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X线骨质改变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新海 王美青 +3 位作者 林珠 吴好宗 姚秀芳 颜朝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骨质改变特征及意义。方法 :拍摄 792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 (男 330例 ,女 46 2例 )的双侧颞颌关节X线片。其中拍摄薛氏位片者 2 10例 42 0侧 ,拍侧位体层X线片者 2 2 3例 44 6侧 ;薛氏位...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骨质改变特征及意义。方法 :拍摄 792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 (男 330例 ,女 46 2例 )的双侧颞颌关节X线片。其中拍摄薛氏位片者 2 10例 42 0侧 ,拍侧位体层X线片者 2 2 3例 44 6侧 ;薛氏位片和侧位体层X线片均拍摄者 35 9例 718侧。X线诊断结果由门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得出。结果 :①骨质改变检出率 :1138侧薛氏位片显示髁突 (该片颞骨关节面观察不满意 )有骨质改变者 2 88侧。116 4侧侧位体层摄影片显示髁突骨质改变者 82侧 ,颞骨关节面骨质改变者 74侧。②骨质改变类型 :髁突的吸收性改变与增生性改变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 ,颞骨关节面的骨质改变以增生性为主。③髁突前斜面、关节结节顶、关节结节后斜面为骨质改变的好发部位。结论 :颞颌关节X线片骨质改变特征可能与牙尖交错位附近力学变化特征及各部位随功能需要发生改建的特性有关 ;两种投照方法的选择 ,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X线片 骨质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厉苏苏 蔡可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9-93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氦-氖激光 疗效观察 精神因素 咬合 创伤 数学 学者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运动疗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杰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运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因子综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琳 莫天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7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物理因子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5
作者 田阿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2-252,共1页
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2个月;单侧24例,双面具侧6例。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下关、通里、内关,若双侧同时患病则双侧同取,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25mm×4... 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2个月;单侧24例,双面具侧6例。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侧下关、通里、内关,若双侧同时患病则双侧同取,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25mm×40mm针灸针快速刺入穴位,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针刺后再取患者侧卧位,于下关穴或阿是穴处置约4mm厚的姜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官超短波电疗机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附36例报告)
6
作者 王洪玲 王晓薇 金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7-927,共1页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五官超短波电疗机 疗效观察 治疗 口腔颌面部 常见疾病 局部疼痛 张口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横突肥大性变异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7
作者 宋新强 艾西川 +2 位作者 张东辉 陈丙午 张震康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199-202,共4页
为了查明寰椎横突肥大性变异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否有关,我们进行了下颁骨、寰椎骨骨标本各23具测量及735人的普查。结果显示:寰椎横突和下颌升支十分接近,两者平均相距0.5cm;不同个体,寰椎横突突度有变异。突度不同,TMJDS ... 为了查明寰椎横突肥大性变异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否有关,我们进行了下颁骨、寰椎骨骨标本各23具测量及735人的普查。结果显示:寰椎横突和下颌升支十分接近,两者平均相距0.5cm;不同个体,寰椎横突突度有变异。突度不同,TMJDS 体征阳性率明显不同。横突突度显著加较显著组的 TMJDS 体征阳性率,是横突不显著加未触及组的近三倍,前组比后组,平均开口度大0.2cm。结果表明:寰椎横突肥大性变异是 TMJDS 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横突 肥大变异性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