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超声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具有较好价值
1
作者 郭巧玲 刘海龙 +1 位作者 陈瑛 石秀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定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23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与血清指标检...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定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23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与血清指标检测,以引产或妊娠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产前超声定量参数、血清指标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孕妇最终发现胎儿颜面部畸形71例(57.72%),52例胎儿未出现颜面部畸形(42.28%)。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项透明层厚度(NT)、β-HCG、AFP及uE3水平均是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超声NT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61例,血清指标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56例,联合检测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67例,超声NT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测,组间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特异度、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β-HCG、AFP及uE3水平异常均提示胎儿颜面部畸形发生的高风险性。产期超声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β-hCG、AFP、uE3可明显提高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敏感度,对产前颜面部畸形筛查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颜面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底颜面——荀运昌先生的书法艺术
2
作者 曹建 雷雨 《大学书法》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荀运昌先生是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以传统文化做功夫的学者,是一位如杜甫一样用诗歌关注民生的诗人,更是一位以书法艺术薪火相传为使命的书法家。先生的书学观念与书学实践是相互印证的,正是有了书学理论的建构,才指导... 荀运昌先生是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以传统文化做功夫的学者,是一位如杜甫一样用诗歌关注民生的诗人,更是一位以书法艺术薪火相传为使命的书法家。先生的书学观念与书学实践是相互印证的,正是有了书学理论的建构,才指导了先生在书学的传承中走出了创新的路子。先生书法继承了民国以来的后碑学的书学理论,同时与西北秦人的骨鲠性格相表里,创造出了魏底颜面的书法风貌,与晚清赵之谦颜底魏面的书风相呼应,成就了一代学人高超的艺术成就。先生的书法作品为我们展示出了经历过新旧时代变革的一代学者,通过笔墨所表现出的美慧思想以及对于品德之善的赞美和对美好情操之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运昌 楷书 魏底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胎儿颜面轮廓超声对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时丽萍 樊星 赵淑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目的:探究早孕期胎儿颜面轮廓超声对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经产前诊断并经染色体分析确诊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的110例早孕期(孕11~13^(+6)周)孕妇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产检且胎... 目的:探究早孕期胎儿颜面轮廓超声对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经产前诊断并经染色体分析确诊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的110例早孕期(孕11~13^(+6)周)孕妇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产检且胎儿发育正常的120例早孕期(孕11~13^(+6)周)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并进行胎儿颜面轮廓的超声检查。将早孕期胎儿颜面轮廓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超声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早孕期胎儿颜面轮廓指标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效能。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颜面轮廓指标对早孕期胎儿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病例组中胎儿的下颌-上颌线(MML)与颜面轮廓线(FPL)均表现为阳性,对照组胎儿均表现为“零”“阴性”(P<0.05);病例组胎儿的颈项透明层(NT)、鼻前组织厚度(PT)/鼻骨长度(NBL)、额-上颌角(FMF)、面部鼻额角(FNA)、额前空间距离(PSD)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BL、PT、额前空间比例(PFSR)、面下部角(IFA)、上颌-鼻根-下颌角(MNM)、上下颌面角(MMF)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孕期胎儿颜面轮廓指标是超声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且变量之间相互独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颜面轮廓指标均具有较高的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效能,且指标联合应用时,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AUC高达0.97,诊断效能最好。依据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良好。不同颜面轮廓指标检测早孕期胎儿21-三体综合征的AUC内部验证前后分别为0.87(95%CI:0.81~0.92)和0.89(95%CI:0.82~0.96),灵敏度分别为89.71%和89.68%,特异度分别为91.57%和91.61%。结论:与健康胎儿相比,早孕期21-三体综合征胎儿经超声检查可见NT厚度、PT、PT/NBL、PSD、FMF较明显增加,NBL、PFSR、MMF、IFA及MNM显著减小,MML、FPL均表现为“阳性”,上述颜面轮廓指标对早孕期21-三体综合征胎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三体综合征 早孕期胎儿 超声检查 颜面轮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和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症的临床效果对比
4
作者 王洋 张永军 刘振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099-4102,共4页
