随着全球建造业向数字化全面转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教学将是未来几年风景园林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主题。介绍了风景园林专业BIM的教学方法和数字化竖向设计及其应用在BIM场地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数字化竖向设计是实现BIM的途径。风景... 随着全球建造业向数字化全面转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教学将是未来几年风景园林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主题。介绍了风景园林专业BIM的教学方法和数字化竖向设计及其应用在BIM场地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数字化竖向设计是实现BIM的途径。风景园林教育必须在其教学中讲解BIM建模方法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形竖向设计 数字地面模型 智慧景观 建筑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在风景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初探
16
作者 卢显友 吴小业 《花卉》 2022年第18期13-15,共3页
为了提高BIM在风景园林景观项目中应用,本文从方案策划、施工管理,维护运营作出分析,指出BIM技术实际应用的要点。同时,就园林景观项目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阐述BIM工程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要点,分析应用中,并对前景进行展... 为了提高BIM在风景园林景观项目中应用,本文从方案策划、施工管理,维护运营作出分析,指出BIM技术实际应用的要点。同时,就园林景观项目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阐述BIM工程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要点,分析应用中,并对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从事园林景观项目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风景园林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模型辅助“规画”研究——秦始皇陵园数字地面模型构建实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湧 武廷海 王学荣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29-34,共6页
以秦始皇陵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契机,应用Autodesk Civil 3D和Infra Works等软件对秦始皇陵园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建实验,探索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路径。模型融合汉中区域、陵区范围和陵园范围3个尺度的地形数据,模拟秦始皇陵... 以秦始皇陵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契机,应用Autodesk Civil 3D和Infra Works等软件对秦始皇陵园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建实验,探索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路径。模型融合汉中区域、陵区范围和陵园范围3个尺度的地形数据,模拟秦始皇陵园所处的地理景观,对陵园"规画"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实验在陵园数字地面模型基础上想象复原秦陵封土和地宫的空间关系,通过封土和地宫工程中土方挖填方量的估算,验证应用LIM模型场地信息管理功能辅助"规画"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 秦始皇陵园 规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M的城市园林树木碳储量基线情景模拟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绿地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湧 魏云琦 欧阳翠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目的】面对城市园林树木碳汇研究缺少精细化小尺度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技术方法,对城市环境中特定时间点上的园林树木进行逆向三维重建,通过模拟某一时间段植物生长情况,获取相应的生物量以及碳储量,... 【目的】面对城市园林树木碳汇研究缺少精细化小尺度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技术方法,对城市环境中特定时间点上的园林树木进行逆向三维重建,通过模拟某一时间段植物生长情况,获取相应的生物量以及碳储量,从而对碳储量基线情景进行描述。【方法】步骤包括:现状点云获取和点云数据处理;LIM模型构建;植物碳储量换算。以北京某高校校园大草坪两侧19棵国槐为对象进行试验。点云获取使用陆基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主要是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和抽稀;LIM模型构建包括国槐单体的三维模型构建和生长模拟,以及根据地理信息定位的19棵国槐群体模型构建,及其在基线情景下的生长模拟;植物碳储量换算是指在基线情景下结合国槐年际生长变化模型,采用异速生长方程法测算国槐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完成了单株国槐的LIM模型构建,实现了根据点云逆向构建根冠一体化的三维模型,并拟合生成其最佳生长曲线。应用该LIM模型实现了对该国槐单体在出苗第8年、第10年、第20年、第30年、第40年和第50年的动态生长模拟。基线情景下,国槐生长与碳储量成正比,从出苗到第50年生长期间,碳储量净增长1 396.87 kg,年均净增长33.26 kg。应用该LIM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对北京某高校校园大草坪东西两侧不同树龄的19棵现状国槐在10年后、20年后、30年后、40年后及50年后的生长进行模拟并换算获得个体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值,以及相加所得的群体生物量与碳储量,完成了对基线情景的描述。19棵国槐的碳储量现状平均值为115.33 kg,总量为2 191.25 kg。【结论】结果表明基于LIM的方法可以用于精细化研究小尺度现状城市园林植物的碳储量。LIM模型中碳储量的数值模拟与植物生长的空间几何模型相耦合,通过空间几何模型可以将碳储量的测算与评价引入城市生境保护、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维管理、资产运营、空间治理等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城市园林植物 碳储量 基线情景 国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保护管理的城市历史公园知识层级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代新 郑梦琳 陈敏思 《风景园林》 2023年第5期91-99,共9页
【目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转型的背景下,城市历史公园亟须从遗产视角进行保护管理,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是当前数字化遗产保护的新发展趋势,但此方面鲜有针对历史公园的系统性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研等社会学研... 【目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转型的背景下,城市历史公园亟须从遗产视角进行保护管理,三维信息模型构建是当前数字化遗产保护的新发展趋势,但此方面鲜有针对历史公园的系统性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研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历史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和需求进行分析,并应用信息模型构建方法、虚拟现实技术、Web技术等计算机学科方法构建信息模型。【结果】以上海历史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保护管理工作的现状、主要内容和信息语义编码;借鉴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多细节层级技术(LOD)提出历史公园的知识层级(LOK100~400)模型;结合数据采集协议(DAP)制定共同工作流程框架。基于以上成果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上海历史公园信息平台,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构建了LOK100~300的信息模型,部分实现了理论研究提出的设想和主要功能。【结论】研究成果为中国历史公园信息模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公园 信息模型 知识层级 本体技术 上海复兴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ystem算法的植物信息模型构建和三维绿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炜 郝佳雪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96-104,共9页
【目的】当前广泛使用的三角面网格模型并不能全面表达植物模型特征,探索行业内植物信息模型构建与三维绿量计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梳理L-system植物生成算法发展背景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 【目的】当前广泛使用的三角面网格模型并不能全面表达植物模型特征,探索行业内植物信息模型构建与三维绿量计算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梳理L-system植物生成算法发展背景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本科宿舍区的规划情景,使用L-system算法,基于24种植物的分枝结构和形态特征,生成参数化的L-system植被模型。【结果】构建出研究区域建成初期绿地规划模型与植物成熟期绿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4项三维绿量的评估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对场地建成初期和植物成熟期的绿量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建成初期三维绿量为13497.08 m^(3),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为12.25 m^(3)/m^(2);植物成熟期三维绿量可达215097.42 m^(3),单位面积三维绿量达到195.00 m^(3)/m^(2)。【结论】在规划设计领域,基于L-system算法的植物模型建模,可实现模型构建的参数化和便捷化,并适用于不同的细节层级,在规划设计算法模型标准制定、植物数字孪生模型构建和生态效能评估方面具备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信息模型 三维绿量 参数化建模 体素模型 L-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