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漏失裂缝内封堵层演化规律及颗粒特征行为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1
作者
蒲磊
谢凌志
+3 位作者
徐鹏
陈欢
许明标
汪帮哲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裂缝性漏失成为不稳定地层条件下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最困难问题之一。桥接堵漏方法是裂缝性漏失控制的最有效方式。传统裂缝实验装置对裂缝内以颗粒流所形成封堵层的机理仍不明确,制约了堵漏浆体系配方的科学构建。为了探究颗粒的特征行...
裂缝性漏失成为不稳定地层条件下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最困难问题之一。桥接堵漏方法是裂缝性漏失控制的最有效方式。传统裂缝实验装置对裂缝内以颗粒流所形成封堵层的机理仍不明确,制约了堵漏浆体系配方的科学构建。为了探究颗粒的特征行为和裂缝内封堵层的动态演化过程,建立了井筒-裂缝可视化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颗粒粒径、浓度、泵入速度、流体黏度等关键因素下颗粒的行为特征、封堵层形成规律以及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裂缝内封堵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同时存在颗粒混合行为和特征行为的转换。裂缝的封堵层构建位置对颗粒粒径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颗粒的浓度影响着裂缝的封堵时间,流体的黏度容易改变裂缝内的封堵结构以及过高的泵速会破坏原有形成的封堵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封堵
颗粒特征行为
可视化实验装置
演化过程
堵漏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漏失裂缝内封堵层演化规律及颗粒特征行为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1
作者
蒲磊
谢凌志
徐鹏
陈欢
许明标
汪帮哲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抗高温非磺化环保水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2023BCB070)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深层超深层裂缝性漏失封堵系统优化决策模型研究”(UOG2024-10)。
文摘
裂缝性漏失成为不稳定地层条件下钻井过程中面临的最困难问题之一。桥接堵漏方法是裂缝性漏失控制的最有效方式。传统裂缝实验装置对裂缝内以颗粒流所形成封堵层的机理仍不明确,制约了堵漏浆体系配方的科学构建。为了探究颗粒的特征行为和裂缝内封堵层的动态演化过程,建立了井筒-裂缝可视化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颗粒粒径、浓度、泵入速度、流体黏度等关键因素下颗粒的行为特征、封堵层形成规律以及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裂缝内封堵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同时存在颗粒混合行为和特征行为的转换。裂缝的封堵层构建位置对颗粒粒径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颗粒的浓度影响着裂缝的封堵时间,流体的黏度容易改变裂缝内的封堵结构以及过高的泵速会破坏原有形成的封堵结构。
关键词
裂缝封堵
颗粒特征行为
可视化实验装置
演化过程
堵漏浆体系
Keywords
Plugging of fracture
Characteristic behavior of particle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Evolution process
Lost circulation slurry system
分类号
TE2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漏失裂缝内封堵层演化规律及颗粒特征行为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蒲磊
谢凌志
徐鹏
陈欢
许明标
汪帮哲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