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颗粒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研究玛河气田成藏演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白振华 宋岩 +3 位作者 姜振学 赵孟军 方世虎 张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6-319,共4页
根据颗粒荧光光谱分析的技术特点,将其应用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玛河气田的油气成藏演化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玛河气田早期存在成熟原油的充注,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古油藏,现今的凝析油气藏是由于后期大量高成熟天然气的注入... 根据颗粒荧光光谱分析的技术特点,将其应用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玛河气田的油气成藏演化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玛河气田早期存在成熟原油的充注,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古油藏,现今的凝析油气藏是由于后期大量高成熟天然气的注入,导致原先的古油藏发生"蒸发分馏"作用改造而形成的;现今的气水界面也是古油水界面在保持古油藏布局的基础上经过后期的逐渐向上调整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河气田 古油藏 颗粒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油水界面 蒸发分馏 成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及运聚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贾京坤 王梓媛 +4 位作者 尹伟 潘懋 师永民 佟颖 黄胜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运聚规律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综合地质、气测录井、测井数据以及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结果,推导出在致密砂岩条件下油气沿断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模型,进而对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运聚规律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综合地质、气测录井、测井数据以及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结果,推导出在致密砂岩条件下油气沿断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模型,进而对红河油田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进行研究,剖析油气运聚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沿断层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为(0.028±0.01) MPa/m,沿裂缝向下输导的压力衰降梯度约为0.24 MPa/m;油气先沿裂缝垂向输导、再沿断层垂向输导的运移接力的压力衰降梯度为0.14~0.18 MPa/m。在早白垩世晚期,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长7段主力烃源岩,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沿断层破裂带及裂缝垂向运移至长8段,并在长8段输导层中进行短距离、小范围、树枝状的侧向运移,至有效区域聚集成藏。红河油田长8段有利勘探目标为断裂系统开启与输导层发育叠合区、储层物性"甜点"区域的岩性圈闭及局部良好侧向封堵条件的岩性-构造圈闭、超压带剩余地层压力低值区与相对低势区的叠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压力衰降模型 输导机制 运聚规律 延长组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荧光光谱仪分析测试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雨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X荧光光谱 分析测试技术 现代分析技术 生命科学研究 湿法化学分析 主量元素 地质样品 光谱分析 多元素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技术
4
作者 蒋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定量分析技术 地质研究所 石油资源 颗粒表面 地质技术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聚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勇水 邱楠生 +1 位作者 曹环宇 贾京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66-3876,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聚规律不明,导致油气勘探受阻。为揭示油气在侏罗系内的运聚规律,在储层岩心含油包裹体观察及丰度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J1s22和J1s212泥岩隔夹层发育层...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聚规律不明,导致油气勘探受阻。为揭示油气在侏罗系内的运聚规律,在储层岩心含油包裹体观察及丰度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J1s22和J1s212泥岩隔夹层发育层段的样品具有高的GOI值和强烈的轻质油QGF及QGF-E荧光响应特征,达到油藏标准值;随着深度增加,各指标逐渐降低,至J1s211大套板状砂岩发育层段,样品的各项指标只达到油气运移通道值或水层值;侏罗系早期经受过较大规模轻质油充注,但之后发生泄漏;油气进入J1s储层后,首先在浮力作用下快速垂向运移至有泥岩封隔层封堵的J1s22和J1s212,然后沿着泥岩隔层底面往低势区侧向运移,直至遇到侧向封堵性好的砂体才能成藏,这表明识别有效的侧向封闭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 侏罗系储层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包裹体 油气运聚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左剑恶 杨洋 +1 位作者 沈平 顾夏声 《中国沼气》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重点介绍和讨论了FISH技术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厌氧颗粒污泥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 技术原理 微生物组成 空间分布 菌种 寡核苷酸探针 有机工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荧光定量技术的油气运移路径——以车排子凸起沙湾组砂岩输导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田琨 殷进垠 曾溅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9,3-4,共8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沙湾组的油气来源于东侧的昌吉凹陷和南侧的四棵树凹陷,分析连接烃源岩与油气藏的砂岩输导层的输导特征和性能,结合颗粒荧光定量技术测定的QGF指数变化趋势和光谱特征,追踪沙湾组砂岩输导层油气运移路径.结果表明:...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沙湾组的油气来源于东侧的昌吉凹陷和南侧的四棵树凹陷,分析连接烃源岩与油气藏的砂岩输导层的输导特征和性能,结合颗粒荧光定量技术测定的QGF指数变化趋势和光谱特征,追踪沙湾组砂岩输导层油气运移路径.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湾组一段东侧和沙湾组二段南侧砂体于地质历史时期发生油气运移;排612—排609井、排606—排602井一带和排8井区为沙一段油气由东南至西北方向的优势运移路径,与红车断裂带共同构成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的高效通道;优势运移路径指向的西北地区继承性构造高部位的岩性、地层和岩性—构造等圈闭是未来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凸起 砂岩输导层 颗粒荧光定量技术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含量影响渗流侵蚀规律的细观机理研究
8
作者 梁越 冉裕星 +2 位作者 许彬 张鑫强 何慧汝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9-1106,共8页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梯度及流速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流速演变规律,渗流侵蚀过程可基本分为稳定、局部破坏、整体破坏3个阶段,从而定义了局部破坏、整体破坏临界水力梯度,两种临界水力梯度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初始细颗粒含量低于20%时,试样处于欠填状态,具有明显整体破坏现象;整体破坏后,试样实测平均流速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加速上升。当初始细颗粒含量高于30%时,试样基本处于满填状态,具备极高抗侵蚀性能;试样整体实测平均流速偏低。局部破坏阶段中,试样实测平均流速变化速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知,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试样的渗流侵蚀细观机理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含量 透明土技术 粒子图像测速(PIV)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渗流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小麦产地识别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韦紫玉 熊颖 陈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69,共4页
