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法对自密实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提升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毛翔 杨鼎宜 +3 位作者 曹忠露 赵健 陈龙祥 王彤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8-1409,共12页
为提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性能,采用改进后的Andreasen&Andersen颗粒堆积模型设计UHPC基体配合比,利用图像法分析UHPC不同基体黏度对钢纤维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抗压强度结合纤维分布系数选择合适的基体黏度,研究不同形状、体积掺... 为提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性能,采用改进后的Andreasen&Andersen颗粒堆积模型设计UHPC基体配合比,利用图像法分析UHPC不同基体黏度对钢纤维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抗压强度结合纤维分布系数选择合适的基体黏度,研究不同形状、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力学性能最佳的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良好的UHPC基体黏度在均匀分散钢纤维的同时可以避免内部出现过多气泡,进一步提升UHPC抗压强度;与端钩、长直形钢纤维相比,波纹形钢纤维在相同黏度下分散效果更佳,且对UHPC基体力学性能提升效果更好。UHPC最佳配合比为水胶比0.16,水泥、硅灰、矿渣质量比0.75∶0.2∶0.05,波纹形钢纤维体积掺量3%,减水剂质量分数0.8%,此时粉体颗粒最紧密堆积、钢纤维分布均匀,UHPC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颗粒紧密堆积理论 钢纤维 单丝拉拔 抗压强度 图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尾矿基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理念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赛 水中和 +5 位作者 余睿 王鑫鹏 凌刚 徐刘浏 王浩 陈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27-3731,共5页
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修正的安德森安德烈森模型制备了铅锌尾矿基生态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铅锌尾矿的掺入会降低UHPC的工作性能和早期强度,但掺加尾矿的UHPC后期强度与基准组持平,使用40%铅锌尾矿取... 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修正的安德森安德烈森模型制备了铅锌尾矿基生态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铅锌尾矿的掺入会降低UHPC的工作性能和早期强度,但掺加尾矿的UHPC后期强度与基准组持平,使用40%铅锌尾矿取代水泥制备依然能够制备出自密实的28 d强度超过130 MPa的UHPC。XRD和TG分析结果表明掺加铅锌尾矿能降低水化产物的氢氧化钙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尾矿中含有部分的活性二氧化硅,表现出潜在的火山灰活性。重金属离子浸出毒性结果也表明UHPC可以作为固结铅锌尾矿中的重金属离子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颗粒紧密堆积理论 生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及骨料特性对UHPC基体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敏 吴泽媚 +2 位作者 欧阳雪 胡翔 史才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7-105,共9页
本工作通过调整砂胶比和拟合改进的Andreasen-Andersen颗粒堆积模型,计算得到了UHPC基体中各固体组分的比例。基于新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基体的湿堆积密度和流动性确定了高效减水剂的最优掺量。研究分析了不同配合比设计参数(砂胶比... 本工作通过调整砂胶比和拟合改进的Andreasen-Andersen颗粒堆积模型,计算得到了UHPC基体中各固体组分的比例。基于新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基体的湿堆积密度和流动性确定了高效减水剂的最优掺量。研究分析了不同配合比设计参数(砂胶比和胶凝材料组分)、骨料特性(颗粒球形度和圆度)对UHPC基体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砂胶比从0.8增加为1.2时,掺河砂的UHPC基体的湿堆积密度、流动性和7 d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对比调整砂胶比和改变胶凝材料组分的掺量,UHPC基体的流动性和湿堆积密度变化趋势主要受砂胶比影响;当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5%~2.0%时,UHPC基体的PFT、湿堆积密度和流动性先缓慢升高后迅速下降;骨料形状对UHPC基体的湿堆积密度、流动性和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在UHPC基体实现紧密堆积后,影响UHPC基体的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骨料形貌,而胶凝材料组分掺量的影响较小;当骨料最大粒径相同时,增加骨料的球形度和圆度显著增加了UHPC基体的流动性,但降低了UHPC基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 颗粒紧密堆积理论 配合比设计参数 骨料特性 流动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