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责激励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孙烨 张艳丽 刘金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63,共13页
在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如何调动高管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成为重要问题。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免责激励、风险承担、数字化转型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 在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如何调动高管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成为重要问题。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免责激励、风险承担、数字化转型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免责激励能够提高颠覆性技术创新水平;②免责激励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正向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③当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时,风险承担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正向强化,风险承担在免责激励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中的路径效应也被放大;④免责激励对颠覆性技术创新存在持续的正向促进效应,与拥有高冒险文化、处于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相比,免责激励的促进作用在低冒险文化与高市场竞争环境中表现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责激励 颠覆性技术创新 风险承担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融合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动态预测——以虚拟现实专利为例
2
作者 袭希 王策 +1 位作者 余乐安 刘玮倩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2-696,共15页
以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推动工业4.0的发展,引发全球传统产业深度变革,促使各国工业体系的融合,并逐步形成新的工业标准、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对颠覆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准确识别颠覆性... 以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推动工业4.0的发展,引发全球传统产业深度变革,促使各国工业体系的融合,并逐步形成新的工业标准、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对颠覆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领域、精确预测其发展方向并合理引导其发展,已成为抢占创新主导权的关键前提。基于颠覆性技术跨界融合与扩散的特点,从技术融合的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数据的颠覆性技术动态预测模型框架。首先,以典型颠覆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实证对象,创造性地构建专利共现网络,并利用专利共现累计数量拟合技术生命周期曲线,动态识别出2010年为预测虚拟现实技术的起始时间节点。其次,针对数据的非均衡特征,采用链路相似性指标结合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动态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对比不同的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颠覆性技术预测中,全局相似性指标优于多数局部相似性指标,而随机森林算法是最佳分类器。基于此,研究进一步预测虚拟现实技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融合领域为近眼显示设备、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和数字视频传输系统。本研究通过科学设计颠覆性技术的预测流程,显著提升了预测准确性,不仅为识别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预测模型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融合 技术生命周期 链路预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驱动的颠覆性技术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萌萌 吴艾晗 +1 位作者 邓琨升 郭晓彤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138,共10页
[研究目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有助于推动生产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研究方法]以专利家族作为技术分析单元,融合专利数据和论文数据,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和... [研究目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有助于推动生产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研究方法]以专利家族作为技术分析单元,融合专利数据和论文数据,从多样性、均衡性、差异性和Rao-Stirling综合维度挖掘颠覆性技术所引证知识的学科交叉特征,并据此采用逻辑回归算法识别与技术颠覆性程度具有显著关联的候选特征;构建八类机器学习模型并优选颠覆性技术预测效果最佳的模型,通过SHAP模型揭示学科交叉特征在颠覆性技术预测中的相对贡献和特征关联机制。[研究结果/结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结果表明,所引证专利和论文的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特征均对颠覆性技术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其他八类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模型在综合性能上取得了最佳表现,其中引证论文的差异性、专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交叉驱动特征在颠覆性技术预测中贡献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学科交叉 专利家族 专利数据 科学论文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SH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准备到扩散:颠覆性技术的组织引入
4
作者 张亚莉 李辽辽 常楠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颠覆性技术为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由于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不确定性特征,盲目引入颠覆性技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失败。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颠覆性技术准备度模型,探... 颠覆性技术为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由于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不确定性特征,盲目引入颠覆性技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失败。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颠覆性技术准备度模型,探讨企业如何做好颠覆性技术引入准备工作,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在组织中的扩散。通过对231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技术准备度、组织准备度和环境准备度对颠覆性技术扩散具有积极影响;②组织准备度能直接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技术准备度通过组织准备度的完全中介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环境准备度通过组织准备度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颠覆性技术扩散;③不同类型准备度对颠覆性技术不同扩散阶段具有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组织引入颠覆性技术决策和相关策略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扩散 技术准备度 组织准备度 环境准备度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智慧农业案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蝶君 李桦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4,共12页
