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铲与小圆井在赣南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勘查评价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国生 谢琳 李燕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155,160,共5页
赣南是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地和集中分布区,在勘查评价此类矿床时,稀土矿产勘查规范中主要是采用小圆井作为主要勘查手段开展地质评价,但在长期的勘查开发实践中常采用洛阳铲施工取样进行勘查。本文通过研究采用小圆井和洛... 赣南是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地和集中分布区,在勘查评价此类矿床时,稀土矿产勘查规范中主要是采用小圆井作为主要勘查手段开展地质评价,但在长期的勘查开发实践中常采用洛阳铲施工取样进行勘查。本文通过研究采用小圆井和洛阳铲两种施工取样手段勘查评价同一矿块(矿体形态、品位、厚度均相同的矿床),从对资源储量估算的影响程度入手,对洛阳铲与小圆井两种施工取样手段在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勘查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比,表明洛阳铲施工比小圆井施工更具操作简便、成本低、安全快速、不污染环境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稀土 勘查评价 洛阳铲与小圆井 对比分析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澜沧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特征与成矿控制因素
2
作者 张民 谭伟 +2 位作者 何显川 罗莲英 刘恩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962,I0018-I0023,共18页
在临沧花岗岩风化壳分布区新发现多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点),显示出巨大的稀土资源潜力。为探讨本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临沧花岗岩基岩、风化壳及稀土矿床(点)钻孔样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临沧花岗岩基岩相... 在临沧花岗岩风化壳分布区新发现多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点),显示出巨大的稀土资源潜力。为探讨本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临沧花岗岩基岩、风化壳及稀土矿床(点)钻孔样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临沧花岗岩基岩相比,风化壳中∑REE发生3倍以上的富集,并表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其中HREE分异相对较弱,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平滑浅“W”型。稀土矿石中的REE以离子态赋存于粒径小于0.045 mm的高岭土中,矿石稀土浸出相率约为50%。矿石类型为以轻稀土为主、兼具中重稀土配分的混合型稀土, REE在矿体中呈现“上轻下重”的分层富集特征。研究表明,母岩的REE含量(>200μg/g)、REE赋存状态(以磷灰石、褐帘石、氟碳铈矿等易于风化的稀土矿物为佳)以及风化壳内部pH值(以5.5~6.5为最佳)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具有明显制约作用,而平缓山顶、倾缓山脊和低缓山丘等地形地貌则对该类矿床的形成与保存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沧花岗岩 离子吸附稀土 矿床特征 控矿因素 云南省澜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含量测定与赋存形态研究
3
作者 肖细炼 郭敏 +3 位作者 邵鑫 谭娟娟 王磊 邱啸飞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6-879,共14页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具有稀土元素(REEs)种类齐全、放射性活性低、重稀土含量高,且易开采等特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稀土矿床类型。当前,有关该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研究大都只测定了稀土元素全量及离子相分量,且有些方法操作流程较...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具有稀土元素(REEs)种类齐全、放射性活性低、重稀土含量高,且易开采等特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稀土矿床类型。当前,有关该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研究大都只测定了稀土元素全量及离子相分量,且有些方法操作流程较繁琐,对于稀土元素的各种赋存形态分析研究较少。但在研究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规律时,不仅要分析其稀土元素全量,还需要分析影响该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成矿背景、迁移、富集过程中移动差异性、长期性和可利用性的化学形态,因此,准确测定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全量及各赋存形态含量非常必要。本文以五酸混合消解作为测定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样品中稀土元素全量的前处理方法,并将BCR法和Tessier法提取的稀土元素形态结果进行对比,以ICP-MS为检测手段,探讨了样品中稀土元素全量及各赋存形态含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五酸混合消解能将稀土矿样品中所有稀土元素完全溶出,且操作简便,方法精密度(RSD)为0.82%~5.19%,检出限为0.002~0.027μg/g,各元素测定值与认定值的相对误差为-4.70%~6.65%,∑LREEs/∑HREEs为1.25~16.50,涵盖轻稀土和重稀土富集。BCR法和Tessier法提取的稀土元素各形态结果的相对偏差(RD)为0.79%~8.07%,提取结果基本能相互对应吻合,∑REEs回收率为84.75%~107.13%,∑REEs测定值的相对偏差(RD)为0.62%~21.00%,相对误差(RE)小于40%。相较之下,BCR法前处理流程简单,但是划分的形态没有Tessier法直观、具体,无法获取更详细的各形态数据,在本文实验条件下,Tessier法对于稀土元素形态分析可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风化壳全风化层样品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离子吸附态赋存在黏土类矿物表面,因而离子交换态含量最高,随着风化壳剖面深度增加,pH升高,稀土元素更容易与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结合,导致碳酸盐结合态中稀土元素含量增大,Ce元素在该层中极易从Ce^(3+)氧化成Ce^(4+),以沉淀形式滞留于原地,不同于其他稀土元素分异-富集特征,形成Ce异常;而母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独立矿物晶格中,残渣态含量最高,各赋存形态下所有稀土元素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四步法 Tessier七步法 风化壳 离子吸附稀土 稀土元素 形态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野外现场测定离子吸附型稀土
