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交车燃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颗粒物组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楼狄明 耿小雨 +2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孙瑜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85-3291,共7页
以一辆国III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分析了该车分别燃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颗粒物组分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颗粒物测得的可溶性有机组分(SOF)主要是脂肪酸和直链烷烃,... 以一辆国III柴油公交车为试验样车,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CCBC),分析了该车分别燃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颗粒物组分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颗粒物测得的可溶性有机组分(SOF)主要是脂肪酸和直链烷烃,藿烷和PAHs占比低于7%.生物柴油对各组分影响较大,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增加,颗粒物EC减小而OC/EC增加,SOF总量也增加.其中脂肪酸的C18:2和C18:1明显增加,C12:0和C14下降,直链烷烃总量和藿烷各组分均下降;PAHs的质量集中在三,四环的中小分子量,毒性集中在四环及以上的中高分子量.使用生物柴油后,PAHs总量下降,其中Pyr,FL和PA下降较明显,而总PAHs毒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颗粒物组分 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循环 可溶性有机物 PAHs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合生物柴油燃烧及颗粒物组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培振 杜家益 +1 位作者 张登攀 赵小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6,共4页
为深入研究不同比例调合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及颗粒物组分的影响,在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上进行了调合生物柴油燃烧及颗粒物排放的试验研究。利用燃烧分析仪研究调合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TGA)、气相色谱... 为深入研究不同比例调合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及颗粒物组分的影响,在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上进行了调合生物柴油燃烧及颗粒物排放的试验研究。利用燃烧分析仪研究调合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TG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调合生物柴油对颗粒物热重特性、挥发性有机物(VOCs)质量分数及有机可溶成分(SOF)和多环芳香烃(PAHs)组分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加,发动机最高爆发压力及压力升高率峰值增加,压力曲线前移,预混放热率峰值随生物柴油掺混比增加而减小。与B0相比,燃用B20调合生物柴油,最高爆发压力增加了5.59%,对应的曲轴转角提前了3°CA。燃用调合生物柴油后VOCs及SOF组分略有增加,燃用B0、B5、B10及B20后颗粒物中VOCs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28%、15.09%、23.06%和26.94%,SOF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9.32%、32.08%、34.26%和35.67%,燃用B20后排放颗粒物中总PAHs降低了1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调合生物柴油 燃烧 颗粒物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积的CDPF对柴油车颗粒物组分影响研究
3
作者 韩雷 黄成 +3 位作者 任洪娟 王瑞宁 徐为标 王孟昊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8期91-94,98,共5页
选取了12辆加装CDPF前后的国Ⅲ重型货车为研究对象,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国用世界重型商用车瞬态循环(C-WTVC),研究了CDPF的体积对颗粒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PF体积的增大,对有机碳(OC)的减排能力逐渐升高;不同体积的CDPF会... 选取了12辆加装CDPF前后的国Ⅲ重型货车为研究对象,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运行国用世界重型商用车瞬态循环(C-WTVC),研究了CDPF的体积对颗粒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PF体积的增大,对有机碳(OC)的减排能力逐渐升高;不同体积的CDPF会改变颗粒物的碳质组分的结构,随着体积增大,元素碳(EC)各组分的占比下降;CDPF的不同体积对直链烷烃的总体减排效果影响一般;CDPF体积的增大使多环芳烃(PAHs)的减排效果变好,但对PAHs的毒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F 颗粒物组分 重型柴油车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中PM_(2.5)和PM_(10)的组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夏永军 黄学敏 +2 位作者 宋文斌 杨乃旺 杨玉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为了解西安市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的组分情况,采用稀释通道采样,用滤膜采集了西安市3台链条炉排放颗粒物中的PM_(2.5)和PM_(10),并利用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碳分析仪等分析了其中的主要组分。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解西安市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的组分情况,采用稀释通道采样,用滤膜采集了西安市3台链条炉排放颗粒物中的PM_(2.5)和PM_(10),并利用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碳分析仪等分析了其中的主要组分。