无人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果园、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融合多类颠覆性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塑造的强大驱动力。围绕该问题,采用扎根理论对11家智慧农业企业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创... 无人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果园、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融合多类颠覆性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塑造的强大驱动力。围绕该问题,采用扎根理论对11家智慧农业企业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融合应用场景形成颠覆性创新,在重构农业生产价值链过程中塑造新质生产力。同时建立颠覆性技术跃迁与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动态演化理论框架,揭示不同转型阶段的情景条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农业企业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也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创新 新质生产力 智慧农业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P-LDAGV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研究——以新能源领域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鲲 张未旭 靖继鹏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8,共16页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呈现高速发展和高度融合的态势。准确识别出颠覆性技术主题以推动全面创新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然而,传统的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单一模态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CLIP(contr...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呈现高速发展和高度融合的态势。准确识别出颠覆性技术主题以推动全面创新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然而,传统的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单一模态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和LDAGV(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global vectors for word representation)模型构建新闻文本与图像特征融合向量,通过k-means聚类迭代并结合3个颠覆性技术主题指标进行筛选,实现了多模态信息的融合以及主题的精准识别。以新能源领域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在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其他单一模态模型相比,多模态信息融合模型在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主题识别 多模态融合 CLIP-LDAG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发达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管理实践经验及启示——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
7
作者 黄颖 傅慧 +3 位作者 张慧 商雨萱 邸月宝 张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8,共11页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相应科研资助机制和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以推动颠覆性创新,进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相应科研资助机制和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以推动颠覆性创新,进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澳大利亚与欧盟的代表性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的管理实践,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系统梳理颠覆性资助计划在项目申请、立项、运行与结项四个阶段的做法,提炼总结颠覆性技术资助的共性特征,通过借鉴典型发达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在资助管理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相关机构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资助与管理体系提供以下启示与建议:设立专门的资助计划,构建科学公正的遴选机制,推行项目经理人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期通过多方面举措促进中国颠覆性技术培育,催生颠覆性技术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资助管理 科学基金 项目生命周期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rtner曲线的颠覆性技术生命周期模型构建研究——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例
8
作者 黄颖 张慧 +1 位作者 叶冬梅 袁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84,共15页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识别其生命周期阶段对各国(地区)技术投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Gartner曲线,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方法,以促进颠覆性技术生命周期的精准识别。[方...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识别其生命周期阶段对各国(地区)技术投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Gartner曲线,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生命周期识别方法,以促进颠覆性技术生命周期的精准识别。[方法/过程]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论文、专利和用户期望三维度含14个关键指标的综合测度体系,用于捕捉颠覆性技术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表现;其次,研究选取了生物芯片、云计算等7项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进行模型训练,采用XGBoost分类模型学习和识别样本技术在Gartner曲线标记下的阶段特征;最后,选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Gartner曲线的生命周期识别方法能有效识别颠覆性技术生命周期阶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转折点分别在2014年、2017年、2022年。与传统的S曲线模型和反向S曲线模型相比,该方法在识别技术早期发展阶段的变动和趋势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更准确地描绘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特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的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生命周期 Gartner曲线 新一代人工智能 XG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思维的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分析理论研究
9
作者 唐虎林 苏成 李旺雨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13,共16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具有碎片化、模糊性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给理解、分析和利用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系统思...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具有碎片化、模糊性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给理解、分析和利用颠覆性技术弱信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系统思维提供了一种全面、整体的视角,为深入探究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研究理念,开展了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的理论探究,提出了颠覆性技术早期发展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颠覆性技术在创新链的技术发展闭环中得到发展。其中,在颠覆性技术发展系统的内部要素中,概念验证的概念得到了延伸;在概念验证中,方法技术等的创新效果得以揭示,技术价值得以验证,并向外部环境要素释放重要信号;在弱信号的探测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指示具备开创性创新成果的弱信号。该模型为基于弱信号的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弱信号 系统思维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颠覆性技术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海森 李纲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48,共14页
