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及固态PM_(2.5)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志远 磨文浩 +2 位作者 宋博 谭丕强 楼狄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6-1432,共7页
利用法规认证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颗粒物排放分析系统,运行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分析了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以及在用国Ⅲ柴油... 利用法规认证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以及满足精度要求的颗粒物排放分析系统,运行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推荐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分析了在用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以及在用国Ⅲ柴油公交车进行DOC(氧化催化转化器)+CDPF(催化型颗粒捕集器)改造后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国Ⅲ、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排放因子分别为63.77、63.20和14.42 mg/km,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3.87×1013、3.10×1013和2.77×1013km-1.与国Ⅲ柴油公交车相比,国Ⅳ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分别降低了1%和20%;国Ⅴ柴油公交车分别降低了77%和28%;进行DOC+CDPF改造的国Ⅲ公交车颗粒物质量、固态PM2.5颗粒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1.78 mg/km和3.19×1011km-1,比未改造前分别降低了97%和99%.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的低速(0-21.8km/h)、中低速(0-37.5 km/h)、中高速(0-51.7 km/h)和高速(0-60.0 km/h)4类行驶工况中,低速行驶工况的固态PM2.5数量排放因子最高,约是整个循环的2倍;在加速、匀速、减速、怠速4种行驶模式中,加速行驶模式产生的固态PM2.5单位时间排放量最高,其分别为减速和怠速行驶模式下的10和6倍.研究显示,提高柴油公交车的平均车速,降低加速行驶比例有利于降低其颗粒物排放;DOC+CDPF可显著降低国Ⅲ柴油公交车的颗粒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公交车 颗粒物质量 固态pm2.5数量 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2
作者 杨勇杰 王跃思 +1 位作者 温天雪 徐宏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pm2.5 pm10 质量浓度 北京市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特征 有毒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郊区环境大气中颗粒物PM_(10)的质量浓度及其变化特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琪 邓启红 +1 位作者 唐猛 刘蔚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19-2423,共5页
于2007-11—2008-10对长沙市郊区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采用TEOM 1400a进行实时监测,以揭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郊区颗粒物污染相当严重,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0.8±47.7)μg/... 于2007-11—2008-10对长沙市郊区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采用TEOM 1400a进行实时监测,以揭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郊区颗粒物污染相当严重,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0.8±47.7)μg/m3,明显超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秋、冬季节质量浓度高于夏季质量浓度;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受城市交通密度的影响显著,峰值分别出现于9:00与18:00附近,与早晚交通高峰期吻合;PM10质量浓度在工作日与周末存在明显差异,夏季周末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工作日质量浓度,而冬季则相反;颗粒物PM10与PM2.5质量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我国现行采用的PM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城市空气质量仍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颗粒物 pm10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车颗粒物质量排放和颗粒物数量排放的转鼓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凡 杨正军 钟祥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0-197,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国产轻型车的颗粒物排放,测量了55辆中国内地轻型车的单位行驶里程颗粒物质量(PM)排放和颗粒物数量(PN)排放。使用激光凝聚颗粒物计数和滤纸采样称重方法,对于轻型柴油车、缸内直喷(GDI)汽油车和多点电喷(MPI)汽油车,在转... 为了定量评价国产轻型车的颗粒物排放,测量了55辆中国内地轻型车的单位行驶里程颗粒物质量(PM)排放和颗粒物数量(PN)排放。使用激光凝聚颗粒物计数和滤纸采样称重方法,对于轻型柴油车、缸内直喷(GDI)汽油车和多点电喷(MPI)汽油车,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循环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汽油车的颗粒物排放水平明显低于国4柴油车,汽油车的PM和PN排放平均值分别约为国4柴油车平均值的6%和5%。MPI汽油车的PN排放值低于GDI汽油车约1个数量级。"全球统一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的高车速、长加速的工况条件,会加剧MPI和柴油车的颗粒物数量排放。GDI汽油车在冷机阶段的PN排放峰持续时间长,在后续的加速动态工况条件时会出现明显的峰值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车 排放 颗粒物质量(pm) 颗粒物数量(PN) 转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贺晋瑜 燕丽 +1 位作者 雷宇 汪旭颖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8,共7页
