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颗粒尺寸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谭慧明 陈福茂 +1 位作者 何稼 陈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4-1889,共6页
为了确定微生物固化土体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本文通过测定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反应过程中钙离子浓度变化,研究土颗粒存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与经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土颗粒存在时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层会在一... 为了确定微生物固化土体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本文通过测定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反应过程中钙离子浓度变化,研究土颗粒存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与经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土颗粒存在时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层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应速率,加入土颗粒会充分发挥细菌的胶结能力,显著加快反应速率;在相同试验环境下,反应速率随着单位体积胶结液中颗粒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但当颗粒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堵塞效应会使反应速率有所降低;反应速率经验关系既不能体现反应后期的衰减过程,也不能反映颗粒存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反应速率 颗粒面积 颗粒尺寸 粗粒土 堵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水分吸附/解吸曲线的研究
2
作者 陈雪燕 曹子怡 +7 位作者 刘秀坤 肖延军 张荣亭 郭雷 蒲艳艳 李兴军 高欣 程敦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8,共10页
本试验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测定仪,在温度为15~35℃、平衡相对湿度(ERH)为10%~90%范围内测定8个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等温线,结果它们均显示为S型曲线,解吸与吸附曲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以品种济麦20的滞后环最大。对供试... 本试验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测定仪,在温度为15~35℃、平衡相对湿度(ERH)为10%~90%范围内测定8个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等温线,结果它们均显示为S型曲线,解吸与吸附曲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以品种济麦20的滞后环最大。对供试样品全麦粉等温线拟合的8个方程进行优劣排序后,确定了较佳方程MGAB、MOE、MCPE、CAE、Poly,并求出了各方程的系数;采用解吸等温线分析样品全麦粉可知,8个品种(系)的全麦粉在25℃下的相对安全水分范围为13.24%~14.42%,平均值是13.72%。济麦4227全麦粉的单分子层含水率和固体颗粒表面积均高于其他样品。该研究结果可为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安全贮存、后期加工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麦系列 全麦粉 动态水分吸附/解析 平衡水分 单分子层含水率 固体颗粒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的数字图像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智 徐伟 +2 位作者 王绍怀 邹桂莲 张肖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73,共6页
针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压实成型方式不同因而内部结构各异的情况,采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借助于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获取试件立断面的数字化信息,提出利用颗粒主轴方向、沥青砂胶膜厚及颗粒面积比等压实参数,直观、快速而准确地评价不同... 针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压实成型方式不同因而内部结构各异的情况,采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借助于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获取试件立断面的数字化信息,提出利用颗粒主轴方向、沥青砂胶膜厚及颗粒面积比等压实参数,直观、快速而准确地评价不同成型方法的压实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马歇尔击实、轮碾压实、振动压实和旋转压实四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实际路面结构。结果表明,轮碾压实和旋转压实效果与实际路面最接近,新建路面在开放交通初期仍在不断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数字图像 主轴方向 沥青砂胶膜厚 颗粒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英文)
4
作者 吴文亮 李智 张肖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1期5618-5622,共5页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截面图像,使用彩色石料区分粗、细集料,并根据彩色阈值分割图像,可直接提取粗集料。选取6种典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通过对试件截面的X、Y方向扫描,得到粗集料的分布状态;采用颗粒面积比的变异性作为评价指...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截面图像,使用彩色石料区分粗、细集料,并根据彩色阈值分割图像,可直接提取粗集料。选取6种典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通过对试件截面的X、Y方向扫描,得到粗集料的分布状态;采用颗粒面积比的变异性作为评价指标,能够定量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数字图像处理 均匀性 彩色石料 颗粒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抗滑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邱志雄 李智 +2 位作者 李东海 张肖宁 刘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角度开展研究,能够更丰富、更准确地反映抗滑构造及其变化规律,解决当前优质抗滑石料日趋匮乏情况下,如何设计出构造丰富、使用耐久的沥青路面表层材料的突出问题.