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题目正名”看南北戏曲体制之异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晟
-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4-10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研究"(项目编号:10FZW016)
-
文摘
南戏剧本前面与北杂剧剧本末尾有四句或两句韵语,用来概括剧情大意、提示剧名,叫题目或题目正名。从观众而言,它具有广告宣传之用;从读者而言,它具有了解剧情概要之需。但为何南戏置于剧本开头而北杂剧放在剧本末尾,这是由南戏剧情比较复杂、杂剧剧情相对单纯所决定。南戏剧情复杂的构成因素之一是融合了较多的表演伎艺;杂剧主要吸收了说唱伎艺,尽管也插入一些表演伎艺,但与剧情无关,故不会增加剧情的复杂性。"多角均唱"的演唱体制,决定了南戏以动作、形体、道白、表情——念做打表演,相对来说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一人主唱"到底的演唱体制,决定了元杂剧剧情比较单纯,一般为"四折一楔子"。
-
关键词
题目正名
南戏
杂剧
体制
表演
说唱
-
Keywords
title revealing
South drama
North drama
system
performance
talking and singing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元刊杂剧重新审视元杂剧体制之原貌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杜海军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1,共5页
-
文摘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刊刻最早的元杂剧选本,也是最早的戏曲刊本。它保留了元杂剧体制、内容、版本最原始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分折的不规范,题目正名使用的不规范,诸宫调形式的影响等,若以戏曲的标准衡量,某些作品在许多方面还没能达到今日戏曲史所云之规范。
-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折
出
题目正名
诸宫调
-
Keywords
Thirty Types of Yuankan Zaju
zhe
chu
non-standard form of the name of zaju
kinds of Gongdiao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朱有燉杂剧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赵晓红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2,共3页
-
文摘
朱有杂剧 31种 ,是今人所见《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之外最早刊刻的北杂剧刊本 ,反映了北杂剧的早期形态 ,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关键词
朱有墩
北杂剧
刊本
“折”
“楔子”
“题目正名”
-
分类号
J809.48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