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伊犁晚全新世风成沙—古土壤序列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凌智永
李志忠
+2 位作者
武胜利
靳建辉
闫映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8-936,共9页
选择新疆伊犁河谷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古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73块样品的磁化率及其与TOC、CaCO3、Fe2O3和粒度组成的相关分析,并以OSL测年为时间标尺,讨论剖面沉积的磁化率变化机制及其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剖面低频磁...
选择新疆伊犁河谷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古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73块样品的磁化率及其与TOC、CaCO3、Fe2O3和粒度组成的相关分析,并以OSL测年为时间标尺,讨论剖面沉积的磁化率变化机制及其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剖面低频磁化率(χlf)与16~250μm百分含量为正相关,即低频磁化率χlf变化主要受粗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其中,古风成沙χlf值多高于古土壤,这与我国季风区沙漠沉积的磁化率变化特征相反。根据剖面磁化率及各种环境指标综合分析,研究区3.7 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3.71~3.06 kaBP凉湿、3.06~2.78 kaBP冷干、2.78~2.10 kaBP凉湿、2.10~0.50 kaBP冷湿、0.50~0.00 kaBP温干。晚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周边地区古气候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同期北大西洋表层海温变化事件呈现很好的遥相关,总体上表现为相对暖干、凉湿的典型西风气候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沙—古土壤
磁化率
晚全新世
气候变化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浑善达克沙地沙丘剖面颜色变化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
11
2
作者
付旭东
周广胜
张新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研究中国沙漠东部广泛分布的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变化与古气候之间的可能联系,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测定了7个天然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L~*a~*b~*)、有机碳、总氮和粒度。结果表明:L~*(亮度)、a~*(...
为研究中国沙漠东部广泛分布的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变化与古气候之间的可能联系,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测定了7个天然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L~*a~*b~*)、有机碳、总氮和粒度。结果表明:L~*(亮度)、a~*(红度)、b~*(黄度)值分别介于32.41~65.89,2.73~7.52和-1.68~17.16;L~*、a~*、b~*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L~*和b~*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R2=0.90),而L~*和a~*之间的相关性最低(R2=0.26);L~*、a~*、b~*值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它们在风成沙层位处为高值,在灰色—黑色砂质古土壤层位处为低值,但L~*值变化较大,a~*和b~*值变化较小。均值的非参数检验表明L~*可指示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风成沙和古土壤层的变化,而a~*在这类沉积序列上变化不敏感。影响L~*的主要因素与有机质含量和成壤作用有关,它们都与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关系密切,因此L~*有明确的古气候意义;L~*低值对有机质含量增加和成壤作用的加强具有指示作用,是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信号。基于颜色参数L~*可以很好地重建中国沙漠东部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古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风成沙—古土壤
亮度
有机质
东亚夏季
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伊犁晚全新世风成沙—古土壤序列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凌智永
李志忠
武胜利
靳建辉
闫映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8-936,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C15B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21103)资助
文摘
选择新疆伊犁河谷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古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73块样品的磁化率及其与TOC、CaCO3、Fe2O3和粒度组成的相关分析,并以OSL测年为时间标尺,讨论剖面沉积的磁化率变化机制及其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剖面低频磁化率(χlf)与16~250μm百分含量为正相关,即低频磁化率χlf变化主要受粗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其中,古风成沙χlf值多高于古土壤,这与我国季风区沙漠沉积的磁化率变化特征相反。根据剖面磁化率及各种环境指标综合分析,研究区3.7 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3.71~3.06 kaBP凉湿、3.06~2.78 kaBP冷干、2.78~2.10 kaBP凉湿、2.10~0.50 kaBP冷湿、0.50~0.00 kaBP温干。晚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周边地区古气候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同期北大西洋表层海温变化事件呈现很好的遥相关,总体上表现为相对暖干、凉湿的典型西风气候变化模式。
关键词
风成沙—古土壤
磁化率
晚全新世
气候变化
新疆伊犁
Keywords
paleosand-paleosol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lat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Yili of Xinjiang
分类号
P534.632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浑善达克沙地沙丘剖面颜色变化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
11
2
作者
付旭东
周广胜
张新时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89
51309093)
+1 种基金
河南大学重点基金项目(2012ZRZD07)
河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A28106)~~
文摘
为研究中国沙漠东部广泛分布的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变化与古气候之间的可能联系,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测定了7个天然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L~*a~*b~*)、有机碳、总氮和粒度。结果表明:L~*(亮度)、a~*(红度)、b~*(黄度)值分别介于32.41~65.89,2.73~7.52和-1.68~17.16;L~*、a~*、b~*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L~*和b~*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R2=0.90),而L~*和a~*之间的相关性最低(R2=0.26);L~*、a~*、b~*值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它们在风成沙层位处为高值,在灰色—黑色砂质古土壤层位处为低值,但L~*值变化较大,a~*和b~*值变化较小。均值的非参数检验表明L~*可指示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风成沙和古土壤层的变化,而a~*在这类沉积序列上变化不敏感。影响L~*的主要因素与有机质含量和成壤作用有关,它们都与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关系密切,因此L~*有明确的古气候意义;L~*低值对有机质含量增加和成壤作用的加强具有指示作用,是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信号。基于颜色参数L~*可以很好地重建中国沙漠东部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古气候变化。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风成沙—古土壤
亮度
有机质
东亚夏季
风
Keywords
Otindag sandy land
sand-paleosol
Lightness(L*)
organic matter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分类号
P539.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伊犁晚全新世风成沙—古土壤序列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
凌智永
李志忠
武胜利
靳建辉
闫映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浑善达克沙地沙丘剖面颜色变化的古气候意义
付旭东
周广胜
张新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