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性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邓东来 黄翠 +3 位作者 龙星 程勇 张智星 郑铁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 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 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2),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CMI)从治疗前的0.21±0.04下降到治疗后的0.09±0.03。但造影显示并非所有弹响消失患者的盘-突关系均 恢复正常。结论: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消除弹响,缓解疼 痛,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he)垫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复性与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MRI征象对比分析
2
作者 杜勇 杨丹 +4 位作者 李建红 杨婷婷 韩磊 黄依莲 王春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分析可复性与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MRI征象,为准确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临床诊断为TMD并且经过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扫描的患者,对其中MRI表现为... 目的分析可复性与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MRI征象,为准确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临床诊断为TMD并且经过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扫描的患者,对其中MRI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进行研究,共选取152侧(男性32侧,女性120侧),年龄10~72岁。分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组(DDWR)(69侧)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组(DDWoR)(83侧),观察关节盘移位侧别(左、右),颞下颌关节髁突形态(卵圆形、扁平形及鸟嘴形)及是否增生,关节盘类型(双凹型、后带增厚型、前带增厚型、拉伸型、折叠型、结节型),是否有侧方移位(内侧、外侧),关节活动度(正常、受限、过度),关节是否有积液。结果DDWR和DDWoR组间对比,下颌骨髁状突是否增生、关节盘侧方移位、关节盘形态、颞颌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侧别、下颌骨髁突形态、关节腔有否积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D DDWR和DDWoR组间对比,下颌骨髁状突是否增生、关节盘侧方移位、关节盘形态、颞颌关节活动度MRI表现有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移位 磁共振成像 下颌关节 下颌关节紊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髁突骨质的纹理特征改变:基于MRI灰度共生矩阵技术
3
作者 武玫 陈志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灰度共生矩阵技术在量化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早期髁突骨质改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60例(120侧关节),按单侧关节... 目的探讨基于MRI灰度共生矩阵技术在量化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早期髁突骨质改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60例(120侧关节),按单侧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正常组(NC)、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ADDwR)及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ADDwoR),选取闭口位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序列进行髁突骨质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主要评估参数包括角二阶矩、对比度、自相关、逆差矩及熵。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ANOVA方差分析评估3组间的纹理特征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及AUC值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3组纹理特征参数对比中角二阶矩和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关节盘前移位组的角二阶矩高于正常组,熵值低于正常组;对比度、自相关及逆差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纹理特征参数角二阶矩及熵在NC-ADDwoR组、ADDwR-ADDwoR组的AUC均>0.7,其中角二阶矩和熵在NC-ADDwoR组诊断效能最高,截断值分别为1.50、6.49,AUC分别为0.75、0.75,敏感度分别为54.30%、51.40%,特异度分别为90.00%、94.00%。结论MRI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参数角二阶矩及熵可以量化评估TMD患者髁突骨质的纹理特征改变,对TMD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及颞下颌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移位 下颌骨髁突 磁共振检查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口面肌功能训练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冬叶 陈莺 +4 位作者 黄紫娴 曹丽华 刘晓刚 余晓曼 何一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疼痛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均达到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患者,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增加张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 可复性关节移位 疼痛 张口度 透明质酸钠 关节腔注射 口面肌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镜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耀旻 郑苍尚 +1 位作者 邓永强 王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颞下颌关节内镜手术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所致张口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07~2009年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术前MRI检查发现关节盘出现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内紊乱患者23名(28侧关节),... 目的评价应用颞下颌关节内镜手术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所致张口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07~2009年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术前MRI检查发现关节盘出现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内紊乱患者23名(28侧关节),局麻下进行行颞下颌关节镜手术治疗,采用关节上腔前后隐窝双通道手术(包括灌洗术、粘连松解术、关节盘盘前松解+盘复位术)。主客观评价资料视觉模拟疼痛指数评估(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VAS),张口度及MRI检查在术前和术后7,30和60d及以上收集分析,评价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的疗效。结果术后各时间段开口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6个月最大张口度平均值由(20.4±4.5)mm改善至(38.9±3.2)mm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视觉模拟疼痛指数评估(VAS),由术前的(56.4±9.9)改善至(9.2±2.7),差异有显著性(P=0.0023)。术前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可见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其中18侧(18/28,64%)关节可见关节盘变形,5侧(5/28,18%)关节腔内可见积液。术后60d复查MRI,发现14侧关节盘与术前相比位置明显改善,13侧关节盘与术前相比位置少许改善,1侧关节盘无改变。所有颞下颌关节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颞下颌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创伤小,并能有效改善关节区疼痛和下颌运动受限的治疗方法,并且关节盘位置明显改善。与开放手术相比较拥有风险性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成功率高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前景光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下颌关节 内紊乱病 关节可复性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MRI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健 沈达 +1 位作者 柳江太 龙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我院接受双板区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明确... 目的:评价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我院接受双板区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和分期。术后进行至少3个月的临床随访和磁共振检查。结果:磁共振复查显示术后关节盘突关系良好并保持稳定,2例关节盘出现再脱位。所有患者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双板区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关节盘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可复性关节移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齐东元 马俊涛 +1 位作者 张锐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7,80,共3页
