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动脉不同临时阻断策略在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方舟 龙廷翰 +9 位作者 陈俊达 温运宇 陈思源 张国忠 李明洲 张世超 康慧斌 冯文峰 漆松涛 王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2-768,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术中不同临时阻断技术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直接搭桥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资料,根据临时阻断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①有垫...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术中不同临时阻断技术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直接搭桥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资料,根据临时阻断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①有垫片、多阻断夹阻断组(multi-clips+rubber pad group,M+R组);②无垫片、多阻断夹阻断组(multi-clips group,M组);③无垫片、单阻断夹阻断组(single-clip group,S组)。比较组间临时阻断时间、受体动脉切开后有无渗血、术中穿支血管损伤以及术后新发脑梗死情况。结果共355例患者、360个大脑半球纳入分析,按大脑半球统计患者360例,其中男性188例,女性172例,平均年龄为(43.8±0.7)岁。其中M+R组45例,M组191例,S组124例。3组平均阻断时间:M+R组为(37.9±9.8)min,M组为(20.9±9.0)min,S组为(11.0±3.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阻断后受体动脉管腔内渗血以及术中穿支血管损伤发生率:M+R组为8.89%(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4例),M组为14.66%(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19例,术中穿支血管损伤8例,临时阻断部位有血栓形成1例),S组为5.65%(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7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阻断夹阻断策略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临时阻断时间,可以优先考虑作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过程中的临时阻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 端侧吻合 临时阻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willis环结构脑缺血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方案研究
2
作者 黄素琴 李鲍 +1 位作者 张丽媛 刘有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4-234,共1页
目的探究不同willis环(Co W)结构的脑缺血患者进行哪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治疗是最合适的。方法本研究构建了耦合脑动脉狭窄模型和大脑自动调节模型的0D/1D血流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构建了9种Co W结构端侧(E-S)和侧侧(... 目的探究不同willis环(Co W)结构的脑缺血患者进行哪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治疗是最合适的。方法本研究构建了耦合脑动脉狭窄模型和大脑自动调节模型的0D/1D血流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构建了9种Co W结构端侧(E-S)和侧侧(S-S)搭桥前后的模型,并计算了它们的血流动力学,以评估不同搭桥方法的效果。通过与临床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模型和结果。结果在缺失右侧大脑前动脉前段(m RACA1),m RACA1合并胎儿型右侧大脑后动脉前段(m RACA1-f RPCA1),和缺失前交通动脉(m ACo A)Co W结构中,E-S搭桥后有过度灌注风险,而S-S搭桥后没有。在m ACo A合并缺失左侧后交通动脉(m ACo A-m LPCo A)Co W结构中,两种搭桥方式都有过度灌注风险。在其他的Co W结构中,E-S搭桥不仅能够满足恢复脑血流的目标,还没有过度灌注风险。结论当MCA远端供血不足需要进行STA-MCA搭桥手术时,m RACA1、m RACA1-f RPCA1和m ACo A Co W结构适合S-S搭桥,m ACo A-m LPCo A Co W结构不适合搭桥,其他Co W结构适合E-S搭桥。本研究构建的0D/1D模型可以准确模拟不同搭桥方式和不同Co W结构的血流动力学环境,预测过度灌注风险,帮助医生针对高灌注风险患者选择合适的搭桥方式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 动脉 大脑动脉 大脑动脉 前交通动脉 脑缺血患者 过度灌注 搭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早期治疗动脉瘤或烟雾病出血5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刚 冯文峰 +8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苟艳霞 赵友霞 宋烨 何小艳 刘丹 肖浩江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4-556,共3页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是择期手术,但在脑出血急性期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动脉瘤术中需替代载瘤动脉血运,则需尽早行颅内外搭桥术以避免缺血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 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期搭桥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斌 段炼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85-388,共4页
自1967年10月,Yasargil等首次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患有Marfan综合征伴大脑中动脉(MCA)完全闭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后,STA-MCA吻合术逐步应用于动脉瘤、卒中... 自1967年10月,Yasargil等首次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患有Marfan综合征伴大脑中动脉(MCA)完全闭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后,STA-MCA吻合术逐步应用于动脉瘤、卒中急性期、烟雾病等的治疗中。该吻合术逐渐成为显微神经外科颅内血管重建术的一种重要的术式。我们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血管重建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巧玲 王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8期36-37,共2页
对30例烟雾病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25例缺血型患者均于出院时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出血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术前;随访3~12个月无1例发生再出血。提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保持血压平稳;积极... 对30例烟雾病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25例缺血型患者均于出院时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出血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术前;随访3~12个月无1例发生再出血。提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保持血压平稳;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改善脑微循环;预防颅内出血、吻合血管闭塞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过度灌注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斌 马妍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6-319,共4页
