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春娥 吴小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4期42-44,共3页
目的 总结经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8例患者采取经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术前备好手术器械及仪器、一次性手术用物,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面神经... 目的 总结经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8例患者采取经颞下窝A型入路行颈静脉球瘤切除术,术前备好手术器械及仪器、一次性手术用物,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面神经监测,加强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积极主动配合手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9.0h,术中出血300~40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4 d出院.结论 器械护士掌握手术步骤并熟练配合,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切口感染;巡回护士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及用物,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好面神经监测,可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颞下窝a型入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颞下窝A型入路切除颈静脉球瘤的疗效:改进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阳 薛玉斌 +5 位作者 叶婷 曲晓鹏 严旭坤 王璞 刘强 夏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940-945,共6页
目的对颞下窝A型入路进行改进,并对其切除颈静脉球瘤(glomus jugulare tumor,GJT)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肿瘤切除术的GJT患者。手术方式以颞下窝A型入路为基础,并在... 目的对颞下窝A型入路进行改进,并对其切除颈静脉球瘤(glomus jugulare tumor,GJT)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肿瘤切除术的GJT患者。手术方式以颞下窝A型入路为基础,并在面神经前移、乙状窦处理方式方面予以改进。术后6 h复查CT评估有无出血灶,术后2周复查MRI明确有无肿瘤残留。对患者定期随访,术后1年复查MRI了解有无复发征象并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共纳入39例行改进的颞下窝A型入路肿瘤切除术GJT患者。其中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Ⅰ、Ⅱ、Ⅲ、Ⅳ、Ⅴ、Ⅵ级分别为12例、6例、8例、9例、3例、1例。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死亡、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脑脊液漏,经脑脊液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6 h颅脑CT检查均未发现颅内出血;术后2周MRI检查示37例(94.9%)患者肿瘤病灶完整切除,2例(5.1%)患者为近全切除。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Ⅱ、Ⅲ、Ⅳ、Ⅴ、Ⅵ级分别为8例、16例、9例、4例、2例、0例,面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年,1例患者肿瘤复发,予以补充放疗,随访过程中肿瘤无显著增大。结论改进的颞下窝A型入路GJT切除术不仅可保留经典颞下窝A型入路的优势,且通过改变面神经前移方式有助于保全面神经功能、通过压闭而非结扎乙状窦减少脑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a型入路 改进 颈静脉球瘤 面神经功能 脑脊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