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1
作者 江梦雅 王江涛 +5 位作者 刘龙松 李卉 陈海龙 蒋中发 王学勇 刘海磊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51,共14页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岩心、薄片、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来源、成藏主控因素以及勘探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盆1井西凹陷深层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中...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岩心、薄片、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来源、成藏主控因素以及勘探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盆1井西凹陷深层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70.93%~96.55%,平均值为81.78%,总体为湿气。碳同位素分布相对较广,甲烷碳同位素值为−41.62‰~−30.42‰,平均值为-34.75‰,天然气大多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乙烷碳同位素值为−31.69‰~−24.16‰,平均值为−27.50‰,可见天然气成因以煤型气为主,其次为混合成因气。C7轻烃化合物中甲基环己烷和正庚烷的相对含量均较高,甲基环己烷相对质量分数为32.14%~58.37%,平均值为38.84%,正庚烷相对质量分数为25.37%~56.56%,平均值为47.79%。②研究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复杂,主要来自于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的煤型气及其与风城组油型气的混合气,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油型气较少。③研究区二叠系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气潜力大,多种岩性储层发育,断裂和不整合面渗透性砂体为深层天然气的运移成藏提供了输导体系,且石炭系的古凸起和二叠系的岩性圈闭形成互补之势,对天然气在斜坡区的聚集起到了良好的侧向遮挡作用。④研究区鼻凸构造带石炭系火山岩和洼槽二叠系风城组碎屑岩2类规模较大的勘探领域是下一步盆1井西凹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气 火山岩 碎屑岩 下乌尔禾煤型气 风城组油型气 石炭系—二叠系 盆1井西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