患者男,29岁,汉族,主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7.5个月"于2014年7月19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半年前少量饮酒后,自觉右手麻木,24 h后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障碍。至当地诊所就诊,期间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入... 患者男,29岁,汉族,主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7.5个月"于2014年7月19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半年前少量饮酒后,自觉右手麻木,24 h后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障碍。至当地诊所就诊,期间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入当地中心医院,头部MRI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新发脑梗死,MR血管成像提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烟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过度灌注 血管源性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润川 惠品晶 +2 位作者 颜燕红 杨柳 黄亚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03-815,共1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SICAO)与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SMCAO)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CT灌注(CTP)评估的脑灌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SICAO)与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SMCAO)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CT灌注(CTP)评估的脑灌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CDU评估的流经STA相对峰值血流量(rPVOL)与颅内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DSA和(或)CT血管成像(CTA)确诊为单侧SICAO或单侧SMCAO,行STA-MCA旁路移植术且完成术后360 d随访患者112例,并分为SICAO组(50例)和SMCAO组(62例)。收集SICAO组和SMCAO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入院时和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入院时及术后7、180、36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影像学资料包括行STA-MCA旁路移植术前7 d及术后7、30、180、360 d CDU评估S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STA内径(D)、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流速(TAMV)和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PV)]和术前及术后7、180、360 d内头部感兴趣区(ROI)的CTP参数[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出院后1年,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再发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硬膜下血肿、脑出血等)发生情况。术后1年行DSA影像学随访,判断SICAO与SMCAO两组患者血管吻合通畅情况。比较SICAO与SMCAO两组患者行STA-MCA旁路移植术前后各时间点的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头部CTP参数、NIHSS评分与mRS评分;组内比较SICAO与SMCAO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之间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头部CTP参数及mRS评分,并对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各参数进行组内两两差异比较。为进一步判断经STA入颅的血流量能否反应颅内脑血流量的改变,对SICAO组与SMCAO组CTP评估的rCBF与CDU评估的STA的rPVO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SICAO组与SMCAO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T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与术前7 d比较,两组术后7、30、180、360 d的D、TAMV、TAPV均显著增加(均P<0.05),均于术后7 d到达峰值,且术后30、180、360 d的D、TAMV、TAPV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D、TAMV、TA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F_(组别)=2.286,TAMV:F_(组别)=0.180,TAPV:Waldχ^(2)组别=1.709;均P>0.05)。与术前7 d比较,两组术后7、30、180、360 d的RI显著减低(均P<0.05),且术后7、30、180、360 d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0.788,P>0.05)。(3)CTP参数比较: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180、360 d的rCBF及rCBV较术前均增加(均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rCBF与r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值分别为0.177、2.954,均P>0.05);两组术后7、180、360 d的rMTT及rTTP较术前均降低(均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rMTT及r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值分别为2.157、1.706,均P>0.05),且每组术后各时间点参数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血管通畅情况比较:术后1年DSA显示,91.1%(102/112)的患者吻合血管通畅,其中SICAO组92.0%(46/50),SMCAO组90.3%(56/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吻合通畅的两组患者STA血流动力学与颅内CTP参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共10例患者术后1年DSA示吻合血管不通畅,其中SICAO组4例,SMCAO组6例。血管不通畅的1例SICAO患者和3例SMCAO患者术后180、360 d 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术前也均得到相应改善,即TAMV、TAPV均增加,RI均减低。(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与入院时相比,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组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时及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0.006,P>0.05)。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 d的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降低(Z值分别为21.040、-5.183,均P<0.01),两组入院时及术后7 d的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PVOL与rCBF在SICAO组为极强相关(r=0.865,P<0.01);在SMCAO组亦为极强相关(r=0.864,P<0.01)。