基于我国燃煤电厂(不含港、澳、台数据,下同)的燃烧技术及颗粒物控制技术分类,建立了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量自2000年起... 基于我国燃煤电厂(不含港、澳、台数据,下同)的燃烧技术及颗粒物控制技术分类,建立了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量自2000年起持续增加,于2005年达到最高值(375×10^4t),其中PM10、PM2.5排放量分别为237×10^4、129×10^4t;此后逐年降低,2010年降至166×10^4t,其中PM10、PM2.5排放量分别降至126×10^4、85×10^4t.随着静电除尘及湿法脱硫的普及,颗粒物中PM2.5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34.3%升至2010年的51.2%.我国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地区分布不均衡,2010年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山西和广东六省区的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PM2.5排放因子也因各省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不同而产生差异,其中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0.35-0.75、0.27-0.90 kgt.从机组规模影响来看,单台容量在30×10^4k W以下的燃煤机组是粗颗粒(PM〉10)的主要来源,而在30×10^4k W以上的燃煤机组对PM2.5排放贡献(64.6%)较大,这主要与这类燃煤机组静电除尘和湿法脱硫的安装比例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燃煤电厂 排放量 分布特征 pm2.5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气溶胶粒径分布及细颗粒物(PM_(2.5))浓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新春 陈红娜 +2 位作者 赵克蕾 钟玉婷 闫景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5-613,共9页
利用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气象局和黑山头2013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期间Grimm180在线监测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PM_(2.5)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乌鲁木齐市大气... 利用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气象局和黑山头2013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期间Grimm180在线监测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PM_(2.5)质量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气象局和黑山头气溶胶数浓度分布趋势一致,0.25~0.28μm之间的粒子数浓度最大;整体趋势表现为双峰型,第1峰出现在0.30~0.35μm之间,峰值分别为467.0和455.4 particle·cm^(-3);第2峰出现在4.0~5.0μm之间,峰值较小;粒径小于2.5μm的粒子数占到了粒子总数的99.88%;在粒径0.25~0.45μm范围内冬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高,在粒径>0.45μm范围内秋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高;在粒径0.25~1μm范围内夏季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低,在粒径>1μm范围内冬季数浓度最低;0.25~0.5μm粒径段内粒子占粒子总数的比例大小顺序为冬>春>夏>秋;0.8~2.5μm之间不同粒径段的粒子占粒子总数的比例大小顺序为夏>秋>春>冬;PM_(2.5)数浓度小时变化采暖期表现为双峰型,非采暖期为不太明显的三峰型。(2)观测期间气象局和黑山头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1.77,43.42μg·m^(-3),日平均值超标率分别是30.81%和16.44%。采暖期气象局PM_(2.5)质量浓度小时变化呈现单峰,在19:00─21:00出现峰值;黑山头则呈现双峰,在6:00-8:00出现峰值,20:00出现一个不太明显的小峰;非采暖期气象局与黑山头PM_(2.5)质量浓度小时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双峰型。两个站点PM_(2.5)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不同季节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气象条件是导致PM_(2.5)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数浓度 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颗粒物(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PM2.5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文香 黄凯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52-3354,共3页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粒径在2.5μm以下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是近年来备受全球关注的雾霾天气的首要污染物。由于PM2.5形态、组成非常复杂,再加上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几乎可以全部随人的呼吸进入气管、...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粒径在2.5μm以下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是近年来备受全球关注的雾霾天气的首要污染物。由于PM2.5形态、组成非常复杂,再加上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几乎可以全部随人的呼吸进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进入到肺泡和血液中,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1-2],累及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还可造成生殖细胞的生殖毒性,增加癌症的发生率[3]等,每年世界各地将近320万人因PM2.5过早死亡[4],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2012年中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新标准增加了PM2.5和O38 h浓度限值检测指标,这是中国第一次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开启了中国PM2.5监测管理的新时代。目前针对PM2.5的研究已是全球热门研究,本文拟对PM2.5来源、理化性质、主要致病机制以及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影响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pm2.5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大气 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动力学 质量标准 血液系统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临安5种竹类群落可吸入颗粒物(PM10)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会平 张建国 徐文俊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0-52,共3页
