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早熟禾转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1
1
作者 佘建明 张保龙 +4 位作者 梁流芳 何晓兰 姚姝 陈志一 倪万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以从大青山草地早熟禾、超级伊克利和午夜等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成熟种子诱导产生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的重组质粒导入草地早熟禾。愈伤组... 以从大青山草地早熟禾、超级伊克利和午夜等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成熟种子诱导产生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的重组质粒导入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经携带pBGO质粒的农杆菌LBA4404的感染和共培养后,转到添加筛选剂G-41820~50mg/L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上进行筛选,选择对卡那霉素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再生植株。试管植株的叶片经淀粉-碘化钾显色反应后,检测到转基因植株中产生了过氧化氢。PCR分子检测证明,GO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转GO基因植株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 葡萄糖氧化酶 农杆菌介导 转基因植株 过氧化氢 水稻 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