结论STA-MCA旁路移植术可以改善单侧SICAO与单侧SMCAO患者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状况,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U评估的STA-MCA旁路移植术后STA血流动力学rPVOL与rCBF呈极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动脉多普勒超声 CT灌注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段鸿洲 李良 +4 位作者 张扬 莫大鹏 伊志强 张家湧 鲍圣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to 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术在闭塞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筛选52例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并且临床上有相应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单侧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to 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术在闭塞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筛选52例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并且临床上有相应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moyamoya病患者,应用STA-MCA搭桥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后通过脑血管造影及CT脑灌注成像对吻合口通畅情况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评价。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相关合并症及有无再发卒中,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状况。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2例术中发现吻合口不通畅,改行颞肌贴附术。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2例为手术侧硬膜下血肿,1例为手术对侧基底节出血,1例为头皮愈合不良。术后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48例,CT脑灌注图像显示术后病变侧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明显增加[(37.79±9.76)mL/(min.100 g)vs.(33.71±7.92)mL/(min.100 g),P<0.05],相对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mit time,rMTT)明显减少[(8.49±1.97)s vs.(11.06±3.00)s,P<0.01]。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神经功能mRS评分较术前降低(1.37±0.66 vs.1.58±0.64,0.84±0.57 vs.1.51±0.67,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手术侧脑卒中发作。结论:对存在脑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STA-MCA搭桥术可以增加患侧脑组织的血流,改善神经功能并预防同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血管重建术 大脑动脉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迟发颅内出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董文明 张东 +5 位作者 王硕 赵元立 格桑顿珠 王强 黄正 赵继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7-597,602,611,共3页
关键词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术(STA-MCA搭桥术) 并发症 脑出血 硬膜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卉 方江雨 韩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46-452,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和(或)闭塞提供脑血流灌注变化的影像学证据。方法共76例行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和(或)闭塞提供脑血流灌注变化的影像学证据。方法共76例行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患者,分别于术前1个月和术后1周内行头部MRI常规和DSC-PWI检查,观察手术前后基底节区层面(搭桥近端)和半卵圆中心层面(搭桥远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 TTP)]。结果术后患侧基底节区层面(搭桥近端)和半卵圆中心层面(搭桥远端)r CBF均较术前升高(P=0.000,0.001);仅基底节区层面r CBV较术前升高(P=0.021);基底节区层面和半卵圆中心层面r MTT(P=0.000,0.000)和r TTP(P=0.000,0.000)均较术前降低。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可以改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灌注。DSC-PWI能够完成对脑缺血区域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是评价手术疗效和动态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最佳无创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重建术 动脉 大脑动脉 颈内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金霞 曹婷 李莉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20-21,共2页
对1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口血流通畅,意识障碍者均转醒,肢体肌力恢复至Ⅲ~Ⅳ级,定向能力改善;随访4~20个月,除1例患者同侧再次出血外,其余病情稳定。提出术前做好心理... 对1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口血流通畅,意识障碍者均转醒,肢体肌力恢复至Ⅲ~Ⅳ级,定向能力改善;随访4~20个月,除1例患者同侧再次出血外,其余病情稳定。提出术前做好心理及对症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动脉 大脑动脉 搭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带蒂颞顶筋膜瓣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本琳 孙杨 +1 位作者 李琪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联合带蒂颞顶筋膜瓣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STA-MCA搭桥术联合带蒂颞顶筋膜瓣贴敷术的18例烟雾病患者,术后7天和6个月观察临床...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联合带蒂颞顶筋膜瓣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STA-MCA搭桥术联合带蒂颞顶筋膜瓣贴敷术的18例烟雾病患者,术后7天和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切口愈合和并发症情况,PWI和DSA评估手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桥血管吻合口通畅和侧支代偿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3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无变化、1例构音障碍加重;5例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发生缺血性卒中,以及2例遗留肢体活动不利、1例行走不稳、1例记忆力减退;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改善、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轻度延迟,桥血管吻合口通畅。结论STA-MCA搭桥术联合带蒂颞顶筋膜瓣贴敷术可以有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提高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量和灌注,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同时可以保持颞肌正常解剖和功能,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动脉 大脑动脉 外科皮瓣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中血管吻合的技术及理念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亦深 王凯 +1 位作者 张彩红 佟小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1-504,共4页
