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除皱术中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7
1
作者 雷涛 徐达传 +2 位作者 高建华 陈兵 崔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深面。②43.3%的颞支1~2终末分支可在眶上缘水平以上与颞浅动脉额支平行或交叉走行在其深面,终止于额结节下方。③颞支在颧弓上缘与颞浅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为(0.7±0.3)cm,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分布于眼轮匝肌外侧部,最后呈网状分布于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支配眼轮匝肌、额肌、皱眉肌。结论:以颞浅动脉额支、颧弓和经过额结节的矢状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可简便直观地定位颞支的分布,在除皱术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 除皱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观测及其对眉再造的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小贞 邹小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再造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3侧成人头面部标本,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血管额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的x值与C点的x值呈直线相关,^y=-2.82+0.88x。②颞浅动脉额... 目的: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再造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3侧成人头面部标本,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血管额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的x值与C点的x值呈直线相关,^y=-2.82+0.88x。②颞浅动脉额支在AB、DE、EF段的倾斜角分别为47.1°±18.9°、84.4°±33.7°、76.9°±12.8°。③颞浅动脉额支在A、D、E、H点与同名静脉间的距离分别为6.1±3.6mm、8.6±5.2mm、10.4±7.3mm、19.8±8.9mm。结论: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可作为血管蒂旋转轴点;②选择扇形血管蒂有利于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定位 眉再造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联合邻近软组织扩张修复大面积面颊部瘢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鲁波 李保锴 +2 位作者 张艳清 王春梅 王立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联合邻近软组织扩张修复大面积面颊部瘢痕的疗效。方法对9例大面积面颊部瘢痕患者一期手术应用扩张器技术将颞浅动脉额支连同皮肤以及瘢痕周围健康皮肤一起扩张;二期取出扩张器形成岛状扩张皮瓣和局部...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联合邻近软组织扩张修复大面积面颊部瘢痕的疗效。方法对9例大面积面颊部瘢痕患者一期手术应用扩张器技术将颞浅动脉额支连同皮肤以及瘢痕周围健康皮肤一起扩张;二期取出扩张器形成岛状扩张皮瓣和局部邻近扩张皮瓣联合修复面颊部瘢痕,观察其效果。结果软组织扩张能很好地获得足够的组织量,面颊部瘢痕可一次切除修复,皮瓣一期愈合,无坏死。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联合邻近软组织扩张是修复大面积面颊部瘢痕较好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 邻近软组织扩张 大面积面颊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颞浅动脉额支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4
作者 戴一平 王晨 +4 位作者 徐铅 顾栋桦 徐晓峰 黄强 朱文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57-760,768,共5页
血管平滑肌瘤是由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皮下或真皮深部良性实体瘤,以下肢多见,发生在颞浅动脉额支的血管平滑肌瘤尚未见报道。此类血管平滑肌瘤与该部位同样少见的颞浅动脉真性动脉瘤有些相似,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挑战性。该研究报道1例经... 血管平滑肌瘤是由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皮下或真皮深部良性实体瘤,以下肢多见,发生在颞浅动脉额支的血管平滑肌瘤尚未见报道。此类血管平滑肌瘤与该部位同样少见的颞浅动脉真性动脉瘤有些相似,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挑战性。该研究报道1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筛查、CT血管成像和术中治疗确定为颞浅动脉额支真性动脉瘤,经病理检查纠正诊断为颞浅动脉额支血管平滑肌瘤的病例,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瘤 动脉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成形术中额颞部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范飞 陈宗基 严义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 目的:为解决临床上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时常出现的血运障碍,全鼻再造时的衬里缺损以及应用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时面积受限等问题。方法:对29例(58例)尸体额、鼻和颞部血管进行解剖。结果:滑车上动脉由两侧向内上行走,滑车上动脉的分支、眶上动脉的浅支、颞浅动脉额支的额眶支相互吻合成网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主干及顶支发出2~3支耳支分布至耳轮。结论:额部皮瓣应设计在旁正中的滑车上动脉血管走行轴线上;可同时用两侧额部皮瓣行全鼻缺损的修复;亦可经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及其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成形术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耳颞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彪炳 朱希山 +1 位作者 樊文胜 唐胜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面部缩小术中耳颞部辅助切口设计的应用解剖学
7
作者 单磊 柳大烈 +2 位作者 李玉 陈兵 詹朝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探讨三者的解剖学关系,为颧面部缩小手术中设计耳颞部辅助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例防腐成人尸体(28侧)和2例新鲜成人尸体(4侧)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系观察并...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探讨三者的解剖学关系,为颧面部缩小手术中设计耳颞部辅助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例防腐成人尸体(28侧)和2例新鲜成人尸体(4侧)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系观察并测量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颞支的走向和颞下颌关节位置,并分析三者关系。结果:①在耳屏点X轴和眉外端B作X轴平行线之间,颞浅动脉额支总走行在面神经额支后上方,面神经额支走向角度与颞浅动脉额支基本一致。在耳屏点与眉外端上方30m m处(TE)连线的区域以下为面神经额支分布区域,在该连线的垂直方向上可获得面神经额支最上支与颞浅动脉之间最远距离为(22.32±9.16)m m,分布范围在耳上基点前(32.68±7.53)m m;②颞下颌关节盘前缘距关节结节止点距离为(3.40±0.75)m m,在耳屏点前(18.60±3.60)m m。结论:在TE连线后上方,无血管搏动的发际内作平行TE连线的切口,可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在关节结节止点前至少5 m m的距离外(约耳屏前25 m m处)截骨,避免进入颞下颌关节腔内损伤关节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 下颌关节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再造首选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许礼根 濮哲铭 +1 位作者 穆雄铮 施耀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74-75,81,共3页
目的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 方法通过对 5年中 46例 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 ,遴选理想手术方案。 结果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 89% ,其次为颞浅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 目的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 方法通过对 5年中 46例 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 ,遴选理想手术方案。 结果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 89% ,其次为颞浅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植等方法。 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缺损 眉再造 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