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凯 陈天宁 王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44,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颗粒的耗散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设计参数下的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激振强度Γ=3.3,f=21 Hz),其内部出现稳定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这种状态下的NOPD最优阻尼效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通过颗粒间或颗粒与容器壁间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直接耗散;另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转化为浮动颗粒的势能以维持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稳定,这可看作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间接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最优阻尼 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卵母细胞载体降温速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维杰 王利红 +3 位作者 刘宝林 周新丽 楼伟 吴国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降温速率是决定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而冷冻载体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对细胞的降温速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字示波器、线径80μm的T型热电偶建立高速测温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封闭式卵母细胞冷冻载体以不同的方式从空气插入液氮的降温... 降温速率是决定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而冷冻载体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对细胞的降温速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字示波器、线径80μm的T型热电偶建立高速测温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封闭式卵母细胞冷冻载体以不同的方式从空气插入液氮的降温速率,结果发现载体的降温主要通过对流换热实现;载体横卧时,载体的气孔方向与液氮垂直时降温速率高于气孔与液氮相切时的降温速率;将载体直接插入液氮时的降温速度大于插入后左右摆动的操作方法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插入时,降温速度高于采用载体正置和横卧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直接插入时,降温速率最高,可以达到54572±1338 K/min,有利于卵母细胞的玻璃化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载体 降温速率 液氮 莱顿弗罗斯特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喷雾撞击高温壁面的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颜杰 张卫正 +4 位作者 殷勇 何旭 苏帅 靳爽 许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2-711,共10页
内燃机的高强化发展导致壁面温度上升,燃油撞壁现象难以避免.燃油喷雾撞击高温壁面对混合气形成有重大作用,进而影响燃烧过程和碳烟排放.文中利用背光法在流动式定容燃烧弹上对柴油喷雾撞击高温壁面的形态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喷油... 内燃机的高强化发展导致壁面温度上升,燃油撞壁现象难以避免.燃油喷雾撞击高温壁面对混合气形成有重大作用,进而影响燃烧过程和碳烟排放.文中利用背光法在流动式定容燃烧弹上对柴油喷雾撞击高温壁面的形态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喷油压力、背景压力和壁面温度对近壁面喷雾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压力越大,壁面漩涡出现时刻越早,且对铺展半径和卷吸高度的增大起明显的促进作用.背景压力越大,撞壁时刻延迟,铺展半径和卷吸高度下降,背压对铺展半径的影响超过对卷吸高度的影响.壁面温度越高,漩涡出现时刻越早,撞壁油束的铺展半径和卷吸高度越大,但当壁温达到莱顿弗罗斯特温度时,壁面传热模式改变,铺展半径和卷吸高度发生突降.针对所引入的综合影响系数,研究表明喷油压力的变化对卷吸高度的综合影响系数最大,最后文中基于研究规律拟合了结合壁面温度的铺展半径和卷吸高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雾撞壁 背光法 壁面温度 壁面漩涡 莱顿弗罗斯特效 流动式定容燃烧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