4
作者 张磊 周伟 +4 位作者 杨斌 王晶晶 王祎亚 屈文俊 樊兴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19,共9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目前主要采用的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现场滴定法”,但其受风化壳中杂质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指示离子相稀土元素且对离子相稀土单元素缺乏指示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单元素野外现... 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目前主要采用的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现场滴定法”,但其受风化壳中杂质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指示离子相稀土元素且对离子相稀土单元素缺乏指示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单元素野外现场分析方法十分必要。用硫酸铵溶液淋滤浸取离子相稀土元素,以采用高灵敏度双曲面弯晶全聚焦技术的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试,建立了离子相稀土单元素野外现场分析新方法。将6件监控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室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含量高于检出限的10种元素的决定系数R2为0.9966~0.8386,说明两者测定数据吻合度较高,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检出限为0.41~5.4μg/g。通过对6件实际样品的独立处理并测定10次,计算RSD均<10%,表明方法的精密度满足实验要求。对南岭离子吸附型稀土靶区风化壳样品进行野外现场分析,找到可达成矿品位的异常点位,发现重稀土含量202.07µg/g的离子吸附型重稀土样品,说明方法适用于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现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稀土 离子稀土 单元素 野外现场 弯晶X射线荧光光谱仪 双曲面弯晶全聚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诱导成矿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宁波 王焰 +1 位作者 朱建喜 杨武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1,共9页
诱导成矿学的核心理念是针对低品位矿石、尾矿和具有成矿潜力岩石中的关键金属资源,通过人工干预手段诱导目标金属元素活化和富集,在有限的时间尺度内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利用资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诱导成矿学的核心理念是针对低品位矿石、尾矿和具有成矿潜力岩石中的关键金属资源,通过人工干预手段诱导目标金属元素活化和富集,在有限的时间尺度内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利用资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为全球提供了80%以上的中、重稀土资源供给。该类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内生稀土初始富集和表生风化淋积成矿两个过程,而后者对于成矿极为关键。由于我国华南地区具有适宜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气候条件、大量出露的花岗质岩石及风化壳,因此对该地区开展人工诱导成矿技术研发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通过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预计可选择具有成矿潜力的花岗岩、含稀土风化壳和低品位矿床作为主要诱导成矿对象。通过调控地形地貌、生态、水文和风化壳物理化学条件等加速风化进程,促进稀土元素释放,引导稀土元素定向迁移,并在指定位置进行沉淀成矿,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富集稀土的矿体。特别是在该过程中可控制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促使其形成富集重稀土的矿体,为解决全球重稀土资源紧缺和保障重稀土资源持续供给提供有效实施方案。因此,对离子吸附型矿床开展诱导成矿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作为诱导成矿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成矿学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风化过程 稀土元素迁移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风化壳地球化学与风化物粒度研究——以姑婆山养民冲稀土矿床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苑鸿庆 李社宏 +4 位作者 程飞 裴秋明 张有军 孙明行 张海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稀土矿产的主要开采类型。依据姑婆山地区矿物组合和风化特征,将风化壳细分为6个风化层阶段、3个半风化层阶段。选取典型层面风化样品,分离出〈0.075、0.075~0.150、0.150~0.355和〉0.355mm4类,研...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稀土矿产的主要开采类型。依据姑婆山地区矿物组合和风化特征,将风化壳细分为6个风化层阶段、3个半风化层阶段。选取典型层面风化样品,分离出〈0.075、0.075~0.150、0.150~0.355和〉0.355mm4类,研究风化壳不同层位和不同粒度风化物中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La、Nd、Pr、Sm等轻稀土元素多在风化层富集,元素含量与粒度呈近反比关系,〈0.075mm矿物中稀土比〉0.075mm中相对富集;ce元素从风化壳表层到深部逐渐减少,元素在〈0.075mm中含量相对稳定,〉0.075mm明显减少;Eu元素在半风化层中含量最高,粒度对风化层和半风化层中元素含量影响较大;Gd、Tb、Dy、Y等重稀土元素从风化壳表层到深部逐渐富集,元素在风化物〉0.075mm中含量明显减少。