实验结果表明,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中PM_(2.5)和PM_(10)的主要组分有SO_4^(2-)、NH_4^+、Cl^-、有机碳(OC)、元素碳(EC)、Al、Si。Si、Ca等地壳元素在PM_(10)中所占比例多于PM_(2.5),而NO_3^-、NH_4^+、OC等二次生成物在PM_(2.5)中所占比例多于PM_(10)。对比PM_(2.5)和PM_(10)组分可以发现,同种组分在不同燃煤锅炉排放的PM_(2.5)和PM_(10)中分布差异很大,这可能与除尘、脱硝等工艺密切相关。研究内容对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西安市颗粒物源解析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颗粒物组分 稀释通道采样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饶永才 冯春莉 +4 位作者 邓国庆 孙瑞 李辉 孟庆江 郁建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徐州市地处四省交界,大气污染物来源复杂,颗粒物污染在气象条件不利时较为显著。通过地面观测数据、颗粒物组分连续观测、源解析及轨迹溯源等方法,对徐州市2019—2021年颗粒物变化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定量解析各类污染源的贡献,识别... 徐州市地处四省交界,大气污染物来源复杂,颗粒物污染在气象条件不利时较为显著。通过地面观测数据、颗粒物组分连续观测、源解析及轨迹溯源等方法,对徐州市2019—2021年颗粒物变化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定量解析各类污染源的贡献,识别对颗粒物贡献显著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PM2.5各组分质量占比中二次无机盐和有机碳相对较高,其中二次无机盐SNA(SO^(2-)_(4),NO^(-)_(3),NH^(+)_(4))占比达到59.1%~62.7%;水溶性离子总浓度逐年降低,但Mg^(2+)和Ca^(2+)浓度2021年分别同比增加2%和12.5%,说明扬尘污染存在反弹。秋冬季水溶性离子明显较高,Cl-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表明徐州市秋冬季受移动源、燃煤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共同影响。PM_(2.5)中OC与EC质量浓度比为4.88~8.40,说明徐州市颗粒物受多源影响,柴油、汽油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燃煤排放对颗粒物贡献较大。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污染严重的1月污染物主要来自4个方向,其中来自苏北和鲁南的2条轨迹气团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34.36%和29.21%,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100μg/m^(3)和106μg/m^(3),不同方向轨迹的组分具有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颗粒物组分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区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无机离子污染特征研究
6
作者 蔡秋亮 李建荣 +3 位作者 佟磊 钟宁 易辉 肖航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6-314,共9页
细颗粒物(PM2.5)对气候、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影响,水溶性无机离子是PM2.5主要成分。在2018-01-24至2018-02-20期间,宁波地区经历了一系列低温和PM2.5浓度较高的天气过程,利用在线离子色谱(MARGA)和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 细颗粒物(PM2.5)对气候、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影响,水溶性无机离子是PM2.5主要成分。在2018-01-24至2018-02-20期间,宁波地区经历了一系列低温和PM2.5浓度较高的天气过程,利用在线离子色谱(MARGA)和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监测宁波气溶胶的无机离子,研究了PM2.5和亚微米细颗粒物(PM1.0)中硫酸根(SO4^2−)、硝酸根(NO3^−)和铵根(NH4^+)(三者统称为SNA)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NA的质量浓度均与PM2.5有明显正相关;随PM2.5质量浓度的增加,SO4^2−当量浓度(摩尔浓度×所带电荷数)百分比呈现减少趋势,而NO3^−百分比呈现增加趋势;NH4^+百分比未呈现明显变化趋势;NH4^+主要分布在1.0μm以下粒径的颗粒物中,SO4^2−主要分布在1.0~2.5μm的粒径的颗粒物中;PM2.5中NH4+当量浓度百分比低于PM1.0。0~1.0μm粒径段的颗粒物中NH4^+可以完全中和SO4^2−和NO3^−,形成硫酸铵和硝酸铵,还可形成其他形态的铵盐;1.0~2.5μm粒径段的颗粒物中NH4^+不能完全中和SO4^2−及NO3^−,NH4^+当量浓度低于SO42−和NO3−两者当量浓度之和,SNA主要以硝酸铵和硫酸铵形式存在,还存在其他形态的硝酸盐或硫酸盐。本次工作通过对PM2.5和PM1.0中SNA存在形式及其在不同粒径中主导成分的研究,为宁波市大气污染特征的了解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离子色谱 在线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 PM2.5 PM1.0 无机离子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浊汁云状颗粒体系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丹实 任晓俊 +5 位作者 魏立威 刘贺 李贺文 曹雪慧 郭迪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6-311,共6页
