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替代玉米不同比例及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影响
1
作者 李星 廖莹 +3 位作者 杨洁 李军国 李俊 董颖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粱替代玉米不同比例及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成型率、硬度、颗粒耐久性、淀粉糊化度和颗粒色泽的影响。实验以肉鸡玉米-豆粕典型日粮为基础,使用高粱替代玉米,替代比例分别为0%、20%、40%、60%、80%、100%,测定分析6组物...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粱替代玉米不同比例及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成型率、硬度、颗粒耐久性、淀粉糊化度和颗粒色泽的影响。实验以肉鸡玉米-豆粕典型日粮为基础,使用高粱替代玉米,替代比例分别为0%、20%、40%、60%、80%、100%,测定分析6组物料的糊化特性及热特性的区别;调质温度分别为75、85℃,测定各组颗粒饲料的成型特性及加工质量指标。结果表明:1)在物料基本理化特性方面,随着高粱替代比例的增加,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等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糊化温度、峰值温度、相变热焓等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2)在颗粒饲料质量方面,随着高粱替代比例的增加,颗粒饲料成型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颗粒饲料硬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颗粒饲料耐久性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淀粉糊化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L、a、b值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随调质温度的上升,颗粒饲料成型率变化不显著(P>0.05);颗粒饲料硬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颗粒耐久性和淀粉糊化度呈现显著上升趋势,L、a、b值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高粱替代比例及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硬度、淀粉糊化度、L、a、b值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因此,高粱替代玉米比例对颗粒饲料的影响作用较小,各组颗粒饲料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范围;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的影响作用较显著,建议对添加高粱的日粮使用85℃的调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替代玉米 调质温度 颗粒饲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距离对颗粒饲料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彭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4-17,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运输距离(TransportationDistance,TD)对颗粒饲料质量、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运输是饲料产品流通的重要方式,在摇床上模拟运输环境(振荡频率50 rpm、振幅φ30 mm、温度25℃、相对湿度65%),参考《鸡饲养标准》(NY/T33-2004)... 文章旨在研究运输距离(TransportationDistance,TD)对颗粒饲料质量、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运输是饲料产品流通的重要方式,在摇床上模拟运输环境(振荡频率50 rpm、振幅φ30 mm、温度25℃、相对湿度65%),参考《鸡饲养标准》(NY/T33-2004)配制饲料,将制备的肉鸡颗粒饲料分别置于摇床中0、5、10、15 h,模拟不同运输距离,记为TD0、TD5、TD10、TD15组。测定饲料质量后开展饲喂试验,试验将200羽同批次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各组分别采用TD0、TD5、TD10、TD15组颗粒饲料饲喂肉鸡,饲喂试验为期28 d,期间各组肉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结果表明,(1)TD15组肉鸡颗粒饲料的硬度显著低于TD0组(P <0.05);TD15组肉鸡颗粒饲料的含粉率显著高于TD0、TD5组(P <0.05)。(2)随着模拟运输距离的增加,肉鸡颗粒饲料表面由光滑变为粗糙,断面由整齐变为不齐,光泽度和硬度降低,导致含粉率上升。(3)TD0、TD5组肉鸡的末重显著高于TD10、TD15组(P <0.05);TD0、TD5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TD15组(P <0.05)。结论:随着模拟运输距离的增加,肉鸡颗粒饲料的硬度逐渐降低,含粉率逐渐上升。采用硬度较低,含粉率较高的颗粒饲料饲喂肉鸡,降低了肉鸡的生长性能。模拟运输环境不超过5 h,颗粒饲料质量和肉鸡生长性能指标不受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距离 颗粒饲料质量 肉鸡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