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铣削参数对机器人颤振稳定性影响与优化
1
作者 田和强 安金昌 +1 位作者 马洪强 孟德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996,共9页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化目标,通过实验验证确定的最佳铣削参数,显著减少了颤振,并提高了手术的稳定性和效率。这项研究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铣削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再生型颤振 动态铣削力模型 零阶频域法 颤振稳定性 叶瓣图 铣削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颤振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张新军 陈冰泽 周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0,共7页
采用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全模态颤振分析程序,分析1 400 m主跨的三塔斜拉-悬吊协作体桥设计方案的动力特性和斜风下的颤振稳定性,并与相同主跨的双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和三塔悬索桥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颤振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全模态颤振分析程序,分析1 400 m主跨的三塔斜拉-悬吊协作体桥设计方案的动力特性和斜风下的颤振稳定性,并与相同主跨的双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和三塔悬索桥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颤振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结构柔性大,竖向刚度和横向刚度均很小,对斜风作用敏感;各风攻角下,颤振临界风速随着风偏角的增大均没有呈现如斜风分解法所述的余弦变化特征,其颤振稳定性可能在斜风下更差;斜风效应对颤振稳定性影响较小,静风效应则显著降低斜风下的颤振稳定性,总体平均降幅达到11.59%,在考虑斜风和静风作用的综合影响后,降幅更加显著,达到11.85%;虽然相较于双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三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结构刚度和斜风下的颤振稳定性均有所下降,但是比相同主跨的三塔悬索桥有明显提高,是一种大跨度多塔缆索承重桥梁适宜的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三塔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 颤振稳定性 动力特性 静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流线型箱梁悬索桥颤振稳定性气动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志文 谢普仁 +2 位作者 陈政清 徐国平 徐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以主跨为1 660 m流线型箱梁悬索桥为工程依托,采用风洞试验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主缆空间形式、主梁气动外形和中央稳定板高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气动控制措施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主缆... 以主跨为1 660 m流线型箱梁悬索桥为工程依托,采用风洞试验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主缆空间形式、主梁气动外形和中央稳定板高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气动控制措施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主缆布置形式对桥梁结构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缆布置形式导致桥梁结构扭转频率的改变,从而影响桥梁结构颤振临界风速;适当增加主梁断面宽高比可有效提高桥梁结构颤振临界风速;设置合适高度的中央稳定板可有效提高带水平分离板的流线型箱梁断面颤振临界风速.中央稳定板附近产生的涡会引起主梁断面竖向气动力增加,导致主梁断面竖向运动参与程度提高,抑制了主梁断面扭转运动,从而提高了流线型箱梁断面颤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气动优化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双幅断面颤振稳定性气动干扰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志文 吕建国 +1 位作者 刘小兵 陈政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9,共7页
针对大跨双幅桥面桥梁气动干扰效应问题,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在均匀流场、零度风攻角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间距比时串列双幅典型断面(矩形断面、Π型断面及流线型断面)的颤振稳定性气动干扰效应。研究表明:串列双幅典型断面发生颤振失稳时,下... 针对大跨双幅桥面桥梁气动干扰效应问题,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在均匀流场、零度风攻角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间距比时串列双幅典型断面(矩形断面、Π型断面及流线型断面)的颤振稳定性气动干扰效应。研究表明:串列双幅典型断面发生颤振失稳时,下游断面先失稳,上游断面后失稳;串列双幅钝体断面(矩形断面、Π型断面),当间距比D/B为0.2,0.5(D为串列双幅断面净间距,B为单幅断面宽度)时,串列双幅钝体断面颤振临界风速低于单幅钝体断面颤振临界风速;当D/B为1,2,4,6时,串列双幅钝体断面颤振临界风速高于单幅钝体断面颤振临界风速;串列双幅流线型断面颤振临界风速随间距比D/B增加而增加,在试验间距比范围内(D/B的值为0.3,0.6,1,2,4,5)均小于单幅流线型断面颤振临界风速,气动干扰效应降低了双幅流线型断面颤振临界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颤振稳定性 气动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串列双幅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径碳纤维主缆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永乐 侯光阳 +1 位作者 李翠娟 强士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5-21,共7页