目的对比自体脂肪移植、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1例半侧颜面萎缩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治疗)和观察组(自体脂肪移植... 目的对比自体脂肪移植、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1例半侧颜面萎缩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治疗)和观察组(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3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生活质量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半侧颜面萎缩症患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较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侧颜面萎缩症 自体脂肪移植 传统脂肪筋膜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24例报告
5
作者 张春敏 张春红 +2 位作者 魏国 史永俭 孟丽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颜面 中青年患者 慢性皮肤病 2009年 发病机理 特效疗法 LM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部创伤急诊手术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净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颜面部创伤 急诊手术 护理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颜面部急诊创伤 美学原则 美容修复 术中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粟粒性狼疮中西药合治的探讨
7
作者 宋兆友 宋宁静 +1 位作者 杨凤清 孙礼玉 《蚌埠医药》 1989年第2期65-66,共2页
颜面粟粒性狼疮(Lapus Miliaris Faeiei即LMF)又称为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minatuatus faciei)。本病传统地被认为是结核疹,乃至今口的专著中仍暂列在结核的范围内,这是由于病因及治疗等方面尚未完全清楚,
关键词 颜面粟粒性狼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给药方法 强的松片 黄氯酊 四环素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钛夹夹闭胸交感神经干治疗颜面潮红(赤面恐怖症)30例报告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绍红 王晶晶 +4 位作者 严金 万树成 王孝文 杨贺杰 储修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8-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夹闭术治疗颜面潮红(赤面恐怖症)的可行性。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单肺通气,取腋中线第2、3肋间、腋后线4、5肋间分别切小口穿入7.0mm与4.5mm穿刺套管,分别放入手术器械与光学视管找到交感神经链...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夹闭术治疗颜面潮红(赤面恐怖症)的可行性。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单肺通气,取腋中线第2、3肋间、腋后线4、5肋间分别切小口穿入7.0mm与4.5mm穿刺套管,分别放入手术器械与光学视管找到交感神经链,用小号钛夹夹闭第2肋骨下缘或第3肋间处交感神经干。膨肺,拔出光学视管和穿刺套管。缝合切口。将体位改为右侧卧位,同法行右侧手术。结果手术50~120min,平均95min。夹闭第3肋间处交感神经干的患者3例,2/3例满意,夹闭第2肋骨下缘处交感神经干的患者27例,27/27例效果满意。术后第2、3天出院。平均总住院日4.2d。术后无霍纳氏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腹部、背部或腿部轻度代偿性多汗10例。全组术后随访1~9个月,术后2d内自觉效果良好者,均无复发,出院后7~10d均能恢复正常学习工作和体育锻炼。结论电视胸腔镜钛夹夹闭第2肋下缘胸交感神经干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颜面潮红(赤面恐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交感神经 颜面潮红 赤面恐怖症 钛夹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自动识别 被引量:16
9
作者 余镇 吴凌云 +4 位作者 倪东 陈思平 李胜利 汪天富 雷柏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7-275,共9页
在常规胎儿超声诊断过程中,精确识别出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SP)至关重要。传统方法是由医生进行主观评估,这种人工评判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严重依赖操作者经验,所以结果往往不可靠。因此,临床超声诊断亟需一种FFSP自动识... 在常规胎儿超声诊断过程中,精确识别出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SP)至关重要。传统方法是由医生进行主观评估,这种人工评判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严重依赖操作者经验,所以结果往往不可靠。因此,临床超声诊断亟需一种FFSP自动识别方法。提出使用深度卷积网络识别FFSP,同时还分析不同深度的网络对于FFSP的识别性能。对于这些网络模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随机初始化网络参数和基于Image Net预训练基础网络的迁移学习。在研究中,数据采集的是孕周20~36周胎儿颜面部超声图像。训练集包括1 037张标准切面图像(轴状切面375张,冠状切面257张,矢状切面405张)以及3 812张非标准切面图像,共计4 849张;测试集包括792张标准切面图像和1 626张非标准切面图像,共计2 418张。最后测试集实验结果显示,迁移学习的方法使得网络识别结果增加9.29%,同时当网络结构由8层增加至16层时,分类结果提升3.17%,深度网络对于FFSP分类最高正确率为94.5%,相比之前研究方法的最好结果提升3.66%,表明深度卷积网络能够有效地检测出FFSP,为临床自动FFSP检测方法打下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颜面部标准切面识别 超声图像 深度卷积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体颜面温度分布及红外面像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栋 高惠合 +1 位作者 温宝珠 寿小云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使用红外热象仪对116例健康人面部温度分布进行观察,并对面部热象图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有助于中医研究面像以及面部疾病的热像图诊断。
