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云儿女》电影音乐中的个人悲剧和家国情怀
1
作者 权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30,共4页
《风云儿女》是我国民国时期重要的电影作品,创作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期,带有强烈的左翼色彩,抗日救国是其主要的精神实质。该影片的插曲在塑造人物、故事叙事和场景营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电影音乐《铁蹄下的歌女》和《义勇军进行曲》分... 《风云儿女》是我国民国时期重要的电影作品,创作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期,带有强烈的左翼色彩,抗日救国是其主要的精神实质。该影片的插曲在塑造人物、故事叙事和场景营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电影音乐《铁蹄下的歌女》和《义勇军进行曲》分别在故事的不同阶段引导了剧情发展和人物信仰的转变。在信仰主题出现后,《义勇军进行曲》缔造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最终完成了从电影音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儿女 电影音乐 国歌 家国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城市的双重对位书写——关于王安忆长篇小说《儿女风云录》
2
作者 王春林 陈敏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7,共8页
借助于个性化的语言,通过预叙手段的巧妙征用,王安忆的《儿女风云录》在精准呈现主人公“他”六七十年间个人跌宕起伏命运演变的同时,也以“如影随形”的方式对上海这座现代化大城市变迁过程进行着的总体性书写。如果说个人命运的那条... 借助于个性化的语言,通过预叙手段的巧妙征用,王安忆的《儿女风云录》在精准呈现主人公“他”六七十年间个人跌宕起伏命运演变的同时,也以“如影随形”的方式对上海这座现代化大城市变迁过程进行着的总体性书写。如果说个人命运的那条线索是结构主线,那么,城市书写的这一部分就可以被看作隐在的结构副线。唯其因为二者在文本中以一种亦步亦趋的方式向前推进,作品才成功地实现了人与城市的双重对位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儿女风云录》 城市书写 双重对位 资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漫漶,风云遗世——王安忆《儿女风云录》阅读札记
3
作者 李庆西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6,共4页
近读王安忆长篇新作《儿女风云录》,我感觉写法比较特别。从头到尾都是所谓“作者的声音”,一路到底的日常絮语,几乎没有小说里惯常的情境设定。长篇的叙述多由事件构成,譬如《包法利夫人》写爱玛的侯爵府邸之行,酒席、舞会、弹子房和牌... 近读王安忆长篇新作《儿女风云录》,我感觉写法比较特别。从头到尾都是所谓“作者的声音”,一路到底的日常絮语,几乎没有小说里惯常的情境设定。长篇的叙述多由事件构成,譬如《包法利夫人》写爱玛的侯爵府邸之行,酒席、舞会、弹子房和牌局,花圃和马厩……这些栩栩如生的描述将一个“事件”落实在具体情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儿女风云 阅读札记 作者声音 日常絮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弱者”的小说——读王安忆《儿女风云录》
4
作者 程旸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1,共6页
一季红真曾经指出:“就其本质来说,所有的写作都是追忆。因此,作为一种主观的时间形式,追忆的本质是对抗时间的流逝,是自我巩固的一种方式。”①所以说,读罢《儿女风云录》②,我的最初感受是王安忆借小说主人公“瑟”--这个幼时漂亮的小... 一季红真曾经指出:“就其本质来说,所有的写作都是追忆。因此,作为一种主观的时间形式,追忆的本质是对抗时间的流逝,是自我巩固的一种方式。”①所以说,读罢《儿女风云录》②,我的最初感受是王安忆借小说主人公“瑟”--这个幼时漂亮的小孩,成年后用潦草、浮泛的一生把自己塑造成了混沌、美丽且无用的男人--这个不自觉的人物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8年前后几十年的人生旅程,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停留居住过的地域、器物用度做了一次大总结,也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人生旅程的一次回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 20世纪50年代 人生旅程 儿女风云 弱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来电影录音技术及录音工艺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25,共6页
一、序章:中国有声电影与录音技术的先驱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电影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命运在不断地向前蓬勃发展.电影声音在中国革命运动 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 曲》... 一、序章:中国有声电影与录音技术的先驱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电影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命运在不断地向前蓬勃发展.电影声音在中国革命运动 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 曲》就把电影声音这种特质发扬光大,不仅起到了唤醒中国民众抗击列强的重要作用,还为进一步推 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和光明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通影片公司 有声电影 电影声音 电影录音 风云儿女 录音技术 录音工艺 主题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的底层空间叙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一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9,共3页
20世纪初期以来,"移民"实际上成为知识分子或文艺工作者撰写文艺作品不可逾越的主题。在早期电影中,导演不仅将审美触角由关注进城的农民转向城市失业者及那些低收入群体,而且也关注到那些城市底层的、处于城市边缘的小手工业者等弱... 20世纪初期以来,"移民"实际上成为知识分子或文艺工作者撰写文艺作品不可逾越的主题。在早期电影中,导演不仅将审美触角由关注进城的农民转向城市失业者及那些低收入群体,而且也关注到那些城市底层的、处于城市边缘的小手工业者等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与进城农民被统称为城市"底层空间"的"底层群体"。所谓"底层空间",即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这一概念在社会变更及城市化进程中内涵日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中国早期电影 空间叙事 小手工业者 文艺工作者 生存空间 城市边缘 二元对立 文艺作品 风云儿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牧之创作之维:女性主体、群像悲剧与人道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琳 柳宏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16,共4页