在全球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大国间的科技竞争态势日益激烈,颠覆性技术已跃升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新时代新征程上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 在全球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大国间的科技竞争态势日益激烈,颠覆性技术已跃升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新时代新征程上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实践,以数据交易平台(所)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因果中介模型,系统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颠覆性技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促进了企业颠覆性技术的产生,在此过程中,数据要素市场化打破了数据孤岛和数据垄断壁垒,拓展了企业获取新知识的“数据资源池”,激发了企业数据技术能力,优化了企业间数据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为颠覆性技术开辟了更多的资源空间。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保护主义形成的“隐性壁垒”仍显著存在,现行市场机制虽能降低既有知识获取成本,但对需要突破认知边界的高端颠覆性技术激励有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激励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新机制,为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提供了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颠覆性技术 数据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数据技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晓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5,共6页
选取2010—2022年我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可正向促进共同富裕,该结论经... 选取2010—2022年我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可正向促进共同富裕,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通过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间接影响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发现,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和高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城市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颠覆性技术创新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的收益与风险: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形成的不同影响
12
作者 胡谍 佘茂艳 +1 位作者 杨雪 魏丽灿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9,共15页
本研究基于合作的收益和风险,利用1980年—2017年的美国医药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形成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发明人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均存在“倒U型”作用,... 本研究基于合作的收益和风险,利用1980年—2017年的美国医药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形成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发明人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均存在“倒U型”作用,但效果有所差异:在达到最优外部直接合作数量(“倒U型”拐点)之前,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的正向作用强于对颠覆性技术的正向作用,达到最优合作数量(“倒U型”拐点)之后,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的负向作用强于对颠覆性技术的负向作用;发明人外部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的形成存在负向作用,对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存在正向作用;外部间接合作会减弱外部直接合作与核心技术的“倒U型”曲线关系,增强外部直接合作与颠覆性技术的“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结论从合作的收益与风险视角为管理者有效利用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来促成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产生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 核心技术 颠覆性技术 收益与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发展战略及其影响
13
作者 孙成昊 张彦赪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1,156,157,共24页
自2019年以来,北约着力制定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旨在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军事能力,保障北约盟友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绝对领先地位,从而形成面向潜在对手的战略威慑和遏制能力。该战略实施后,北约一方面不断拓宽其新兴颠覆性技术领域... 自2019年以来,北约着力制定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旨在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军事能力,保障北约盟友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绝对领先地位,从而形成面向潜在对手的战略威慑和遏制能力。该战略实施后,北约一方面不断拓宽其新兴颠覆性技术领域,目前已从8项增至10项;另一方面则重视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应用和协同增效。在落地过程中,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强调联合政府、企业和学界三方合作,打造制度化的融资机制,以助力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发展。在集团政治的视角下,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体现了国际秩序中身份政治的构建,通过共享的价值观区分盟伴和对手,深化巩固美国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然而,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的发展也受到一系列限制,例如技术研发与应用面临挑战、供应链缺乏完整性、盟友间互操作性有待提升以及同盟内部观念存在分歧等。从长期影响看,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未来战争形态及行动规范,并进一步重构全球技术供应链布局。此外,该战略也将引发新一轮军事竞赛,对各国政策标准和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 新兴颠覆性技术 军事应用 美欧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制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博弈
14
作者 瞿浩翔 徐江 徐静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5-1936,共22页
为更好地促进未来制造背景下制造业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发展,构建包括先进制造企业、研发机构与政府部门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基于主体策略稳定性分析,探究政府奖惩力度、技术研发成本等因素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建立复制动态方程组,分析博弈... 为更好地促进未来制造背景下制造业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发展,构建包括先进制造企业、研发机构与政府部门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基于主体策略稳定性分析,探究政府奖惩力度、技术研发成本等因素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建立复制动态方程组,分析博弈系统均衡点稳定性;采用强化学习算法交叉检验系统鲁棒性。结果表明,系统发展分为新生期、发展期、扩张期与成熟期4个阶段;系统运行在不同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政府部门的实际决策过程轨迹振幅较大。制造企业创新收益分配占比的提升在扩张期与成熟期对系统演化速率有正向激励作用,研发机构的独立研发成本在新生期与扩张期呈现类似效果,技术外包投入则在全过程中起反向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制造 颠覆性技术创新 演化博弈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与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