关于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TA)-大脑中动脉(MCA)吻合术,存在诸多波折与争议,其不仅影响着这项手术能否开展,而且决定着手术开展后能使哪些患者获益。目前STA-MCA吻合术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典术式,具有操作... 关于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TA)-大脑中动脉(MCA)吻合术,存在诸多波折与争议,其不仅影响着这项手术能否开展,而且决定着手术开展后能使哪些患者获益。目前STA-MCA吻合术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典术式,具有操作方便,无需进行桥血管移植,长度较短,不容易发生血流淤滞,无需新造其他切口等优势。血管吻合作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技术,决定着显微手术的成败。笔者将STAMCA吻合术操作理念与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相结合,就如何进行STA-MCA吻合的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大脑动脉 血管吻合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右颈内巨大动脉瘤孤立及右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5期1661-1662,共2页
动脉瘤是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状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儿童动脉瘤是指发生于15岁以内的儿童病人的颅内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0.5%-4.6%[1]。成人颅内动脉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儿童则男性高于女性... 动脉瘤是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状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儿童动脉瘤是指发生于15岁以内的儿童病人的颅内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0.5%-4.6%[1]。成人颅内动脉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儿童则男性高于女性[2]。70%-80%的儿童动脉瘤预后良好,主要体现在出血率和病死率低。我院于2012年2月15日收治1例右侧颈内巨大动脉瘤伴部分血栓形成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病人于2013年3月19日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右颈内巨大动脉 -大脑动脉搭桥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双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冠东 佟志勇 +3 位作者 刘源 王刚 张劲松 初金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37-546,共10页
研究背景烟雾病的血管搭桥术主要以大脑中动脉(MCA)作为受体动脉,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存在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缺血风险。本研究对比分析颞浅动脉(STA)⁃ACA和STA⁃MCA双搭桥术与STA⁃MCA双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 研究背景烟雾病的血管搭桥术主要以大脑中动脉(MCA)作为受体动脉,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存在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缺血风险。本研究对比分析颞浅动脉(STA)⁃ACA和STA⁃MCA双搭桥术与STA⁃MCA双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32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缺血的烟雾病患者共计41例次手术,分别行STA⁃ACA和STA⁃MCA双搭桥术联合颞肌脑贴敷术(ACA组,10例计10例次手术)和STA⁃MCA双搭桥术联合颞肌脑贴敷术(MCA组,25例计31例次手术),对比分析颞浅动脉血流指标[包括切割流量(CF)、血流量和切割流量指数(CFI)]、桥血管通畅性、脑灌注[包括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相对值]、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以及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脑缺血和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32例患者顺利完成41例次手术,ACA组术中颞浅动脉CF值低于MCA组[24.00(15.38,53.00)ml/min对47(36,70)ml/min;Z=⁃2.547,P=0.011],术后1周CFI值高于MCA组[3.57(1.66,4.66)对1.30(0.75,1.70);Z=⁃2.357,P=0.018],而两组术后1周颞浅动脉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0(62.50,103.00)ml/min对75.00(27.90,104.50)ml/min;Z=⁃0.221,P=0.825]。ACA组桥血管通畅率为12/12,MCA组为81.58%(31/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260)。围手术期ACA组有1例次(1/10)出现双侧额叶多发点状缺血,MCA组有4例次(12.90%)出现术侧额叶缺血、1例次(3.23%)术侧颞枕叶大面积缺血伴颞叶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术后1年ACA组未发生脑缺血、颅内出血和死亡,MCA组1例次(3.23%)出现术侧额叶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ACA组好转6例次(6/10)、无变化3例次(3/10)、恶化1例次(1/10),MCA组好转10例次(32.26%)、无变化17例次(54.84%)、恶化4例次(12.90%),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1.355,P=0.223)。结论STA⁃ACA和STA⁃MCA双搭桥术联合颞肌脑贴敷术治疗大脑前动脉供血区缺血的烟雾病,桥血管通畅性良好,可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与STA⁃MCA双搭桥术联合颞肌脑贴敷术相比,该术式颞浅动脉CFI值更高,而术后长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动脉 大脑动脉 大脑动脉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预处理对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脑组织ET-1和AQP4及AQ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艳霞 李秀娟 马威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脑组织的内皮素(ET)-1、水通道蛋白4(AQP4)及水通道蛋白9(AQP9)含量的变化来研究镇肝熄风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生物学基础。方法 MCAO术前给予大、小剂量镇肝熄风汤(3.0,1.5 g·mL-1)灌胃1... 目的通过检测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脑组织的内皮素(ET)-1、水通道蛋白4(AQP4)及水通道蛋白9(AQP9)含量的变化来研究镇肝熄风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生物学基础。方法 MCAO术前给予大、小剂量镇肝熄风汤(3.0,1.5 g·mL-1)灌胃14 d,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评价镇肝熄风汤预处理对MCAO大鼠脑缺血后行为障碍及脑水肿程度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镇肝熄风汤预处理对MCAO大鼠脑组织ET-1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AQP4与AQP9表达量的变化和镇肝熄风汤预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预先使用镇肝熄风汤14 d,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行为学障碍,减轻脑水肿程度;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ET-1蛋白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明显增加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AQP4与AQP9蛋白表达量。