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宝顺 薛建阳 +1 位作者 魏敬徽 刘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2,共11页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 为研究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多层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缩尺比为1/5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5条天然波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arallel Single-dimensional Single Particle Damper,PSSPD)的减震控制效果。基于试验获得的模型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设计3种PSSPD布置方案,分析不同布置方案下模型结构的试验现象及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PSSPD对结构响应峰值减震率可达到43.43%,均方根减震率可达到38.18%,其对多层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控制效果;PSSPD对结构均方根的平均减震效果要优于对峰值的平均减震效果;PSSPD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效果影响显著,且其减震性能与本身参数、受控结构振动特性、地震动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复杂。最后,建立PSSPD在任意布置方案下受控结构的力学模型,提出其数值分析流程。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在位移峰值及均方根方面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布置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腔室颗粒阻尼器的水泵管道减振研究
2
作者 马思楠 何立东 +1 位作者 王宇航 秦庆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解决离心水泵管道的振动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管道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确定阻尼器安装位置。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颗粒阻尼器仿真模型,研究颗粒在不同粒径和填充率下阻尼器能耗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颗粒参数。根据颗粒阻尼耗能机理,对阻尼... 为解决离心水泵管道的振动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管道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确定阻尼器安装位置。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颗粒阻尼器仿真模型,研究颗粒在不同粒径和填充率下阻尼器能耗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颗粒参数。根据颗粒阻尼耗能机理,对阻尼器腔室数量和形状进行优化,以改善颗粒运动状态。仿真结果表明:当阻尼器内部填充95%的5 mm颗粒时,耗能最佳。大密度波纹五腔颗粒阻尼器可以显著提高颗粒运动速度,增强颗粒间以及颗粒与阻尼器壁面间的摩擦和碰撞程度。与传统颗粒阻尼器相比,耗能效果更加显著。搭建水泵管道减振试验台,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可为颗粒阻尼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颗粒阻尼器 管道振动 离散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等效力学模型及其减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军 田超杰 黄绪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8,共10页
为考虑颗粒群碰撞过程中时间效应对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on-packed particle damper, NPPD)减振性能的影响,在现有考虑惯容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EISM)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 为考虑颗粒群碰撞过程中时间效应对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on-packed particle damper, NPPD)减振性能的影响,在现有考虑惯容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EISM)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等效单颗粒力学模型(equivalent inertia single-particle model based on contact element method, EISM-CE),并基于Runge-Kutta算法建立了NPPD单自由度结构运动状态求解算法。设计进行附加NPPD单层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探究不同填充率对结构顶层位移频响曲线的影响规律,提出了EISM-CE参数取值原则,进而进行力学模型试验验证及模型对比分析。在模型验证合理性基础上,基于EISM-CE依次进行了自由振动、简谐激励及记录强震动下减振性能及能量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EISM相比,提出的基于接触单元法的EISM-CE模型及参数取值原则更加合理有效。减振性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激励下NPPD均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考虑碰撞时间效应后EISM-CE与EISM对应减振性能及机理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堆积型多颗粒阻尼器(NPPD) 等效力学模型 接触单元法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型颗粒阻尼器减振控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8,共6页
颗粒阻尼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和航空领域,尤其是为处于极端状态下(比如极端温度或者真空等)的结构,提供阻尼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振动,但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缓冲型颗粒阻尼器是对传统刚性内壁颗粒阻尼器的一种改进。通... 颗粒阻尼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和航空领域,尤其是为处于极端状态下(比如极端温度或者真空等)的结构,提供阻尼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振动,但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缓冲型颗粒阻尼器是对传统刚性内壁颗粒阻尼器的一种改进。通过三层钢框架附加缓冲型颗粒阻尼器的自由振动,稳态随机激励以及实际地震波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试验研究表明:缓冲型颗粒阻尼器在合适的质量比下,能够达到最佳减振效果;对于各种动力作用,阻尼器都能达到减振的目的,其中对稳态随机激励的减振效果最好;对于多自由度结构,能够有效控制第一振型的振动,但是对高阶振型的控制作用无法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缓冲型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研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宝顺 闫维明 +1 位作者 何浩祥 许维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颗粒阻尼技术因频带宽和鲁棒性强等优点在土木工程减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颗粒的力学行为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且影响因素复杂,相关力学机理研究尚不深入,亟需改进.在阻尼颗粒未发生堆积的条件下,考虑阻尼颗粒与阻尼器腔体之... 颗粒阻尼技术因频带宽和鲁棒性强等优点在土木工程减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颗粒的力学行为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且影响因素复杂,相关力学机理研究尚不深入,亟需改进.在阻尼颗粒未发生堆积的条件下,考虑阻尼颗粒与阻尼器腔体之间的碰撞过程和摩擦效应,构建一种颗粒阻尼器-单自由度结构系统力学模型.