风化壳层位和风化物粒度是影响该地区风化壳中稀土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矿物粒度 风化壳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轻稀土和重稀土矿床成矿母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以关西和大埠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玉元 李宁波 +1 位作者 姜玉航 赵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7,共16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花岗质岩石为主的成矿母岩经历后期风化淋积作用而形成,是世界上重要的稀土资源之一,因此其矿床成因备受关注。目前不同类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的性质还没有得到很好限制,这也制约对该类型矿床成矿理论...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花岗质岩石为主的成矿母岩经历后期风化淋积作用而形成,是世界上重要的稀土资源之一,因此其矿床成因备受关注。目前不同类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的性质还没有得到很好限制,这也制约对该类型矿床成矿理论的完善。本次以关西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母岩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和大埠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母岩为白云母花岗岩)的成矿母岩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揭示离子吸附型轻稀土和重稀土矿床在成矿母岩的系统性差异。结果显示,关西碱性长石花岗岩(190 Ma)和大埠白云母花岗岩(155 Ma)均形成于燕山期,且具有较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均为1.07~1.38,指示二者均属于过铝质岩石,为地壳沉积物熔融的产物。关西碱性长石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Nb、Ce)含量高、Ga/Al(3.33~4.33)值和锆饱和温度(895~922℃)较高,表明其为铝质A型花岗岩。而大埠白云母花岗岩具有较低的锆饱和温度(762~795℃),含石榴子石和白云母等铝饱和矿物,应属于S型花岗岩;且大埠白云母花岗岩具有较低Nb/Ta(2.55~5.10)和Zr/Hf(12.2~20.7)值,并含有萤石等富F矿物,显示出高演化花岗岩的特征。通过系统的统计对比发现,A型花岗岩形成的温度更高,有利于源区富稀土矿物的熔融,并抑制了岩浆上升过程中稀土矿物的分离结晶,最终促进了稀土元素在岩体中聚集,从而有利于形成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而部分高演化的S型花岗岩中,由于出现石榴子石等富重稀土的矿物,从而富集重稀土,而且其普遍富F的特征也有利于岩浆经历更为充分的演化,促进重稀土元素在岩石中的富集,有利于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A花岗岩 S花岗岩 高演化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活化与迁移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宏平 王珩 +3 位作者 李旭锐 马灵涯 朱建喜 杨武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22,共16页
稀土元素(RE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高科技产业中,是一类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阐明这类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可为寻找和高效开采利用该类稀土资源... 稀土元素(REE)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高科技产业中,是一类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阐明这类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可为寻找和高效开采利用该类稀土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以稀土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这两个关键过程为切入点,总结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该类矿床主要发育于富稀土花岗岩类的风化壳中,其中稀土配分模式主要受基岩控制。花岗岩类风化壳的形成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为主。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主要造岩矿物风化形成的黏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是该类矿床中离子态稀土的主要赋存载体。而离子态稀土则来源于基岩中易风化和中等抗风化(含)稀土副矿物的风化和分解。此外,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难风化的独居石和磷钇矿等副矿物的风化和分解,加速稀土元素活化-迁移。与此同时,微生物作用还会导致轻稀土和重稀土的显著分异,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对重稀土的选择性显著高于轻稀土。在风化淋积过程中,稀土元素的络合离子可能是风化壳中稀土迁移的主要形式,主要受pH值、次生矿物形成和络合环境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F^(-)和CO_(3)^(2-)等无机配体,有机质也可以直接与稀土离子络合或螯合,充当有机配体促进稀土的运移。因此,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活化和迁移机制主要受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过程控制,是无机和有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对该类矿床形成的贡献尚待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稀土矿床 稀土副矿物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稀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岩的稀土元素预富集机制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豆敬兆 王焰 +1 位作者 谭伟 赵子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目前全球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在岩浆演化及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成矿基岩中的迁移和富集过程受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控制。