15
作者 范建红 麻翼凡 崔文卉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5,共8页
依据价值链理论,在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和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 依据价值链理论,在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和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技术水平正向调节了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在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影响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厘清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出了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 供应链整合 颠覆性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水平 供应链敏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扩散趋势预测: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康 陈悦 +1 位作者 王玉奇 韩盟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913,共15页
发现并判断技术颠覆性潜力和扩散趋势,能够为国家和政府科技资源分配与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提供精准决策依据。首先,本文构建了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扩散趋势预测的概念模型;其次,依据此模型以3D打印领域为例,从离群性和影响力维度识别颠覆... 发现并判断技术颠覆性潜力和扩散趋势,能够为国家和政府科技资源分配与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提供精准决策依据。首先,本文构建了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扩散趋势预测的概念模型;其次,依据此模型以3D打印领域为例,从离群性和影响力维度识别颠覆性专利,提取颠覆性技术;最后,基于识别的颠覆性专利的施引专利,将自动标签和战略坐标应用于技术主题扩散路径绘制中,提出一种新的多位态自动标签技术主题扩散趋势预测方法,用于揭示核心、边缘、成熟、新兴等位态主题之间的动态扩散关系。研究发现,离群专利与颠覆性技术之间存在共生、匹配和关联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离群专利视角识别颠覆性技术具有可行性;1955—2017年,3D打印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材料3大方向,突出的技术领域是运输、发动机/泵/涡轮机、生物材料分析、半导体、环境技术;多位态自动标签技术主题扩散趋势预测结果显示,生物医疗3D打印技术主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识别 颠覆性技术扩散 离群专利 概念模型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雯 夏蓓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在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基础上,构建面向颠覆性技术及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提出防御型、培育型、赋能型3类政策工具在用户需求、市场、产品、技术、参与者5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其顺序逻辑。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新能源汽车... 在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基础上,构建面向颠覆性技术及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提出防御型、培育型、赋能型3类政策工具在用户需求、市场、产品、技术、参与者5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其顺序逻辑。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和荟萃分析方法,验证该框架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视角阐释各阶段政策工具与颠覆性技术及其新兴产业发展间的互动演进规律,并提出早期阶段应以防御工具为主,侧重支撑知识空间形成;成长阶段应以培育工具为主,侧重建立良好利基功能;转型阶段应以赋能工具为主,通过适应性和转换性手段促使新旧范式平稳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路线图 新能源汽车 政策工具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从边缘力量如何成为未来主流?——基于技术-应用-生态的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安蓉 陈悦 +2 位作者 吴滨 曹晓阳 韦结余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24,共15页
颠覆性技术会对主流技术轨道以及行业市场格局乃至国际竞争规则产生颠覆性效果,如何从边缘力量成为未来主流,对于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创新理论构建技术-应用-生态(TAE)框架,对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路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 颠覆性技术会对主流技术轨道以及行业市场格局乃至国际竞争规则产生颠覆性效果,如何从边缘力量成为未来主流,对于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创新理论构建技术-应用-生态(TAE)框架,对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路径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颠覆性技术由边缘力量到未来主流是一个系统变革,具有由萌生→丛生→递归的技术生成动态演化轨迹、由初始场景→中阶场景→目标场景→未来场景的应用跃迁路径,以及树状→环状→网状的创新生态变革过程,并受到技术的融合发展、技术-应用的深层互动,以及后发优劣势动态转换的竞争机制等综合作用,从边缘力量到未来主流存在技术分叉、应用跃迁、生态协同三大后发优势转换的临界条件。最后从重视技术科学、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化创新生态、把握政策时机等方面得到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应用-生态(TAE) 边缘力量 未来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和微博的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军 于佳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4,109,共13页
颠覆性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后发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最佳赛道。如何把握颠覆性技术未来发展主题及方向?围绕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性、扩散性、转轨性、提升性及替代性等特征,从专利和微博视角切入,构建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 颠覆性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后发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最佳赛道。如何把握颠覆性技术未来发展主题及方向?围绕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性、扩散性、转轨性、提升性及替代性等特征,从专利和微博视角切入,构建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模型,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研究对象,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地,分析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虚拟现实是未来颠覆性技术发展的重要主题。本文研究结论丰富既有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可为企业制定和调整技术创新战略和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主题 人工智能 技术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97,共11页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颠覆性技术创新 资源行动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