为明确超大跨径碳纤维主缆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颤振稳定性,采用状态空间法,对主跨3 500 m碳纤维主缆悬索桥10个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了加劲梁刚度折减、阻尼比等参数对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交叉索对改... 为明确超大跨径碳纤维主缆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颤振稳定性,采用状态空间法,对主跨3 500 m碳纤维主缆悬索桥10个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了加劲梁刚度折减、阻尼比等参数对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交叉索对改善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同时布置竖向交叉索和水平交叉索可大幅提高超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径悬索桥 施工阶段 颤振稳定性 刚度折减 阻尼比 交叉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新军 孙炳楠 +1 位作者 陈艾荣 项海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运用多模态颤振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别从悬索的矢跨比、吊跨比、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边跨辅助墩的设置以及桥面主梁构成等设计参数着手 ,对主跨 14 0 0m的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进行了颤振稳定性分析 ,指出了影响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颤... 运用多模态颤振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别从悬索的矢跨比、吊跨比、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边跨辅助墩的设置以及桥面主梁构成等设计参数着手 ,对主跨 14 0 0m的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进行了颤振稳定性分析 ,指出了影响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颤振稳定性的关键设计参数 ,并从抗风性能角度探讨了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合理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 颤振稳定性 多模态颤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春光 刘书倩 +1 位作者 韩艳 蔡春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基于全物理坐标法的ANSYS有限元模型,对中渡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进行分析,分别研究对称与不对称施工、不同初始风攻角、结构阻尼等因素对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对称施工顺序更有利于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初始风... 基于全物理坐标法的ANSYS有限元模型,对中渡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进行分析,分别研究对称与不对称施工、不同初始风攻角、结构阻尼等因素对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对称施工顺序更有利于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初始风攻角为-3°时有利于颤振稳定性,而+3°时最为不利;结构阻尼对颤振稳定性影响较大,特别是早期施工阶段尤为显著,可明显改善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为桥梁设计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施工阶段 ANSY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对称和非对称架梁施工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志刚 葛耀君 杨詠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9,共5页
对称架梁施工是现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最为广泛采用的加劲梁吊装方法,而非对称架梁施工,传统上被认为在加劲梁吊装阶段具有比对称架梁施工方法更好的颤振稳定性能。经过大量的悬索桥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和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动力特性分... 对称架梁施工是现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最为广泛采用的加劲梁吊装方法,而非对称架梁施工,传统上被认为在加劲梁吊装阶段具有比对称架梁施工方法更好的颤振稳定性能。经过大量的悬索桥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和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比较和评估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架梁施工方法的气动表现性能。在全桥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中发现,采用对称架梁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颤振稳定性最差的区间,并且这样的区间可能不止一个,而采用非对称架梁施工方法,固然在那些采用对称架梁施工时颤振稳定性较差的区间处提高了颤振稳定性能,但却在另一些施工区间中表现出比对称架梁施工更差的颤振稳定性能。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非对称架梁施工在某些施工阶段内虽然能提高结构的弯扭耦合颤振临界风速,但有可能因该区段过低的竖弯频率而引发结构竖弯振动发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施工架梁阶段 颤振稳定性 对称施工 非对称施工 风洞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断面颤振稳定性的直接计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小兵 陈政清 刘志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
利用通用CFD软件进行桥梁断面颤振稳定性的直接数值计算对于初步设计阶段估计桥梁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FD软件Fluent,发展了桥梁断面颤振稳定性的直接计算方法。利用直接计算方法对典型矩形断面和典型流线形断面的颤... 利用通用CFD软件进行桥梁断面颤振稳定性的直接数值计算对于初步设计阶段估计桥梁断面的颤振临界风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FD软件Fluent,发展了桥梁断面颤振稳定性的直接计算方法。利用直接计算方法对典型矩形断面和典型流线形断面的颤振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断面 颤振稳定性 直接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吊索用于改善悬索桥架设阶段的颤振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高 王秀伟 强士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某悬索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 ,应用多模态颤振分析方法 ,分析了该桥架设阶段颤振临界风速的发展趋势。以其中最危险的架设阶段为例 ,研究了在主缆与主梁之间设置交叉索这种结构措施提高系统颤振稳定性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悬索桥 架设阶段 颤振稳定性 交叉吊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栏杆缘石构造对箱形主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慈军 郭震山 朱乐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2,44,共4页
以某一主跨688 m的海港大桥为例,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栏杆缘石构造对箱形主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风洞试验结果表明,与连续的缘石构造相比,离散的缘石构造可以明显改善主梁的颤振稳定性,从而大幅提高桥梁的颤振稳定性。