在浙江临安农林大学校园内测量5种竹类群落中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每日和每月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5种竹类群落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白天出现2次峰值,而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是冬季和初春高于夏季。... 在浙江临安农林大学校园内测量5种竹类群落中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每日和每月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5种竹类群落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白天出现2次峰值,而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是冬季和初春高于夏季。竹群落中的PM10与环境因子中的湿度和温度在0.01水平上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汽车Ⅰ型试验颗粒物PM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9
作者 朱瑞杰 王刚 +1 位作者 钱超 郭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6期96-102,共7页
针对轻型汽车常温下冷启动后污染物排放试验(Ⅰ型试验)中颗粒物质量排放量PM测量结果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合排放标准和实际测量过程建立测量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估及合成计算,最终... 针对轻型汽车常温下冷启动后污染物排放试验(Ⅰ型试验)中颗粒物质量排放量PM测量结果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合排放标准和实际测量过程建立测量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估及合成计算,最终得到了颗粒物质量排放量PM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测试系统误差引入的B类不确定度分量为1.1%,但测量重复性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占比非常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车 Ⅰ型试验 颗粒物质量排放量pm 不确定度w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雅真 梁小翠 闫文德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3期13-18,共6页
利用2017-2018年长沙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浓度最高,PM2.5和PM10分别为62.87和89.22μg·m-3;... 利用2017-2018年长沙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浓度最高,PM2.5和PM10分别为62.87和89.22μg·m-3;空间变化特征:PM2.5浓度为长沙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望城区>浏阳市,PM10浓度为长沙城区>宁乡县>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颗粒污染物PM2.5与PM10浓度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0.853,P=0.000(P<0.01);降水对大气颗粒物有显著消减作用,使PM2.5、PM10的浓度分别下降了17.93%和27.67%。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倡绿色出行、增加绿量、人工降水等可有效控制长沙市大气颗粒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pm2.5 pm10 空气质量 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感知与学习的空气颗粒物智能检测、识别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宏 周城旭 +2 位作者 段立娟 王思梦 顾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准确检测和及时预警空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方法依赖专业设备,不适用于实时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机器感知与学习的方法体现出技术优势,具有可实时检测、准确性高等...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准确检测和及时预警空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方法依赖专业设备,不适用于实时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机器感知与学习的方法体现出技术优势,具有可实时检测、准确性高等优点。因此,对近几年的基于机器感知与学习的PM智能检测、识别与预警方法进行详细综述。首先,对PM的标准和来源进行介绍;然后,从检测、识别和预警这3个方面详细总结了各类方法,并对比各方法的特点和性能,其中,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最后,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并提出当前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关注技术创新和数据质量,以实现更好的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机器感知 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 智能检测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墙与细颗粒物(PM_(2.5))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珉 周秋云 王宗标 《园林》 2013年第6期28-31,共4页
2013年4月1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将DM2.5的中文名确定为‘‘细颗粒物”,却引来网民众多非议:“PM2.5的名称已经举国皆知,突然换个名字,是不是有避重就轻、转移注意力的嫌疑?”非议的背后实则反映了国民对于当下空... 2013年4月1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将DM2.5的中文名确定为‘‘细颗粒物”,却引来网民众多非议:“PM2.5的名称已经举国皆知,突然换个名字,是不是有避重就轻、转移注意力的嫌疑?”非议的背后实则反映了国民对于当下空气质量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担优。人类的活动环境大致可分为两类,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浙江森禾种业密切关注PM2.5,并针对如何降低PM2.5。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主要的定位设定在室内环境治理,缘由有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植物墙 pm2 5 室内环境 人类健康 pm2 5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化树种滞留PM_(2.5)等颗粒污染物能力的多尺度比较 被引量:44
13