本文对比了离子吸附型轻、重稀土矿床中基岩在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及主要稀... 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目前全球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在岩浆演化及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成矿基岩中的迁移和富集过程受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控制。本文对比了离子吸附型轻、重稀土矿床中基岩在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及主要稀土矿物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简要介绍了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岩中热液活动与稀土元素富集的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富重稀土矿床的基岩主要为高硅碱长花岗岩(SiO_(2)>75%),基岩中硅铍钇矿和氟碳钙钇矿为主要稀土矿物。岩浆期后热液过程中,早期形成的氟铈矿等轻稀土矿物可导致残余流体富集重稀土元素,并形成重稀土热液矿物,稀土氯络合物可能是流体中迁移并富集重稀土元素的主要介质。而富轻稀土矿床的基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SiO_(2)<75%),主要稀土矿物为褐帘石和榍石,为岩浆演化晚期结晶产物,其在后期含F^(−)、CO_(3)^(2−)/HCO_(3)^(–)流体作用下蚀变成氟碳钙铈矿;这一过程导致轻稀土元素在基岩中被重新活化并再次富集。含F^(−)、CO_(3)^(2−)/HCO_(3)^(–)流体可能与南岭地区地下水的贡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花岗质基岩 热液蚀变 稀土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基性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吸附稀土成矿作用分析——以腾冲龙井山安山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招金 祝向平 +1 位作者 张彬 高儒东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6-944,共9页
近年来在云南发现了多个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特别是滇西的腾冲-陇川地区、临沧-勐海地区成为了找矿突破最大、最受关注的地区。本次工作在腾冲火山岩带南部龙井山发现一套富含轻稀土的第四系中基性火山岩建造,该含矿建造稀土元素丰度平均... 近年来在云南发现了多个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特别是滇西的腾冲-陇川地区、临沧-勐海地区成为了找矿突破最大、最受关注的地区。本次工作在腾冲火山岩带南部龙井山发现一套富含轻稀土的第四系中基性火山岩建造,该含矿建造稀土元素丰度平均值达532×10^(-6)。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及采样工作,结果表明腾冲龙井山新近纪中的辉石安山岩富含轻稀土,为一种年轻火山岩形成的风化壳型稀土矿床,矿体平均厚度9.15 m,平均品位(TREEO)0.11%,矿体品位、厚度变化与风化壳厚度呈正相关。该中基性火山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丰富了云南稀土矿床类型。这种年轻的中基性火山岩型稀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等,为寻找中基性岩有关的稀土矿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火山岩 离子吸附稀土 成矿作用 腾冲龙井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德昌馒头山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金承 聂飞 +5 位作者 吴松洋 刘洪 邹佳作 冉光辉 雷栋 来永革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9,共14页
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硬岩型稀土资源基地,已发现的稀土资源均与喜马拉雅期形成的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有关,作者在该地区开展地质调查时在德昌馒头山新发现了与二叠纪晚期钾长花岗岩相关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因此,本文通过对... 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硬岩型稀土资源基地,已发现的稀土资源均与喜马拉雅期形成的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有关,作者在该地区开展地质调查时在德昌馒头山新发现了与二叠纪晚期钾长花岗岩相关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因此,本文通过对德昌馒头山地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经3个浅钻验证,该地区风化壳厚度最深可达17 m,并根据风化程度将风化壳由地表至基岩,依次划分为腐殖土层、黏土层、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风化壳全相稀土氧化物品位(TREO)变化范围为0.07%~0.19%,平均为0.12%,高于工业品位的0.05%;离子相稀土氧化物(SREO)品位变化范围为0.02%~0.056%,平均为0.03%,高于边界品位的0.02%;重稀土配分范围为50%~72%,平均为62%。稀土品位变化在风化壳剖面呈现出“上低—下高”和“上高—下低”两种类型,全风化层和黏土层是主要赋矿层位。这是首次在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发现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花岗岩 风化作用 离子吸附稀土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褐帘石结构和成分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指示
12