袁牧之被誉为影坛的“千面人”,集表演、剧作、导演和电影事业家于一身,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早年参加剧社表演与创作,在当时的很多期刊上发表小说与剧本,随后主演了电通公司的《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生死同心》... 袁牧之被誉为影坛的“千面人”,集表演、剧作、导演和电影事业家于一身,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早年参加剧社表演与创作,在当时的很多期刊上发表小说与剧本,随后主演了电通公司的《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生死同心》等电影,并编导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相对成熟的有声片《都市风光》,创作了左翼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马路天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运动 中国电影史 袁牧之 电影事业 《都市风光》 风云儿女 女性主体 有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牧之早期作品中的电影语言创新——以三部代表作为例兼论其表演艺术
8
作者 唐渊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9-80,共2页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袁牧之的作品不多,但却集中体现了他的编导以及表演功力.《桃李劫》《风云儿女》和《马路天使》因为流传甚广而具有代表意义,体现出袁牧之在电影语言(尤其是...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袁牧之的作品不多,但却集中体现了他的编导以及表演功力.《桃李劫》《风云儿女》和《马路天使》因为流传甚广而具有代表意义,体现出袁牧之在电影语言(尤其是声音和画面)上的创新.本文拟以袁牧之的这三部银幕代表作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电影语言创新,兼论其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牧之 电影语言 《桃李劫》 风云儿女 《马路天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的六首国歌
9
《人民论坛》 1994年第12期55-55,共1页
1911年,清政府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这首古奥的国歌竟成了清王朝的挽歌,辛亥革命打破了清王朝的“金瓯”梦。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
关键词 沈恩孚 中国历史 卿云歌 军阀混战 聂耳 革命浪潮 人民意志 风云儿女 田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插曲唱不响?
10
作者 谢辉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9-19,共1页
冼星海有句名言:“音乐是人类精神撞击出的火花”。做为五色成章、八音繁会的“艺术皇后”电影,一首美妙的插曲,就象一条感情的纽带,能烘托影片的气氛,延伸影片的剧情,形成影片的高潮,给观众美的愉悦、情的震憾,深的联想,从而增强影片... 冼星海有句名言:“音乐是人类精神撞击出的火花”。做为五色成章、八音繁会的“艺术皇后”电影,一首美妙的插曲,就象一条感情的纽带,能烘托影片的气氛,延伸影片的剧情,形成影片的高潮,给观众美的愉悦、情的震憾,深的联想,从而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揭示主题和刻划人物上起到独特作用。每每有这样的情形,人们对影片的基本剧情甚至人物姓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了,而其插曲却不胫而走,经久难忘,在人们心灵的记忆深处萦回。好的电影插曲,对观众不啻是一次艺术美的享受,有的甚至可以称誉为历史的回声,时代的象征!象影片《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影片《上甘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勇军进行曲 风云儿女 冼星海 魂断蓝桥 审美观念 拉兹之歌 欣赏水平 味如嚼蜡 创作观念 做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怎么越拍越远了
11
作者 骆晓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15,共2页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而今天的电影人却似乎是一再向“后”看齐。不知什么时候起,银幕上一下子涌出了一大批头顶红翎的长辫子清人,又一下子冒出了许多身着美式军装的民国军官,这就形成了所谓“清宫片热”和“民国片热”。另外,还有一批...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而今天的电影人却似乎是一再向“后”看齐。不知什么时候起,银幕上一下子涌出了一大批头顶红翎的长辫子清人,又一下子冒出了许多身着美式军装的民国军官,这就形成了所谓“清宫片热”和“民国片热”。另外,还有一批以明末遗事为题材的影片。现在又有人要拍“三国”系列、还有人拍“秦汉”系列。由民国、清末、明末而三国而秦汉,中国的摄影机焦距调得越来越远。难怪有人惊呼:电影怎么越拍越远离现实生活了。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密切关注现实生活是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电影受到青睬的原因之一。早期的《劳工之爱情》、《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其题材的现实性就毋庸多言了。新时期以来的许多优秀的影片也依然继承了现实性这一传统:震聋发聩的《黑炮事件》、催人泪下的《老井》,如诗如画的《豆寇年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之爱情 一江春水向东流 风云儿女 清宫片 现实生活 诗如画 历史题材 观众心理 直面现实 豆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汉 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者
12
作者 刘展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田汉不仅是中国话剧艺术的莫基者,而且在诗、词、歌、曲的创作方面,也是文坛上屈指司数的大家。廖沫沙赞其已经达到“敏捷诗千首”的境界。1933年田汉和聂耳携手创作了许多进步歌曲,最为大家传唱的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插曲《... 田汉不仅是中国话剧艺术的莫基者,而且在诗、词、歌、曲的创作方面,也是文坛上屈指司数的大家。廖沫沙赞其已经达到“敏捷诗千首”的境界。1933年田汉和聂耳携手创作了许多进步歌曲,最为大家传唱的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艺术 田汉 中国 《义勇军进行曲》 风云儿女 创作 廖沫沙 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