关键词 栏杆缘石 箱形梁 颤振稳定性 节段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三塔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达磊 马如进 陈艾荣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研究三塔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颤振稳定性,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背景,开展数值分析和风洞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桥模型,分析中塔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塔的设置使影响结构颤振稳定性的关键模态的频率降低很多... 为研究三塔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颤振稳定性,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背景,开展数值分析和风洞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桥模型,分析中塔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塔的设置使影响结构颤振稳定性的关键模态的频率降低很多。对节段模型进行颤振稳定性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检修车轨道移到采用尖角型风嘴的上斜板位置后,模型在+3°风攻角的颤振临界风速达到63.2 m/s。利用三维耦合颤振分析方法对该桥成桥状态+3°风攻角下桥梁结构的颤振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颤振时第15阶振型占绝大部分能量,说明颤振主要以扭转形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 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气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延迟反馈控制的二元机翼颤振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斌 杨智春 谷迎松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单自由度线性气动弹性系统在延迟反馈控制作用下的颤振稳定性特性。首先根据气动弹性系统的力学模型和控制方程,建立了带延迟反馈控制气动弹性系统的闭环反馈系统数学模型,利用Nyquist判据对系统进行了频域稳定性分析。进而采用... 研究了单自由度线性气动弹性系统在延迟反馈控制作用下的颤振稳定性特性。首先根据气动弹性系统的力学模型和控制方程,建立了带延迟反馈控制气动弹性系统的闭环反馈系统数学模型,利用Nyquist判据对系统进行了频域稳定性分析。进而采用根轨迹方法就反馈增益和延迟时间进行参数分析,获得系统的颤振稳定性边界。分析结果表明,延迟反馈会降低系统的颤振品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时域数值仿真,验证了频域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建立的分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带延迟反馈控制的多自由度气动弹性系统的颤振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反馈控制 气动弹性系统 根轨迹 颤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臂长度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国朝 许育升 +3 位作者 韩艳 李凯 李春光 蔡春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2,共11页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挑臂长度对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影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不同攻角下某悬索桥钢桁梁原设计断面(挑臂长度L为0.947 m)的颤振稳定性,并与CFD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对同一折减风速下单个周期气动力...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挑臂长度对钢桁梁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影响.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不同攻角下某悬索桥钢桁梁原设计断面(挑臂长度L为0.947 m)的颤振稳定性,并与CFD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对同一折减风速下单个周期气动力输入的能量值大小以及流场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不同的挑臂长度(0.0L,0.5L,1.0L,1.5L)对钢桁梁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攻角下,挑臂长度对钢桁梁的颤振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0°攻角及负攻角下,挑臂长度为1.5L的钢桁梁断面颤振稳定性显著优于其他工况.0°攻角钢桁梁上表面旋涡的运动导致的压强变化以及下表面迎风侧压力值的变化成为气动力的主导因素,气动力方向与钢桁梁运动方向相同,促进扭转振动发散,而增大挑臂的长度削弱了上表面旋涡的尺度,并在挑臂处形成了强度大小相对稳定的压强区.负攻角钢桁梁上表面无明显旋涡,下表面旋涡的演变及压力变化成为颤振发散的主导因素,增加挑臂能削弱下表面旋涡的尺度和强度,并在迎风侧挑臂的下表面处持续形成稳定的负压区,气动力输入的能量值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臂 钢桁梁 数值模拟 颤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颤振稳定性分析的精细时程积分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高 王秀伟 强士中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研究精细时程积分法在悬索桥颤振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首先 ,将结构和气流整个作为一个系统 ,组集系统关于模态广义坐标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 ,应用精细时程积分法计算状态向量的时程响应 ,根据状态向量时程响应的对数衰减率判断系统的... 研究精细时程积分法在悬索桥颤振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首先 ,将结构和气流整个作为一个系统 ,组集系统关于模态广义坐标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 ,应用精细时程积分法计算状态向量的时程响应 ,根据状态向量时程响应的对数衰减率判断系统的颤振稳定性。最后 ,以英国塞文悬索桥为数值算例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颤振稳定性 精细时程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断面中间开槽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丰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1-556,共6页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方法研究了箱型桥梁断面中间开槽前后颤振临界风速的变化 ,结果表明中间开槽的效果与断面头部形状和开槽宽度有密切关系 .当头部形状或开槽宽度不合适时 ,中间开槽不但不能提高颤振临界风速 ,反而降低了断面的颤...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方法研究了箱型桥梁断面中间开槽前后颤振临界风速的变化 ,结果表明中间开槽的效果与断面头部形状和开槽宽度有密切关系 .当头部形状或开槽宽度不合适时 ,中间开槽不但不能提高颤振临界风速 ,反而降低了断面的颤振稳定性 .这种计算分析结果也和实验结果相符合 .并进一步从不同断面周围流场的特征方面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断面 中间开槽 颤振稳定性 颤振临界风速 头部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颤振稳定性的悬索桥加劲梁梁高的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如进 陈艾荣 胡晓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在悬索桥的抗风设计中 ,流线型箱梁由于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经验公式分析和有限元两种方法得出箱梁梁高对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并提出了常用桥宽下悬索桥梁高设计的近似公式 .另外 。