基于能量法对颗粒阻尼器-单自由度结构各组分能量进行求解,对结构系统各部分耗能规律进行分析,明晰减振机理,对颗粒阻尼器和TMD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并探究颗粒材料参数影响规律.通过单层钢框架电磁振动台试验验证基于能量法的结构动力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当结构发生共振时TMD的减振效果较优,非共振时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较优;在非共振条件下,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随碰撞恢复系数的减小或滚动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加,小粒径阻尼颗粒的减振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摩擦效应 能量法 碰撞 接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活塞式颗粒阻尼器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亦婷 杨啟梁 胡溧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阻塞性活塞式颗粒阻尼器,建立该颗粒阻尼器阻尼力理论模型,并运用LMS Test. Lab软件进行实验,研究颗粒尺寸、激振频率及初始载荷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所建立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随着初始载荷的增加,阻尼... 提出了一种新型阻塞性活塞式颗粒阻尼器,建立该颗粒阻尼器阻尼力理论模型,并运用LMS Test. Lab软件进行实验,研究颗粒尺寸、激振频率及初始载荷对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所建立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随着初始载荷的增加,阻尼器的阻尼力单调递增;粒径为0. 7 mm的颗粒在高频激励下减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颗粒阻尼器 活塞式颗粒阻尼器 阻尼特性 粉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闫维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3-247,共5页
颗粒阻尼器是广泛应用在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有效的减振控制装置,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三层钢框架附加颗粒阻尼器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试验研究表明:附加很小质量比(2.25%)... 颗粒阻尼器是广泛应用在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有效的减振控制装置,但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三层钢框架附加颗粒阻尼器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试验研究表明:附加很小质量比(2.25%)的颗粒阻尼器能够减小主体结构的响应,尤其是均方根位移响应,但是其减震性能受到输入激励特性的影响,也和主体结构的振动幅度有关。颗粒阻尼器在颗粒流的运动形式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瑾 许维炳 +2 位作者 闫维明 程绍革 史铁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9-35,共7页
为明晰建筑结构用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以某1∶30比例缩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可用于缩尺模型的刚性连接颗粒阻尼器,结合建筑结构减震需求,对颗粒阻尼器的布置方案进行了设计,通过振动... 为明晰建筑结构用颗粒阻尼器布置方案对其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以某1∶30比例缩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可用于缩尺模型的刚性连接颗粒阻尼器,结合建筑结构减震需求,对颗粒阻尼器的布置方案进行了设计,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布置位置和阻尼器数量等参数对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布置位置处的结构均方根位移响应和峰值位移响应均有所降低,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良好;阻尼器布置位置对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影响显著,阻尼器宜布置于结构位移响应较大的位置,合理的阻尼器布置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扭转响应;随附加颗粒阻尼器数量的增加,颗粒阻尼器对结构位移响应的减震控制效果提高,建筑结构可用附加质量比范围内,阻尼器布置数量越多,减震控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布置方案 附加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舱式颗粒阻尼器在沉管隧道中的减震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闫维明 谢志强 +2 位作者 张向东 王瑾 杲晓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12,25,共7页
基于修正的TLD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合沉管隧道使用的隔舱式颗粒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并以某沉管隧道为原型,设计制作了1:60的缩尺模型,对设置颗粒阻尼器前后的模型隧道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对沉管隧道纵向的减震... 基于修正的TLD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合沉管隧道使用的隔舱式颗粒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并以某沉管隧道为原型,设计制作了1:60的缩尺模型,对设置颗粒阻尼器前后的模型隧道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对沉管隧道纵向的减震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降低模型隧道接头轴力和相对位移等动力响应,颗粒堆积状态、较优附加质量比、激励频谱特性、激励强度是影响其减震效果的主要因素。颗粒阻尼器对沉管隧道的纵向基频有降低效果,而颗粒的附加质量比和堆积状态是调谐主体结构基频的关键因素。采用传递函数幅值可以表述模型隧道模态响应程度,提出了通过模型隧道的模态响应降低程度确定较优附加质量比的方法,并进而实现对主体结构低阶振型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舱式颗粒阻尼器 沉管隧道 振动台试验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式调谐/颗粒阻尼器在风力发电塔振动控制中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俊岭 李哲旭 黄冬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1-575,共5页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和颗粒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塔架振动控制的盆式调谐/颗粒阻尼器.为了研究阻尼器的减振效果,以某1.5 MW陆上风机为样机,设计、制作并分阶段将阻尼器安装在塔顶平台.在塔顶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测得...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和颗粒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塔架振动控制的盆式调谐/颗粒阻尼器.为了研究阻尼器的减振效果,以某1.5 MW陆上风机为样机,设计、制作并分阶段将阻尼器安装在塔顶平台.在塔顶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测得急停工况和正常运行工况下风力发电塔顶部的动力响应.采用峰值法得到急停工况下塔架的一阶模态阻尼比,采用散点法得到运行工况下阻尼器的减振效率.