关键词 人体颜面 温度分布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锥体束CT对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三维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小惠 王建国 +3 位作者 苍松 马佳君 王璐 时一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的三维形态特征,以研究其颌面部三维形态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10.01对...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的三维形态特征,以研究其颌面部三维形态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形态的56项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梨状孔最外侧点,眶下点,颧牙槽嵴点,上颌尖牙、第一恒磨牙颈缘中点左右不对称;偏斜侧下颌升支、下颌体的长度均小于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下颌体平面与矢状面的成角,下颌平面角均小于对侧;下颌角、下颌孔等相关测量项目双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畸形程度有从上到下逐步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形态异常,其立体空间结构发生了代偿性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 三维测量 锥体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颜面缺损赝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憬 顾晓宇 +2 位作者 孙健 熊耀阳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将螺旋CT扫描重建与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颜面缺损赝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颜面部颧颊联合缺损的患者进行颜面部扫描,对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处理,导入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患者的颜面缺损实体模型。比较、测... 目的:将螺旋CT扫描重建与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颜面缺损赝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颜面部颧颊联合缺损的患者进行颜面部扫描,对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处理,导入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患者的颜面缺损实体模型。比较、测量患者及模型的实际外形、尺寸。结果:螺旋CT扫描重建获得的颜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完整、清晰。三维模型经编辑导入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后,成功制作出颜面缺损实体模型。该模型与患者面部形态高度相似。结论:螺旋CT扫描重建结合三维打印技术,能准确获取颜面外形信息并生成颜面缺损实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螺旋CT 快速成型 颜面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对疾病的认知和心理状况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艳君 陈海燕 +5 位作者 安菊妹 姚歆懿 袁佳梅 冯静 郭健 沈晓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3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了解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对疾病认知和心理状况,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0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80名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和态度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对血管瘤疾病知识的了解... 目的了解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对疾病认知和心理状况,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0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80名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和态度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对血管瘤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差,对待患儿罹患疾病存在震惊、内疚等负性心理;但所有父母都认为应该早期治疗疾病,88.8%的患儿父母有信心坚持治疗;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的焦虑和偏执、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的父母对血管瘤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而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和态度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父母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干预,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指导他们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帮助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改善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颜面 患儿父母 认知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颜面轮廓超声指标对21-三体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广英 曲素慧 +3 位作者 刘蔚 丁红宇 王莉 曹淑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188-2192,2197,共6页
目的分析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及颜面轮廓超声检查指标与21-三体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21-三体综合征的预测效力。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行早孕期超声检查,并经染色体检查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的51例胎儿(观察组)进行... 目的分析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及颜面轮廓超声检查指标与21-三体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21-三体综合征的预测效力。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行早孕期超声检查,并经染色体检查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的51例胎儿(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测算其NT厚度、额-上颌(FMF)角、上颌-鼻根-下颌(MNM)角、上下颌面(MMF)角和鼻前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比值(PT/NBL),并随机选取300例正常早孕期胎儿(孕期与观察组基本一致)作为对照组,比较上述超声检查指标与21-三体综合征的相关性,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1-三体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NT厚度、FMF角、MNM角、PT/NB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F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观察组NT增厚(≥2.5 mm)、FMF角增大(>92.5°)、MNM角偏小(<6.2°)、PT/NBL增大(>0.94)及鼻骨缺失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MF角偏小(<81.6°)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骨缺失(OR 9.335,P=0.004)、NT增厚(OR 8.657,P=0.000)、PT/NBL增大(OR 2.669,P=0.038)及FMF角增大(OR 