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侧换热器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尹丽媛
胡超越
+1 位作者
田琦
王美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8-1476,共9页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建立了室外侧换热器数学模型,对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的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建了涂敷太阳能吸收膜的单倒型和双倒型两种新型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对其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倒型和双倒型结构均能改善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现象,其中双倒型结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其外侧换热器和内侧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度与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相比分别降低了46%和83%;在换热器面积、风机型号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双倒型结构换热器空气侧换热量比单倒型结构提高了5.4%。该研究可提高热泵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为太阳能耦合空气能一体化热泵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风冷换热器
气流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佳
刘静静
《太阳能》
2024年第8期118-122,共5页
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环境温度中运行的能效低,随环境温度的降低,制热量衰减严重,且存在潮湿天气下运行时结霜严重、化霜时影响用户采暖效果等问题。以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验平台,通过测试对该热泵机组的性...
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环境温度中运行的能效低,随环境温度的降低,制热量衰减严重,且存在潮湿天气下运行时结霜严重、化霜时影响用户采暖效果等问题。以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验平台,通过测试对该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快捷方便,系统控制简单,且初始投资较低。2)通过全流道双效集热板和风冷换热器可吸收自然环境中的太阳能、空气能、水汽能等多种能源,实现了一机多能源互补,有效解决了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在环境温度低时能效低、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3)在环境温度为2.2~3.8℃,日均太阳辐照度为476 W/m^(2)的条件下,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的输出功率为72.3~76.1k W,COP在3.4~3.5之间,比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的COP提高了2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耦合
热泵机组
制热量
性能系数
全流道双效集热板
风冷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封装电子设备先进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建明
《电子机械工程》
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
随着基础器件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系统集成的巨大进步,军用电子系统尺寸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热密度不断攀升,对冷却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军事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其体积、重量和功耗,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
随着基础器件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系统集成的巨大进步,军用电子系统尺寸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热密度不断攀升,对冷却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军事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其体积、重量和功耗,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积极将微电子、纳米、微流体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军事电子装备的热控中,试图打破制约装备发展的热瓶颈。文中分芯片、模块和设备3个层级概述了热管理技术途径,阐述了DARPA热管理计划及其包含的具体项目,根据最新开展的芯片内/芯片间增强冷却(ICECool)项目,指出了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
微流体
热地平
风冷换热器
微技术
纳米热界面
主动冷却模块
近结热传输
芯片内/芯片间增强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TDC蒸脱机热风风网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4
作者
刘芳
刘春成
+5 位作者
郎松彬
裴兴武
袁泰增
于殿宇
姚凯
姚行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160,共4页
植物油加工企业的节能降耗是维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原有的400 t/d浸出生产线基础上,将一蒸、二蒸的溶剂蒸气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之间增加风冷换热器,充分利用其蒸发器出来的二次溶剂蒸气所含的热量给干空气加热,通过传质、传热降低D...
植物油加工企业的节能降耗是维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原有的400 t/d浸出生产线基础上,将一蒸、二蒸的溶剂蒸气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之间增加风冷换热器,充分利用其蒸发器出来的二次溶剂蒸气所含的热量给干空气加热,通过传质、传热降低DC湿粕中的水分及温度,既减少了蒸发二次溶剂蒸气冷凝所需的冷却水用量,又省去原有冷凝回水加热热风的热量,有效降低了植物油厂产品加工吨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浸出车间
风冷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侧换热器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尹丽媛
胡超越
田琦
王美萍
机构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8-1476,共9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2101060301015)。
文摘
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换热器冷风回流和迎面风速不均匀性过大,会导致换热性能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调整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利用太阳辐射能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新型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机方案;建立了室外侧换热器数学模型,对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的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建了涂敷太阳能吸收膜的单倒型和双倒型两种新型室外侧换热器结构,并对其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倒型和双倒型结构均能改善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现象,其中双倒型结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其外侧换热器和内侧换热器迎面风速不均匀度与常规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相比分别降低了46%和83%;在换热器面积、风机型号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双倒型结构换热器空气侧换热量比单倒型结构提高了5.4%。该研究可提高热泵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为太阳能耦合空气能一体化热泵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风冷换热器
气流组织
Keywords
an integrated solar and air energy heat pump
solar energy
air source heat pump
air cooled heat exchanger
air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K5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佳
刘静静
机构
山东华宇工学院
出处
《太阳能》
2024年第8期118-122,共5页
基金
山东华宇工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技计划项目(一般项目)(2023KJ13)。
文摘
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环境温度中运行的能效低,随环境温度的降低,制热量衰减严重,且存在潮湿天气下运行时结霜严重、化霜时影响用户采暖效果等问题。以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验平台,通过测试对该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快捷方便,系统控制简单,且初始投资较低。2)通过全流道双效集热板和风冷换热器可吸收自然环境中的太阳能、空气能、水汽能等多种能源,实现了一机多能源互补,有效解决了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在环境温度低时能效低、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3)在环境温度为2.2~3.8℃,日均太阳辐照度为476 W/m^(2)的条件下,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的输出功率为72.3~76.1k W,COP在3.4~3.5之间,比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的COP提高了22%左右。
关键词
多能源耦合
热泵机组
制热量
性能系数
全流道双效集热板
风冷换热器
Keywords
multi-energy coupling
heat pump unit
heating capacity
COP
full flow channel double-effect collector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分类号
TK0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封装电子设备先进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杨建明
机构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电子机械工程》
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
文摘
随着基础器件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系统集成的巨大进步,军用电子系统尺寸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热密度不断攀升,对冷却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军事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小其体积、重量和功耗,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积极将微电子、纳米、微流体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军事电子装备的热控中,试图打破制约装备发展的热瓶颈。文中分芯片、模块和设备3个层级概述了热管理技术途径,阐述了DARPA热管理计划及其包含的具体项目,根据最新开展的芯片内/芯片间增强冷却(ICECool)项目,指出了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热管理
微流体
热地平
风冷换热器
微技术
纳米热界面
主动冷却模块
近结热传输
芯片内/芯片间增强冷却
Keywords
thermal management
microfluidics
TGP
MACE
NTI
ACM
NJTY
ICECool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TDC蒸脱机热风风网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4
作者
刘芳
刘春成
郎松彬
裴兴武
袁泰增
于殿宇
姚凯
姚行权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湖北天星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160,共4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401101)
文摘
植物油加工企业的节能降耗是维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原有的400 t/d浸出生产线基础上,将一蒸、二蒸的溶剂蒸气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之间增加风冷换热器,充分利用其蒸发器出来的二次溶剂蒸气所含的热量给干空气加热,通过传质、传热降低DC湿粕中的水分及温度,既减少了蒸发二次溶剂蒸气冷凝所需的冷却水用量,又省去原有冷凝回水加热热风的热量,有效降低了植物油厂产品加工吨料成本。
关键词
植物油
浸出车间
风冷换热器
Keywords
vegetable oil
leaching workshop
air - cooled heater
分类号
TS223.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室外侧换热器气流组织及换热性能研究
尹丽媛
胡超越
田琦
王美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体式多能源耦合热泵机组的性能研究
李佳
刘静静
《太阳能》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密度封装电子设备先进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杨建明
《电子机械工程》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DTDC蒸脱机热风风网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刘芳
刘春成
郎松彬
裴兴武
袁泰增
于殿宇
姚凯
姚行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