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海夏季水域沉降颗粒物垂直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张岩松
章飞军
郭学武
张曼平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7号
-
文摘
20 0 2年 8月 ,沿穿过黄海冷水团的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 4个站位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镜检发现无机颗粒物、生物粪球以及混杂聚合体是本断面沉降颗粒物主要类型。测定结果显示沉降颗粒物中的颗粒有机碳 (POC)、颗粒有机氮 (PON)、颗粒碳 (PC)、颗粒氮 (PN)和颗粒磷 (PP)的百分含量均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下降的趋势。采用两个改进的模型对底层颗粒物再悬浮比率进行了计算 ,显示黄海海域夏季底层沉降颗粒物再悬浮比率为 90 %— 96%,表明底层沉降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物的再悬浮。两模型所得结果一致 ,证明用温跃层底部颗粒物沉降通量代表水体中颗粒物净沉降通量的假设是合理的。水体中颗粒物、POC及PON的净沉降通量 (±SE)分别为 ( 1 2 65± 3 5 5 )g/(m2 ·d)、( 0 2 9± 0 0 4 )g/(m2 ·d)和( 0 0 6± 0 0 1 )g/(m2 ·d)。
-
关键词
沉降颗粒物
颗粒物通量模型
沉降通量
再悬浮比率
温跃层
黄海
-
Keywords
Settling particulate matter (SPM), Particulate flux model, Sedimentation flux, Resuspension ratio, Thermocline, Yellow Sea
-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