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风作用下大跨屋盖多模态随机风致响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峰 孙炳楠 +1 位作者 楼文娟 陈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雷暴冲击风是一种近地面短时产生的瞬态强风,它与传统的边界层风场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冲击风将会引起屋盖的强烈振动,甚至发生破坏。本文根据混合随机模型,详细研究了冲击风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Wood竖直风剖面方程与Holmes经验模... 雷暴冲击风是一种近地面短时产生的瞬态强风,它与传统的边界层风场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冲击风将会引起屋盖的强烈振动,甚至发生破坏。本文根据混合随机模型,详细研究了冲击风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Wood竖直风剖面方程与Holmes经验模型模拟平均风场,使用稳态高斯随机过程模拟脉动风场,模拟的风场与实际的雷暴冲击风较为一致。结合多阶模态加速度法和等效风荷载原理,详细推导了大跨屋盖随机风致响应的计算方法。结合边界层风洞试验,比较冲击风产生的表面风压特性,计算得到屋盖冲击风致动力响应时程,并研究了冲击风作用下大跨屋盖荷载风效应系数和位移风效应系数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估大跨屋盖冲击风致响应的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冲击 场模拟 大跨屋盖 时程分析 致响应 风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开孔结构屋盖风致响应分析的多模态精细时程积分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潘峰 孙炳楠 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大跨空间结构在灾害天气时,风从孔口处涌入,屋盖容易在内、外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破坏.结合模态解耦原理和精细时程积分法,提出了多模态精细时程积分法,并推导了大跨屋盖风致响应与风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大跨屋盖刚性和气弹模型风洞试... 大跨空间结构在灾害天气时,风从孔口处涌入,屋盖容易在内、外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破坏.结合模态解耦原理和精细时程积分法,提出了多模态精细时程积分法,并推导了大跨屋盖风致响应与风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大跨屋盖刚性和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计算了屋盖的风致动力响应时程,其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吻合,验证了多模态精细时程积分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大跨屋盖跨中位移平均值、位移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得出了大跨屋盖风致破坏的机理,指出高阶振型对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致响应的贡献不可忽略.计算比较了在四周封闭和突然开孔2种情况下的荷载风效应系数和位移风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多模态精细时程积分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大跨屋盖风致响应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精细时程积分法 大跨屋盖 突然开孔 致响应 风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天气下大跨屋盖多模态随机离散风致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峰 孙炳楠 楼文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3,共7页
研究了具有空间相关性随机风荷载有色噪声过程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用随机白噪声过程滤波生成脉动风荷载的方法。高阶振型对大跨屋盖随机风致响应的贡献不可忽略。本文根据模态解耦原理并结合精细时程积分法,提出了多模态随机离散精细积分... 研究了具有空间相关性随机风荷载有色噪声过程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用随机白噪声过程滤波生成脉动风荷载的方法。高阶振型对大跨屋盖随机风致响应的贡献不可忽略。本文根据模态解耦原理并结合精细时程积分法,提出了多模态随机离散精细积分法,推导了大跨屋盖风致响应与风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大跨屋盖刚性和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计算了屋盖随机风致动力响应时程。同时研究了大跨屋盖的荷载风效应系数和位移风效应系数的分布情况,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较吻合,验证了多模态随机离散精细积分法的正确性,证实了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大跨屋盖风致响应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随机离散分析 滤波过程 致响应 风效应系数 精细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收进成束钢框筒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勇 娄宇 +4 位作者 杜修力 温凌燕 刘博文 吕佐超 徐小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9-1120,共12页
为研究竖向收进方式对成束钢框筒结构性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合理竖向收进方案,设计了沿竖向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收进的系列算例模型.分析竖向收进部位裙梁及筒体柱的受力特点以及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损伤发生时间和能量耗散等.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竖向收进方式对成束钢框筒结构性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合理竖向收进方案,设计了沿竖向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收进的系列算例模型.分析竖向收进部位裙梁及筒体柱的受力特点以及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损伤发生时间和能量耗散等.分析结果表明:等效风效应系数与基底剪力和倾覆力矩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可作为竖向收进方案的初选指标.竖向收进部位裙梁及筒体柱存在内力突然增大的现象,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依据规范选波进行时程输入下,竖向均匀收进的算例模型筒体柱未出现塑性损伤,裙梁出现塑性损伤的时刻不同,但出现损伤时刻对应的结构总输入能较为接近.结果表明,成束钢框筒结构竖向收进起始位置应尽可能远离嵌固端,沿竖向宜分多次均匀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收进 成束钢框筒结构 等效风效应系数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