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密大规模风光并网发电系统的储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芙蓉 张新燕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1,共5页
文章通过对哈密地区大规模风光出力的分析和预测,为平抑功率的波动和弥补能量的缺失,配置了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储能系统,考虑其充放电效率和电网的转换效率,以经济最优为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验证了储能系统的合理性。... 文章通过对哈密地区大规模风光出力的分析和预测,为平抑功率的波动和弥补能量的缺失,配置了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储能系统,考虑其充放电效率和电网的转换效率,以经济最优为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验证了储能系统的合理性。此储能系统不仅能平抑电网功率的波动和弥补电网的能量缺失,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性和能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并网 储能系统 优化配置 平抑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分型的区域风光出力互补规律评价与并网容量优化方法
2
作者 张璟 万皓 +6 位作者 高洁 朱非林 卢鹏 刘为锋 徐斌 樊宇堃 钟平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目的】风光互补发电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带来巨大挑战。现有研究多单一分析风光出力或容量配置,缺乏基于天气分型的综合风光出力互补规律评价与并网容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针对此问题,研究基于青海省2020... 【目的】风光互补发电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带来巨大挑战。现有研究多单一分析风光出力或容量配置,缺乏基于天气分型的综合风光出力互补规律评价与并网容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针对此问题,研究基于青海省2020年气象数据,计算并归一化处理风光出力并构建风光出力矩阵。采用K-means算法划分天气类型,通过波动互补率和爬坡互补率指标,分别从波动性和爬坡性两个方面评估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风光出力互补特性。此外,从多个时间尺度对区域的逐日、逐月风光互补特性开展定量评价。最后,建立风光并网容量比例优化模型,采用蛇鹫优化算法和枚举法相互参证的方式对波动互补率和爬坡互补率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风光并网容量比例。【结果】结果表明:(1)青海地区的风光出力季节差异显著,夏秋季节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发电系统。(2)不同天气类型对风光互补性影响显著,晴朗天气下风光互补性较弱,多云或突变天气下互补性相对较强。(3)所有天气类型的爬坡互补率均值为20.74%,远高于波动互补率的均值1.84%,表明风光联合出力可以有效降低出力爬坡率,增强系统的可靠性。(4)不同天气类型下,优化风光并网容量比例可以最大化互补率指标,实现最佳互补效果。【结论】研究结果能够有效揭示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风光出力互补特性,并确定最佳风光并网容量比例,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出力互补特性 天气分型 风光并网容量比例优化 K-MEANS聚类 蛇鹫优化算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留数的风光混合电场经串补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
3
作者 朱晓雯 肖仕武 王利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1-910,I0005,共11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力与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风电场与光伏电站电力电子装置间的耦合作用及新能源场站与串补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会给系统带来次同步振荡风险,影响新能源消纳能力,因此有必要对风光混合电场经串补并网...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风力与光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风电场与光伏电站电力电子装置间的耦合作用及新能源场站与串补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会给系统带来次同步振荡风险,影响新能源消纳能力,因此有必要对风光混合电场经串补并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双馈风机和光伏机组的数学模型,得到二者的阻抗传递函数;其次,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将一维留数表示的电气阻尼特性推广到二维留数表示的阻抗特性上,通过留数权重确定主振荡模式,从而实现高阶传递函数简化,便于分析特定频段的阻抗特性,通过伯德图验证简化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简化后的传递函数,通过求解特征值参与因子和留数可观性、可控性相关因子,得到影响次同步振荡的强相关状态变量及主导参数,并通过PSCAD仿真研究了主导参数变化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的影响,为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混合并网 留数法 传递函数简化 阻抗特性 次同步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系数灵敏度的风光电网动态交互分析与稳定提升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生虎 陈东 +2 位作者 叶剑桥 齐楠 徐志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50-161,共12页
风电、光伏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间动态交互,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基于阻尼系数灵敏度,研究了风光并网电力系统动态交互过程与稳定提升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化表达验证了风光机组对SG暂态响应存在影响。其次,建立电力... 风电、光伏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间动态交互,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基于阻尼系数灵敏度,研究了风光并网电力系统动态交互过程与稳定提升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化表达验证了风光机组对SG暂态响应存在影响。其次,建立电力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模型,分析风光机组与SG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新定义风光机组向SG提供阻尼系数,以量化风光并网对电网振荡的影响。然后,提出阻尼系数对风光出力灵敏度的解析表达,作为内点法梯度信息,调整风光出力以改善电网稳定性。最后,仿真验证表明,调节风电(光伏)出力可提高光伏(风电)场站相关危险模式的阻尼,改善电网稳定性。以灵敏度作为梯度信息,可提高优化算法的计算效率与准确性,优化前后功角平均振幅分别为25.1589°、18.0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并网 低频振荡 阻尼转矩 传递函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风光发电中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65
5
作者 杨珺 张建成 桂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9-1216,共8页
提高并网风光发电系统的调度灵活性需要引入储能技术,而储能技术研究的首要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利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互补特性,提出了一种以优化蓄电池工作状态为原则,以提高储能系统整体经济性为目标的能量管理... 提高并网风光发电系统的调度灵活性需要引入储能技术,而储能技术研究的首要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利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互补特性,提出了一种以优化蓄电池工作状态为原则,以提高储能系统整体经济性为目标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该能量管理策略分析了并网风光发电系统能量损失率和能量缺失率的计算流程,根据全生命周期费用理论,建立了储能装置的年均费用函数表达式,并建立了以该函数值最小为目标,以系统能量损失率及能量缺失率等运行指标为约束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改进混沌优化算法对实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该优化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风光发电系统 混合储能 蓄电池 超级电容器 改进混沌优化算法 能量损失率 能量缺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投资回报率的风光联合并网情况下输电网规划 被引量:4
6
作者 唐一铭 袁越 +3 位作者 张新松 孙纯军 钱康 许文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1-224,共4页
考虑风电、光伏两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风光联合并网情况下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该模型兼顾投资成本和收益预期,以最大投资回报率为规划目标,采用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直流概率潮流模型计算支路潮流过负荷的概率... 考虑风电、光伏两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风光联合并网情况下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该模型兼顾投资成本和收益预期,以最大投资回报率为规划目标,采用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直流概率潮流模型计算支路潮流过负荷的概率,采用机会约束思想处理支路过负荷约束,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通过对改进Garver 6节点系统的求解,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 投资回报率 风光联合并网 机会约束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樽海鞘算法优化BP的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梁恩豪 孙军伟 王延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4-120,共7页
为解决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问题,针对前馈(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樽海鞘算法(A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在标准的樽海鞘算法(SSA)中引入动态权重... 为解决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问题,针对前馈(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樽海鞘算法(A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在标准的樽海鞘算法(SSA)中引入动态权重策略和变异算子构建ASSA。其次,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BP神经网络的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模型。最后,通过ASS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提出ASSA-BP的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ASSA-BP模型预测发电功率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BP模型预测数据的相对误差。ASSA-BP和SSA-BP的模型平均绝对误差数值更小,ASSA-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ASSA-BP模型的预测稳定性最强。该预测模型较传统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有更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 BP神经网络 樽海鞘算法(SSA) 自适应樽海鞘算法(ASSA) ASSA-BP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