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1
作者 杨娇艳 吉澳梅 +5 位作者 蒋砚青 章智宇 史亚伟 徐荣耀 张平 江宏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同期应用颞浅筋膜脂肪瓣进行修复,分析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上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自主评价,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估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平均年龄(42.22±16.90)岁,关节盘穿孔12侧,占比57.14%;术前开口度为(24.00±7.94)mm,术后开口度为(34.83±4.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显示,术前大张口VAS值为50(25,75)分,术后为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进食VAS值为50(0,75)分,术后为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8.06±7.50)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67±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测量分析显示术后关节前、上、后间隙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筋膜脂肪瓣置换破损穿孔的关节盘可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且能有效稳定维持关节间隙,是治疗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浅筋膜脂肪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牙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CB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辜文妍 周昱川 +2 位作者 陈青立 贾梦莹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研究反[牙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的CB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52例确诊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伴反[牙合]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利用Mimics 22.0软件重建髁突-关节窝,测量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关... 目的:研究反[牙合]伴单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的CB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52例确诊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伴反[牙合]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利用Mimics 22.0软件重建髁突-关节窝,测量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斜度及骨密度。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做分析。结果:单侧DD伴反[牙合]患者健患侧对比,患侧前间隙增大。按口腔中反[牙合]牙位置(即前、后牙是否均有反[牙合])为依据分组中,前后牙均反[牙合]组与非前后牙均反[牙合]组对比,患侧前间隙与患侧上间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反[牙合]会造成髁突-关节窝影像学改变,造成患侧前间隙增宽,CBCT能较好地显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及关节间隙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牙合]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辜文妍 贾梦莹 +3 位作者 陈青立 许颖捷 吕曜光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反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伴反患者。将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患者分为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根据反牙位、反牙形态功能、反牙数目、反牙相... 目的:探讨反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伴反患者。将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患者分为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根据反牙位、反牙形态功能、反牙数目、反牙相对中线关系分组,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行卡方分析。结果:反牙位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有关,前后牙均有反的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患者与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有关(P<0.05);其余分类均无相关性。结论:反牙位是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的潜在影响因素,疲劳易诱发关节结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反[牙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灌洗术对WilkesⅢ期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盘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楠 焦国良 吴仲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灌洗术对WilkesⅢ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临床症状及关节盘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就诊患者137例,经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符合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WilkesⅢ期诊断,进行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灌洗术对WilkesⅢ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临床症状及关节盘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就诊患者137例,经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符合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WilkesⅢ期诊断,进行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接受临床及MRI检查,临床检查包括可视疼痛模拟标尺(VAS)测量值和张口度。MRI检查包括关节盘形态及关节上腔积液。将各指标所测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例患者关节灌洗术后VAS均值明显降低,张口度明显增大(P<0.05),治疗成功率为78.1%(107/137)。MRI结果显示,治疗后关节盘变形加重,然而关节腔渗液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出现关节盘双板区适应性改建,发生率为5.1%(7/137)。结论颞下颌关节灌洗术能有效减轻疼痛,有效减少关节上腔渗液,对于WilkesⅢ期短期疗效肯定;伴随着张口疼痛、张口受限临床症状的消失,部分患者可出现双板区适应性改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关节盘变形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关节 关节灌洗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