目的:分析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稳定垫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36例,疗程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值(VAS)和开口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VAS由治疗前的5.66±1.28减小到1.46... 目的:分析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稳定垫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36例,疗程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值(VAS)和开口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VAS由治疗前的5.66±1.28减小到1.46±1.14;开口度由(26.93±2.64)mm增大到(38.35±2.04)mm,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治疗后MRI显示关节盘并未复位。结论: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并非恢复关节盘的位置,而是通过促进关节盘双板区的适应性改建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牙合]垫 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上腔扩张冲洗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世霞 龙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上腔扩张冲洗术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颞下颌关节下腔治疗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观察
9
作者 刘俊杰 牟鸿 +3 位作者 张东升 龙星 王庆华 付秀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颞下颌关节下腔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oR)的疗效。方法将单侧颞下颌关节ADDw/oR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上腔组与下腔组,分别经关节上、下腔行关节内灌洗、注射透明质酸钠后行手法复位,并佩戴Michigan稳定性咬合板2个月,复诊记... 目的探讨经颞下颌关节下腔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oR)的疗效。方法将单侧颞下颌关节ADDw/oR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上腔组与下腔组,分别经关节上、下腔行关节内灌洗、注射透明质酸钠后行手法复位,并佩戴Michigan稳定性咬合板2个月,复诊记录Friction指数行疗效评价。结果与上腔组比较,下腔组开口度明显增大,Friction指数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经关节下腔治疗ADDw/oR的效果优于上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上腔 关节下腔 下颌关节 可复性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乙澍 刘木清 +1 位作者 雷杰 傅开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回顾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发育不良样改变病例,探讨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形态过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其临床特点、... 目的:回顾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发育不良样改变病例,探讨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形态过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其临床特点、CBCT及MRI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纳入42名患者(男9例,女33例)。平均年龄22.98岁。39名患者(92.86%)曾有TMD症状,34名患者(80.95%)存在TMD体征。CBCT显示形态过小侧与对侧髁突在前后径、髁头高度及髁突高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检查显示形态过小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比率明显高于对侧(P<0.001),并且变形及移位更严重。结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是获得性髁突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发育不良 下颌关节紊乱病 可复性关节移位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李泽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6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1d、治疗后2周,患者最大开口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肯定,可恢复正常的盘-髁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开口度,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可复性移位 手法复位 伸再定位咬合板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阚全龙 朱雯雯 +1 位作者 徐世英 余炜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997-998,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按医嘱分别戴用再定位牙合垫3~6个月,观察6个月内症状有无改善... 目的:观察研究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按医嘱分别戴用再定位牙合垫3~6个月,观察6个月内症状有无改善或复发;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疗效同上。结果根据评价标准,观察组有效16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9例,无效11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再定位牙合垫能稳定和改善手法复位后盘-突关系,在手法复位后需即刻戴用再定位牙合垫,以更有效地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颌关节移位 再定位牙合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文佳玉 武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1-866,共6页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弹响等临床症状,并改善下颌运动范围。由于ARS广泛应用,其确切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ARS现有的操作方法、治疗机制及其长期疗效尚无定论。鉴于目前对ARS治疗的不同看法,本综述试图提供ARS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定位咬合板 下颌关节移位 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玲阁 张睿 刘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257-258,共2页
目的分析评价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NR)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ADNR的患者,采用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全部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分析评价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NR)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ADNR的患者,采用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全部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最大张口度,记录患者在治疗后及治疗后不同复诊时间点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最大张口度及疼痛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最大张口度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NR患者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后3个月复诊时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后6个月复诊时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采用颞下颌关节上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ADNR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可复性关节移位 透明质酸钠 关节上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上腔与下腔注射透明质酸联合稳定性颌垫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王玥 亚尔肯·阿吉 +1 位作者 张晓莉 龚忠诚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76-79,共4页