实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阻尼器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急停工况下塔架垂直主轴方向的一阶模态阻尼比,还可有效减小大风条件下风机运行工况下塔架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架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 颗粒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刚度对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维明 王瑾 +2 位作者 许维炳 彭凌云 张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为明确连接刚度对调频型颗粒阻尼器(Tuned Particle Damper,TPD)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确定实际可用的较优的阻尼器连接刚度范围,设计制作了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30缩尺试验模型及可用于该试验模型的调频型颗粒阻尼器,设计了不同的TPD... 为明确连接刚度对调频型颗粒阻尼器(Tuned Particle Damper,TPD)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确定实际可用的较优的阻尼器连接刚度范围,设计制作了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30缩尺试验模型及可用于该试验模型的调频型颗粒阻尼器,设计了不同的TPD连接刚度,通过系列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连接刚度对该型阻尼器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TPD能有效降低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响应;TPD与受控结构的连接刚度对TPD减震控制效果影响显著,TPD自振频率与结构控制方向基频之比在0.90~1.10内,TPD减震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型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连接刚度 设计应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凯 陈天宁 王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44,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颗粒的耗散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设计参数下的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激振强度Γ=3.3,f=21 Hz),其内部出现稳定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这种状态下的NOPD最优阻尼效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通过颗粒间或颗粒与容器壁间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直接耗散;另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转化为浮动颗粒的势能以维持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稳定,这可看作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间接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最优阻尼 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5
13
作者 闫维明 王宝顺 黄绪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1,共10页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简要分析颗粒阻尼器(particle damper, PD)在机械、航空及航天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着重探讨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及发展方向。按照颗粒阻尼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需求及适用性,依据在振动方向上颗粒... 介绍颗粒阻尼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简要分析颗粒阻尼器(particle damper, PD)在机械、航空及航天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着重探讨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适用性及发展方向。按照颗粒阻尼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工程需求及适用性,依据在振动方向上颗粒与容器壁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将颗粒阻尼器划分为堆积型和非堆积型两类。分别系统地阐述堆积型与非堆积型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及性能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以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同时经过对比分析可知在土木工程领域,非堆积型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显著优于堆积型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最后,指出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减震的颗粒阻尼器目前理论模型、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并对其研究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堆积型 非堆积型 减振机理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减震控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4
作者 鲁正 吕西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0-1144,1184,共6页
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对多自由度结构进行减震控制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介绍了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该方法采用合理的计算时步和高效的接触检测算法,能较好地模拟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容器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了附加颗粒阻尼器的... 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阻尼器对多自由度结构进行减震控制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介绍了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该方法采用合理的计算时步和高效的接触检测算法,能较好地模拟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容器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了附加颗粒阻尼器的多层框架的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良好,说明该数值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颗粒阻尼器的减震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离散单元法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耗能颗粒对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减震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瑾 闫维明 +2 位作者 许维炳 彭凌云 张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0-66,102,共8页