苹果浊汁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而稳定性不佳一直是制约苹果浊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苹果浊汁云状颗粒体系的构成,云状颗粒物的聚集和失稳过程,以及影响云状颗粒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并对云状颗粒体系稳定机制的研... 苹果浊汁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而稳定性不佳一直是制约苹果浊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苹果浊汁云状颗粒体系的构成,云状颗粒物的聚集和失稳过程,以及影响云状颗粒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并对云状颗粒体系稳定机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可为维持苹果浊汁云状稳定性,提高其贮藏品质,推动苹果浊汁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浊汁 云状颗粒物组分 稳定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重工业城市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关攀博 周颖 +4 位作者 程水源 段文娇 姚森 李纪峰 岳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0,共10页
为揭示邯郸市空气污染过程及形成原因,以邯郸市环境监测中心为采样点,对采样滤膜进行离子和碳质组分测试,探讨PM2.5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并利用WRF-CAMx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2017~2018年秋冬季3次重污染前后邯郸市各个地区各类污染源大气... 为揭示邯郸市空气污染过程及形成原因,以邯郸市环境监测中心为采样点,对采样滤膜进行离子和碳质组分测试,探讨PM2.5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并利用WRF-CAMx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2017~2018年秋冬季3次重污染前后邯郸市各个地区各类污染源大气污染排放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显示,重污染期间邯郸市水溶性粒子占PM2.5质量浓度的62.4%,二次离子中呈现NO3->SO42->NH4+变化趋势.受地面均压场和高压底部控制及500hPa高空纬向环流影响,污染物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传输受到抑制,同时边界层高度的降低进一步加剧PM2.5污染浓度的升高,随着西伯利亚东部高压和欧亚大陆高压南下以及边界层高度的上升,3次重污染过程得以彻底清除.PSAT示踪模块结果表明复兴区,丛台区和永年区是邯郸市PM2.5浓度贡献的主要区县,3个区县重污染贡献总和为66.8%~72.2%,重污染时段冶金,交通源和居民散煤燃烧是3大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组分特征 PM2.5 重污染 CAM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兰州市疫情管控前后大气污染差异对比研究
9
作者 陶会杰 宋伟宏 +2 位作者 王莉娜 杨燕萍 杨丽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5-61,共7页
文章针对兰州市2021年疫情管控期间(10月26日-11月14日)和疫情管控后(11月15-20日)大气污染状况进行对比,探究了2个时间段气象条件影响以及大气污染特征和来源的差异。疫情期间颗粒物浓度明显低于疫情后,表明疫情管控措施对大气颗粒物... 文章针对兰州市2021年疫情管控期间(10月26日-11月14日)和疫情管控后(11月15-20日)大气污染状况进行对比,探究了2个时间段气象条件影响以及大气污染特征和来源的差异。疫情期间颗粒物浓度明显低于疫情后,表明疫情管控措施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降低有一定成效。PM_(2.5)颗粒主要组分中,混合碳(ECOC)、富钾(K)、富钠(Na)组分占比在疫情后上升,而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占比减少;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贡献在疫情后显著增加,并呈现夜间升高的日变化趋势;疫情管控期间及疫情后,兰州市大气污染来源均以本地生成和省内传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组分 大气扩散条件 来源解析 污染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讯
10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大气中高风险新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研究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肿瘤发病及相关疾病恶化有密切关系。但是,大气颗粒物组分和来源极其复杂,其诱发疾病的毒性组分及健康危害机制仍不清楚,这给有针对性地控制大气污染引起的健... 大气中高风险新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研究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肿瘤发病及相关疾病恶化有密切关系。但是,大气颗粒物组分和来源极其复杂,其诱发疾病的毒性组分及健康危害机制仍不清楚,这给有针对性地控制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风险带来了极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健康风险 大气污染 呼吸道疾病 疾病恶化 心血管疾病 颗粒物组分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有学 薛志刚 +2 位作者 郭小莹 卫甜 段丽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6-176,共11页
该文研究了2018年12月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了重污染天气气象成因和污染物积累传输特征。重污染期间临汾市高层为平直偏西环流,低层为西南气流,冷空气势力较弱,湿度较大,风力较小,有利于静稳天气形成。08时在900 ... 该文研究了2018年12月临汾盆地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了重污染天气气象成因和污染物积累传输特征。重污染期间临汾市高层为平直偏西环流,低层为西南气流,冷空气势力较弱,湿度较大,风力较小,有利于静稳天气形成。08时在900 hPa到850 hPa上有逆温层出现,有利于近地层污染颗粒物的堆积和水汽积聚。地面市区相对湿度适中50%~70%、风速均<2 m/s、偏南风频率为53%,有利于将南部的污染物输送到市区。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包括几轮污染物积累-达到峰值-逐渐扩散的过程,整体主要受本地污染物积累的影响,期间在16日、17日、19日和21日凌晨左右的时段,在风力作用下存在浮尘传输、沉降过程。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源等一次排放源的累积导致了前期污染发生,二次源是污染后期的主要贡献源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稳天气 后向轨迹 消光系数 空气质量遥感 颗粒物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