作者 冯雨周 陈华勇 +3 位作者 郑惠 肖兵 初高彬 张俊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上寨矿床为华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同时富含轻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位于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中。褐帘石是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一种重要的副矿物(占比约为0.1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原生褐帘石具有富轻稀土元素的特征,其... 上寨矿床为华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同时富含轻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位于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中。褐帘石是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一种重要的副矿物(占比约为0.1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原生褐帘石具有富轻稀土元素的特征,其轻稀土(LREE)和重稀土元素(HREE)含量以及(La/Yb)N值分别为177940~188928μg/g、3732~5499μg/g和92.6~153。这些原生褐帘石轻稀土元素含量约占全岩轻稀土元素总量的86%,为上寨矿床轻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通过显微观察结合背散射图像可以发现,上寨矿床成矿母岩中的原生褐帘石被热液流体交代后蚀变形成了氟碳钙铈矿,在这个过程中褐帘石中的轻稀土和Ca元素被淋滤出来后主要进入了氟碳钙铈矿中,指示褐帘石被交代形成氟碳钙铈矿的过程中轻稀土元素发生了活化、迁移和富集。另外,被交代的褐帘石其Fe_(2)O_(3)T、MnO和MgO含量降低,而Sr、Y、Nb、W、Th、U、Zr以及HREE含量增加,这些增加的HREE可能来源于热液流体或其他富HREE的原生矿物。本研究表明,原生褐帘石被热液流体交代有利于轻稀土元素的富集成矿,但对重稀土矿化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帘石 稀土活化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圈矿方法评价 被引量:51
13
作者 邓茂春 王登红 +4 位作者 曾载淋 张永忠 赵芝 邹新勇 陈斌锋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09,共7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稀土总量(TREO)与稀土浸取量(SREO)是评价这类矿产资源规模与可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四十多年来勘查评价方法一直以总量圈矿、以配分定性,与其采矿工艺和当前稀土价值不符。本文在矿区勘查实...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稀土总量(TREO)与稀土浸取量(SREO)是评价这类矿产资源规模与可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四十多年来勘查评价方法一直以总量圈矿、以配分定性,与其采矿工艺和当前稀土价值不符。本文在矿区勘查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系统的样品测试结果,结合近五年稀土价格推算的浸取量和单元素圈矿指标,开展了稀土总量、稀土浸取量和稀土单元素三种圈矿方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对比区内,用稀土总量≥0.05%圈出的矿体与稀土浸取量≥0.03%圈出的矿体,后者的矿体面积、矿体厚度及资源储量要明显大于前者,存在一些地段或部位总量圈定不是矿而浸取量圈定是矿,一些地段或部位总量圈定是矿而浸取量圈定不是矿的现象。稀土单元素圈矿能够直观地反映稀土的主要组分及分布状况,有利于体现单一稀土矿床的经济价值,较稀土总量圈矿和稀土浸取量圈矿更加精细、更加合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但也可能出现因一些元素含量偏低而难以单独圈矿的现象,从而造成资源流失。本文提出,在勘查评价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时,为保障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稀土单元素圈矿的基础上,还应注重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稀土 稀土总量 稀土浸取量 单元素 圈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作用及制约条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岳清 赵芝 王成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429-431,共3页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稀土资源,它的发现是对传统矿产形成条件认识的一次革命,是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做出的重大贡献,其采、选、冶的优越性远超越了其他稀土矿床,它产品曾一度占据了世界稀土市场的绝对...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稀土资源,它的发现是对传统矿产形成条件认识的一次革命,是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做出的重大贡献,其采、选、冶的优越性远超越了其他稀土矿床,它产品曾一度占据了世界稀土市场的绝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 稀土 风化壳 成矿作用 制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韶关红岭黑云母花岗岩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敏 黄玲玲 +3 位作者 孙社良 黄孔文 贺强翔 向安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78,595,共19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是中国优势资源,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关键金属资源的安全保障程度。对广东韶关红岭地区新发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钻孔中的风化壳剖面和深部的新鲜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稀土元素和...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是中国优势资源,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关键金属资源的安全保障程度。对广东韶关红岭地区新发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钻孔中的风化壳剖面和深部的新鲜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稀土元素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旨在查明成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中的富集特征。新鲜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62.0±0.5)Ma。