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函数分解的连续变速颤振边界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谭博 郑华 裴承鸣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3期47-49,52,共4页
针对连续变速颤振试验实测信号的特点及在线处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基函数展开的时变参数建模方法。通过对结构响应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判据的趋势分析,得到颤振边界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曲线。依据颤振试验机理,采用白噪声激励多模态耦合系统... 针对连续变速颤振试验实测信号的特点及在线处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基函数展开的时变参数建模方法。通过对结构响应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判据的趋势分析,得到颤振边界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曲线。依据颤振试验机理,采用白噪声激励多模态耦合系统的方式生成了相应的仿真信号,进而在不同信噪比下验证了方法的数值性能。最后通过气弹模型低速风洞试验进一步检验本文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速颤振试验 基函数 时变参数建模 颤振边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速颤振试验的实时颤振边界预测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叔飚 裴承鸣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8-340,共3页
实时颤振边界预测系统主要用于完成飞机颤振试验过程中对颤振临界速度的预测。该系统基于非平稳信号处理理论设计开发,融合了多种结构阻尼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概述了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应用数值仿真和实际工程试验验证考核... 实时颤振边界预测系统主要用于完成飞机颤振试验过程中对颤振临界速度的预测。该系统基于非平稳信号处理理论设计开发,融合了多种结构阻尼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概述了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应用数值仿真和实际工程试验验证考核了系统的有效性。该系统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界面友好,可以满足连续变速颤振试验的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信号处理 实时颤振边界预测系统 连续变速颤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M-KS算法的连续变速颤振边界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豪 郑华 +1 位作者 段世强 裴承鸣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1237,共7页
连续变速颤振试验(FTPVS)是近年来积极探索的一种颤振试验方案。针对该类试验中信号非平稳的特点,创新性地将期望最大化方法迭代优化的思想用于改善连续变速颤振信号的建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方法的卡尔曼滤波平滑(EM-KS)算法,有效... 连续变速颤振试验(FTPVS)是近年来积极探索的一种颤振试验方案。针对该类试验中信号非平稳的特点,创新性地将期望最大化方法迭代优化的思想用于改善连续变速颤振信号的建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方法的卡尔曼滤波平滑(EM-KS)算法,有效提高了时变参数的辨识性能。进而结合颤振时域判据,给出了可递推实现的连续变速颤振试验的颤振边界预测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的可靠性与工程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M-KS颤振边界预测方法不依赖于平稳随机过程的假设,精确度可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KS算法 卡尔曼滤波平滑 TVAR 颤振边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紊流激励下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的颤振边界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若婵 严刚 +2 位作者 李扬 施远 周大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289,共7页
提出将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推广应用于大气紊流激励下飞行器结构的颤振分析,对含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模态参数识别与颤振边界预测进行研究。在采用自然激励技术从结构在大气紊流激励下的响应中提取自由衰减信号后,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通... 提出将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推广应用于大气紊流激励下飞行器结构的颤振分析,对含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模态参数识别与颤振边界预测进行研究。在采用自然激励技术从结构在大气紊流激励下的响应中提取自由衰减信号后,基于贝叶斯统计推断,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算法对结构模态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进行采样识别,并利用Z-W(Zimmerman-Weissenburger)颤振裕度法获取颤振速度概率分布,预测颤振边界并分析其不确定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大气紊流激励下的结构响应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边界预测 紊流激励 颤振裕度法 贝叶斯统计推断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季辰 李锋 刘子强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实现在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颤振试验研究,设计了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装置和模型保护机构。风洞试验表明该试验装置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支撑方式可避免风洞及其他机构对模型的频率干扰;保护机构在高动压情况下可正常工... 为实现在高超声速风洞中开展颤振试验研究,设计了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装置和模型保护机构。风洞试验表明该试验装置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支撑方式可避免风洞及其他机构对模型的频率干扰;保护机构在高动压情况下可正常工作,达到模型保护效果。试验验证了高超声速风洞固定马赫数阶梯变动压和连续变动压两种风洞开车方式。为验证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对平板翼进行了高超风洞颤振试验,试验马赫数为5.0和6.0。试验采用随机子空间法(SSI)辨识结构模态参数,采用Zimmerman-Weissenburger方法预测颤振临界动压,其颤振预测动压比采用活塞理论计算值高12.7%。试验表明目前采用的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可用于开展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风洞颤振试验 亚临界 颤振边界预测 气动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动压舵面颤振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季辰 赵玲 +2 位作者 朱剑 刘子强 李锋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44,共8页
为了研究舵、翼面高超声速颤振特性,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建立了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动压颤振试验技术。对具有相同结构动力学和气动特性的舵面模型进行颤振试验,试验马赫数为4.95和5.95。试验中缓慢连续增加试验动压直至颤振发生... 为了研究舵、翼面高超声速颤振特性,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建立了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动压颤振试验技术。对具有相同结构动力学和气动特性的舵面模型进行颤振试验,试验马赫数为4.95和5.95。试验中缓慢连续增加试验动压直至颤振发生,并由此获得颤振临界参数;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域分析法研究了试验中模型频率随动压变化的耦合特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在试验条件下发生了经典弯扭耦合颤振。试验中还采用亚临界试验数据对颤振余度法和阻尼外推法2种颤振边界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2种方法在高超声速颤振试验中都显示了良好的预测精度。研究还表明,动压增加的速率对颤振边界的预测精度影响较小。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模型的气动加热进行了研究,温度场测量显示舵面最高温度出现在舵根部前缘位置,舵前缘和舵面斜面中后部温度也较高;舵轴裸露在流场中的部分由于反射板附面层的影响其气动加热问题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颤振试验 颤振边界预测 气动弹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Chirplet信号展开及其在颤振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裴承鸣 舒畅 +2 位作者 宋叔飚 李中群 谭申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1-59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以高斯线调频小波作为基函数的自适应信号展开算法。算法融参数的初值估计和精确估计于一体 ,自适应地将信号展开在高斯线调频小波基函数集上 ,通过展开系数和基函数参数获得信号的自适应时频能量分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新的以高斯线调频小波作为基函数的自适应信号展开算法。算法融参数的初值估计和精确估计于一体 ,自适应地将信号展开在高斯线调频小波基函数集上 ,通过展开系数和基函数参数获得信号的自适应时频能量分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抗噪性好 ,信号可重构性高。同时 ,该算法作为一种时频域滤波技术 ,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的颤振试验信号处理中 ,使得颤振边界预测的精度提高了 1 %~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颤振边界预测 CHIRPLET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MD算法在颤振试验信号模态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文景 周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2-300,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模态参数辨识算法,用于颤振试验信号的数据处理。采用自然激励技术提取脉冲响应信号;利用信号的先验信息结合本文提出的适应度函数,求解最优分解参数;用参数优化...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模态参数辨识算法,用于颤振试验信号的数据处理。采用自然激励技术提取脉冲响应信号;利用信号的先验信息结合本文提出的适应度函数,求解最优分解参数;用参数优化后的VMD算法将信号分解为指定个数的信号分量,每个分量仅含单一频率的振动模态;用矩阵束法识别模态参数。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研究表明:改进的VMD算法可以有效分离颤振试验信号中的密集模态,提高模态参数辨识的精度;结合颤振裕度法,有助于颤振边界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试验 模态参数辨识 变分模态分解 参数优化 颤振边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