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曲清香型白酒中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喆 张梦思 +2 位作者 孙细珍 熊豆 杨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4-271,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质量等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样品进行全面定性与定量分析,明确不同质量等级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关键性风味成分,继而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2种小曲清香型白酒进行差...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质量等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样品进行全面定性与定量分析,明确不同质量等级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关键性风味成分,继而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2种小曲清香型白酒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质量等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在种类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乙酯类风味成分在优级酒中的风味贡献度大于一级酒,而部分高级醇类、硫化物、醛酮类、呋喃类等成分在一级酒中的贡献大于优级酒。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乙醛等化合物含量在2种不同质量等级小曲清香型白酒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导致二者感官评价和风味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曲清香型白酒 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酒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仁远 李小波 +2 位作者 王相勇 赵文武 先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7-191,共5页
为了更合理规范的筛选调味酒,该实验在感官品评的基础上分别对二至七轮次酱香、醇甜调味酒及综合酱香、醇甜调味酒、窖底调味酒、酱香型普通酒进行了风味成分检测及主成分分析(PCA),以期建立调味酒风味识别系统。结果表明,二轮次酱香、... 为了更合理规范的筛选调味酒,该实验在感官品评的基础上分别对二至七轮次酱香、醇甜调味酒及综合酱香、醇甜调味酒、窖底调味酒、酱香型普通酒进行了风味成分检测及主成分分析(PCA),以期建立调味酒风味识别系统。结果表明,二轮次酱香、醇甜调味酒风味成分均与其他五个轮次差异最大;综合酱香、醇甜调味酒、窖底调味酒的风味成分与酱香型普通酒差异最大,综合酱香调味酒中突出成分正戊醇含量最高,达13.66 mg/L;综合醇甜调味酒中突出成分2,3-丁二醇、1,2-丙二醇含量最高,分别为159.68 mg/L、189.43 mg/L;窖底调味酒中突出成分己酸乙酯酒最高,达990.9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酒 风味成分分析 感官品评 风味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业酵母发酵猕猴桃血橙果酒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付勋 聂青玉 +4 位作者 张艳 刘丹 冯婷婷 李翔 熊春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217,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8种商业酵母发酵的猕猴桃血橙果酒风味物质,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法对果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样品分类。结果表明,8个样品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8种商业酵母发酵的猕猴桃血橙果酒风味物质,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法对果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样品分类。结果表明,8个样品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并以酯类、醇类、羧酸等为主。PCA结果表明,猕猴桃血橙果酒中主要风味物质为戊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琥珀酸氢乙酯、辛酸乙酯、异丙醇、4-萜烯醇、异植物醇、苯丙醇、乙缩醛、辛酸、(-)-柠檬烯等。CA结果将8个样品聚集为两大类,与主成分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猕猴桃血橙果酒 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及其在水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庆喜 薛长湖 +3 位作者 盛文静 薛勇 王琦 李兆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56-660,共5页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水产品分析 风味成分分析 污染成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对金沙酱酒醇柔风格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靖 刘义 +4 位作者 李世杰 魏林 关天琪 吴天祥 李卫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9-234,共6页
以6个金沙酱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金沙酱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对气味活性值(OAV)进行测定,以探究金沙酱酒醇柔风格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6个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致相同,通过OAV分析认为醛类物质和... 以6个金沙酱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金沙酱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对气味活性值(OAV)进行测定,以探究金沙酱酒醇柔风格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6个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致相同,通过OAV分析认为醛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对金沙酱酒的呈香作用明显强于醇类物质和酸类物质,且可认为异戊醛、丁酸乙酯、己酸乙酯、戊酸乙酯和乙醛为金沙酱酒样的特征香气成分,对金沙酱酒的风味具有重要贡献。金沙酱酒中醇类物质和酸类物质相对含量突出,两者综合共计达到50%~64%,依据这两类物质的味感作用,认为这两类物质相对含量突出可能是金沙酱酒口感醇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酱酒 醇柔风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成分分析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白兰地酒品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作山 陈计峦 胡小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82,共2页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测定了香梨白兰地酒的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大口径毛细管柱对酒中微量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这一新生酒种的风味成分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提高香梨白兰地酒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梨白兰地酒 品质 气相色谱 风味成分分析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