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小欢 邬应龙 陈杭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6期24-26,共3页
采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并应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都很显著,且淀... 采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并应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对淀粉冷水溶解度的影响都很显著,且淀粉乳浓度、碱用量、反应时间三因素之间对淀粉溶解度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糯玉米淀粉 冷水解度 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马铃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群玉 蔡丽明 +1 位作者 陈惠音 宫慧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常压下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特征。实验证明,醇解法所得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可以达到100%。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相对加入碱量28mL,乙醇浓度80%,淀粉乳浓度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0min...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常压下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特征。实验证明,醇解法所得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可以达到100%。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相对加入碱量28mL,乙醇浓度80%,淀粉乳浓度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0min,对应的最佳颗粒状冷水可溶马铃薯淀粉的冷水溶解度为97.4%(60g马铃薯淀粉)。经醇解法处理后所得到的不同冷水溶解度的颗粒状淀粉样品,颗粒保持完整,但其表面不再光滑,呈现出凹陷﹑空隙和裂缝等特征;随着冷水溶解度的提高,淀粉样品的偏光十字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且结晶性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 冷水可淀粉 马铃薯淀粉 非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峻榕 魏宁果 +3 位作者 薛婷 李宏梁 刘树兴 杨大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2-386,共5页
本文介绍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五种制备方法,对比了以不同品种淀粉为原料,利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条件。总结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溶解度、黏度特性,热学性能等;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今... 本文介绍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五种制备方法,对比了以不同品种淀粉为原料,利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条件。总结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溶解度、黏度特性,热学性能等;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今后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冷水可淀粉 酒精碱法 冷水解度 结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淀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秦海丽 顾正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乙醇碱法制备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淀粉 (GCWS)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其与预糊化木薯淀粉的差别。结果表明 ,GCWS淀粉仍保持颗粒形态 ,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形成糊的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要比预糊化淀粉好。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预糊化淀粉 粒状 碱法 冻融稳定性 性质 冷水 粒形态 热稳定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玉凯 《粮油食品科技》 1998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综述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GCWS)的制备方法及部分产品的性能分析结果,制备方法包括:双流喷嘴喷雾干燥法、高温高压醇法及常压多元醇法。
关键词 冷水可淀粉 制备 性能 淀粉 粒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理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禅 曹新伟 +3 位作者 刘建立 杨瑞华 王鸿博 高卫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66-2369,共4页
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GCWS)。为了全面表征3种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理化性能,分别研究了其颗粒形貌、红外吸收光谱、热焓特性、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结果表明,与原淀... 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GCWS)。为了全面表征3种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理化性能,分别研究了其颗粒形貌、红外吸收光谱、热焓特性、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3种GCWS淀粉均发生扭曲变形,分子链结构无变化,热焓曲线稳定,制备过程没有新的基团产生。经乙醇-碱法处理后,玉米淀粉的抗凝沉性提高了60%,透明度提高了183%,冻融稳定性提高了40%,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的透明度提高,但抗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冷水可淀粉 乙醇减法 抗凝沉性 冻融稳定性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在凝固型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蓝灵伊 张洪微 +4 位作者 曲颖 崔素萍 翟爱华 邓景致 孙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牛奶、蔗糖为主要原料,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为稳定剂,生产凝固型酸奶。对凝固型酸奶的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确定了凝固型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2%,发酵温度为42℃,得到无乳清分离、... 以牛奶、蔗糖为主要原料,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为稳定剂,生产凝固型酸奶。对凝固型酸奶的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确定了凝固型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2%,发酵温度为42℃,得到无乳清分离、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的凝固型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冷水可淀粉 凝固型酸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浆液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禅 曹新伟 +2 位作者 刘建立 王鸿博 高卫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3-736,共4页
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granule cold-water swelling starch,GCWS)淀粉。为了全面表征三种GCWS淀粉的浆液性能,分别研究了其浆液的粘度、粘附力、透明度和凝沉性。结果表明,经乙醇-... 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granule cold-water swelling starch,GCWS)淀粉。为了全面表征三种GCWS淀粉的浆液性能,分别研究了其浆液的粘度、粘附力、透明度和凝沉性。结果表明,经乙醇-碱法制备的三种GCWS淀粉的粘度,较其原淀粉粘度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煮浆温度的提高,三种GCWS淀粉浆液的粘度降低,粘附力和抗老化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冷水可淀粉 乙醇碱法 粘度 粘附力 抗老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对豆类淀粉糊化及凝胶特性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旻 熊柳 孙庆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19,共4页
研究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对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糊化特性及凝胶特性影响。通过对RVA和TPA数据分析,表明添加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后,二种豆类淀粉糊化温度随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添加量增加而升高,其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终值粘度也随添加量... 研究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对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糊化特性及凝胶特性影响。通过对RVA和TPA数据分析,表明添加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后,二种豆类淀粉糊化温度随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添加量增加而升高,其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终值粘度也随添加量增加而呈显著增大趋势;且添加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后,二种豆类淀粉凝胶硬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弹性则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冷水可淀粉 绿豆淀粉 豌豆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可溶淀粉的物理法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征宇 李佳欣 周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淀粉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可降解生物原料,在食品、药品、纺织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未经改性的原淀粉冷水溶解度和冷糊黏度较低,常需加热成糊才能使用,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冷水可溶淀粉是一种冷水溶解度和冷糊黏度均有大幅度提高的... 淀粉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可降解生物原料,在食品、药品、纺织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未经改性的原淀粉冷水溶解度和冷糊黏度较低,常需加热成糊才能使用,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冷水可溶淀粉是一种冷水溶解度和冷糊黏度均有大幅度提高的改性淀粉,根据改性后淀粉是否可以保留颗粒形态,可将冷水可溶淀粉分为预糊化淀粉和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两大类,二者的制备方法都以物理法为主,但因其制备原理不同,得到改性淀粉的性质和应用范围各异。从两类冷水可溶淀粉的不同物理制备方法出发,综合对比预糊化淀粉和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相关产品的颗粒形态、冷水溶解性、成糊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应用展开系统的总结和介绍,旨在为新型冷水可溶淀粉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可 淀粉 预糊化淀粉 粒状冷水可淀粉 改性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