红岭花岗岩的SiO_(2)(平均值为73.73%)、Al_(2)O_(3)、K_(2)O质量分数和A/CNK值均较高(平均值为1.2),属于钙碱性岩浆岩;结合微量元素特征,红岭岩体起源于下地壳变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红岭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值为225.3×10^(-6)),是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优质物源。从表土层、全风化层到半风化层,稀土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再变小。风化层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整体较高,平均值为608.9×10^(-6);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平均为5.5,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风化层中的稀土元素继承了深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较高,并且风化层中高的化学蚀变指数表明研究区具有较好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花岗岩 离子吸附稀土 岩石成因 南岭 广东韶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风化壳中C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以滇西岔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长兵 倪光清 +5 位作者 瞿亮 伍荣林 李灿清 马鑫 张子军 杨春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3-1028,共16页
近年来,临沧花岗岩体风化壳内离子吸附型稀土(IREE)矿床的找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岔河IREE矿床是该区新发现的中大型矿床之一,为IREE矿床成矿预测提供了研究实例。文章对岔河IREE矿床11个探矿工程风化剖面样品和1370件土壤地球化学样品... 近年来,临沧花岗岩体风化壳内离子吸附型稀土(IREE)矿床的找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岔河IREE矿床是该区新发现的中大型矿床之一,为IREE矿床成矿预测提供了研究实例。文章对岔河IREE矿床11个探矿工程风化剖面样品和1370件土壤地球化学样品的稀土元素,以及Ce异常分布、迁移及富集等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该区找矿模型,实施工程验证并取得了找矿发现。研究表明,风化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母岩相似,风化过程中REE发生淋滤、富集作用(全风化层富集程度最高),LREE和HREE发生了分异作用(LREE分异程度相对较高)。在风化过程中,Ce异常与稀土元素氧化物总量(ΣREO)呈负相关,且Ce异常存在明显的分异作用,如风化剖面中黏土层Ce正异常(1.69)与全风化层上部Ce负异常(0.75)数值具有明显差异,为Ce异常用于IREE矿床成矿预测成为可能(见矿率达90%)。该研究不仅能定位、定量的圈定IREE矿床成矿预测区,而且完善了IREE矿床找矿模型,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临沧花岗岩体 离子吸附稀土 成矿预测 找矿模 滇西岔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左坑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机理
17
作者 李莎莎 汪礼明 +7 位作者 熊子良 刘东宏 张富铁 刘浏 黄凯 周忠帅 杨胜虎 欧阳志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9,I0001-I0004,共15页
广东省新丰县左坑大型稀土矿床为典型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矿床,位于佛冈复式岩体的北部,已查明稀土矿石量17152万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资源量约18万吨,离子相稀土氧化物(SREO)资源量约11万吨。对该矿床成矿母岩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主量和稀... 广东省新丰县左坑大型稀土矿床为典型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矿床,位于佛冈复式岩体的北部,已查明稀土矿石量17152万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资源量约18万吨,离子相稀土氧化物(SREO)资源量约11万吨。对该矿床成矿母岩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主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发现,其岩石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与佛冈花岗岩主体类似,同属于高硅、富碱、贫钙镁的铝质A型花岗岩。对6个钻孔的SREO含量、TREO含量、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析出率、地理位置、成矿母岩稀土含量等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①基岩稀土含量相似的情况下,产出于山顶的矿体上方风化壳厚度越大,形成矿体所需要的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析出率越小;②稀土元素在成矿母岩浆中完成初始富集后,进而在风化过程中完成二次富集,还可能在剥蚀过程中随地表水下渗迁移至风化壳中渗透系数更小的位置完成第三次富集。因此,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影响稀土元素垂向分布模式的因素除了风化壳中水体pH值和水化学类型外,还需考虑静水面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和渗透系数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稀土元素 离子相析出率 富集倍数 静水面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主要矿物对NH_(4)^(+)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
18
作者 汪荣 余军霞 +4 位作者 李小菊 康睿娴 黎俊峰 李菲 池汝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6,33,共8页
