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效应对高层住宅建筑风压差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洁 涂光备 张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42-1446,共5页
以 2幢相邻高层住宅建筑物为物理模型 ,以表征自然通风主要动力的风压差系数Cp′为研究对象 ,采用计算风工程学的方法进行干扰效应对自然通风影响的研究 ,并对采用的数值方法进行风洞试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 :上游建筑物的存在对下游建... 以 2幢相邻高层住宅建筑物为物理模型 ,以表征自然通风主要动力的风压差系数Cp′为研究对象 ,采用计算风工程学的方法进行干扰效应对自然通风影响的研究 ,并对采用的数值方法进行风洞试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 :上游建筑物的存在对下游建筑物上的Cp′值干扰作用明显 ;来流方向对上游和下游建筑物上的Cp′值影响都很大 ,增大来流入射角有利于建筑物上Cp′值的提高 ;在常见的住宅建筑群建筑间距范围内 ,增大建筑间距不能有效地提高受扰建筑物的Cp′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风工程 高层住宅建筑物 风压差系数 干扰效应 自然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建筑高度对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传志 冯国会 +1 位作者 徐硕 李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4期625-630,共6页
目的分析风压作用下民用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力和不同高度建筑对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风速、不同高度条件下建筑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结果得到单体建... 目的分析风压作用下民用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力和不同高度建筑对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风速、不同高度条件下建筑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结果得到单体建筑风压差系数分布规律,其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外部条件最好之处为建筑高度的4/5处.建筑迎风面中部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效果好于建筑物两侧.风压差系数对风速变化不敏感.不同建筑高度风压差系数分布规律相似.结论本数值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效果随单体建筑高度增高而增大,随风速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差系数 数值模拟 标准 K-ε模型 单体建筑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群不均匀性对拖曳力影响的风洞测压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彪 刘京 +1 位作者 高嘉明 李美玲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8,共9页
针对建筑群不均匀性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数处于定性研究的现状,从建筑几何结构的形态学角度出发,采用迎风面积指数、平面面积指数、形状指数和综合非直线系数表达建筑群的不均匀性.风洞实验中采用刚性模型测压的方法进行建筑表... 针对建筑群不均匀性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数处于定性研究的现状,从建筑几何结构的形态学角度出发,采用迎风面积指数、平面面积指数、形状指数和综合非直线系数表达建筑群的不均匀性.风洞实验中采用刚性模型测压的方法进行建筑表面压力的测量,并设计了悬浮实验平台直接测量整个区域所受的拖曳力.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在较大平面区域内各建筑的单体拖曳力系数沿风向的变化趋势近似为一条热容模式的衰减曲线;利用有代表性的建筑表面压力测量结果求取的整个区域拖曳力系数和基于拖曳力直接测量的拖曳力系数具有相同的趋势,但普遍大10%~20%;对比可知,地面粗糙度改变对模型表面风压差系数的分布影响不显著,综合非直线系数为1.3325的工况较1.1775的工况拖曳力系数减小约17.7%,H型建筑表面风压差系数分布与矩形建筑不同,其对气流的强烈作用造成拖曳力系数约34.6%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群不均匀性 拖曳力系数 风压差系数 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