文中设计了4种断级配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GAC-... 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角度开展研究,能够更丰富、更准确地反映抗滑构造及其变化规律,解决当前优质抗滑石料日趋匮乏情况下,如何设计出构造丰富、使用耐久的沥青路面表层材料的突出问题.文中设计了4种断级配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GAC-13,研发了模拟行车荷载及环境的搓揉试验评价装置,利用高精度工业CT对不同搓揉阶段试件进行扫描成像分析,提出采用抗滑构造影响区深度及衰减率等指标评价细观结构抗滑特性.结果显示,完全间断级配2.36mm粒径,GAC-13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抗滑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抗滑构造 细观结构 颗粒面积比 衰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钻孔煤样冲击倾向性及能量耗散规律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爱文 高乾书 +2 位作者 潘一山 宋义敏 李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9-972,共14页
基于煤的冲击倾向性测定方法进行预制钻孔煤样单轴加载试验,研究钻孔煤样的冲击倾向性变化规律,引入破碎颗粒分形维数与新增表面积,分析钻孔煤样破碎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1)钻孔使试样以剪切劈裂破坏形式转变为在孔洞两侧... 基于煤的冲击倾向性测定方法进行预制钻孔煤样单轴加载试验,研究钻孔煤样的冲击倾向性变化规律,引入破碎颗粒分形维数与新增表面积,分析钻孔煤样破碎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1)钻孔使试样以剪切劈裂破坏形式转变为在孔洞两侧孕育、融合裂隙并在岩桥之间产生贯穿裂纹的破坏形式,同时伴随塌孔现象。随钻孔排数增多,钻孔试样呈现出应力峰前塑性损伤逐渐增大,峰值强度降低、积聚弹性能减少,峰后破坏耗时延长、耗能提升的趋势,且单轴抗压强度、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均逐渐降低,动态破坏时间显著升高,冲击倾向性逐渐减弱。(2)试样破碎颗粒分形维数与新增表面积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试样破碎程度越低,分形维数越高,新增表面积越小。(3)试样应力峰前能量的输入、耗散与新增表面积无明显关系。峰后能量释放及耗散规律与破碎颗粒新增表面积变化规律一致,新增表面积越大则峰后耗能越多。受加载速率及钻孔布置影响峰后能量差值与新增表面积变化呈"U"形变化趋势。钻孔减缓了试样峰后能量释放与能量耗散速率,且二者降低幅值较为相近,单孔试样降低约17.0%,双孔试样降低约68.3%,三孔试样降低约70.8%。钻孔卸压可以降低峰前积聚的应变能,降低峰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使得不易发生动力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孔卸压 分形维数 破碎颗粒面积 能量耗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中粉煤灰对水泥作用的缓冲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潇 彭劲 周明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通过研究水泥剂量对于不同级配集料以及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材料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探讨粉煤灰对水泥"缓冲效应"的作用规律;并在分析水泥稳定粒料强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粒料单位面积裹附水泥颗粒的增量,进一步揭... 通过研究水泥剂量对于不同级配集料以及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材料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探讨粉煤灰对水泥"缓冲效应"的作用规律;并在分析水泥稳定粒料强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粒料单位面积裹附水泥颗粒的增量,进一步揭示了该种"缓冲效应"的作用机理,为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的强度标准制定以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缓冲效应 粒料单位面积裹附水泥颗粒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金粒级含量计算方法
8
作者 王志喜 《海洋地质动态》 1989年第11期21-22,共2页
砂金粒级含量计算方法有重量法、体积法、颗粒面积法和颗粒数法等.重量法是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砂金的粒径,根据砂金的粒径划分不同粒级。按粒级分别挑出金粒,并称其重量。计算出每个粒级砂金的重量百分含量。体积法是用显微镜测微尺直... 砂金粒级含量计算方法有重量法、体积法、颗粒面积法和颗粒数法等.重量法是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砂金的粒径,根据砂金的粒径划分不同粒级。按粒级分别挑出金粒,并称其重量。计算出每个粒级砂金的重量百分含量。体积法是用显微镜测微尺直接测定金粒的三维空间长度.根据测得的长度将砂金形态归属某种几何图形,用每种几何图形的体积公式计算各粒砂金的体积.以短径为准划分各个粒级,计算出每个粒级砂金的体积之和及全部粒级砂金的总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法 颗粒面积 重量法 砂金粒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单一粒径粗粒土渗透机理试验研究
9
作者 赵素华 曹志翔 +2 位作者 林瑞杰 宋新伟 韩宪东 《高原农业》 2018年第2期183-188,137,共7页
土体的渗透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研究土体渗透性的关键是渗透系数,本文基于达西理论,对单一粒径区间的土样进行了室内常水头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粒径区间的渗透系数变化和不同粒径同一孔隙率条件下渗透系数与颗粒表面积的... 土体的渗透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研究土体渗透性的关键是渗透系数,本文基于达西理论,对单一粒径区间的土样进行了室内常水头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粒径区间的渗透系数变化和不同粒径同一孔隙率条件下渗透系数与颗粒表面积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渗透系数随着颗粒均值粒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颗粒表面积的减小而增大。以Kozeny-Carman公式为基础推导得出渗透系数与比表面积和均值粒径的关系公式,通过计算值实与测值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的公式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渗透系数 颗粒均值粒径 颗粒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