为了高效洗脱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残留铵盐,研究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主要粘土矿物(蒙脱土、埃洛石、伊利石、高岭土)、石英、云母、长石对NH_(4)^(+)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蒙脱土、埃洛石、伊利石、高岭土、石英、云母、长石及... 为了高效洗脱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残留铵盐,研究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主要粘土矿物(蒙脱土、埃洛石、伊利石、高岭土)、石英、云母、长石对NH_(4)^(+)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蒙脱土、埃洛石、伊利石、高岭土、石英、云母、长石及稀土矿对NH_(4)^(+)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NH_(4)^(+)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 mg·g^(-1)、1.5 mg·g^(-1)、0.9 mg·g^(-1)、0.3 mg·g^(-1)、0.1 mg·g^(-1)、0.1 mg·g^(-1)、0.2 mg·g^(-1)、3.4 mg·g^(-1);粘土矿物对NH_(4)^(+)的吸附亲和力大小顺序为:蒙脱土>埃洛石>伊利石>高岭土;石英、云母、长石对NH_(4)^(+)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在50 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蒙脱土、埃洛石、伊利石、高岭土、石英、云母、长石对NH_(4)^(+)吸附的最佳pH值分别为8、6、7、6、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稀土 铵盐 粘土矿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特征及找矿预测
19
作者 王军 汪礼明 +4 位作者 刘建军 王平 吴晓东 张敏 汪汝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9,共9页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矿种,尤以华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最为突出,广东省内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韶关、河源、梅州、清远、潮州、揭阳、肇庆和茂名等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是圈定矿床找矿远景区最有效且快速的...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矿种,尤以华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最为突出,广东省内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韶关、河源、梅州、清远、潮州、揭阳、肇庆和茂名等地。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是圈定矿床找矿远景区最有效且快速的一种手段,本次研究以广东省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将镧(La)和钇(Y)分别作为轻稀土(LREE)和重稀土(HREE)的特征元素,选取了34处稀土异常调查区(其中LREE异常区15处,HREE异常区19处),通过对人工剥土和人工冲击钻采样分析,初步评估了相应的稀土成矿潜力。139件样品分析结果显示,114个样品达到边界品位(≥0.02%),占送样总数的82.0%;71个样品达到工业品位(≥0.04%,最高可达0.27%),占送样总数的51.1%,新发现韶关乳源、潮州钱东、汕尾碣石、河源东源和河源龙川5个找矿远景区。为了更有效地圈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结合稀土矿床找矿预测的标志,建议在1∶20万水系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基础上,开展低密度不规则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一步浓缩异常范围并圈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找矿远景区,系统建立稀土资源潜力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稀土矿床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低密度不规则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远景区 资源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岩特征对上犹复式岩体中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形成的制约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玉凤 谭伟 +4 位作者 包志伟 何宏平 梁晓亮 黄健 王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17,共15页
近年,在赣南加里东期上犹复式花岗岩体风化壳中首次发现了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这一找矿突破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上犹复式岩体中产出重稀土的剖面中的基岩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LA-ICP-MS U-P... 近年,在赣南加里东期上犹复式花岗岩体风化壳中首次发现了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这一找矿突破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上犹复式岩体中产出重稀土的剖面中的基岩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重稀土矿的风化母岩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强绢云母化黑云母花岗岩,(含)稀土副矿物主要为磷灰石、锆石、磷钇矿等,均富中重稀土元素。新鲜基岩的主量元素具高硅、富钾特征;稀土元素总量(∑REE)为258μg/g,LREE/HREE为0.84,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整体以富重稀土为特征,具强烈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亏损Ba、Sr、Ti、Nb、P,相对富集Rb、U、Ta、Y,这些特征与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晚期侵入体——陡水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锆石U-Pb年龄结果为412.7±1.2 Ma,成岩时代与陡水岩体一致,也证实重稀土的成矿母岩为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晚期侵入体。对比重稀土剖面的蚀变基岩和新鲜基岩发现,蚀变形成的强绢云母化花岗岩稀土总量显著降低至46~140μg/g,而且主要(含)稀土的副矿物磷灰石发生分解,形成次生的磷钇矿、独居石等耐风化矿物,表明基岩的蚀变不利于后期的风化成矿。通过研究指明了在上犹复式岩体中呈岩株、岩枝产出的晚期侵入体的风化壳为重稀土矿找矿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犹复式岩体 加里东期 花岗岩 离子吸附稀土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