关键词 颤振稳定性 悬索桥 加劲梁 梁高 振型耦合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下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新军 应赋斌 赵晨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确保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采用考虑静风效应和全模态耦合影响的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以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在0°和±3°初始风攻角下,分析了斜风下成桥状态和加劲梁从... 为确保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采用考虑静风效应和全模态耦合影响的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以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在0°和±3°初始风攻角下,分析了斜风下成桥状态和加劲梁从跨中向两侧桥塔对称架设全过程的颤振稳定性,并揭示了斜风作用和静风效应对成桥和施工状态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索桥成桥和施工状态的颤振临界风速随着风偏角的增加呈现波动起伏变化特征,且主要在斜风情况下达到最低值;斜风作用和静风效应不会影响悬索桥施工期颤振稳定性的演变规律,但会显著降低悬索桥成桥和施工状态的颤振稳定性;斜风作用使得成桥和施工状态颤振临界风速的最大降幅平均值分别达到了8.0%和19.6%,而斜风和静风的综合效应则进一步劣化悬索桥成桥和施工状态的颤振稳定性,最大降幅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1.5%和22.4%,因此大跨度悬索桥成桥尤其是施工状态的颤振稳定性分析必须考虑静风和斜风综合效应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大跨度悬索桥 成桥状态 施工状态 颤振稳定性 静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形和“T”形箱梁气动力和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东梅 吕志恒 +2 位作者 罗如登 陈立军 王高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40-1749,共10页
位于强台风区域的桥梁抗风分析是结构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步骤,而桥梁主梁外形会对其气动力和颤振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新津河五塔斜拉桥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汕北,其主梁断面是在典型斜腹板箱梁(简称“T”形箱梁)的下腹两侧分别增加了... 位于强台风区域的桥梁抗风分析是结构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步骤,而桥梁主梁外形会对其气动力和颤振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新津河五塔斜拉桥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汕北,其主梁断面是在典型斜腹板箱梁(简称“T”形箱梁)的下腹两侧分别增加了悬挑板(简称“I”形箱梁)以作为人行和非机动车道,目前对此类主梁的气动性能研究较少。因此,基于CFD进行“T”形和“I”形2种悬挑翼板箱梁的数值模拟计算,比较分析2种形状箱梁在不同攻角下的三分力系数、压力分布特性和升力系数功率谱,为抖振分析和涡振评价提供支撑。同时,基于Scanlan颤振自激力模型,运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强迫振动法,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识别2种主梁断面的8个颤振导数,然后基于Scanlan二维颤振理论获得了2种主梁截面的颤振临界风速。结果表明:“I”和“T”截面的阻力系数随攻角变化较小,整体上后者略大于前者。“T”截面升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均小于“I”截面,且“T”截面升力系数1阶导数小于“I”截面,而扭矩系数斜率差别不大;小风攻角下,“I”形和“T”形箱梁的St分别为0.2和0.12,可见“I”形箱梁发生涡振的风速低于“T”形箱梁;“I”形箱梁比“T”形箱梁的颤振临界风速提高5%~25%,展现了更优越的颤振稳定性能,“T”断面桥梁在达到颤振临界风速后会出现单自由度扭转颤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翼缘箱梁 CFD 气动力特性 强迫振动 颤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斜风下悬索桥施工期颤振稳定性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新军 何智超 +1 位作者 李博林 赵晨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为确保斜风下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期的颤振稳定性,结合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悬索桥,采用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分析斜风下加劲梁由跨中至两侧桥塔对称架设过程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指出斜风下悬索桥颤振稳定性薄弱的施工阶... 为确保斜风下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期的颤振稳定性,结合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悬索桥,采用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分析斜风下加劲梁由跨中至两侧桥塔对称架设过程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指出斜风下悬索桥颤振稳定性薄弱的施工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主梁由两侧桥塔至跨中对称架设和由跨中至两侧桥塔非对称架设两种方法对提高斜风下悬索桥施工期颤振稳定性的有效性,探索适宜的悬索桥主梁架设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斜风作用会显著降低施工期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主梁采用由跨中至桥塔方向拼装时,架设初期(拼装率小于20%)和中后期(拼装率为40%~80%)是悬索桥施工面临的两个颤振稳定性低谷期;主梁采用由两侧桥塔至跨中对称架设方法能显著提高主梁架设初期的颤振稳定性,而且整个施工期的颤振稳定性基本都能满足要求,总体平均增幅为34.2%;主梁由跨中至两侧桥塔非对称架设时,颤振临界风速并非随着偏心率增大而单调递增,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6%偏心率下达到峰值,在最优偏心率下施工全过程的颤振稳定性相比对称架设方法有显著提升,总体平均增幅为14.5%;从颤振稳定性角度而言,加劲梁采用由两侧桥塔至跨中对称架设方法最好,其次为跨中至两侧桥塔的非对称架设方法,传统的跨中至两侧桥塔对称架设方法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悬索桥 施工期 颤振稳定性 主梁架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