作者 王会霞 王彦辉 +2 位作者 杨佳 谢滨泽 石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0,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4级层次上对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的滞留量,为优化城市绿化植物配置、降低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污染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市23种常见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经... 【目的】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4级层次上对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的滞留量,为优化城市绿化植物配置、降低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污染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市23种常见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经水洗、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后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不同孔径滤膜上滞留的颗粒物质量,用扫描仪测出叶单面面积,计算出单位叶面积PM2.5等颗粒物(总颗粒物PM及其PM2.5、PM>2.5的粒径组成)滞留量。用单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计算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化面积上叶片PM2.5等颗粒物滞留量。采用多重比较分析不同植物PM2.5等颗粒物滞留量的差异。【结果】单位叶面积的PM,PM2.5,PM>2.5滞留量在植物种间差异显著,最大差别分别可达8.6,9.8,10.5倍。各植物种的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的PM,PM2.5,PM>2.5滞留量亦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单叶层次,对PM,PM2.5,PM>2.5的滞留量差别可分别达到239,198,285倍;在单株层次,可达3600,4 100,3 600倍;在单位绿地面积层次,可达18.3,20.5,18.1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单位叶面积、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的PM,PM2.5和PM>2.5滞留量总体趋势表现为乔木>藤本>灌木。对不同叶习性而言,单位叶面积的PM,PM2.5和PM>2.5滞留量为常绿植物>落叶植物,而在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层次上则为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在单位绿地面积层次上,对PM2.5等颗粒物的滞留量较高的树种有二球悬铃木、垂柳、元宝枫、榆树等,中等的有油松、雪松、大叶黄杨等,较弱的有日本小檗、黄杨、小叶女贞等。【结论】不同植物PM2.5等颗粒物滞留量在单位叶面积、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4级层次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由于植物滞留PM2.5等颗粒物的数量取决于单位叶面积PM2.5等颗粒物滞留量及其叶面积指数,因此在选择高滞留PM2.5等颗粒物的树种时需同时考虑这2个因素,尤其是将不同生活型和具不同叶习性的植物合理混交配置,从而提高叶面积指数和滞留PM2.5等颗粒物能力,这是增强城市森林降低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绿化树种 空气质量 pm2.5等颗粒物 叶面积指数 叶面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PM_(2.5)质量浓度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巧云 廖菊阳 +3 位作者 刘艳 李高飞 廖鹏 吴林世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统计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长沙市PM_(2.5)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并分析其季节特征、温度特征及其与工作日和周末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城市PM_(2.5)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部和南部的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程度... 统计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长沙市PM_(2.5)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并分析其季节特征、温度特征及其与工作日和周末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城市PM_(2.5)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部和南部的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程度大于长沙市,长沙市PM_(2.5)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表现为:冬天>春天>秋天>夏天;冬季空气污染较重,PM_(2.5)日均值(75.32±38.12)μg/m^3超过我国空气质量(PM_(2.5))二级标准;夏天空气质量相对良好,日均值(32.40±14.25)μg/m^3,达到我国空气质量(PM_(2.5))一级标准;长沙市PM_(2.5)质量浓度与月平均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当月平均温度最高达29.71℃时,对应PM_(2.5)质量浓度最低,为29.71μg/m^3,当月平均温度最低为5.07℃时,对应PM_(2.5)质量浓度最高,为80.9μg/m^3;PM_(2.5)质量浓度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显著差异,冬季周末质量浓度高于工作日,而夏季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颗粒物 pm2.5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街道交通高峰期PM_(2.5)/PM_(10)质量浓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利容 王新明 +3 位作者 何秋生 丁翔 李龙凤 王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市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颗粒 pm2.5 质量浓度 大气污染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采暖期大气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鲁兴 吴贤涛 《焦作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对北京市2003年11月至12月间供暖期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的这段时间,其PM10和PM2.5质量浓度因日因月而异,其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253.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96)1.9倍,PM2.5的变化幅度在8.9-2... 对北京市2003年11月至12月间供暖期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的这段时间,其PM10和PM2.5质量浓度因日因月而异,其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253.