目的:对比颞下颌关节上腔与下腔注射透明质酸(HA)联合稳定性颌垫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择72例诊断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 目的:对比颞下颌关节上腔与下腔注射透明质酸(HA)联合稳定性颌垫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择72例诊断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在应用稳定性颌垫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HA治疗,试验组给予颞下颌关节下腔注射H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开口度和VAS疼痛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最大开口度变化的差值为7.19 mm,对照组治疗前后最大开口度变化的差值为4.97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3,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变化的差值为2.53分,对照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变化的差值为1.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99,P<0.05)。结论:对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在应用稳定性颌垫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颞下颌关节上腔与下腔注射HA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关节下腔注射HA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可复性关节移位 透明质酸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塔依尔·阿力甫 帕拉哈提·艾买提 +1 位作者 杨智乔 黄爱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28例/组)... 目的:探讨研究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28例/组)。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痛指数(PI)和下颌运动功能指标(包括无痛最大开口度(MVO)、下颌前伸距离(PE)、左侧偏动距离(LDD)和右侧偏动距离(VDD))。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DI和P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DI和PI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VO、PE、LDD、V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MVO、PE、LDD、VDD均大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法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可复性移位 稳定型咬合板 玻璃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
17
作者 曹兴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3期63-65,共3页
目的 评估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oR)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单侧ADDWoR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48例)和研究组(2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 目的 评估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oR)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单侧ADDWoR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48例)和研究组(2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6、12个月后的最大张口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6、12个月后,参照组患者最大张口度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最大张口度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最大张口度分别为(38.97±2.81)、(39.02±2.85)、(39.55±2.87)mm,均大于参照组的(28.16±2.74)、(35.28±2.63)、(35.31±2.7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参照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92±0.87)、(3.62±0.79)、(3.05±0.75)分,均低于参照组的(5.12±0.85)、(4.62±0.86)、(4.23±0.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ADDWoR患者行手术治疗优势明显,能够提升张口度改善效果,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下颌关节可复性关节移位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次疗法加被动张口训练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被引量:7
18
作者 储嘉琪 张银凯 +2 位作者 胡勤刚 韩方凯 周小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封闭、灌洗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即3次注射疗法)结合术后被动张口训练在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将252例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150例,予以行3次注... 目的:探讨关节腔封闭、灌洗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即3次注射疗法)结合术后被动张口训练在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将252例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150例,予以行3次注射疗法,术后配合被动张口训练;对照组的102例患者仅行3次注射疗法而不进行被动张口训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有效率为42.2%,经统计学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内3次注射疗法结合被动张口训练在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可复性关节移位 关节腔内注射 被动张口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和穿孔的关节内窥镜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龙星 李金荣 +1 位作者 汪传铎 何三纲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9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下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和关节盘穿孔的病理改变特征。方法 :76例 84侧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以及关节盘穿孔的病例进行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结果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出现滑膜炎 ,关节腔内有絮状...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下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和关节盘穿孔的病理改变特征。方法 :76例 84侧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以及关节盘穿孔的病例进行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结果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出现滑膜炎 ,关节腔内有絮状物 ,关节结节表面有纤维形成。不可复性关节结节表面纤维形成 ,关节软骨软化 ,软骨剥脱 ,同时伴有纤维粘连。关节盘穿孔大多数位于双板区与后带。关节盘穿孔出现滑膜增生 ,关节窝及关节结节表面纤维形成 ,软骨剥脱甚至骨质暴露。结论 :关节内窥镜检查可诊断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穿孔 ,并能发现病理性改变 ,如滑膜炎 ,滑膜增生 ,纤维变性 ,软骨软化 ,关节内粘连等。在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中发现关节退行性改变 ,关节盘穿孔为严重的骨关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关节移位 关节穿孔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凋亡调控信号Bcl-2及Bax在髁突软骨细胞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进 刘登峰 +2 位作者 徐兴侨 詹静 谷志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bax在髁突软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17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行右侧颞下颌关节手术,人工造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分别经1、2、4周后处死动物,Western blot检测侧髁突软骨bcl-2...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bax在髁突软骨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17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行右侧颞下颌关节手术,人工造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分别经1、2、4周后处死动物,Western blot检测侧髁突软骨bcl-2及bax表达。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bax蛋白含量增加,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bcl-2蛋白则相反,实验组较对照组动物关节软骨内表达减少,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递减。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软骨凋亡过程中bcl-2/bax可能起一定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关节移位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