为明确调频型颗粒阻尼器(Tuned Particle Damper,TPD)减震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附加微细耗能颗粒对土木工程领域用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设计制作了1∶30的缩尺试验模型及可用于该试验模型的调... 为明确调频型颗粒阻尼器(Tuned Particle Damper,TPD)减震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附加微细耗能颗粒对土木工程领域用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设计制作了1∶30的缩尺试验模型及可用于该试验模型的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基于选定的TPD参数,通过在阻尼器腔体中附加不同质量的微细耗能铁粉颗粒,利用振动台试验对附加微细耗能颗粒前后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依据设计的TPD附加微细耗能颗粒后仍能较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激励强度是影响其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附加微细耗能颗粒TPD的控制效果趋于提高;附加微细耗能颗粒后TPD的减震效果略有降低,土木工程领域颗粒与腔体间相对运动提供的调谐作用是影响TPD减震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调频型颗粒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微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型颗粒阻尼器参数优化方法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闫维明 王瑾 +2 位作者 贾洪 许维炳 陈彦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5-151,共7页
基于调频型颗粒阻尼器(Tuned Particle Damper,TPD)的简化线性分析模型-双调谐质量阻尼器(Doubly Tuned Mass Damper,DTMD)模型建立了TPD的数值优化方法,对TPD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建立了TPD的简化非线性分析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法,并... 基于调频型颗粒阻尼器(Tuned Particle Damper,TPD)的简化线性分析模型-双调谐质量阻尼器(Doubly Tuned Mass Damper,DTMD)模型建立了TPD的数值优化方法,对TPD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建立了TPD的简化非线性分析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法,并利用该简化非线性分析模型对上述TPD数值优化法进行评价。理论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与单TMD相比,TPD简化线性分析模型-DTMD的减震频带更宽,控制效果的鲁棒性更好。依据数值优化方法得到的TPD具有良好的减震控制效果;TPD简化非线性分析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可为颗粒阻尼器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数值分析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型颗粒阻尼器 双调谐质量阻尼 数值优化 参数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颗粒阻尼器减振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宏伟 陈前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电磁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可以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加大颗粒体与振动系统间的动量交换,提高对结构振动的抑制作用;同时增大磁颗粒之间的接触压... 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电磁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强度下,可以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加大颗粒体与振动系统间的动量交换,提高对结构振动的抑制作用;同时增大磁颗粒之间的接触压力,由此加大摩擦力,进而提高阻尼器的摩擦耗能。该方法为扩大颗粒阻尼器的适用范围,对抑制不同强度的振动提供了基础,使颗粒阻尼能够适应不同振动环境的要求。结果说明颗粒阻尼器可以由被动振动控制方法发展为半主动振动控制手段,本文的研究为这一潜在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颗粒阻尼器 冲击力 摩擦力 半主动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阻尼器对悬臂梁自由振动的被动减振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崇武 慕青松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用"弹簧-质量块"系统模拟"悬臂梁-颗粒阻尼器"结构的一阶振动模态,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模型中,将悬臂梁的固有阻尼和颗粒阻尼器产生的阻尼都考虑成振动速度的线性齐次函数.结合实验数据,应用理论模型分析颗粒阻... 用"弹簧-质量块"系统模拟"悬臂梁-颗粒阻尼器"结构的一阶振动模态,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模型中,将悬臂梁的固有阻尼和颗粒阻尼器产生的阻尼都考虑成振动速度的线性齐次函数.结合实验数据,应用理论模型分析颗粒阻尼器产生的"阻尼比"随颗粒阻尼器填充率的变化规律,发现"阻尼比"随填充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阻尼比"的最大值,其对应的填充率即为最优填充率.最优填充率的存在,为颗粒阻尼器的工业生产提供关键性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悬臂梁 减振作用 阻尼 填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的减震结构体系有限元模拟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宝顺 何浩祥 +1 位作者 闫维明 兰炳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8-1432,共15页
针对目前颗粒阻尼器减震结构在有限元模拟中难以准确实现及其减震性能评价方法不全面的不足,以减振效率高的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SSPD)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其减振机理及颗粒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构建PSSPD在通用有限元中的复合模拟单元,... 针对目前颗粒阻尼器减震结构在有限元模拟中难以准确实现及其减震性能评价方法不全面的不足,以减振效率高的并联式单向单颗粒阻尼器(PSSPD)为研究对象,在剖析其减振机理及颗粒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构建PSSPD在通用有限元中的复合模拟单元,明确该单元中各参数的合理取值,并确认PSSPD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在分析PSSPD中颗粒质量、颗粒运动间距及其减震效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颗粒质量按振型分布及颗粒运动间距按层间位移反比分布的最优布置方案;提出PSSPD减震结构体系离散减震控制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表明颗粒最优布置方案以及动态附加等效阻尼比评价PSSPD离散减震效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颗粒阻尼器 有限元模拟 布置方案 减震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颗粒阻尼器窨井盖的减振机理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俊剑 吴艳灵 +1 位作者 房占鹏 杨艾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155,共4页
由行驶车辆冲击造成窨井盖周边路面的松散破坏,会影响交通安全和增加道路维护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颗粒阻尼器的减振型窨井盖,研究了该新型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首先设计出带有颗粒阻尼器的新型窨井盖结构;其次理论探讨... 由行驶车辆冲击造成窨井盖周边路面的松散破坏,会影响交通安全和增加道路维护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颗粒阻尼器的减振型窨井盖,研究了该新型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首先设计出带有颗粒阻尼器的新型窨井盖结构;其次理论探讨了新型窨井盖的结构耗能机理和影响参数;最后通过实验来研究新型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结果表明带有颗粒阻尼器的窨井盖具有较好的冲击减振特性,颗粒阻尼器的阻振体尺寸、颗粒大小和填充率对窨井盖的冲击减振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为新型减振窨井盖的进一步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指导,同时也为延长路面破损周期和降低道路维护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窨井盖 颗粒阻尼器 填充率 冲击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