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96)1.9倍,PM2.5的变化幅度在8.9-276.2μg/m3之间,其平均值为145.2μg/m3,超过1999-2000年监测数值38.4%;其污染源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供暖期间,温度、湿度和风速对PM10和PM2.5的累积和消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质量浓度 大气 采暖期 污染源 悬浮颗粒物 变化分析 变化幅度 累积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质的基本特性及我国细颗粒物污染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璨 廖纪萍 王广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26-28,共3页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全球政府和公众重点关注的问题。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暴露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尤其是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与人群死亡率增加有关[1],大气污染每年可...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全球政府和公众重点关注的问题。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暴露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尤其是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与人群死亡率增加有关[1],大气污染每年可导致约4万人死亡,占全球人群每年总死亡率的6%。PM还可引起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等[2-4]。除了心肺系统,大气污染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5-7]。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PM基本特性及我国细颗粒物污染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基本特性 北京 空气质量标准 pm 颗粒污染物 粒状污染物 大气能见度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晓红 程慧波 王莉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6,共4页
对兰州市2011—2012年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在主导风向上设置采样点,分别连续监测PM10、TSP、风速、能见度。结果表明,兰州市颗粒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2—4月,TSP浓度最大值可达到2.465 mg/m3,PM10最大值可达到2.079 mg/m3;颗粒... 对兰州市2011—2012年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在主导风向上设置采样点,分别连续监测PM10、TSP、风速、能见度。结果表明,兰州市颗粒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2—4月,TSP浓度最大值可达到2.465 mg/m3,PM10最大值可达到2.079 mg/m3;颗粒物污染的季节性强,以3、4月出现的频率最高,发生时间具有随机性;2012年兰州市全年颗粒物(PM10和TSP)平均小时浓度值低于2011年,沙尘天气发生频次较2011年有所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pm10 TSP 颗粒物特征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_(10)、TSP的关系 被引量:162
19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2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余学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 在连续2年进行累积1周同步采样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2个采样点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PM2.5周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7~346μg/m3,年均浓度接近或超过PM10的二级年均标准.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个采样点PM2.5浓度的周变化与季节变化均相似.PM2.5与PM10、TSP的比值均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反映采暖燃烧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沙尘天气对粗颗粒物的贡献较大;其年均值分别为55%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浓度 pm10 TSP 颗粒物 质量浓度 时间变化 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奎独乌区域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PM2.5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雪艳 谷超 +4 位作者 杨焕明 王静 杨文 王歆华 白志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5-1523,共9页
为研究新疆奎独乌(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PM_(2.5)污染特征及其成因,于2015年2月4—10日在奎屯、独山子和乌苏三地开展PM_(2.5)样品采集,并对其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进行测试,分析不同污染水平下PM_(2.5... 为研究新疆奎独乌(奎屯、独山子、乌苏)区域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PM_(2.5)污染特征及其成因,于2015年2月4—10日在奎屯、独山子和乌苏三地开展PM_(2.5)样品采集,并对其中的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进行测试,分析不同污染水平下PM_(2.5)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奎独乌区域ρ(PM_(2.5))日均值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75μg/m^3),2月9日ρ(PM_(2.5))最高(298.58μg/m^3),超标2.98倍.通过比较PM_(2.5)载带化学组分质量百分比发现,随着污染等级加剧,SO_4^(2-)、NO_3^-质量百分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严重污染时SO_4^(2-)、NO_3^-质量百分比分别较轻度污染时增长11.7%、5.5%;NH_4^+、碳组分及元素组分质量百分比则呈下降趋势,严重污染较轻度污染时分别下降0.7%、9.5%、2.4%;结合采样期间静稳及高湿的气象条件,说明此次重污染由本地污染物累积及二次颗粒物生成所致.随着污染水平的加重,SOR(硫氧化率)及NOR(氮氧化率)的值也在随之增大,说明污染越重大气二次转化程度越高,进一步验证了二次颗粒物是导致此次重污染的原因之一.对不同污染等级PM_(2.5)进行质量重构发现,PM_(2.5)中主要组分均为硫酸盐和OM(有机物),硫酸盐和OM的质量百分比分别在23.0%~34.7%、16.4%~28.7%之间,说明此次重污染过程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及机动车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污染 二次颗粒物 质量重构 新疆奎独乌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