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站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谢平平 陆秋瑜 +3 位作者 王雪林 陈玥 杨迎 钟海旺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 针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开展碳排放核算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碳足迹理论,构建了计及风光储联合运行影响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渐进式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核算原理、边界及公式。实例测算表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材料生产阶段(占比90.78%)和电站建设阶段(占比59.9%)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电站碳排放强度与利用小时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配置储能可使碳排放强度降低约1.18 g CO_(2)e/kWh,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新能源场站制定碳减排措施及量化碳减排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不同发展阶段 风光储联合发电 碳排放核算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力储能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容量规划与评价 被引量:38
2
作者 侯慧 徐焘 +3 位作者 肖振锋 伍也凡 刘浩田 陈仲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4-84,共11页
合理规划风电场、光伏电站和储能的容量是保证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经济性及可靠性的前提。提出一种依托山体的重力储能形式,联合风电场、光伏电站,建立以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并网型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容量优化规划模型。然后,提出... 合理规划风电场、光伏电站和储能的容量是保证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经济性及可靠性的前提。提出一种依托山体的重力储能形式,联合风电场、光伏电站,建立以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并网型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容量优化规划模型。然后,提出风光互补特性、供电损失率、系统贡献率等评价指标,用以衡量容量优化规划结果。在算例中,基于分时电价场景,对考虑重力储能、蓄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不同储能形式的规划模型进行仿真对比。通过利用熵权法定权的秩和比评价方法对考虑不同储能形式的容量规划结果排序评价,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 容量优化规划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39
3
作者 孙浩锋 章健 +2 位作者 熊壮壮 廖晓辉 吴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0,125,共8页
为了提高风、光能的利用率及降低其出力波动性对配电网的冲击,利用风力与太阳能时间与空间上的互补性及储能装置对功率的平抑作用建立含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主动配电网模型,以无功补偿装置作为优化变量对主动配电网进行多时段动态无功... 为了提高风、光能的利用率及降低其出力波动性对配电网的冲击,利用风力与太阳能时间与空间上的互补性及储能装置对功率的平抑作用建立含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主动配电网模型,以无功补偿装置作为优化变量对主动配电网进行多时段动态无功优化,以电压偏差及网络损耗最小为多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利用凸松弛技术将优化模型转换为具有凸可行域的二阶锥规划(SOCP)模型。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上进行仿真,对含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发电方式的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对比分析其对主动配电网调压降损的作用,并且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最后验证了二阶锥规划松弛技术的精确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 主动配电网 无功优化 SO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育彪 《南方农机》 2017年第8期181-181,共1页
新时期利用不同资源进行发电有效地提升电力质量增强储能的技术型。在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的分析上需要明确有功功率的特性,根据主要结构特点构建有效地数学模型,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进行优化,完成有功功率波动构建下... 新时期利用不同资源进行发电有效地提升电力质量增强储能的技术型。在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的分析上需要明确有功功率的特性,根据主要结构特点构建有效地数学模型,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进行优化,完成有功功率波动构建下目标函数的构建。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是对输出功率进行可靠性评价。文章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储能容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联合发电 系统能容量 有功功率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有功控制策略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倩倩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2期159-159,共1页
随着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优势愈加明显,与单独的光伏供电系统或风力发电系统相比较,联合发电系统更加可靠、经济。但作为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的调节配置环节,储能系统价格贵,因此如何科学合理... 随着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优势愈加明显,与单独的光伏供电系统或风力发电系统相比较,联合发电系统更加可靠、经济。但作为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的调节配置环节,储能系统价格贵,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有限容量的储能系统进行电源出力的改善具备很大的研究意义[1]。基于此,文章对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有功控制策略及工程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 有功控制策略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风光储联合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鉴定
6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共1页
2013年3月4日,由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和国电南瑞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大容量风光储联合发电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韩英铎院士和顾国彪院士主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 2013年3月4日,由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和国电南瑞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大容量风光储联合发电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韩英铎院士和顾国彪院士主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解决了当前区域新能源集中并网和储能电站化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总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风光储联合发电控制系统的综合功能配置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联合发电 关键技术 新能源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2控制方法双Boost-Buck单一逆变器的风光储分布并网/孤岛离网控制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希望.阿不都瓦依提 晁勤 王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4-204,共11页
目前边缘农牧区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由于通过各自逆变器运行,存在成本高、能耗高等问题。提出采用双Boost-Buck单一逆变器结构实现风光储联合发电共用直流母线方案,达到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的效果。首先设计了基于V2控制双Boost-Buck... 目前边缘农牧区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由于通过各自逆变器运行,存在成本高、能耗高等问题。提出采用双Boost-Buck单一逆变器结构实现风光储联合发电共用直流母线方案,达到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的效果。首先设计了基于V2控制双Boost-Buck变换器风光储联合发电的拓扑结构和电路,实现了输入电压在较宽范围内波动时输出电压仍然能够恒值控制的目标,同时采用电压斜坡补偿方法抑制了Boost-Buck电路自激振荡问题。接着基于蓄电池,制定了储能平抑风光波动、九宫分区跟随负荷、模糊充放电等控制策略,达到了风光储发电与逆变器无缝对接。其次基于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进行了减小弃风光电量效益评估。最后基于风光储分布并网和孤岛离网控制模式,研发了软硬件装置,进行了仿真验证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逆变器输出电流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同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联合发电 V2控制双Boost-Buck变换器 电压斜坡补偿方法 分布式并网 抑制波动控制 孤岛式离网跟随负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