以黑龙江省、河北省和安徽省共计68份小麦样本为对象,对采集的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光谱预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二次识别分析建立小麦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训练集中样本识别准确率达97.06%,测试集中样本识别准... 以黑龙江省、河北省和安徽省共计68份小麦样本为对象,对采集的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光谱预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应用Fisher判别分析+二次识别分析建立小麦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训练集中样本识别准确率达97.06%,测试集中样本识别准确率达94.12%。模型稳健可靠,可实现小麦产地信息的快速、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化学计量学 产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分析技术
10
作者 胡芸芸 底浩楠 +4 位作者 赖辉燕 李雨柔 陈晨 田野 颜晓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5-1354,共10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液体活检、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研究方向。然而EVs在粒径、生化组成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以精准表征EVs亚群的分子组成,深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促进EVs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的发展。该文针对近年来发展的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进行综述,从检测原理、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讨论,并对单颗粒表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颗粒分析技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流式细胞术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监测技术实现手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轩 杨成 马媛慧 《润滑油》 CAS 2008年第5期62-64,共3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油液监测技术实现手段繁多的问题,提供了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类监测手段信息。并详细地分析比较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润滑油监测技术,主要有常规理化性能分析、光谱分析、铁谱分析、颗粒分析等。简要说明了各种监测... 针对实际应用中油液监测技术实现手段繁多的问题,提供了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类监测手段信息。并详细地分析比较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润滑油监测技术,主要有常规理化性能分析、光谱分析、铁谱分析、颗粒分析等。简要说明了各种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在工程中使用不同监测手段时所测试的具体内容,并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采用不同监测原理的测试仪器进行了说明,以方便油液监测手段及其所采用测试仪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油液监测诊断技术 光谱分析 谱分析 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讲:茶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元值 马立锋 +1 位作者 韩文炎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08年第4期14-15,共2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一般蒸汽状态)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过程...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一般蒸汽状态)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并依据气态原子在辐射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 光谱测定法 重金属元素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 茶叶 光谱分析技术 激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植物病毒检测新方法--纳米上转换荧光技术
13
作者 张明哲 陈曦 +7 位作者 吴志毅 张永江 闻伟刚 林晓佳 陈吴健 吴蓉 刘鹏程 李明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6,共4页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日益增加,大豆携带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在不断增大,高效、快速地进行植物病毒检测,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目前各口岸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植物病毒检测的新方法—纳米上转换荧光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利用...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日益增加,大豆携带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在不断增大,高效、快速地进行植物病毒检测,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目前各口岸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植物病毒检测的新方法—纳米上转换荧光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进行病毒分离、富集和定位;同时引入上转换荧光(up-converting phosphor,UCP)材料作为标记物的免疫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抗干扰性、多元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磁性纳米颗粒 上转换荧光 纳米上转换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微量汞
14
作者 杨继东 马东哲 +3 位作者 雷军 高雷 王铎 沈晓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2,40,共2页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 环境水 光谱分析技术 微量汞 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一维机械模板的高分辨阿达玛变换显微图像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观铨 唐宏武 +1 位作者 周锦松 吴琼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4-1116,共3页