结论镇肝熄风汤预处理可抑制ET-1表达,增加AQP4与AQP9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梗死 动脉 大脑 内皮素-1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健雯 G.N.Thomas +2 位作者 黄如训 方燕南 黄家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对2202个汉族2型糖尿病人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筛选,MCA狭窄者为病例组,其余为对照组,然后经年龄、性别...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对2202个汉族2型糖尿病人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筛选,MCA狭窄者为病例组,其余为对照组,然后经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配对后选择病例组218例,对照组489例,用PCR、PCR-RFLP检测ACE、ATIR、AGT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三种基因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但在AGT基因的基因型为TT时,病例组的ACE基因的ID、DD基因型比例较高(P<0.1,OR=1.40),而在ACE基因的基因型为ID、DD时,病例组的AGT基因的TT基因型比例也较高(P<0.05,OR=1.71);在ATIR基因的基因型为AA时,病例组的AGT基因的TT基因型比例较高(P<0.1,OR=1.66)。结论 RAS单个基因的多态性与MCA狭窄不相关,但RAS的几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MCA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脑动脉狭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预测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 张颖冬 +1 位作者 李继民 李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对急性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临床进展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m-MCA)的判定作用。方法:连续收集大脑前循环区脑... 目的:探讨内皮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对急性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临床进展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m-MCA)的判定作用。方法:连续收集大脑前循环区脑梗死患者85例,其中45例进展为m-MCA。在患者入院时,以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脑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m-MCA患者血MMP-9水平(230.0±60.5ng/ml)明显高于非m-MCA患者(174.0±56.0ng/ml)(P<0.001),而两组患者间血CRP水平无明显差别(8.8±3.8ng/mlvs8.5±4.0ng/ml,P>0.05)。血MMP-9水平≥220ng/ml对预测m-MCA梗死有较高的敏感度(89%)、特异度(95%)。结论:血MMP-9水平增高对预测m-MCA进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恶性大脑动脉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高流量搭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益萍 何国龙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3-64,共2页
对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高流量搭桥术。1例患者术中大脑中动脉破裂出血致血压下降至45/30mmHg,立即给予吸引器吸血,暂时阻断动脉瘤的近心端,紧急加压输血,30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手术;6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 对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高流量搭桥术。1例患者术中大脑中动脉破裂出血致血压下降至45/30mmHg,立即给予吸引器吸血,暂时阻断动脉瘤的近心端,紧急加压输血,30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手术;6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5.0h,术中出血350~2 250mL;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于术后8~10d出院。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时准确传递各类手术器械,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动脉-大脑动脉吻合术 高流量搭桥术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前动脉的存在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梗死模式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朱明月 刘德志 +3 位作者 施伟 陈万红 资文杰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颞前动脉是大脑中动脉第一个主要分支血管.在急性大脑中动脉( nuddle cerebml artery,MCA) 闭塞患者中,其可提供潜在血流,继而改变脑组织坏死进程.文中旨在探讨通过分析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M CA的M l段( imddle cerebralartery-Ml... 目的颞前动脉是大脑中动脉第一个主要分支血管.在急性大脑中动脉( nuddle cerebml artery,MCA) 闭塞患者中,其可提供潜在血流,继而改变脑组织坏死进程.文中旨在探讨通过分析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M CA的M l段( imddle cerebralartery-Ml segment, MCA-M1) 闭塞后颜前动脉存在与梗死模式及梗死体积的改变, 并探讨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2 0 0 7年1 月至2 0 1 3年1 2月,因首发缺血性卒中且影像学检查提示为动脉粥样硬化性MCA闭塞的患者116例.同时依据有无颞前动脉分为2 组55例患者存在颞前动脉(颞前动脉存在组),61例患者颞前动脉缺失(颞前动脉缺失组).于人院期间均完成头颅M RI及血管学检查.对2 组进行临床基础资料的比较,采用A 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 T 评分方式分析组间病灶面积的差异,并采用改良R 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 mRS)评估患者3 个月功能预后.最后采用多因素LoglSt1C 回归分析3 个月预后良好(mRS≤2 )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颞前动脉存在组人院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roke Scale, NIHSS)、出院NIHSS评分较颞前动脉缺失组显著降低,且ASPECTS评分≥7分、m R S评分〈 2 分例数显著升高(P 〈0.05).颞前动脉存在组多区域病灶梗死、穿通支动脉区域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颞前动脉缺失组(34.6% 53.1%,38.5% 57.8%,P 〈0.05) ;m R S评分≤2 发生率明显高于颞前动脉缺失组(73.1% 35.9%,P 〈0.001).5 5 例(47.4%)患者3 个月功能预后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颞前动脉存在(0 R = 0.188,9 5 % C I:0.062-0.572)、人院NIHSS评分(0 R = 1.578,9 5 % C I:1.326- 1.878)是患者3 个月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颞前动脉存在能够减小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MCA-M1 段闭塞患者梗死体积,改善患者临床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动脉 梗死模式 大脑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