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口服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1
作者 秦贺 张昕红 李玉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口服辅助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ACI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rt-PA组55例(给予rt-PA 0.9 mg/kg静脉溶栓)、蒙药联合rt-PA组61例(在rt-PA组基础上给予额尔敦... 目的 探讨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口服辅助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ACI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rt-PA组55例(给予rt-PA 0.9 mg/kg静脉溶栓)、蒙药联合rt-PA组61例(在rt-PA组基础上给予额尔敦—乌日勒口服,15粒/次,1次/天,共90 d)。比较两组入院时、溶栓即刻、溶栓后14 d以及溶栓后90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mRS评分;两组溶栓后90 d评价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 与同组入院时和溶栓即刻比较,两组溶栓后14、90 d 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蒙药联合rt-PA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蒙药联合rt-PA组显效22例、好转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4%,rt-PA组分别为6、35、14例及85.46%;两组比较P<0.05。蒙药联合rt-PA组溶栓后90 d梗死区域继发性出血1例(1.6%)、症状性出血1例(1.6%)、全因死亡1例(1.6%),rt-PA组分别为1例(1.8%)、2例(3.6%)、1例(1.8%);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辅助口服额尔敦—乌日勒有助于修复损伤神经并提高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郝蔷薇 麻春杰 +3 位作者 乌兰其其格 曾寒泊 万宇 田海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影响,明确其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10只不进行造模... 目的通过观测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因子内皮素(endothelin,ET)、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影响,明确其稳定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10只不进行造模,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4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免疫损伤、球囊拉伤术复合因素造模,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8周造模成功后,将最终造模成功的29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10)、额尔敦—乌日勒组(n=10)、辛伐他汀组(n=9),额尔敦—乌日勒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额尔敦—乌日勒、辛伐他汀进行干预,24周后取材,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家兔血管内皮因子PAF和ET的浓度及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显著降低血清ET、PAF(P<0.01),在降低ET水平上优于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组能降低主动脉ET、PAF表达(P<0.01),在降低ET表达上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因子 内皮功能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新额尔敦—乌日勒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宁巴雅尔 《北方药学》 2013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研究经有关文献及经验改良的蒙药新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新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疗程结束,观察... 目的:研究经有关文献及经验改良的蒙药新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新额尔敦—乌日勒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额尔敦——乌日勒治疗,疗程结束,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的发生及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新额尔敦—乌日勒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扩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等综合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比传统额尔敦—乌日勒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敦—乌日勒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