2.634,P=0.049)均为早孕期21-三体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孕期NT增厚、FMF角增大、MNM角偏小、PT/NBL增大及鼻骨缺失与21-三体综合征具有相关性,其中鼻骨缺失、NT增厚、PT/NBL增大、FMF角增大是21-三体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早孕期 颈项透明层厚度 颜面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30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立新 吕国荣 陈晓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二维超声 产前诊断 胎儿 颜面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上颌骨三维特征的CBCT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可 谷妍 +3 位作者 赵春洋 于剑南 顾月光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选取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n=30)和颜面部对称组(n=3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选取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n=30)和颜面部对称组(n=32)。62名患者拍摄CBCT,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描记上颌骨20个骨性结构特征的标志点,测量分析35个变量。结果:相对于颜面部对称组,在颜面部不对称组内,偏斜侧所有测量项目在水平向上与非偏斜侧均有明显差异(P<0.05),矢状向上仅颧牙槽嵴点与非偏斜侧有明显差异(P<0.05),冠状向上偏斜侧与非偏斜侧无明显差异。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主要表现为水平向的不调,且偏斜侧的位置较高,这是生物体在生长型、环境因素尤其是口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水平向量上失代偿,而在另一些向量上发生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不对称 骨性Ⅲ类 上颌骨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痤养颜面膜治疗面部丘疹型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钟江 林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丘疹型痤疮是面部痤疮常见的类型之一,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人意。本院皮肤科应用院内制剂清痤养颜面膜治疗面部痤疮具有独特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现将应用清痤养颜面膜治疗丘疹型痤疮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关键词 痤疮 清痤养颜面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女性上颌前突术后颜面部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毕春英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杨学文 余世斌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矫治上颌前突畸形软组织侧貌改变,说明其稳定性。方法:对26例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成年女性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及术后1年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 目的:探讨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矫治上颌前突畸形软组织侧貌改变,说明其稳定性。方法:对26例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成年女性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及术后1年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上中切牙切缘点Is平均后移(6.1±2.7)mm(P<0.01),上唇突点Ls平均后移(4.6±1.6)mm(P<0.01),鼻唇角Cm-Sn-Ls平均增加(6.8±5.6)°(P<0.01),上下唇间隙Stm s-Stm i平均缩小(4.5±3.5)mm(P<0.01),露齿程度Is-Stm s平均减小(2.1±2.2)mm(P<0.05),上唇突度减小,上唇厚度、长度及软组织面型角G-Sn-Pgss无显著改变(P<0.05)。2)术后1年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稳定性;与手术后早期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所有指标复发率均超过10%。在垂直方向上,各项指标复发率均在10%以内。结论: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矫正上颌前突,患者颜面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明显,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 颜面部软组织侧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海蓉 陆文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行预构皮瓣技术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9例,做好扩张器植入期、注水期以及... 目的探讨应用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行预构皮瓣技术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9例,做好扩张器植入期、注水期以及预构皮瓣转移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8例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应用预构皮瓣治疗成功,成功率达到88.9%;1例患者部分皮瓣坏死,经重新修复治疗后痊愈。结论系统、规范地观察及护理可预防和减少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时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颜面部大面积烧伤瘢痕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淑娟 崔丽杰 +1 位作者 刘川 孟红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116-2118,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0例行常规产检的孕妇,所有孕妇行二维超声检查和四维超声检查,并随访至胎儿引产或分娩,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本次2000例孕妇经引产或分娩发现颜面部畸形共...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0例行常规产检的孕妇,所有孕妇行二维超声检查和四维超声检查,并随访至胎儿引产或分娩,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本次2000例孕妇经引产或分娩发现颜面部畸形共计38例,二维超声检出18例,诊断准确率为47.37%,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出36例,诊断准确率为94.74%,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超声在胎儿颜面部畸形中的诊断准确率较低,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颜面部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颜面部畸形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