A novel Hadamard transform(HT) microscopic image detection system which can generate 511× 512 pixel format images of fluorescence or absorptive light for small samples has been developed, when spatial multiplexin... A novel Hadamard transform(HT) microscopic image detection system which can generate 511× 512 pixel format images of fluorescence or absorptive light for small samples has been developed, when spatial multiplexing is performed with a 511 slit one dimensional Hadamard mask and a highly sensitive linear CCD. The weak native fluorescence imaging for Zephyranthes candida (Lindl.) Herb. Pollen cells can be realized within 1 min.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0 6 μm per pixel has been achieved with a 40× objective. The imaging speed, sensitivity and spatial resolution are satisfactory, hence the system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cell biology and medicine. Som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maging speed and quality have been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玛变换 图像分析 荧光显微术 光谱分析 光谱调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体在蛋白质大分子上Langmuir吸附聚集及应用──蛋白质/荧光桃红B(PB)结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郜洪文 陈运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25-827,共3页
蛋白质化学是生物化学家当今感兴趣的前沿研究领域. 研究小分子(离子)在生物大分子上的聚集形式以及机理, 帮助人们弄清其污染物及毒物在生物大分子上的结合, 在病理分析、临床检测以及基因变异有重要意义. 常用光谱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 蛋白质化学是生物化学家当今感兴趣的前沿研究领域. 研究小分子(离子)在生物大分子上的聚集形式以及机理, 帮助人们弄清其污染物及毒物在生物大分子上的结合, 在病理分析、临床检测以及基因变异有重要意义. 常用光谱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1~6]、荧光法[7,8]和共振光散射光谱技术(RRS)等[9~12]. 但是, 大分子与探针分子间的结合机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13,14]. 蛋白质分子由于复杂的立体构象形成弱微静电场[15,16], 在其作用下, 带电荷的小分子以单分子层形式被吸附到微相电场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体 蛋白质 Langmuir吸附聚集 荧光桃红B 结合反应 光谱分析 MAS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颗粒水分含量测定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沙沙 陈辉 +2 位作者 赵云丽 陆峰 于治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目的建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硫酸羟氯喹颗粒水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真空干燥和加湿实验改变硫酸羟氯喹颗粒的含水量范围,采用标准正则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 Deriv... 目的建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硫酸羟氯喹颗粒水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真空干燥和加湿实验改变硫酸羟氯喹颗粒的含水量范围,采用标准正则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 Derivative)和Karl Norris平滑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617~1 068 nm波段,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建模型的校正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为0.178,相关系数Rc为0.991 6,预测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197,相关系数Rp为0.989 6,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ratio of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validation set to error of prediction,RPD)为6.95,方法学验证中准确度和重复性符合要求。结论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应用于测定硫酸羟氯喹颗粒的含水量是可行的,为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应用于药物的在线干燥过程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硫酸羟氯喹颗粒 微型近红外光谱 水分 定量模型 干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在线检测技术的创新 助力萃取分离智能化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银松 《稀土信息》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近日,由中国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高灵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稀土产品快速鉴别仪,解决了海关对稀土产品走私通关快速筛查的燃眉之急;在此技术基础... 近日,由中国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高灵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稀土产品快速鉴别仪,解决了海关对稀土产品走私通关快速筛查的燃眉之急;在此技术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制出萃取分离工艺稀土元素配分在线实时检测和大米等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检测技术 稀土产品 萃取分离 智能化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创新 在线实时检测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型研究方法分析
19
作者 樊文胜 徐建平 时宁 《交通标准化》 2013年第9期45-48,共4页
介绍国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型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运用这些研究方法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国内沥青混凝土路面科研、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粘弹性体 DEM 氧化动力学 体视学 X射线计算层析 DIP数值成像技术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荧光显微镜分析技术 N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IF检测的生物质挥发分燃烧多环芳烃生成特性
20
作者 赵峥 苏胜 +6 位作者 宋亚伟 陈逸峰 刘舆帅 许凯 汪一 胡松 向军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9,共11页
针对生物质挥发分燃烧过程,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火焰中1~2环、3~5环多环芳烃(PAHs)的二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升温速率(1 000 K/min和1 500 K/min)、O_(2)体积分数(21%~50%)等关键因素对木屑、核桃壳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P... 针对生物质挥发分燃烧过程,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火焰中1~2环、3~5环多环芳烃(PAHs)的二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升温速率(1 000 K/min和1 500 K/min)、O_(2)体积分数(21%~50%)等关键因素对木屑、核桃壳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PAHs生成与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生物质挥发分燃烧过程中1~2环和3~5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显著增加,同时升温速率提高促进了1~2环和3~5环PAHs向小分子碳氢化合物转化;1~2环和3~5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随O_(2)体积分数提高而增加,这是由于增加的O_(2)体积分数促进了PAHs的释放.但是由于O_(2)体积分数的提高同样增加了OH自由基浓度,导致PAHs消耗加快,使得1~2环和3~5环PAHs信号强度持续时间随O_(2)体积分数提高先增加后减少.木屑和核桃壳颗粒挥发分燃烧过程中生成的3~5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和信号强度持续时间较为一致,但木屑颗粒生成的1~2环PAHs信号强度峰值更高,这可能是由于木屑颗粒脂肪烃和芳香环含量更高,同时燃烧过程中生成的OH自由基较多,有利于多环PAHs向1~2环PAHs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颗粒 挥发分燃烧 多环芳烃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